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大型溞實驗用母溞和幼溞的分離裝置及其分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實驗用生物的分離裝置,特別涉及大型潘實驗用母潘和幼潘的分離裝置及其分離方法。
背景技術:
大型潘(Daphnia magna)是一種生活在自然水域的生物,系浮游生物、浮游動物、節肢動物門、甲殼動物綱、鰓足亞綱、雙甲目、盤腸水潘總科、水潘屬。大型潘因具有生活周期短、繁殖快,經濟,方便易得,易于在實驗室培養等優點,且其在水域生態系統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受到眾多國家毒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大型潘是敏感性較強,非常有代表性的一種浮游動物,現已成為一種標準試驗生物,被廣泛用于水生生物毒理學的研究中。目前,ISO標準、OECD指南、美國EPA標準以及我國國標中都有涉及大型潘的生長抑制和繁殖的標準。在水質物質對潘類(大型潘)的急性毒性測定方法GB/T 13266-1991中對于出生后6 24h的幼潘的分離如下闡述:試驗前從實驗室儲備缸中挑取20 30個懷卵母潘,放在一個2000mL燒杯中單獨培養。18h后取走母潘,幼潘仍在原繁殖缸中培養,24h時,此繁殖缸中的幼潘即為出生6 24h的幼潘。為保證大型潘的良好繁殖,采用下述方法分離母潘:用孔徑lOOOym尼龍網縫制成一個杯形的網袋(略小于繁殖缸)套在繁殖缸內壁,將母潘放入網內,定期提出裝有母潘的尼龍網。放入另一個盛有斜生柵藻培養液的培養缸中。也可采用使繁殖缸的液體通過上、下套合在一起的兩個篩網的方法獲取試驗潘。上層篩網的孔徑為800 1000 u m,下層篩網的孔徑為450 500 u m。母潘被阻止在上層粗網上,幼潘被阻止在下層細網上。上述國標的分離方法的不足之處在于:1)標準方法中對大型潘母潘繁殖產生的脫殼以及喂飼的藻團顆粒未加以去除,這些物質會附著在大型潘身上,致使大型潘的運動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到大型潘的正常生長和繁殖。2)標準方法采用套合的方法進行實際操作過程中較為繁瑣,每次都要反沖清洗不同尺寸的篩網,分離速度較慢。3)標準方法自動化程度不夠高,無法滿足今后大規模、大通量的操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實現快速、便捷、清潔的分離母潘和幼潘的分
離裝置。為實現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本發明提供的基礎技術方案為:大型潘實驗用母潘和幼潘的分離裝置,包括分離缸和分離篩網;所述分離篩網包括從上至下分別與分離缸的內壁密封卡合設置的第一分離篩網和第二分離篩網,所述第一分離篩網為1200 的尼龍篩網,所述第二分離篩網為1000 的尼龍篩網。基于前述的基礎技術方案,本發明進一步提供了兩種結構不同的分離裝置。第一種分離裝置在基礎裝置的基礎上還包括閥門和管路;所述分離篩網還包括設置于第二分離篩網下方且與分離缸的內壁密封卡 合設置的第三分離篩網,所述第三分離篩網為500的尼龍篩網;所述分離缸位于第三分離篩網下方的側壁上設置有出水口,所述閥門設置在與出水口連通的管路上。第二種分離裝置在基礎裝置的基礎上還包括蠕動泵;所述蠕動泵通過管路連通混合潘液儲備缸和分離缸。作為第二種分離裝置的優選,所述分離缸上的IL刻度線處于第二分離篩網的位置下方。本發明的第二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快速、便捷、清潔地分離母潘和幼潘,便于在實驗室或者現場直接使用的分離方法。根據前述的兩種結構不同的分離裝置,有兩種不同的對應的分離方法。采用第一種分離裝置的分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①從混合潘液儲備缸內取待分離的混合潘液倒入分離缸,混合潘液液面需高于第二分離篩網;②打開閥門排水,使液面低于第二分離篩網;第一分離篩網上截留大型潘母潘的潘殼以及喂飼的柵藻團狀顆粒,第二分離篩網上截留大型潘母潘;③打開閥門排水,使液面低于第三分離篩網;第三分離篩網上截留幼潘。