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優良肉羊品系的培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家畜育種領域,具體地說,涉及優良肉羊品系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發展及國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膳食結構不斷發生著變化,對高質量高營養的肉類,尤其是羊肉的需求量快速增加。為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羊肉需求,除一方面大力增加羊只數量外,就是提高肉羊的單產。綿羊品種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肉羊的生長速度、飼料轉化率、出肉率和肉品品質。與世界優良肉用綿羊相比,我國現有的地方綿羊品種,普遍體型偏小,生長速度慢,產肉性能不高。為了通過遺傳改良快速提高現有品種的產肉性能,改善肉品品質,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培育新品種或專門化品系,引進利用國外優良品種是有益的選擇。近年來,我國畜牧企業多次從國外引進無角陶賽特羊、特克塞爾羊、美利奴羊、夏洛來羊、薩福克羊等肉用綿羊品種。由于多數企業缺乏保種意識,引進品種群體規模較小且缺乏相應的育種技術,引進種羊除少數進行本土化繁育提純,選育提高外,大多數都直接流入市場。國內種羊業的這種“只引不育、只繁不育”的現狀,致使我國種羊業過度依賴國外育種企業,最終陷入了“引種一維持一退化一再引種”的惡性循環。為了擺脫這種惡性循環,降低對國外種質的依賴度,我國的肉羊育種必須擁有一套針對國外引進肉用綿羊品種行之有效的選育保種策略與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國內種羊引進領域“只引不育、只繁不育”的現狀,提供一種國外引進優良肉羊品系的培育方法。為了實現本發明目的,本發明的一種優良肉羊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步驟1)以優良品種的,來自同一家系或親緣較近且品質相似的η只公羊為系祖,分別與配30 50只同種母羊,構建η個家系;1!為> 3的整數;所述母羊源自彼此間無種質交流的育種場;2) 對步驟1)構建的家系進行4個世代以上有益性狀的家系內選育;3)將步驟2)選育的家系進行家系間雜交;4)選擇步驟3)所得雜交后代及家系非雜交后代構建優良品系育種核心群,其余個體進入生產群力)對步驟4)所構建的核心群進行有益性狀選育的同時,開放核心群,選擇生產群中的合格個體進入核心群,適時引入“外血”,即與系祖公羊具有親緣關系的且品質相似的公羊或母羊,也就是經過遺傳評估(育種值估計),達到相應品系建立標準的優秀公羊或母羊,避免近交衰退;6)經多個世代的選育,形成適應當地環境的具有有益性狀的肉羊育成品系。前述的培育方法中,步驟幻所述的家系內選育具有共同的育種目標,即不同家系的選育方向相同,在避免近交的前提下,目標主要通過異質選配實現。異質選配的實施原則是用優改劣,例如用體格大的公畜同體格較小的母畜交配,禁止“彌補選配”,即選擇有相反缺陷的公母畜相配。
前述的培育方法中,步驟幻所述的家系內選育,是利用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來增強優秀種羊對群體的影響力。前述的培育方法中,步驟幻所述的家系間雜交選擇異質選配生產雜種后代,所述雜種后代至少由3個家系雜交產生。前述的培育方法中,步驟4)所述的構建優良品系育種核心群,其標準由有益性狀的特性決定,核心群的數量占群體總數的15% -25%,優選15%。前述的培育方法中,步驟5)所述的適時引入與系祖公羊具有親緣關系的且品質相似的公羊或母羊,是指在步驟4)所述的核心群構建初期首次引入,引入間隔期為選育品系的4或5個世代。前述的培育方法中,步驟幻所述的對步驟4)所構建的核心群進行有益性狀的選育,是通過同質選配實現。前述的培育方法中,步驟幻和步驟幻所述的有益性狀的選育以及步驟4)所述的進入品系育種核心群個體的選擇采用BLUP遺傳評估方法。本發明的優點在于(一)母羊源自彼此間無種質交流的育種場,確保母羊遺傳基礎的廣泛性;(二)選擇親緣關系較近的公羊為系祖,克服母畜的異質性,以符合所有家系共同的育種目標;(三)利用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增強優秀種羊對群體的影響力;(四)進行家系內選育,可迅速提高群體的一致性;(五)進行家系間雜交,擴大了品系培育的遺傳基礎;(六)進行遺傳評估,使優良肉羊品系的選育更加準確。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優良肉羊品系的培育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明的范圍。若未特別指明,實施例中所用的技術手段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的常規手段,所用原料均為市售商品。