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及其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家用芽菜培育設備,特別是一種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豆芽是黃豆、綠豆等發(fā)芽后的子葉和胚軸,胚軸向下部分就是胚根,向上托起兩張子葉(胚芽)。一、豆芽有豐富的營養(yǎng)以黃豆為例,經過發(fā)芽的黃豆不僅味道更鮮美,營養(yǎng)也比黃豆豐富,如蛋白質的利用率比黃豆提高10% ;容易引起腹脹的棉籽糖等寡糖在發(fā)芽過程被消除;更多的鈣、磷、鐵等礦物質元素被釋放出來;維生素、氨基酸等物質也大量增加,因此,是一種健康蔬菜,近年豆芽產業(yè)發(fā)展迅速。二、豆芽的生產豆芽生產技術可簡單、也可復雜,小作坊式生產,因陋就簡成本低;工廠化機器生產,產品質量有保證,但投入高。這里介紹適合家庭小作坊的生產方式I、生產工具只須木桶或塑料桶、水缸等盛器,底部開一個孔,孔的塞頭能漏水又不使豆粒漏掉;另外還有用作催芽的木箱或塑料箱、淋水桶,洗豆用的淘蘿、溫度計、覆蓋用的蒲包、草包等;2、豆的選擇選擇當年成熟、顆粒飽滿、發(fā)芽率高(95%以上)、發(fā)芽勢強的豆粒,剔除裂豆、碎豆、蟲蛀豆,發(fā)芽率低的陳年豆,不宜選用;傳統(tǒng)的發(fā)豆芽做法如下I、選豆將選好的豆子(綠豆,黃豆,豌豆)用清水洗凈,洗時注意將全部漂浮的豆子全部去除,這些是未成熟或者已經變壞的豆子,它們的發(fā)芽率均極低。豆子篩選時要把壞豆子都挑出去,然后用水泡了。盛豆子的器皿里千萬不能有油,不然會讓豆子壞掉。有一種專門發(fā)豆芽的缸,其結構是在主體的底部有洞。其目的是讓豆子不是泡在水里,而是就占了一點水,所以要時常記得加水,但是不能泡,否則豆子是不出芽。每天要清洗一次豆子,挑出爛豆子以及沒有發(fā)芽的豆子。器皿盛了豆芽以后,上邊要放一塊濕布,布上邊放重物,越重越好,這樣長出來的豆芽比較粗,這樣的豆芽比較好吃。2、用于盛放豆子的缸或大塑料盒或其他容器(材料沒有講究,容器干凈即可,底部可排水的孔),在容器底部鋪一層約5CM厚度的干凈沙子,將洗凈并已泡致膨脹開裂的豆子均勻鋪一層在沙子上,不能過多否則容易壞。豆子上再均勻覆蓋一層干凈沙子,厚度約為ICM即可。3、每天澆水數次,保持濕度,但又不能讓水份滯留。4、數天后豆芽就會拱出來。在清水中將沙子洗去即可。傳統(tǒng)技術發(fā)豆芽的技術要點I.容器排水情況要好,千萬不要讓豆子泡在水中,但又要維持足夠的濕度;2.壞豆在清洗時去掉;3.不要讓豆子見陽光,否則馬上變綠了。覆蓋沙子可以避免陽光,如果不放心,可以用蓋子蓋住容器;
4.豆子發(fā)芽以后生長很快,因此,收獲要及時。 家庭發(fā)黃豆芽要用當年的豆子,才能發(fā)好豆芽I)先用溫水把黃豆泡一泡,不皺就行,不用泡太大。然后把水倒掉;2)用濕布蓋好,再放一個重點兒盤子壓上,每天早晚各清洗幾遍,把水倒掉;3)重復步驟2)至豆芽成型。傳統(tǒng)的生產豆芽技術在發(fā)豆過程中為了保持豆子生長的濕潤環(huán)境又不能讓豆子長期浸泡在水中,需要人工控制澆水量。沒有發(fā)豆經驗的人員難以控制給豆子澆水的量和頻率,特別是家庭中自行生產豆芽時,不能實現24小時跟進發(fā)豆的過程。在發(fā)芽過程需要使用沙子,家庭難以有這樣的條件進行生產,并且生產出來的豆子需要用清水清洗沙子。目前市場上也有一些家用小型的芽菜機,其結構是包括一個殼體,殼體底部有一個蓄水池,蓄水池上方設置有一個帶篩孔的育苗盤,蓄水池內安置一個水泵持續(xù)將蓄水池內的水提升至育苗盤上方,并通過旋轉淋灑裝置給豆子澆水。目前這個產品存在一下使用缺點I.現有的芽菜機技術是在產品上配置一個或多個不同質量的壓苗機構,根據不同的豆芽類型和用豆量選著不同的壓苗機構,這樣的技術方案一方面增加了產品的成本,另一方面使用設定好質量的壓苗機構在實際使用中缺乏靈活性。2.使用過程中,用戶如果沒有在關機的情況下打開殼體上的蓋子,旋轉淋灑機構會將水噴到殼體外;3.水泵設置在蓄水池內長期浸泡在水中,容易引發(fā)各種電氣故障,并縮短產品使用壽命;4.豆子長成豆芽后,會有很多豆芽卡在育苗盤的篩孔內,用戶收豆芽時不得不折斷豆芽,并使用牙簽或細棍將殘留在篩孔內的豆芽取出;5.由于水泵及相關的電氣結構設置在蓄水池內,用戶在清洗蓄水池時容易碰到清潔死角,長期使用后在蓄水池內會沉積大量水垢和滋生細菌,清洗過程中容易碰到電源線,有可能導致電源線的絕緣層破裂而發(fā)生觸電事故。綜上所述,目前急需一種方便使用、使用壽命長、安全性高、容易清洗的家用芽菜機。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傳統(tǒng)豆芽生產方法過程麻煩而現有的芽菜機操壓苗機構缺乏靈活性、作過程不方便、壽命短、安全性低和不容易清洗等技術缺點,重新設計一種家用芽菜機。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針對傳統(tǒng)豆芽生產方法和現有的芽菜機存在的技術缺點,重新設計一種浸泡式家用芽菜機,本發(fā)明的主要結構包括殼體、育苗機構、向育苗機構供水的水循環(huán)機構、壓苗機構和控制電路。所述的殼體的內設置有一個蓄水室,所述的育苗機構通過水循環(huán)機構與蓄水室連通,水循環(huán)機構能將蓄水室內的蓄水送到育苗機構,然后育苗機構將蓄水排放回到蓄水室。所述的育苗機構由培育箱和安置在培育箱內的育苗盤組成,培育箱安置在殼體上并且與殼體之間為可拆卸的連接方式連接。所述的培育箱底部設置有一個能讓培育箱內側與殼體的蓄水室連通的通孔和能將蓄水排放到殼體的蓄水室的排水孔,通孔的邊沿切位于培育箱內側設置有一圈凸沿;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通過培育箱底部的通孔與育苗盤中部的供水管連通;所述的供水管的頂部設置有注水口,育苗盤的底部開設有可支撐種子并且可以排水的篩孔。當蓄水室中的蓄水被水循環(huán)機構按照設定好的時間節(jié)奏、參數提升到育苗機構之后,蓄水在育苗機構內停留一段時間后通過排水孔按照一定的流速流回殼體的蓄水室內。下面針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一步詳細說明,所述的育苗盤上設置有篩網片。在育苗盤底部設置篩網片有下面兩方面的 優(yōu)點一方面可以讓本設備生產種子較小的蔬菜,;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種子發(fā)育后種芽卡在育苗盤的篩孔中,方便用戶收割和清洗。所述的育苗盤的底部設置有將育苗盤間隔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對獨立育苗室的凸脊。相對獨立的育苗室可以讓每個育苗室內的種子的數量和分布更加均勻,水循環(huán)機構向培育箱中的育苗盤的各個育苗室提供的蓄水量相對也比較均等。這樣生產出來的芽菜的長度和直徑均勻,讓芽菜口感更加好。