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草籽墊鋪法移植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境工程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草籽墊鋪法移植工藝,用于污染水體的治理。
背景技術:
當前,包括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在內的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世界關注的重大社會問題。在我國,隨著改革開放三十年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程度,尤其是水污染。水體污染的危害性極大,它不但直接危害我們的身體健康,還會給工農業生產帶來巨大損失。因為水是自然環境中化學物質遷移、循環的重要介質,這些化學物質一旦進入人體就很容易使人產生致病,有些地區甚至由于水污染出現了癌癥村;水污染還嚴重制約了城市的經濟發展,一些城市由于水體污染不得不進行長距離引水,耗資巨大;此外,污水流進農田,侵入廠礦,給工農業生產帶來慘重損失,造成大量農作物減產乃至絕收。農業污染、工業污染、居民生活用水污染是中國水污染的三大主體,這些污水經常未經處理就排入江河湖泊,不但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社會生產和生活,也給自然生態帶來了幾乎滅頂之災。在這個背景下,我國加大了對水體污染的治理力度,采取各種有效手段治理水體污染和富營養化問題。沉水植被是湖泊水生生態系統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維持水生生態系統穩定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態學意義;它不僅能為草食性動物提供食物來源,為浮游動物和魚類提供庇護場所,還能起到凈化水質和防止沉積物再懸浮等作用。因此,采用培養沉水植被成為治理水污染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各種水生植被中,一種常見的水生植物苦草成為目前生態治理和恢復的先鋒種。苦草俗稱面條草、龍須草、扁擔草,具匍匐莖,葉基生,葉片狹長如帶狀,葉片長度隨水位深淺而有差別,葉片碧綠·半透明狀,對水質的適應性較強,喜弱堿性水質,不喜高溫,耐寒,喜光,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苦草耐污能力和再生能力強,多以無性繁殖的方式擴大種群,是草食性魚類和水禽類的重要食物來源,是中等營養湖泊生態系統的建群種或優勢種。苦草冬季地上部分死亡,以冬芽或種子越冬,春季從冬芽或種子開始萌發,且隨氣溫上升開始緩慢生長,夏季為快速生長期,最大生物量一般在9月份出現,開花期是5 8月,結果期為8 10月。苦草光飽和點較其他沉水植物如穗花狐尾藻和金魚藻等低,在較低的光環境下即可快速生長、繁殖。其強大的根系和柔軟的帶狀葉使其能很好地生活在流動的水體中,即使在流速較大的溪流生境中也能生存。但是,苦草在自然界中繁殖系數低,難以滿足水體植被恢復的需求。而目前經常采用的方法是在天然湖泊水體中大量采集水生植物,然后利用人工單株或單叢種植在需要恢復永生植被的區域,這種方法效率低下,形成不了規模化生產。另外一種方法是直接采集苦草種子,然后播種于需治理區域任其自然生長。由于水質條件的限制以及水生植物本身的生物學特性,這些種子往往成茁率非常低下,同樣達不到治理水體環境的作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草籽墊鋪法移植工藝,以解決常規苦草繁殖工藝效率低下和成活率低的問題。為此,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草籽墊鋪法移植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I)在苗床中間隔鋪放多片塑料布,每片塑料布上擺放椰絲墊,然后在椰絲墊上鋪灑一層泥土作為培養基;(2)將苦草種子與泥土進行混合稀釋,然后播撒在椰絲墊上,在苦草生長過程中向苗床中加水保持苗床中的水漫過苦草頂部,直至形成苦草草毯;(3)將形成苦草草毯的椰絲墊連同其底部的塑料布一起卷,移植入目標水體的河床,抽走塑料布。塑料布的長度為100 300cm,寬度為50 100cm,塑料布之間間隔30 50cm,椰絲墊的厚度在1.5 3cm,塑料布大于椰絲墊;椰絲墊上鋪灑的泥土厚度可以為I 3mm ;生長過程中不斷向苗床中添水以保證苗床中的水漫過椰絲墊10 20cm ;
