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動物捕捉設備,特別是一種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
技術背景
目前,動物資源的開發(fā)已越來越多,動物的經濟價值也充分得到企業(yè)和政府的重視,在林業(yè)、畜牧業(yè)、養(yǎng)殖業(yè)中都需要有合適的動物捕捉設備。此外,老鼠等嚙齒類動物,對人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它們偷竊糧食、傳播疾病、咬壞房屋家具等,甚至還會咬壞電線電纜從而引起火災,因此,在城鄉(xiāng)滅鼠活動中也需要有合適的動物捕捉設備。現有技術中的動物捕捉設備,大多存在反應比較遲緩、動物容易逃離的問題,還有些動物捕捉設備雖捕捉效率高,但卻存在對動物傷害嚴重的問題。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動物捕捉設備存在的反應比較遲緩、動物容易逃離、對動物傷害嚴重等諸多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fā)明公開以下技術方案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包括籠體,所述籠體內的側壁上設有一組光電感應裝置,所述籠體設有一個與所述光電感應裝置相連接的信號處理系統(tǒng),所述籠體設有一個活動門和用于控制所述活動門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信號處理系統(tǒng)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的一組光電感應裝置包括相對的投光器及受光器,所述投光器和所述受光器分別與所述的信號處理系統(tǒng)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投光器為紅光LED、綠光LED或頂紅外光LED中的任一種。
進一步地,所述受光器為光敏晶體管、光二極管或光敏電阻中的任一種。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為與所述活動門相連接的步進電機。
進一步地,所述活動門的門軸設于籠體底面上,所述籠體內壁正對門軸正上方處設有與所述活動門對應的門檔。
進一步地,所述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還包括與所述信號處理系統(tǒng)相連接的蓄電池,所述蓄電池與所述步進電機相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還包括與所述信號處理系統(tǒng)相連接的報警O
進一步地,所述信號處理系統(tǒng)為單片機系統(tǒng)。
進一步地,所述籠體內設有食料。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反應靈敏、可及時報警通知捕捉者,動物捕捉效率高,可以在不傷害動物的前提下完成捕捉。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標號對應關系如下1、籠體;2、活動門;3、步進電機;4、門檔;5、蓄電池;6、單片機系統(tǒng);7、投光器;8、受光器;9、蜂鳴器;10、食料。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盡管結合其優(yōu)選的具體實施方案描述了本發(fā)明,但這些實施方案擬闡述,而不是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如圖1所示的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包括籠體1,籠體1內的側壁上設有一組光電感應裝置,籠體1設有一個與所述光電感應裝置相連接的信號處理系統(tǒng),籠體1設有一個活動門2和用于控制活動門2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信號處理系統(tǒng)相連接。
所述控制器為與活動門2相連接的步進電機3。步進電機是把電脈沖信號變換成角位移以控制轉子轉動的微特電機,經常在自動控制裝置中作為執(zhí)行元件。每輸入一個脈沖信號,步進電動機前進一步,故又稱脈沖電動機。在本發(fā)明專利中我們選用的是反應式步進電動機,反應式步進電動機在定、轉子鐵心的內外表面上設有按一定規(guī)律分布的相近齒槽,利用這兩種齒槽相對位置變化引起磁路磁阻的變化產生轉矩。這種步進電動機步矩角可做到1° 15°,甚至更小,精度容易保證,起動和運行頻率較高。步進電機優(yōu)先選擇的以下幾種型號,0801HS05A1、0802HS06A1、0803HS08A1、0801HS05A2、0802HS06A2、 0803HS08A2o
活動門2的門軸設于籠體1底面上,籠體1內壁正對門軸正上方處設有與活動門 2對應的門檔4。門檔4可以防止活動門旋轉超過九十度,一旦動物被關進籠體內,就不能將活動門打開,可以有效防止動物逃出。
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還包括與所述信號處理系統(tǒng)相連接的蓄電池5,蓄電池5 與步進電機3相連接。所述信號處理系統(tǒng)為單片機系統(tǒng)6,控制使用方便,成本較低。蓄電池5的電壓為12V,用于為步進電機3、單片機系統(tǒng)6供電。蓄電池優(yōu)先選擇的是松下公司的 UP-RW1245、UP-Rffl220, UP-Rffl228, UP-RWA1232、UP-Rffl236, UP-Pffl245 等型號。