本發(fā)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是在所述的育苗盤是由底盤和安置在底盤內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子育苗盤組成;所述的底盤與子育苗盤之間為可拆卸的連接方式連接;底盤的底部設置有排水孔眼,每個子育苗盤內設有一個育苗室,子育苗盤的底部開設有可支撐種子并且可以排水的篩孔,在子育苗盤的底面上設置有篩網片。蓄水進入育苗盤后在育苗盤內停留一段時間后,經過底盤的排水孔眼排放到培育箱內,然后再經過培育箱的排水孔排放到殼體內的蓄水室中。更詳細地說,所述的底盤與子育苗盤的可拆卸的連接方式是在底盤內設置有可固定子育苗盤的固定凸脊。設置有將底盤分割成與子育苗盤數量相等且用于安置、固定子育苗盤的盤室,每個盤室的底部設置有數量相等的排水孔眼。這樣的設計的優(yōu)點在于育苗盤的每個盤室的排水速度相等,蓄水在子育苗盤的水力停留時間也相對比較均等,避免了部分種子得不到足夠的水分或者是部分種子過度浸泡導致種子壞死。針對上述兩個方案進行更詳細的說明,所述的育苗盤上的供水管的頂部設置有由注水口貫穿側壁的注水槽,每個育苗室都至少對應有一個注水槽,每個育苗室所對應的注水槽的數量均相等。水循環(huán)機構提供的水從育苗盤的供水管的注水口處流出,并通過注水槽將水均勻地分散到各個子育苗盤中。讓每個子育苗盤都分到較為均等的水分。所述的培育箱的底部設置有環(huán)繞通孔的環(huán)形凹面。所述培育箱內的排水孔設置在環(huán)形凹面的底部。這樣可以避免培育箱內的蓄水不能及時排放回殼體的蓄水室內。為了讓所生產的芽菜的口感更好、更方便使用和操作,所述的壓苗機構能通過調節(jié)蓄水量調整壓苗重量,所述的壓苗機構底部的形狀與育苗機構相匹配,壓苗機構上設置有提手。用戶在使用的時候只需要參考產品說明書中對應的種子類型、數量就可以通過想壓苗機構內添加特定量的蓄水來生產芽菜。相對現有技術使用固定重量的壓苗機構來說,本發(fā)明使用的靈活性更高。詳細的說,所述壓苗機構上設置有兩個提手,所述提手分別設置壓苗機構的側壁的兩側;在壓苗機構的側壁上設置有水位刻度。或者是所述壓苗機構的中部設置有凸臺,所述的提手設置在凸臺上;所述的凸臺或壓苗機構的側壁上設置有水位刻度。設置提手的結構方便用戶向培育箱內安裝或拆卸壓苗機構,水位刻度方便客戶設定壓苗機構的重量。
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是由水泵、與水泵的進水口連通的進水管、與水泵的出水口連通出水管組成,所述的水泵設置在殼體底部的機電室內,機電室與蓄水室相對獨立隔離。所述進水管的一端與殼體的蓄水室的底部連通,所述的出水管與育苗盤的供水管連通。將本裝置的機電結構與蓄水室分離,簡化了蓄水室內的結構,另一方面防止水泵等電氣部件長期浸泡在水中,造成漏電等事故所述的進水管與殼體的蓄水室連通于蓄水室的底部的一側;殼體的蓄水室的底部由蓄水室與進水管連接的一側向另一側逐漸向上傾斜。傾斜的蓄水室的底部可以讓蓄水室中的蓄水更容易進入到進水管中,特別是在蓄水室內只有少量蓄水時。所述殼體的蓄水室的底部且位于機電室的一側設置有加熱裝置,加熱裝置通過控制電路控制蓄水室內的水溫,加熱裝置通過控制電路的多檔控制開關控制水溫。當水循環(huán)機構將被加熱裝置加熱后的溫水提供到育苗盤中時,育苗盤內的溫度升高,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種子也能在較為溫暖的生長環(huán)境中發(fā)芽。當遇到高溫的夏天時,可以通過開關調節(jié),把加熱裝置關閉,避免溫度過高,使種子在適合的溫度環(huán)境下發(fā)芽。所述的育苗機構設置在殼體內側且位于蓄水室的上方,所述出水管是穿過蓄水室的底部之后與育苗機構連通;所述的機電室與蓄水室的之間配合出水管后為水密封連接。所述的殼體的蓄水室的底部位于與進水管連通處設置有過濾網。防止落入蓄水室的異物進入水泵內部。本發(fā)明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的控制方法,是結合殼體、育苗機構、向育苗機構供水的水循環(huán)機構和壓苗機構,通過控制電路控制水循環(huán)機構工作狀態(tài)。具體地說是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的出水量為55 85ml/s,水循環(huán)機構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I 3分鐘后暫停工作I I. 5小時;育苗機構的總排水量為50 80ml/s ;育苗機構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內水位及水力停留方法如下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2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I. 5分鐘;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4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2 2分鐘;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3 2分鐘;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6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6 3分鐘。種子生長過程各個時期培育時間表,以開始育苗時間為O小時作為參考點
種子未發(fā)芽期第0-5小時 種子萌發(fā)時期第5-20小時;
種子生長中期第20-50小時;
種子生長后期第50-100小時;種子未發(fā)芽期到種子萌發(fā)時期是指發(fā)育成熟的種子,在適宜的環(huán)境條件下種子的胚開始生長(吸水膨脹)的過程,此時種子內貯存的營養(yǎng)物質開始大量消耗;種子萌發(fā)時期到種子生長中期是指種子吸水膨脹后,種子的胚根開始發(fā)育,胚根體積增大并突破種皮的過程;種子生長中期到種子生長后期是指胚根突破種皮后胚根繼續(xù)生長,形成主根的過程;