單位面積上播撒種子的數量大于10顆/cm2。使用塑料布的好處是:一方面在移植時不需要鏟起苗床上的泥土而破壞苗床 ’另一方面,在移植時只需將帶有塑料布的椰絲墊卷起,大大提高了效率。由于采取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使得可以在冬天提前進行培養苦草草毯,等到春天到來的時候就可以進行移植,使其提前進入移植目標水體中,迅速形成優勢。本發明的方法相對于現有的自然繁殖或者分株法繁殖技術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栽種以及管理過程所需的大量人力;有助于改變目前“秧苗移植法”成活率低的弊端:其培育、運輸、移植成本大大高于本方法,但勞動生產率大大低于本方法,運輸中的損耗也遠大于本發明。使用本發明的方法可以迅速改善生態,而且由于其成本較低,有利于大面積推廣,因此,具有十分重大的社會意義和生態意義。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具體如下:苗床規格為4.5m*2.5m ;塑料布的規格為200cm*100cm*0.1mm ;椰絲墊的規格為200cm*100cm*2cm。將塑料布分兩排擺入苗床中,每排兩片,排與排之間間隔50cm,片與片間隔50cm ;然后在塑料布上擺放椰絲墊,椰絲墊上再鋪灑一層2mm后的泥土;同時保證苗床內的水漫過挪絲塾10 20cm ;將枯草種子混合入泥土中進行稀釋,然后播撒在椰絲墊上,保證每平方厘米內有10 20顆種子即可,在10 15°C的天氣下培養約30天即可形成苦草草毯,培養過程中向苗床中添水以保持水漫過苦草頂端10 20cm ;苦草草毯形成后將草毯與椰絲墊連同其底部的塑料布卷起,移植入移植目標水體的底層。
上述實施例應理解為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記載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效變化和修飾同樣落入本發明權 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草籽墊鋪法移植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在苗床中間隔鋪放多片塑料布,每片塑料布上擺放椰絲墊,然后在椰絲墊上鋪灑一層泥土作為培養基; (2)將苦草種子與泥土進行混合稀釋,然后播撒在椰絲墊上,在苦草生長過程中向苗床中加水保持苗床中的水漫過苦草頂部,直至形成苦草草毯; (3)將形成苦草草毯的椰絲墊連同其底部的塑料布一起卷,移植入目標水體的河床,抽走塑料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草籽墊鋪法移植工藝,其特征在于,塑料布的長度為100 300cm,寬度為50 100cm,塑料布之間間隔30 50cm,椰絲墊的厚度在1.5 3cm,塑料布大于椰絲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草籽墊鋪法移植工藝,其特征在于,椰絲墊上鋪灑的厚度為I 3_的泥土。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草籽墊鋪法移植工藝,其特征在于,生長過程中不斷向苗床中添水以保證苗床中的水漫過椰絲墊10 20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 草籽墊鋪法移植工藝,其特征在于,單位面積上播撒種子的數量大于10顆/cm2。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草籽墊鋪法移植工藝,包括以下步驟(1)在苗床中間隔鋪放多片塑料布,每片塑料布上擺放椰絲墊,然后在椰絲墊上鋪灑一層泥土作為培養基;(2)將苦草種子與泥土進行混合稀釋,然后播撒在椰絲墊上,在苦草生長過程中向苗床中加水保持苗床中的水漫過苦草頂部,直至形成苦草草毯;(3)將塑料布連同形成苦草草毯的椰絲墊卷起,移植入移植目標水體的河床。本發明有助于改變目前“秧苗移植法”成活率低的弊端其培育、運輸、移植成本大大高于本發明的工藝。使用本發明的方法可以迅速改善生態,而且由于其成本較低,有利于大面積推廣,因此,具有十分重大的社會意義和生態意義。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238427SQ20121003052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0日
發明者方逸玚, 吳國華, 徐雅婷, 張婉儀 申請人: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