采用第二種分離裝置的分離方法,具體步驟是:使用蠕動泵按照8.3cm2/s的流量,在2分鐘內從混合潘液儲備缸內吸取混合潘液體系1L,通過管路將混合潘液均勻地釋放到分離缸;第一分離篩網上截留大型潘母潘的潘殼以及喂飼的柵藻團狀顆粒,第二分離篩網上截留大型潘母潘,幼潘全部進入分離缸4的底部。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明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本發明的分離裝置采用兩個與分離缸卡合密封設置的分離篩網,并選擇最佳的細度,從而可以對大型潘母潘和幼潘實現快速、便捷、清潔地分離,便于在實驗室或者現場直接使用。(2)本發明根據使用場合和規模的不同,提供了兩種不同結構的分離裝置。第一種分離裝置使用三個分離篩網同時配合閥門,不僅實現了母潘和幼潘的分離,而且能將幼潘截留在分離篩網上,同時對倒入分離缸內的混合潘液的液面高度沒有要求,結構非常簡單,操作也很方便,適合小規模和實驗場合。而第二種結構的分離裝置,采用蠕動泵控制吸取的混合潘液的體積,因此不僅精確度更高,而且分離效率也大幅度提高。(3)本發明的兩種分離裝置分別對應兩種分離方法,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使用,設計巧妙,易于實施,值得推廣。
為了使本發明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圖1為本發明的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的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附圖中標號為:分離缸1、分離篩網2、第一分離篩網21、第二分離篩網22、第三分離篩網23、閥門
3、第一閥門31、第二閥門32、 管路4、蠕動泵5、混合潘液儲備缸6。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見圖1,本實施例的大型潘實驗用母潘和幼潘的分離裝置,包括分離缸1、分離篩網2、閥門3和管路4。分離篩網2包括從上至下分別與分離缸I的內壁密封卡合設置的第一分離篩網21、第二分離篩網22和第三分離篩網23。第一分離篩網21為1200 u m的尼龍篩網,第二分離篩網22為1000 的尼龍篩網,第三分離篩網23為500 的尼龍篩網,這3個細度是通過反復實驗得出的最佳分離細度,能保證分離的精確度。分離缸I位于第三分離篩網23下方的側壁上設置有出水口,閥門3設置在與出水口連通的管路4上。本實施例的分離裝置可以做成圓形、四邊形等各種不同形狀,三個分離篩網2通過契合的卡口與分離缸I實現密閉。通過控制閥門3根據需要逐級將分離缸中的液體放掉,將雜質、母潘和幼潘分別快速截留在不同細度的分離篩網上實現分離。具體來說,使用本實施例的分離裝置的分離方法的步驟:①從混合潘液儲備缸6內取待分離的混合潘液倒入分離缸I,混合潘液液面需高于第二分離篩網22。②打開閥門3排水,使液面低于第二分離篩網22 ;第一分離篩網21上截留大型潘母潘的潘殼以及喂飼的柵藻團狀顆粒,將第一分離篩網21取出來清洗干凈以備下次使用。第二分離篩網22上截留大型潘母潘,將第二分離篩網22迅速取出來放到混合潘液儲備缸7中繼續培養,實現母潘的分離。③打開閥門3排水,使液面低于第三分離篩網23 ;第三分離篩網23上截留幼潘。將第三分離篩網23迅速取出來用培養液沖洗幼潘,實現幼潘的分離,幼潘放入新的容器中則可直接用于毒性測試。(實施例2)見圖2,本實施例的大型潘實驗用母潘和幼潘的分離裝置,包括分離缸1、分離篩網2和蠕動泵5。分離篩網2包括從上至下分別與分離缸I的內壁密封卡合設置的第一分離篩網21和第二分離篩網22,第一分離篩網21為1200 的尼龍篩網,第二分離篩網22為1000 u m的尼龍篩網。蠕動泵5通過管路4連通混合潘液儲備缸7和分離缸I。分離缸I上的IL刻度線處于第二分離篩網22的位置下方。本分離裝置的分離原理與實施例1的相同,由于增加了蠕動泵5,因此可以自動按量吸取混合潘液,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進行分離時,使用蠕動泵5按照8.3cm2/s的流量,在2分鐘內從混合潘液儲備缸6內吸取混合潘液體系1L,通過管路4將混合潘液均勻地釋放到分離缸1,由于分離缸I上的IL刻度線處于第二分離篩網22的位置下方,因此混合潘液的液面在第二分離篩網22的位置下方。第一分離篩網21上截留大型潘母潘的潘殼以及喂飼的柵藻團狀顆粒,第二分離篩網22上截留大型潘母潘,幼潘全部進入分離缸I的底部。