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薄墊料發酵床豬舍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2759閱讀:20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薄墊料發酵床豬舍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薄墊料發酵床豬舍的應用,屬于豬舍的內設構成建筑的應用。
背景技術
發酵床養豬技術利用發酵床墊料中的微生物的作用實現對豬只糞尿排泄物的原位降解,該技術改善了養殖環境、降低了豬群的發病率,減少了用于豬只排泄物收集、處理的人力、財力支出。但是,近年來本技術推廣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難以克服的問題
1、發酵床豬圈建設、改造費用高。發酵床養豬需要有一定深度的墊料坑放置墊料,現有水泥地坪舊房舍改造成發酵床豬舍需要破壞原有地坪,深挖墊料坑,并重新修砌水泥坑面, 建設、改造費用遠高于將其改造成普通水泥地面豬舍的費用,阻礙了農民發展發酵床養豬的積極性。2、發酵床墊料使用量大、費用高。普通發酵床養豬需要50-80cm厚度的木屑等木質素含量較高的墊料原料,在一些缺少此類原料地區,成本很高,不利于此項技術的推廣應用。而我們的研究發現發酵床墊料發酵降解豬只排泄物的主要區域是位于發酵床表層30cm 的墊料,其下方的墊料基本不起作用。3、豬有定點排便的生物學習性,喜歡在相對地勢低、陰暗潮濕的地方排便,而不喜歡在喂食區域和高燥區域排便。豬的這種特性會造成發酵床中局部區域糞便堆積、潮濕污濁,不利于糞便的發酵降解,需要及時通過人工散開,費時費力。4、夏季發酵床墊料發熱抑制豬只生長。我國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南方夏季經歷長時間高溫天氣,發酵床養豬方式,墊料發酵產熱,同時不利于豬體散熱,造成豬只熱應激,生長緩慢,嚴重時會出現熱死豬現象。5、單位面積發酵床載畜量低。單位面積發酵床墊料對豬糞尿排泄物的降解作用有限,一定發酵床面積內豬飼養過多會導致豬糞蓄積來不及降解,所以發酵床養豬密度要控制在1. 5 - 2m2/頭,比同樣面積水泥地坪豬圈的養殖量低30 - 50%。6、墊料日常管理難度大,耗費人工多。由于豬只長期擠壓墊料和糞便蓄積,會造成墊料板結,需要定期翻扒,豬養成出欄后,墊料還需整體翻動混合,重新覆膜發酵,而由于豬圈分隔后區域狹小,不利于使用大型機械,只能靠人工作業,耗時耗力。7、發酵床養豬的寄生蟲問題。發酵床養豬由于對豬排泄物的發酵分解比較分散, 表面溫度不高(低于60°C),造成部分寄生蟲的殘留,不利于豬只生長。8、發酵床養豬的防疫消毒問題。傳統發酵床養豬技術出現細菌、病毒傳染病時存在消毒方面的矛盾全圈徹底消毒(包括墊料)會造成墊料發酵失敗,消毒不徹底只殺死墊料表層傳染源,會造成消毒無效、傳染病的繼續傳播,而這種現象在規模化豬場的防疫中是不能出現的,從而抑制了大型規模化豬場中發酵床養豬技術的使用推廣。9、發酵床養豬的揚塵問題。傳統發酵床養豬采用離散性較好的木屑等墊料,當豬只活動時容易造成揚塵,引起豬的呼吸道疾病。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發酵床養豬技術在我國的推廣使用。由此可見,研制一種建設或改造成本低,墊料使用量少,便于防疫消毒,降低寄生蟲病發病率,易于機械化管理,利于豬只夏季降溫的發酵床豬舍內設結構十分必要。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是研究設計一種建設或改造成本低,墊料使用量少,便于防疫消毒,降低寄生蟲病發病率,易于機械化管理,利于豬只夏季降溫的發酵床豬舍內設結構。技術方案