種子生長后期到收割是指種子的主根基本成型,主根的直徑增大的過程。更詳細地說,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的出水量為70ml/s,水循環(huán)機構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2分鐘后暫停工作I. 25小時;育苗機構的總排水量為65ml/s ;育苗機構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內水位及水力停留方法如下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25分鐘;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3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6分鐘;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3. 2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L 65分鐘;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3. 7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2. 3分鐘。下面詳細描述培育不同種子時詳細的控制方法(I)培育黃豆時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的出水量為55 85ml/s,水循環(huán)機構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I分鐘后暫停工作I小時;育苗機構的總排水量為50 80ml/s ;育苗機構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內水位及水力停留方法如下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I. 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I. 5分鐘;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4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2 I. 7分鐘;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4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4 2分鐘;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7 3分鐘。(2)培育綠豆時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的出水量為55 85ml/s,水循環(huán)機構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I分鐘后暫停工作I小時;育苗機構的總排水量為50 80ml/s ;育苗機構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內水位及水力停留方法如下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2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I. 4分鐘;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4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3 I. 6分鐘;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3 2分鐘;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3 6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1. 6 3分鐘。(3)培育豌豆時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的出水量為55 85ml/s,水循環(huán)機構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I分鐘后暫停工作I小時;育苗機構的總排水量為50 80ml/s ;育苗機構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內水位及水力停留方法如下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I. 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I. 5分鐘;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3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2 I. 7分鐘;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4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4 2分鐘;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7 3分鐘。(I)培育蔬菜種子時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的出水量為55 85ml/s,水循環(huán)機構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I分鐘后暫停工作I小時;育苗機構的總排水量為50 80ml/s ;育苗機構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內水位及水力停留方法如下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2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I. 5分鐘;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4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5 2分鐘;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2 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2 4分鐘;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3 6_,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3 5分鐘。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I.通過可調節(jié)壓苗重量壓苗機構,讓產品的使用更靈活;2.使用過程簡單方便,不許要長期監(jiān)控豆芽發(fā)育情況;3.通過水-電分離的結構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長;4.將電氣結構設置在機電室里,防止用戶使用過程導致導線絕緣層破裂,有效提高產品安全性;5.蓄水室內沒有太多的機構,沒有太多的清潔死角,方便用戶日常清洗,避免細菌滋生;6.種子發(fā)芽率高,芽菜直徑和長度較為平均,口感較好。7.設有多檔位開關,消費者可以根據外部環(huán)境溫度情況,調節(jié)是否使用加熱裝置。