籠體1內設有食料10,即待捕捉的動物喜歡吃的食物,用于吸引動物能來至籠體1 內。
所述的一組光電感應裝置包括相對的投光器7和受光器8,投光器7和受光器8 分別與單片機系統(tǒng)6相連接。光電感應裝置利用投光器7將光線經由透鏡聚焦處理后再通過受光器8的透鏡傳輸至受光器8的感應器,感應器收到光信號后可轉為電氣信號,進一步地,此電氣信號可控制各種開關。當投光器7與受光器8之間光線正常時,受光器8的感應器始終提供為單片機系統(tǒng)6提供同樣的持續(xù)電氣信號,對單片機系統(tǒng)6來說,該電氣信號為低電平。
一旦有動物進入籠體1中,通過投光器7與受光器8附近時,投光器7與受光器8 之間的光線被遮蔽,受光器8的感應器產生另一種電氣信號,對單片機系統(tǒng)6來說,此電氣信號為高電平,從而單片機系統(tǒng)6控制兩個步進電機3轉動。
投光器7為紅光LED、綠光LED或頂紅外光LED中的任一種。在此處,投光器7不能選用普通的燈泡,光線比較強,像老鼠等怕光的小動物會因此逃離本動物捕捉器。受光器 8為光敏晶體管、光二極管或光敏電阻中的任一種。受光器8接收投光器7送來的光波信號,并將光波信號轉換成電氣信號,其主要組件皆為硅晶體電子元件,具有高速度的開關功能及良好的靈敏度,因此本發(fā)明中,單片機系統(tǒng)6反應也很快,防止動物逃出。
活動門2的門軸設于籠體1底面上,籠體1內壁正對門軸正上方處設有與活動門2 對應的門檔4,門軸正上方的籠體上設有與活動門2對應的門檔4,活動門2能且僅能繞門軸旋轉90°,活動門2上端通過鉸鏈和與活動門2對應的步進電機3的轉軸相連接。一旦動物進入籠體1中,投光器7與受光器8之間的光線很快被遮蔽,單片機系統(tǒng)6控制兩個步進電機4轉動,進而帶動活動門2由下向上轉動,原本在地上的兩個活動門2變?yōu)榕c水平面垂直的狀態(tài),從而將籠體1的進出口封住,將動物完好無損地捉住。
本發(fā)明還包括與單片機系統(tǒng)6相連接的報警器,所述報警器選用為蜂鳴器9,當兩個活動門都關閉后,單片機系統(tǒng)6控制蜂鳴器9發(fā)出蜂鳴報警信號,通知捕捉者盡快來處理被關在籠體1中的動物。
籠體1可以采用鐵絲焊接制成、籠體1底部為防腐塑料材質制成,可以保證籠體堅固,有效防止動物逃出而不會傷害到捕捉的動物。本發(fā)明中,若籠體選擇大型鋼筋籠體,步進電機選擇大功率電機,就可以捕捉大型動物,如熊、野豬等;若籠體選擇小型鐵絲籠體,步進電機選擇小功率電機,就只能捕捉小型動物,如老鼠、麻雀等。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包括籠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籠體內的側壁上設有一組光電感應裝置,所述籠體設有一個與所述光電感應裝置相連接的信號處理系統(tǒng),所述籠體設有一個活動門和用于控制所述活動門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信號處理系統(tǒng)相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組光電感應裝置包括相對的投光器及受光器,所述投光器和所述受光器分別與所述的信號處理系統(tǒng)相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器為紅光LED、 綠光LED或頂紅外光LED中的任一種。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光器為光敏晶體管、光二極管或光敏電阻中的任一種。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為與所述活動門相連接的步進電機。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門的門軸設于籠體底面上,所述籠體內壁正對門軸正上方處設有與所述活動門對應的門檔。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信號處理系統(tǒng)相連接的蓄電池,所述蓄電池與所述步進電機相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與所述信號處理系統(tǒng)相連接的報警器。
9.如權利要求1、2、7或8所述的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號處理系統(tǒng)為單片機系統(tǒng)。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籠體內設有食料。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動物捕捉設備存在的反應比較遲緩、動物容易逃離、對動物傷害嚴重等諸多問題。本發(fā)明包括籠體,單向光電式動物捕捉器,包括籠體,所述籠體內的側壁上設有一組光電感應裝置,所述籠體設有一個與所述光電感應裝置相連接的信號處理系統(tǒng),所述籠體設有一個活動門和所述活動門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所述信號處理系統(tǒng)相連接。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反應靈敏、可及時報警通知捕捉者,動物捕捉效率高,可以在不傷害動物的前提下完成捕捉。
文檔編號A01M23/18GK102524231SQ20121003771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2月20日
發(fā)明者劉三明, 寶鑫, 曹峰, 桑海波, 王致杰, 蘇寶潔, 詹敏, 趙俐 申請人:上海電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