一種薄墊料發酵床豬舍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墊料發酵床豬舍內部設置為 豬舍后圍墻位于豬舍北側,豬舍后圍墻與豬圈后圍欄間設走道,前圍欄與后圍欄之間為豬圈;豬舍前圍墻位于豬舍南側,豬舍前圍墻與豬圈前圍欄之間設墊料溝,位于后圍欄內側設自動給料料槽,位于后圍欄外側設鴨嘴飲水器,飲水器下方有接水槽及與之配套的向舍外的排水管;豬圈東西方向寬6 - Sm、南北方向長4 - 6m,由北向南按功能分為采食休息區、中央活動區、排便集中區三個區域,各區域寬度、長度一致;豬圈地面采用水泥地坪,其中采食休息區和中央活動區地面南北走向用水泥砌成返水坡度1 一 1. 5%的返水區域,北高南低,排便集中區地面保持水平;豬圈地面上鋪設平均厚度5-15cm的發酵床墊料;豬圈前圍欄下方設有高度13 - 15cm的墊料排出口與墊料溝相連;豬圈中央正上方2 — : 處設置中壓霧化噴淋系統;
所述走道東西走向,寬度1. 5-2m,地面采用水泥地坪,便于采用機械喂料和補充發酵床墊料;所述自動給料料槽位于采食休息區靠近后圍欄內側;所述墊料溝位于豬圈南側,東西走向,通過墊料排出口與豬圈排便集中區相連,寬度1-1. 5m,深度10-20cm,由水泥砌成, 底面東西走向修成返水坡度0. 5-1%的水泥地坪,東高西低。所述中壓霧化噴淋系統結構上由時間開關控制系統、水箱、加壓水泵、耐壓水管、 霧化噴頭、儲壓管構成,所述時間開關控制系統由時間控制開關和時間繼電器構成,時間控制開關直接連接電源,控制每日電源的開關時間;時間繼電器一頭與時間控制開關相連, 一頭與加壓水泵相連,在電源打開情況下,控制加壓水泵以開動5秒——關閉60秒的方式循環工作;水箱外接豬舍自來水管,需用水時向水箱內注入水使用,當需要向發酵床中補充有益菌種時,將菌種投入水箱水中,通過霧化噴淋系統進行噴灑;加壓水泵一頭連接水箱, 另一頭與耐壓水管相連,耐壓水管的噴霧管線上每隔1- !裝有霧化噴頭;儲壓管位于耐壓水管噴霧管線中部正上方,通過管徑20mm PI3R管與耐壓水管相連通,其內部充滿空氣;當加壓水泵打開時耐壓水管內的水壓縮儲壓管內的空氣,將壓力儲存在儲壓管內;當加壓水泵關閉,儲壓管內的空氣通過體積膨脹緩慢釋放壓力,實現耐壓管線延時噴霧;所用加壓水泵工作壓力l_6MPa ;所用耐壓水管為管徑20mm、耐壓2. 5MPa的PI3R管,其噴霧管線水平懸掛于豬圈中央正上方2-; 處,儲壓管為管徑60-80mm、耐壓2. 5MPa的PPR管,長度30_50cm。本系統的優點有一、采用儲壓管儲壓,水泵每工作5秒鐘就可以連續噴霧1分鐘, 比現有噴霧系統節約80%以上的能源;二、與普通畜舍噴淋設備不同,采用中壓霧化噴淋技術和專門的霧化噴頭,大大降低用水量,同時使水滴霧化效果更好,墊料加濕均勻,除塵效果好,還不會造成畜舍地面積水;三、可根據舍內外的溫、濕度情況調節時間開關控制系統,靈活控制水泵工作時間、噴霧持續時間和間隔周期。經實際使用顯示,本系統的降溫效果好,10秒鐘最高可降溫8°C,氣溫40°C時可以保證舍內溫度在34°C以下;同時節能節水, 一天工作8小時,耗電僅約0. 8度,用水量小于40升;并且系統設備成本很低,約合1500元
/棟舍。薄墊料發酵床豬舍內設結構是這樣運行的
進豬前將集中接種有益菌種并啟動發酵好的墊料由過道側投入豬圈水泥地面上,鋪平,控制平均厚度在5-15cm,而后進豬;所述啟動發酵好的墊料是將新的木屑、稻殼等發酵床墊料原料接種用于發酵的有益菌種,調節墊料原料相對濕度至40-60 %,然后覆膜厭氧發酵3-7天,此時打開覆膜墊料聞起來有類似食醋的酸香氣味即為啟動發酵好的發酵床墊料,其中含有可將豬只排泄物發酵降解的有益微生物;
進豬后,由于在采食休息區和中央活動區鋪設了一定坡度的水泥地坪,墊料在重力和豬只的翻拱擠壓作用下,呈現由采食休息區向排便集中區逐漸移動集中的緩慢運動方式, 造成墊料在幾個區域的厚度分布依次為采食休息區5-lOcm,中央活動區8-12cm,排便集中區10-15cm,并且逐漸增厚;