圖I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全剖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培育箱的構示意圖;圖4為圖3的A-A處剖視圖5為圖4的B處的局部放大圖;圖6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育苗機構爆炸圖;圖7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的壓苗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圖2的A處局部放大圖;圖9為本發(fā)明的殼體底部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發(fā)明的殼體頂部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全剖結構示意圖; 圖1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培育箱的構示意圖;圖1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二的壓苗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1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三的全剖結構示意圖;圖15為本發(fā)明的控制方法流程時間軸;圖16為本發(fā)明的控制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下面根據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述。圖中的主要零件有殼體I、育苗機構2、水循環(huán)機構3、壓苗機構4和控制電路5。育苗機構由培育箱21和育苗盤22組成。水循環(huán)機構3由水泵31、進水管32和出水管33組成。如圖1、2所示,本實施例的結構包括殼體I、育苗機構2、向育苗機構2供水的水循環(huán)機構3、壓苗機構4和控制電路5。所述的殼體I的內設置有一個蓄水室11,所述的育苗機構2通過水循環(huán)機構3與蓄水室11連通,水循環(huán)機構3能將蓄水室11內的蓄水送到育苗機構2,然后育苗機構2將蓄水排放回到蓄水室11。所述的育苗機構2由培育箱21和安置在培育箱21內的育苗盤22組成,培育箱21安置在殼體I上并且與殼體I之間為可拆卸的連接方式連接。如圖2、3、4所示,所述的培育箱21底部設置有一個能讓培育箱21內側與殼體I的蓄水室11連通的通孔211和能將蓄水排放到殼體I的蓄水室11的排水孔212。如圖5所示,通孔211的邊沿切位于培育箱21內側設置有一圈凸沿213。如圖2、3、4所示,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3通過培育箱21底部的通孔211與育苗盤2中部的供水管23連通;所述的供水管23的頂部設置有注水口 231,育苗盤22的底部開設有可支撐種子并且可以排水的篩孔221。當蓄水室11中的蓄水被水循環(huán)機構3按照設定好的時間節(jié)奏、參數提升到育苗機構2之后,蓄水在育苗機構2內停留一段時間后通過排水孔212按照一定的流速流回殼體I的蓄水室11內。下面針對本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一步詳細說明。如圖2、6所示,所述的育苗盤22是由底盤224和安置在底盤224內的四個子育苗盤225組成;所述的底盤224與子育苗盤225之間為可拆卸的連接方式連接;底盤224的底部設置有排水孔眼226,每個子育苗盤225內設有一個育苗室222,子育苗盤225的底部開設有可支撐種子并且可以排水的篩孔221,在子育苗盤252的底面上設置有篩網片24。蓄水進入育苗盤22后在育苗盤22內停留一段時間后,經過底盤224的排水孔眼226排放到培育箱21內,然后再經過培育箱21的排水孔212排放到殼體I內的蓄水室11中。如圖6所示,所述的底盤224與子育苗盤225的可拆卸的連接方式是在底盤224內設置有可固定子育苗盤225的固定凸脊227。設置有將底盤224分割成與子育苗225盤數量相等且用于安置、固定子育苗盤225的盤室228,每個盤室228的底部設置有數量相等的排水孔眼226。這樣的設計的優(yōu)點在于育苗盤22的每個盤室228的排水速度相等,蓄水在子育苗盤225的水力停留時間也相對比較均等,避免了部分種子得不到足夠的水分或者是部分種子過度浸泡導致種子壞死。如圖2、6所示,所述的育苗盤22上的供水管23的頂部設置有由注水口 231貫穿側壁的注水槽232,每個育苗室222都對應有一個注水槽232。水循環(huán)機構3提供的水從育苗盤22的供水 管23的注水口 231處流出,并通過注水槽232將水均勻地分散到各個子育苗盤225中。讓每個子育苗盤225都分到較為均等的水分。如圖3、4、5所示,所述的培育箱21的底部設置有環(huán)繞通孔211的環(huán)形凹面214。所述培育箱21內的排水孔212設置在環(huán)形凹面214的底部。這樣可以避免培育箱21內的蓄水不能及時排放回殼體I的蓄水室11內。如圖1、7所示,為了讓所生產的芽菜的口感更好、更方便使用和操作,所述的壓苗機構4能通過調節(jié)蓄水量調整壓苗重量,所述的壓苗機構4底部的形狀與育苗機構2相匹配,壓苗機構4上設置有提手41。用戶在使用的時候只需要參考產品說明書中對應的種子類型、數量就可以通過想壓苗機構4內添加特定量的蓄水來生產芽菜。相對現有技術使用固定重量的壓苗機構來說,本發(fā)明使用的靈活性更高。如圖7所示,所述壓苗機構4上設置有兩個提手41,所述提手41分別設置壓苗機構4的側壁的兩側;在壓苗機構4的側壁上設置有水位刻度42。如圖2所示,8、9所示,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3是由水泵31、與水泵31的進水口 311連通的進水管32、與水泵31的出水口 312連通出水管33組成,所述的水泵31設置在殼體I底部的機電室12內,機電室12與蓄水室11相對獨立隔離。所述進水管32的一端與殼體I的蓄水室11的底部連通,所述的出水管33與育苗盤22的供水管23連通。將本裝置的機電結構與蓄水室11分離,簡化了蓄水室11內的結構,另一方面防止水泵31等電氣部件長期浸泡在水中,造成漏電等事故。