分離完成后將第一分離篩網21取出來清洗干凈以備下次使用,將第二分離篩網22迅速取出來放到混合潘液儲備缸6中繼續培養,用于毒性測試用的幼潘則全部在分離缸I。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 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大型潘實驗用母潘和幼潘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離缸(I)和分離篩網 (2);所述分離篩網(2)包括從上至下分別與分離缸(I)的內壁密封卡合設置的第一分離篩網(21)和第二分離篩網(22),所述第一分離篩網(21)為1200i!m的尼龍篩網,所述第二分離篩網(22)為1000 ii m的尼龍篩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潘實驗用母潘和幼潘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閥門(3)和管路(4);所述分離篩網(2)還包括設置于第二分離篩網(22)下方且與分離缸(I)的內壁密封卡合設置的第三分離篩網(23),所述第三分離篩網(23)為500i!m的尼龍篩網;所述分離缸(I)位于第三分離篩網(23)下方的側壁上設置有出水口,所述閥門(3)設置在與出水口連通的管路(4)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潘實驗用母潘和幼潘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蠕動泵(5);所述蠕動泵(5)通過管路(4)連通混合潘液儲備缸(6)和分離缸(I)。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大型潘實驗用母潘和幼潘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缸(I)上的IL刻度線處于第二分離篩網(22)的位置下方。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大型潘實驗用母潘和幼潘的分離裝置的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①從混合潘液儲備缸¢)內取待分離的混合潘液倒入分離缸(I),混合潘液液面需高于第二分離篩網(22); ②打開閥門(3)排水,使液面低于第二分離篩網(22);第一分離篩網(21)上截留大型潘母潘的潘殼以及喂飼的柵藻團狀顆粒,第二分離篩網(22)上截留大型潘母潘;③打開閥門(3)排水,使液面低于第三分離篩網(23);第三分離篩網(23)上截留幼潘。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大型潘實驗用母潘和幼潘的分離裝置的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蠕動泵(5)按照8.3cm2/s的流量,在2分鐘內從混合潘液儲備缸(6)內吸取混合潘液體系1L,通過管路(4)將混合潘液均勻地釋放到分離缸(I);第一分離篩網(21)上截留大型潘母潘的潘殼以及喂飼的柵藻團狀顆粒,第二分離篩網(22)上截留大型潘母潘,幼潘全部進入分離缸4的底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型溞實驗用母溞和幼溞的分離裝置及其分離方法,其中分離裝置包括分離缸和分離篩網;所述分離篩網包括從上至下分別與分離缸的內壁密封卡合設置的第一分離篩網和第二分離篩網,所述第一分離篩網為1200μm的尼龍篩網,所述第二分離篩網為1000μm的尼龍篩網。本發明的分離裝置采用兩個與分離缸卡合密封設置的分離篩網,并選擇最佳的細度,從而可以對大型溞母溞和幼溞實現快速、便捷、清潔地分離,便于在實驗室或者現場直接使用。
文檔編號A01K67/033GK103210880SQ20121007594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1日
發明者薛銀剛, 曹志俊, 蔡煥興, 徐東炯, 王延軍, 陳橋 申請人:常州市環境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