豬有遠離喂食、高燥區域在相對地勢低、陰暗潮濕的地方定點排便的生物學習性,使豬排泄物主要集中在豬圈內南側的排便集中區內,由于排便集中區墊料相對較厚,有利于對豬糞尿的發酵降解;
隨著豬只生長或飼養量增加,排便增加不能及時在排便集中區內的墊料中發酵降解, 逐步蓄積,此時在重力和豬只的翻拱擠壓作用下,蓄積的豬糞尿排泄物混合了部分墊料通過前圍欄下方的墊料排出口落入墊料溝內;
當墊料溝內的豬糞尿、墊料混合物蓄積到一定量時,使用市售9-12馬力柴油旋耕機, 東西向對墊料溝內的混合物進行機械翻扒、混合,促進豬糞尿有氧發酵,迅速降解,體積變小;
當墊料溝中經過多次豬糞尿、墊料混合物落入一機械化翻扒-糞尿發酵降解循環后, 墊料溝內的經用墊料逐漸蓄積,再使用鏟料工具將墊料清出墊料溝至豬舍外,堆積儲存;
與此同時,由于墊料從采食休息區向墊料溝內的緩慢運動,豬圈發酵床內的墊料逐漸減少,可將從墊料溝中收集儲存的經用墊料重新從過道一側投入發酵床豬圈內進行補充, 再在豬只的翻拱作用下分散均勻;如此形成了墊料投入一墊料移動一排便集中區混合豬糞尿發酵一墊料溝內機械翻扒發酵一經用墊料收集一墊料重復投入補充的良性循環流程。當寄生蟲病或細菌、病毒傳染病集中爆發時,可將豬圈內的發酵床墊料迅速清入墊料溝內然后清出豬舍,堆積發酵產生高溫殺滅寄生蟲和微生物;同時,豬圈變為水泥地面,便于對豬群的驅蟲和徹底消毒,從而迅速消滅傳染源,阻斷寄生蟲和微生物引起的傳染病的進一步傳播。在夏季炎熱季節或我國南方高熱地區,豬只集中分布于豬圈內采食休息區,此區域墊料厚度只有5-lOcm,豬通過翻拱即可躺在墊料下方的水泥地坪上,通過與水泥地面的熱傳導散熱降溫;同時豬圈上方設置的中壓霧化噴淋系統,可對豬圈噴霧降溫。天氣干燥、發酵床發酵會消耗發酵床墊料中的水分,當發酵床墊料相對濕度低于 40%時,豬群運動、翻拱墊料易產生揚塵,危害豬呼吸道健康,此時開動豬圈上方設置的中壓霧化噴淋系統,均勻調節發酵床墊料相對濕度至40-60%,有效減少揚塵;墊料循環使用,日常管理中會造成墊料中有益菌群數量減少,菌群結構變化,影響發酵床發酵效果,需要定期向豬圈發酵床墊料中噴灑有益菌種,促進有益發酵,保護豬群腸道健康,此時直接將有益菌種加入水箱,對豬圈噴霧均勻接種發酵床墊料,省時省力;一般每1-2個月補充噴灑有益菌種一次,豬舍日常管理中如發現發酵床中糞便發酵降解變慢,并伴有臭味時,也要補充噴灑有益菌種,提高發酵床發酵效率;所用有益菌種采用市售專用的發酵床發酵菌劑,也可采用以此類發酵菌劑為菌種自行培養的菌劑。有益效果
本發明實施得到的薄墊料發酵床豬舍內設結構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顯示了如下優點 1、節約成本。采用薄墊料發酵床豬舍內設結構,不需要深挖墊料坑,如有舊房舍、豬舍可直接利用原有水泥地坪,簡單修砌一定返水坡度即可鋪設墊料,大幅度降低發酵床豬圈建設、改造費用;同時,鋪設墊料厚度從傳統發酵床的50 - 80cm厚度降低到5-15cm厚度, 通過墊料的循環使用提高了墊料的利用率3 — 5倍。2、結構科學,適合機械化操作管理,降低人工支出。根據豬定點排泄的生物學習性,豬圈中設置排便集中區并與墊料溝相連,將豬糞大部分的發酵降解作用集中放入豬圈南側的墊料溝內,空間上便于翻扒、鏟料機械的操作使用,實際生產效果顯示采用機械翻扒(兩遍),一棟長度30m的豬舍,只需要不到2分鐘;采用機械鏟料(伊斗),清空相同規格豬舍墊料溝內的墊料并從走道一側投入發酵床豬圈的整個過程也只需10分鐘左右。并且墊料循環使用,免去了豬群出欄后的人工翻扒、發酵墊料的勞動,而由機械翻扒、收集、接種、 發酵、投放墊料,從而減少了人工翻扒和清料的勞力支出。3、有效降低高溫氣候對豬只生長的影響。采用薄墊料發酵床豬圈結構,豬可以輕易拱開水泥地坪表面的墊料,通過與水泥地面的熱傳導散熱降溫,同時豬圈上方的中壓霧化噴淋系統,通過噴灑直徑小于50 μ m的霧滴氣化吸熱,有效降低豬舍溫度。避免了厚墊料造成的豬熱應激。4、提高發酵床豬圈載畜量30 - 50%。