如圖2所示,所述的進水管32與殼體I的蓄水室11連通于蓄水室11的底部的一側;殼體I的蓄水室11的底部由蓄水室11與進水管32連接的一側向另一側逐漸向上傾斜。傾斜的蓄水室11的底部可以讓蓄水室11中的蓄水更容易進入到進水管32中,特別是在蓄水室11內只有少量蓄水時。如圖2、9所示,所述殼體I的蓄水室11的底部且位于機電室12的一側設置有加熱裝置13,加熱裝置13通過控制電路5控制蓄水室11內的水溫,加熱裝置13通過控制電路5的多檔控制開關51控制水溫。當水循環(huán)機構3將被加熱裝置加熱后的溫水提供到育苗盤22中時,育苗盤22內的溫度升高,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種子也能在較為溫暖的生長環(huán)境中發(fā)芽。當遇到高溫的夏天時,可以通過開關調節(jié),把加熱裝置13關閉,避免溫度過高,使種子在適合的溫度環(huán)境下發(fā)芽。如圖2所示,所述的育苗機構2設置在殼體I內側且位于蓄水室11的上方,所述出水管33是穿過蓄水室11的底部之后與育苗機構2連通;所述的機電室12與蓄水室11的之間配合出水管33后為水密封連接。如圖2、10所示,所述的殼體I的蓄水室11的底部位于與進水管32連通處設置有過濾網34。防止落入蓄水室11的異物進入水泵31內部。
實施例二 如圖11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如圖11、12、13所示,其區(qū)別在于所述的育苗盤22上設置有篩網片24。在育苗盤22底部設置篩網片24有下面兩方面的優(yōu)點一方面可以讓本設備生產種子較小的蔬菜,;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種子發(fā)育后種芽卡在育苗盤22的篩孔221中,方便用戶收割和清洗。如圖11、12所示,所述的育苗盤22的底部設置有將育苗盤22間隔成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對獨立育苗室222的凸脊223。相對獨立的育苗室222可以讓每個育苗室222內的種子的數量和分布更加均勻,水循環(huán)機構3向培育箱21中的育苗盤22的各個育苗室222提供的蓄水量相對也比較均等。這樣生產出來的芽菜的長度和直徑均勻,讓芽菜口感更加好。如圖13所示,所述壓苗機構4的中部設置有凸臺43,所述的提手41設置在凸臺43上;所述的凸臺43的側壁上設置有水位刻度42。設置提手的結構方便用戶向培育箱21內安裝或拆卸壓苗機構4,水位刻度42方便客戶設定壓苗機構4的重量。
實施例三如圖14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基本相同,其區(qū)別在于所述的壓苗機構4的中部設置有凸臺43,所述的提手41設置在凸臺43上;所述的凸臺43上設置有水位刻度42。水位刻度42可以讓用戶根據說明書的說明,向壓苗機構4內加入適當分量的水,以符合種子發(fā)芽和增加芽莖直徑的目的。設置在壓苗機構4中部的凸臺43上的水位刻度42和提手41,方便用戶觀察水位高度和安裝、拆卸壓苗機構4。如圖15、16所示,上述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的控制方法,是結合殼體I、育苗機構2、向育苗機構2供水的水循環(huán)機構3和壓苗機構4,通過控制電路5控制水循環(huán)機構3工作狀態(tài)。具體地說是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3的出水量為55 85ml/s,水循環(huán)機構3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I 3分鐘后暫停工作I I. 5小時;育苗機構2的總排水量為50 80ml/s ;育苗機構2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2內水位及水力停留的方法如下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2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I. 5分鐘;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4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2 2分鐘;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5_,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3 2分鐘;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6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6 3分鐘。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3的出水量為70ml/s,水循環(huán)機構3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2分鐘后暫停工作I. 25小時;育苗機構2的總排水量為65ml/s ;育苗機構2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2內水位及水力停留方法如下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5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
I.25分鐘;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3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6分鐘;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3. 25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1.65分鐘;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3. 75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