實施例中涉及的家系選擇方法、個體選擇方法、選配方法、人工授精技術和胚胎移植技術均為本領域技術人員熟知的。實施例國外引進肉用綿羊的品系培育包括步驟(1)以11只杜泊公羊為系祖,分別與配50只源于彼此間無種質交流的育種場的杜泊母羊,構建11個家系;(2)對步驟(1)構建的家系進行5個世代體長、體寬和繁殖力的家系內選育,家系內選育依據共同的育種目標,在避免近交的前提下,進行4個世代異質選配,提高家系的一致性;(3)對步驟⑵選育的家系進行家系間雜交;(4)選擇步驟(3)所得的雜交后代及家系非雜交后裔分別構建體長系、體寬系和高繁系的品系育種核心群,其余個體進入生產群;(5)對步驟(4)所構建的核心群進行相應的體長、體寬和繁殖力選育的同時,開放核心群,選擇生產群中的合格個體進入核心群,核心群培育5個世代后或群體近交系數達到5%左右時,從國外引入優秀杜泊公羊及母羊進入核心群和生產群,避免近交衰退;(6)經5個世代的選育,形成適應當地環境的杜泊羊體長、體寬和高繁殖力的育成品系。上述選育過程如圖1所示,育成品系主要性狀選育見表1。表1育成品系主要性狀選育
權利要求
1.優良肉羊品系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1)以優良品種的,來自同一家系或親緣較近且品質相似的η只公羊為系祖,分別與配 30 50只同種母羊,構建η個家系;η為彡3的整數;2)對步驟1)構建的家系進行4個世代以上有益性狀的家系內選育;3)將步驟2)選育的家系進行家系間雜交;4)選擇步驟幻所得雜交后代及家系非雜交后代構建優良品系育種核心群,其余個體進入生產群;5)對步驟4)所構建的核心群進行有益性狀選育的同時,開放核心群,選擇生產群中的合格個體進入核心群,適時引入與系祖公羊具有親緣關系的且品質相似的公羊或母羊;6)經多個世代的選育,形成適應當地環境的具有有益性狀的肉羊育成品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幻所述的家系內選育具有共同的育種目標,即不同家系的選育方向相同,在避免近交的前提下,目標主要通過異質選配實現。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家系內選育,是利用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來增強優秀種羊對群體的影響力。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幻所述的家系間雜交選擇異質選配生產雜種后代。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雜種后代至少由3個家系雜交產生。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所述的構建優良品系育種核心群,其標準由有益性狀的特性決定,核心群的數量占群體總數的15% -25%。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所述的適時引入與系祖公羊具有親緣關系的且品質相似的公羊或母羊,是指在步驟4)所述的核心群構建初期首次引入,引入間隔期為選育品系的4或5個世代。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幻所述的對步驟4)所構建的核心群進行有益性狀的選育,是通過同質選配實現。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幻和步驟…所述的有益性狀的選育以及步驟4)所述的進入品系育種核心群個體的選擇采用BLUP遺傳評估方法。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母羊源自彼此間無種質交流的育種場。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優良肉羊品系的培育方法,包括步驟1)以數只公羊為系祖,分別與配30-50只母羊,構建多個家系;2)對步驟1)構建的家系進行4個世代以上有益性狀的家系內選育;3)將步驟2)選育的家系進行家系間雜交;4)選擇步驟3)所得的雜交后代及家系非雜交后裔構建品系育種核心群,其余個體進入生產群;5)對步驟4)所構建的核心群進行有益性狀的選育,同時開放核心群,選擇生產群中的合格個體進入核心群,適時引入“外血”,避免近交衰退;6)經多個世代的選育,形成適應當地環境具有有益性狀的肉羊品系。采用該法進行優良肉羊品系的培育,降低了對國外種質的依賴程度,改變國內種羊引進領域“只引不育、只繁不育”的現狀。
文檔編號A01K67/02GK102550485SQ20121005595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6日
發明者叢玉政, 伍仁貴, 劉守仁, 周鑫磊, 張莉, 李志 , 杜立新, 段崇杰, 肖應盛, 趙福平, 陳華, 高太康, 魏彩虹 申請人:天津奧群牧業有限公司, 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