傳統發酵床養豬技術靠豬只對墊料的翻拱作用和人工對墊料的翻扒促進墊料對豬排泄物的有氧發酵降解作用,效果有限,耗時耗力; 本結構將豬糞尿、墊料混合物集中于墊料溝內,使用機械集中翻扒發酵,提高了豬排泄物與氧氣的接觸,加快了豬糞尿發酵降解速度,經實際生產實驗顯示可將發酵床育肥豬載畜量從1. 5 — 2m2/頭提高到1-1. 5m2/頭。5、解決了傳統發酵床養豬技術中難以徹底驅蟲、消毒的問題。由于本技術使用的墊料量少,且位置于地表,配合相對地勢較低的東西向墊料溝,便于墊料的快速清除;同時, 由于墊料下層即是水泥地坪,可以直接適用現有的水泥地面養豬驅蟲、消毒模式,不存在驅蟲、消毒不徹底的問題,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了發酵床養豬驅蟲、防疫困難的問題。6、采用霧化噴淋系統,降低了豬只由于發酵床墊料揚塵造成的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經實際使用基本不會出現較明顯的墊料揚塵,豬只由于吸入揚塵引起的咳喘現象基本被杜絕。


圖1為薄墊料發酵床豬舍內設結構示意圖
圖2為薄墊料發酵床豬舍內設部分結構和運行模式示意3為中壓霧化噴淋系統管線示意4為中壓霧化噴淋系統儲壓管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中1-后圍墻,2-后圍欄,3-走道,4-前圍欄,5-前圍墻,6-墊料溝,7-自動給料料槽,8-鴨嘴飲水器,9-接水槽,10-排水管,11-豬圈地面,12-發酵床墊料,13-返水區域, 14-墊料排出口,15-中壓霧化噴淋系統,16-水箱,17-加壓水泵,18-耐壓水管;19-霧化噴頭,20-儲壓管,21-豬糞尿、墊料混合物,22-采食休息區,23-中央活動區,24-排便集中區。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將本發明的實施細節說明如下
如圖1、2所示,一種薄墊料發酵床豬舍,其內設結構包括豬舍北側后圍墻(1)與豬圈后圍欄(2)間的走道(3)、前圍欄(4)與后圍欄(2)之間的豬圈、豬舍南側前圍墻(5)與豬圈前圍欄(4)之間的墊料溝(6)、位于后圍欄(2)內側的自動給料料槽(7)、位于后圍欄(2)外側的鴨嘴飲水器(8)、飲水器(8)下方的接水槽(9)及與之配套的向舍外的排水管(10)。所述豬圈東西方向寬6 - Sm、南北方向長4 一 6m,由北向南按功能分為采食休息區(22)、中央活動區(23)、排便集中區(24)三個區域,各區域寬度、長度一致;豬圈地面 (11)采用水泥地坪,其中采食休息區(22)和中央活動區(23)地面南北走向用水泥砌成返水坡度1 一 1.5%的返水區域(13),北高南低,保證了采食休息區(22)和中央活動區(23) 的相對干燥,排便集中區(24)地面保持水平;豬圈地面(11)上鋪設平均厚度5-15cm的發酵床墊料(12);豬圈前圍欄(4)下方設有高度13 - 15cm的墊料排出口(14)與墊料溝(6) 相連,用以將混合大量糞尿排泄物的發酵床墊料排入墊料溝(6);豬圈中央正上方2 — : 處設置中壓霧化噴淋系統(15)。所述走道(3)位于豬圈北側,東西走向,寬度1.5-2m,地面采用水泥地坪,便于采用機械喂料和補充發酵床墊料。所述自動給料料槽(7)位于采食休息區(22)靠近后圍欄(2)處,由于采取坡度設計,接近料槽的地面基本沒有墊料,從而不會造成墊料對飼料的污染。所述墊料溝(6)位于豬圈南側,東西走向,通過墊料排出口(14)與豬圈排便集中區(24)相連,寬度1-1. 5m,深度10-20cm,由水泥砌成,底面東西走向修成返水坡度0. 5-1% 的水泥地坪,東高西低,用以保持溝內墊料相對干燥。定期使用旋耕機或翻扒機對墊料溝 (6)內的豬糞尿、墊料混合物(21)進行攪拌翻扒,促進糞尿發酵降解,對墊料溝內蓄積的經用墊料集中收集,可重新從過道(3)側放入豬圈發酵床墊料(12)中循環使用。