2.3分鐘。下面詳細描述培育不同種子時詳細的控制方法(I)培育黃豆時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3的出水量為55 85ml/s,水循環(huán)機構3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I分鐘后暫停工作I小時;育苗機構2的總排水量為50 80ml/s ;育苗機構2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2內水位及水力停留的方法如下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I. 5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I. 5分鐘;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4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2 I. 7分鐘;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4_,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4 2分鐘;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5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7 3分鐘。(2)培育綠豆時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3的出水量為55 85ml/s,水循環(huán)機構3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I分鐘后暫停工作I小時;育苗機構2的總排水量為50 80ml/s ;育苗機構2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2內水位及水力停留的方法如下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2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I. 4分鐘;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4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3 I. 6分鐘;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5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3 2分鐘;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3 6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6 3分鐘。(3)培育豌豆時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3的出水量為55 85ml/s,水循環(huán)機構3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I分鐘后暫停工作I小時;育苗機構2的總排水量為50 80ml/s ;育苗機構2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2內水位及水力停留的方法如下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I. 5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I. 5分鐘;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3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
I.2 I. 7分鐘;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4_,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4 2分鐘;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5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7 3分鐘。(4)培育蔬菜種子時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3的出水量為55 85ml/s,水循環(huán)機構3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I分鐘后暫停工作I小時;育苗機構2的總排水量為50 80ml/s ;育苗機構2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2內水位及水力停留的方法如下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2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I. 5分鐘;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4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I. 5 2分鐘; 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2 5_,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2 4分鐘;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2最大水位高度為3 6mm,育苗機構2水力停留時間為3 5分鐘。通過本發(fā)明所述的設備生產的芽菜的爛種綠、芽菜長度、芽菜直徑數據如下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浸泡式家用芽菜機的控制方法,其主要結構包括殼體、育苗機構、向育苗機構供水的水循環(huán)機構、壓苗機構和控制電路,殼體設置有蓄水室,所述的育苗機構通過水循環(huán)機構與蓄水室連通,所述的壓苗機構設置在育苗機構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的出水量為55 85ml/s,水循環(huán)機構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I 3分鐘后暫停工作I I. 5小時;育苗機構的總排水量為50 80ml/s ;育苗機構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內水位及水力停留方法如下 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2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I. 5分鐘; 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4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2 2分鐘; 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3 2分鐘; 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6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6 3分鐘。