所述中壓霧化噴淋系統(15)用于調節發酵床墊料(12)濕度、消除發酵床豬舍中的揚塵,降低夏季豬舍內的環境溫度,同時可用于豬圈傳染病發生時的噴霧消毒和用于向發酵床墊料(12)中噴灑補充有益菌種。它由時間開關控制系統、水箱(16)、加壓水泵(17)、 耐壓水管(18)、霧化噴頭(19)、儲壓管(20)構成。水箱(16)外接豬舍自來水管,需用水時向水箱(16)內注入一定量水使用;加壓水泵(17)—頭連接水箱(16),另一頭與耐壓水管(18) 相連,耐壓水管(18)噴霧管線上每隔1- !裝有霧化噴頭(19)。所述時間開關控制系統為自行研制,其由時間控制開關(采用浙江愛德利電器有限公司生產的KG316T型微電腦時控開關)和時間繼電器(采用上海卓一電子有限公司生產的ZYS48型時間繼電器)構成,時間控制開關直接連接電源,控制每日電源的開關時間;時間繼電器一頭與時間控制開關相連,一頭與加壓水泵(17)相連,在電源打開情況下,控制加壓水泵(17)以開動5秒——關閉60 秒的方式循環工作。所用加壓水泵(17)為市售普通洗車用壓力泵,工作壓力l_6MPa。所用耐壓水管(18)采用市售管徑20mm、耐壓2. 5MPa的PI3R管,水平懸掛于豬圈中央正上方 2-3m處。霧化噴頭(19)采用濟寧新江源噴霧凈化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HLNN系列M型微細霧化噴嘴,工作壓力0. 3 — 1. 5MPa,水滴霧化直徑20-40 μ m,并且無大水滴產生。所述儲壓管(20)位于耐壓水管(18)噴霧管線中部正上方,通過管徑20mm PI3R管與耐壓水管(18)相連通,儲壓管(20)采用管徑60-80mm、耐壓2. 5MPa的PPR管制成,長度30_50cm。如圖4所示,在加壓水泵(17)以開動5秒——關閉60秒循環工作流程中儲壓管 (20 )是這樣發揮作用的儲壓管(20 )內部裝滿空氣,空氣密度低集中分布在儲壓管(20 )頂部空間內,空氣壓縮比大,當加壓水泵(17)打開時水管內的水壓縮空氣體積,將壓力儲存在儲壓管(20)內;當加壓水泵(17)關閉,儲壓管(20)內的空氣通過體積膨脹緩慢釋放壓力, 實現延時噴霧;同時由于儲壓管(20)置于整個噴霧管線的中央,相對兩側的霧化噴頭(19) 距離相等,對與之等距的噴頭(19)壓力基本均衡,使噴霧均勻。中壓霧化噴淋系統(15)在實際使用中,可以根據需要,調節時間開關控制系統,控制水泵工作時間、噴霧持續時間和間隔周期。而儲壓管(20)和霧化噴頭(19)的使用,降低了水、電的消耗,同時對豬舍降溫、除塵效果更好,墊料加濕更均勻。如圖1、2所示,薄墊料發酵床豬舍內設結構是這樣運行的
進豬前將集中接種有益菌種并啟動發酵好的墊料由過道(3)側投入豬圈水泥地面 (11)上,簡單鋪平,控制平均厚度在5-15cm,而后進豬;所述啟動發酵好的墊料是將新的木屑、稻殼等發酵床墊料原料接種用于發酵的有益菌種,調節墊料原料相對濕度至40-60%, 然后覆膜厭氧發酵3-7天,此時打開覆膜墊料聞起來有類似食醋的酸香氣味即為啟動發酵好的發酵床墊料,其中含有可將豬只排泄物發酵降解的有益微生物;
進豬后,由于在采食休息區(22)和中央活動區(23)鋪設了一定坡度的水泥地坪返水區域(13),墊料(12)在重力和豬只的翻拱擠壓作用下,呈現由采食休息區(22)向排便集中區(24)逐漸移動集中的緩慢運動方式,造成墊料(12)在幾個區域的厚度分布依次為采食休息區(22) 5-10cm,中央活動區(23)8-12cm,排便集中區(24) 10_15cm,并且逐漸增厚;
豬有遠離喂食、高燥區域在相對地勢低、陰暗潮濕的地方定點排便的生物學習性,使豬排泄物主要集中在豬圈內南側的排便集中區(24)內,由于排便集中區墊料(12)相對較厚, 有利于對豬糞尿的發酵降解;
隨著豬只生長或飼養量增加,排便增加不能及時在排便集中區(24)內的墊料(12)中發酵降解,逐步蓄積,此時在重力和豬只的翻拱擠壓作用下,蓄積的豬糞尿排泄物混合了部分墊料(12)通過前圍欄下方的墊料排出口(14)落入墊料溝(6)內;
當墊料溝(6)內的豬糞尿、墊料混合物蓄積到一定量時,使用市售9-12馬力柴油旋耕機,東西向對墊料溝(6)內的混合物進行機械翻扒、混合,促進豬糞尿有氧發酵, 迅速降解,體積變小;
當墊料溝(6 )中經過多次豬糞尿、墊料混合物(21)落入一機械化翻扒-糞尿發酵降解循環后,墊料溝(6)內的經用墊料逐漸蓄積,再使用鏟料工具將墊料清出墊料溝(6)至豬舍夕卜,堆積儲存;
與此同時,由于墊料從采食休息區(22)向墊料溝(6)內的緩慢運動,豬圈發酵床內的墊料逐漸減少,可將從墊料溝(6 )中收集儲存的經用墊料重新從過道一側投入發酵床豬圈內進行補充,再在豬只的翻拱作用下分散均勻;如此形成了墊料投入一墊料移動一排便集中區混合豬糞尿發酵一墊料溝內機械翻扒發酵一經用墊料收集一墊料重復投入補充的良性循環流程。當寄生蟲病或細菌、病毒傳染病集中爆發時,可將豬圈內的發酵床墊料(12)迅速清入墊料溝(6)內然后清出豬舍,堆積發酵產生高溫殺滅寄生蟲和微生物;同時,豬圈變為水泥地面,可直接將消毒藥按一定比例混入水箱(16)水中,通過中壓霧化噴淋系統(15)對豬圈舍進行全面噴霧消毒。在夏季炎熱季節或我國南方高熱地區,豬只集中分布于豬圈內采食休息區(22), 此區域墊料(12)厚度只有5-lOcm,豬通過翻拱即可躺在墊料下方的水泥地面(11)上,通過與水泥地面(11)的熱傳導散熱降溫;同時豬圈上方設置的中壓霧化噴淋系統(15)工作,產生直徑小于50μπι的霧化水滴,其在空氣中和豬體表面氣化吸熱,從而達到對豬舍降溫的目的。天氣干燥、發酵床發酵會消耗發酵床墊料(12)中的水分,當發酵床墊料(12)相對濕度低于40%時,豬群運動、翻拱墊料易產生揚塵,危害豬呼吸道健康,此時開動豬圈上方設置的中壓霧化噴淋系統(15),均勻調節發酵床墊料(12)相對濕度至40-60%,有效減少揚塵;墊料循環使用、日常管理中會造成墊料中有益菌群數量減少,菌群結構變化,影響發酵床發酵效果,需要定期向豬圈發酵床墊料(12)中噴灑有益菌種,促進有益發酵,保護豬群腸道健康,此時直接將有益菌種按一定比例加入水箱(16),對豬圈噴霧,均勻接種發酵床墊料(12),省時省力;一般每1-2個月補充噴灑有益菌種一次,豬舍日常管理中如發現發酵床中糞便發酵降解變慢,并伴有臭味時,也要補充噴灑有益菌種,提高發酵床發酵效率;所用有益菌種采用市售專用的發酵床發酵菌劑(如宜春強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強微99 牌活力發酵床復合菌商品菌劑),也可采用以此類發酵菌劑為菌種自行培養的菌劑。具體實施中,可按照本發明所設計的豬舍內部設施結構進行建造,也可對現有的房屋、豬舍進行發酵床豬舍的改造。本發明采用薄墊料發酵床豬舍內設結構,鋪設墊料厚度從傳統發酵床的50 - 80c 降低到5-15cm,通過墊料的循環使用提高了墊料的利用率3 — 5倍。實際生產效果顯示 采用機械翻扒(兩遍),一棟長度30m的豬舍,只需要不到2分鐘;采用機械鏟料(鏟斗),清空相同規格豬舍墊料溝內的墊料并從走道一側投入發酵床豬圈的整個過程也只需10分鐘左右。減少了人工翻扒和清料的勞力支出。通過噴灑直徑小于50 μ m的霧滴氣化吸熱,有效降低豬舍溫度。避免了厚墊料造成的豬熱應激。提高發酵床豬圈載畜量30 — 50%。經實際生產實驗顯示可將發酵床育肥豬載畜量從1. 5 - 2m2/頭提高到1-1. 5m2/頭。解決了傳統發酵床養豬技術中難以徹底驅蟲、消毒的問題。采用霧化噴淋系統,降低了豬只由于發酵床墊料揚塵造成的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豬只由于吸入揚塵引起的咳喘現象基本被杜絕。
權利要求