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的出水量為70ml/s,水循環(huán)機構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2分鐘后暫停工作I. 25小時;育苗機構的總排水量為65ml/s ;育苗機構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內水位及水力停留方法如下 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25分鐘; 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3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6分鐘; 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3. 2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65分鐘; 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3. 7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2. 3分鐘。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的出水量為55 85ml/s,水循環(huán)機構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I分鐘后暫停工作I小時;育苗機構的總排水量為50 80ml/s ;育苗機構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內水位及水力停留方法如下 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I. 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I. 5分鐘; 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4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2 I. 7分鐘; 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4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4 2分鐘; 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7 3分鐘。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的出水量為55 85ml/s,水循環(huán)機構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I分鐘后暫停工作I小時;育苗機構的總排水量為50 80ml/s ;育苗機構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內水位及水力停留方法如下 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2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I. 4分鐘; 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4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3 I. 6分鐘; 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3 2分鐘; 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3 6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6 3分鐘。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的出水量為55 85ml/s,水循環(huán)機構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I分鐘后暫停工作I小時;育苗機構的總排水量為50 80ml/s ;育苗機構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內水位及水力停留方法如下 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I. 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I. 5分鐘; 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3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2 I.7分鐘; 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4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4 2分鐘; 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7 3分鐘。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的出水量為55 85ml/s,水循環(huán)機構的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I分鐘后暫停工作I小時;育苗機構的總排水量為50 80ml/s ;育苗機構的結構能在種子發(fā)育的不同時期控制育苗機構內水位及水力停留方法如下 種子未發(fā)芽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2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I. 5分鐘; 種子萌發(fā)時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I. 5 4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I. 5 2分鐘; 種子生長中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2 5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2 4分鐘; 種子生長后期育苗機構最大水位高度為3 6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3 5分鐘。
7.一種應用權利要求I或2或3或4或5或6所述控制方法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其主要結構包括殼體、育苗機構、向育苗機構供水的水循環(huán)機構、壓苗機構和控制電路,殼體設置有蓄水室,所述的育苗機構通過水循環(huán)機構與蓄水室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苗機構由培育箱和安置在培育箱內的育苗盤組成;所述的培育箱底部設置有一個能讓培育箱內側與殼體的蓄水室連通的通孔和排水孔,通孔的邊沿切位于培育箱內側設置有一圈凸沿;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通過培育箱底部的通孔與育苗盤中部的供水管連通;所述的供水管的頂部設置有注水口,育苗盤的底部開設有可支撐種子并且可以排水的篩孔。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苗盤上設置有篩網片。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苗盤的底部設置有將育苗盤間隔成兩個或兩個以上育苗室的凸脊。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苗盤是由底盤和安置在底盤內的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子育苗盤組成;所述的底盤與子育苗盤之間為可拆卸的連接方式連接;底盤的底部設置有排水孔眼,每個子育苗盤內設有一個育苗室,子育苗盤的底部開設有可支撐種子并且可以排水的篩孔,在子育苗盤的底面上設置有篩網片。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盤與子育苗盤的可拆卸的連接方式是在底盤內設置有可固定子育苗盤的固定凸脊。設置有將底盤分割成與子育苗盤數量相等且用于安置、固定子育苗盤的盤室,每個盤室的底部設置有數量相等的排水孔眼。
12.根據權利要求7或8或9或10或11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苗盤上的供水管的頂部設置有由注水口貫穿側壁的注水槽,每個育苗室都至少對應有一個注水槽,每個育苗室所對應的注水槽的數量均相等。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育箱的底部設置有環(huán)繞通孔的環(huán)形凹面。
14.根據權利要求13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箱內的排水孔設置在環(huán)形凹面的底部。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苗機構能通過調節(jié)蓄水量調整壓苗重量,所述的壓苗機構底部的形狀與育苗機構相匹配,壓苗機構上設置有提手。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苗機構上設置有兩個提手,所述提手分別設置壓苗機構的側壁的兩側;在壓苗機構的側壁上設置有水位刻度。
17.根據權利要求16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苗機構的中部設置有凸臺,所述的提手設置在凸臺上;所述的凸臺或壓苗機構的側壁上設置有水位刻度。
18.根據權利要求13或14或15或16或17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循環(huán)機構是由水泵、與水泵的進水口連通的進水管、與水泵的出水口連通出水管組成,所述的水泵設置在殼體底部的機電室內;所述進水管的一端與殼體的蓄水室的底部連通,所述的出水管與育苗盤的供水管連通。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進水管與殼體的蓄水室連通于蓄水室的底部的一側;殼體的蓄水室的底部由蓄水室與進水管連接的一側向另一側逐漸向上傾斜。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蓄水室的底部且位于機電室的一側設置有加熱裝置。
21.根據權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苗機構設置在殼體內側且位于蓄水室的上方,所述出水管是穿過蓄水室的底部之后與育苗機構連通;所述的機電室與蓄水室的之間配合出水管后為水密封連接。
22.根據權利要求21所述的浸泡式家用芽菜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的蓄水室的底部位于與進水管連通處設置有過濾網。
全文摘要
一種浸泡式家用芽菜機的控制方法,其結構包括殼體、育苗機構、向育苗機構供水的水循環(huán)機構、壓苗機構和控制電路,所述的壓苗機構設置在育苗機構上方,水循環(huán)機構的出水量為55~85ml/s,工作循環(huán)為每工作1~3分鐘后暫停工作1~1.5小時。育苗機構的總排水量為50~80ml/s;育苗機構在種子未發(fā)芽期最大水位高度為1~2mm,水力停留時間為1~1.5分鐘;萌發(fā)時期最大水位高度為1~4mm,水力停留時間為1.2~2分鐘;生長中期最大水位高度為1.5~5mm,水力停留時間為1.3~2分鐘;生長后期最大水位高度為1.5~6mm,育苗機構水力停留時間為1.6~3分鐘。具有操作簡單、壽命長、安全性高等優(yōu)點。
文檔編號A01G31/02GK102613061SQ20121010974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4月13日
發(fā)明者陳勇 申請人:廣東小熊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