1.一種薄墊料發酵床豬舍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墊料發酵床豬舍內部設置為豬舍后圍墻位于豬舍北側,豬舍后圍墻與豬圈后圍欄間設走道,前圍欄與后圍欄之間為豬圈;豬舍前圍墻位于豬舍南側,豬舍前圍墻與豬圈前圍欄之間設墊料溝,位于后圍欄內側設自動給料料槽,位于后圍欄外側設鴨嘴飲水器,飲水器下方有接水槽及與之配套的向舍外的排水管;豬圈東西方向寬6 - Sm、南北方向長4 - 6m,由北向南按功能分為采食休息區、中央活動區、排便集中區三個區域,各區域寬度、長度一致;豬圈地面采用水泥地坪,其中采食休息區和中央活動區地面南北走向用水泥砌成返水坡度1 一 1. 5%的返水區域,北高南低,排便集中區地面保持水平;豬圈地面上鋪設平均厚度5-15cm的發酵床墊料;豬圈前圍欄下方設有高度13 - 15cm的墊料排出口與墊料溝相連;豬圈中央正上方2 — : 處設置中壓霧化噴淋系統;所述走道東西走向,寬度1. 5-2m,地面采用水泥地坪,所述自動給料料槽位于采食休息區靠近后圍欄內側,所述墊料溝位于豬圈南側,東西走向,通過墊料排出口與豬圈排便集中區相連,寬度1-1. 5m,深度10-20cm,由水泥砌成,底面東西走向修成返水坡度0. 的水泥地坪,東高西低。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薄墊料發酵床豬舍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壓霧化噴淋系統結構上由時間開關控制系統、水箱、加壓水泵、耐壓水管、霧化噴頭、儲壓管構成,所述時間開關控制系統由時間控制開關和時間繼電器構成,時間控制開關直接連接電源,控制每日電源的開關時間;時間繼電器一頭與時間控制開關相連,一頭與加壓水泵相連,在電源打開情況下,控制加壓水泵以開動5秒——關閉60秒的方式循環工作;水箱外接豬舍自來水管,需用水時向水箱內注入水使用,當需要向發酵床中補充有益菌種時,將菌種投入水箱水中,通過霧化噴淋系統進行噴灑;加壓水泵一頭連接水箱,另一頭與耐壓水管相連,耐壓水管的噴霧管線上每隔1- !裝有霧化噴頭;儲壓管位于耐壓水管噴霧管線中部正上方,通過管徑20mm PI3R管與耐壓水管相連通,其內部充滿空氣;當加壓水泵打開時耐壓水管內的水壓縮儲壓管內的空氣,將壓力儲存在儲壓管內;當加壓水泵關閉,儲壓管內的空氣通過體積膨脹緩慢釋放壓力,實現耐壓管線延時噴霧;所用加壓水泵工作壓力l_6MPa ;所用耐壓水管為管徑20mm、耐壓2. 5MPa的PI3R管,其噴霧管線水平懸掛于豬圈中央正上方2-; 處,儲壓管為管徑60-80mm、耐壓2. 5MPa的PPR管,長度30_50c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薄墊料發酵床豬舍的應用,其特征在于薄墊料發酵床豬舍進豬前將集中接種有益菌種并啟動發酵好的墊料由過道側投入豬圈水泥地面上,鋪平,控制平均厚度在5-15cm,而后進豬;所述啟動發酵好的墊料是將新的發酵床墊料原料接種用于發酵的有益菌種,調節墊料原料相對濕度至40-60%,然后覆膜厭氧發酵3-7天,此時打開覆膜墊料聞起來有類似食醋的酸香氣味即為啟動發酵好的發酵床墊料,其中含有將豬只排泄物發酵降解的有益微生物;進豬后,由于在采食休息區和中央活動區鋪設了一定坡度的水泥地坪,墊料在重力和豬只的翻拱擠壓作用下,呈現由采食休息區向排便集中區逐漸移動集中的緩慢運動方式, 造成墊料在幾個區域的厚度分布依次為采食休息區5-lOcm,中央活動區8-12cm,排便集中區10-15cm,并且逐漸增厚;豬有遠離喂食、高燥區域在相對地勢低、陰暗潮濕的地方定點排便的生物學習性,使豬排泄物主要集中在豬圈內南側的排便集中區內,由于排便集中區墊料相對較厚,有利于對豬糞尿的發酵降解;隨著豬只生長或飼養量增加,排便增加,此時墊料在重力和豬只的翻拱擠壓作用下,蓄積的豬糞尿排泄物混合了部分墊料通過前圍欄下方的墊料排出口落入墊料溝內;由于墊料溝東西貫通,有利于對墊料溝內的混合物進行機械化翻扒、混合,促進墊料中的有益微生物對豬糞尿有氧發酵降解,體積變小;當墊料溝中經過多次豬糞尿、墊料混合物落入一機械化翻扒-糞尿發酵降解循環后, 墊料溝內的經用墊料逐漸蓄積,再使用鏟料工具將墊料清出墊料溝至豬舍外,堆積儲存;與此同時,由于墊料從采食休息區向墊料溝內的緩慢運動,豬圈發酵床內的墊料逐漸減少,則將從墊料溝中收集儲存的經用墊料重新從過道一側投入發酵床豬圈內進行補充, 再在豬只的翻拱作用下分散均勻;如此形成了墊料投入一墊料移動一排便集中區混合豬糞尿發酵一墊料溝內機械翻扒發酵一經用墊料收集一墊料重復投入補充的良性循環流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當寄生蟲病或細菌、病毒傳染病集中爆發時,將豬圈內的發酵床墊料迅速清入墊料溝內然后清出豬舍,堆積發酵產生高溫殺滅寄生蟲和微生物;同時,豬圈變為水泥地面,有利于完成對豬群的驅蟲和徹底消毒。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在夏季炎熱季節或我國南方高熱地區,豬只集中分布于豬圈內采食休息區,此區域墊料厚度只有5-lOcm,豬通過翻拱即可躺在墊料下方的水泥地坪上,通過與水泥地面的熱傳導散熱降溫;同時采用豬圈上方設置的中壓霧化噴淋系統對豬圈噴霧降溫;天氣干燥、發酵床發酵消耗發酵床墊料中的水分,當發酵床墊料相對濕度低于40%時, 豬群運動、翻拱墊料易產生揚塵,此時開動豬圈上方設置的中壓霧化噴淋系統,調節發酵床墊料相對濕度至40-60 %,有效減少揚塵。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墊料循環使用,日常管理中會造成墊料中有益菌群數量減少,菌群結構變化,從而影響發酵床發酵效果,需要定期向豬圈發酵床墊料中噴灑有益菌種,促進有益發酵,保護豬群腸道健康,此時直接將有益菌種加入水箱,對豬圈噴霧,均勻接種發酵床墊料,一般每1-2個月補充噴灑有益菌種一次,豬舍日常管理中如發現發酵床中糞便發酵降解變慢,并伴有臭味時,也要補充噴灑有益菌種,提高發酵床發酵效率。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用有益菌種采用市售專用的發酵床發酵菌劑,或采用以此類發酵菌劑為菌種自行培養的菌劑。
全文摘要
一種薄墊料發酵床豬舍的應用,屬于豬舍的內設構成建筑的應用。該豬舍內設走道、豬圈、墊料溝、自動給料料槽、鴨嘴飲水器、飲水器下方的接水槽及與之配套的向舍外的排水管等。豬圈分為采食休息區、中央活動區、排便集中區;豬圈地面采用水泥地坪,其上鋪設平均厚度5-15cm的發酵床墊料,采食休息區和中央活動區的水泥地坪砌成返水坡度1-1.5%的返水區域;豬圈前圍欄下方設高度13-15cm的墊料排出口與墊料溝相連;豬圈中央正上方2-3m處設置中壓霧化噴淋系統,用于調節發酵床墊料濕度、防止發酵床中的粉塵揚起,同時降低夏季豬舍內的環境溫度。本發明解決了發酵床養豬技術運用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省工省力,效率高。
文檔編號A01K1/015GK102524096SQ20121001289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6日
發明者馮國興, 李健, 李晟, 楊杰, 潘孝青, 邵樂, 顧洪如 申請人:江蘇省農業科學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蔡县| 黄浦区| 延津县| 沁源县| 察隅县| 碌曲县| 林芝县| 门源| 揭阳市| 德江县| 土默特右旗| 息烽县| 多伦县| 翁源县| 深泽县| 济阳县| 三台县| 阜新| 闽侯县| 兴义市| 自贡市| 石柱| 金坛市| 浦江县| 绵竹市| 郧西县| 富民县| 桑植县| 格尔木市| 阿鲁科尔沁旗| 平舆县| 海安县| 车险| 新乐市| 繁峙县| 泉州市| 满洲里市| 尤溪县| 满城县| 吴桥县| 榆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