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擴繁豌豆潛蠅姬小蜂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擴繁豌豆潛蠅姬小蜂的方法。
背景技術:
斑潛蠅是一類嚴重危害蔬菜生產的害蟲,主要包括美洲斑潛蠅、南美斑潛蠅和三葉草斑潛蠅等。危害保護地和大棚蔬菜,其中以豆科、茄科和葫蘆科受害最重。該類害蟲的成蟲取食植物汁液造成取食孔并將卵產于葉片內,孵化后的幼蟲在葉片中取食葉肉,會在葉片上造成很多潛道,幼蟲老熟后大多咬破表皮鉆出葉片或掉落土表化蛹。幼蟲潛道和成蟲取食孔不僅對某些觀賞植物造成嚴重的損害,而且很大程度地影響植物光合作用,導致蔬菜葉片枯萎,產量降低、品質下降,甚至整株死亡。豌豆潛蠅姬小蜂是轉化性寄生多種潛葉蠅類害蟲的優良寄生蜂,應用這種寄生蜂控制潛葉蠅具有很多優點,最重要的是能替代化學農藥,達到防控潛葉蠅危害的目的,生產綠色農產品。此外,該寄生蜂還有其他優點,主要包括(1)它可適用于多種作物(菜豆、豌豆、油菜、番茄、黃瓜等);(2)它可寄生多種潛葉蠅(美洲斑潛蠅、美洲斑潛蠅、南美斑潛蠅、三葉草斑潛蠅等);(3)它的發育速率快于潛葉蠅,種群可以快速地增長和定殖;(4)它控害效果好,能快速、有效地阻止潛葉蠅幼蟲的為害;(5)它的蛹和成蟲都能在田間很容易用肉眼觀察到;(6)它不僅能寄生潛葉蠅幼蟲,還能吸食低齡幼蟲。因此,豌豆潛蜆姬小蜂(Diglyphus isaea Walker)是防控斑潛蜆的優良寄生蜂,可在害蟲體內產卵,孵化后在害蟲體內發育,吸取害蟲營養從而殺死害蟲,此外,這種寄生蜂的成蜂還能直接刺吸害蟲致其死亡。在歐洲南部的許多國家,不論在溫室還是田間,豌豆潛蠅姬小蜂都是蔬菜和觀賞植物上潛葉蠅的重要寄生蜂。在俄羅斯、意大利、以色列、希臘等國家,豌豆潛蠅姬小蜂對當地為害嚴重的南美斑潛蠅、三葉草斑潛蠅、番茄斑潛蠅都起著重要的控制作用。鑒于該寄生蜂的優良生防能力,總結篩選高效擴繁技術,大量生產天敵昆蟲產品,對于防控我國蔬菜、園藝、農業、林業上的潛葉蠅類害蟲具有重大的意義。我國對豌豆潛蠅姬小蜂等寄生蜂的研究工作起步較晚。1996年,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防治研究所首次從荷蘭引進豌豆潛蠅姬小蜂來防治美洲斑潛蠅,室內試驗防治效果較好
發明內容
、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擴繁豌豆潛蠅姬小蜂的方法。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將帶有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的植物幼苗放入養蟲容器中,接入待產卵的豌豆潛蠅姬小蜂雌蜂,在所述寄主幼蟲體內產卵后培養至所述寄主幼蟲發育為蛹狀,得到帶有蛹的植物A ;2)取出所述帶有蛹的植物A進行出蜂培養,收集豌豆潛蠅姬小蜂,實現擴繁。上述方法中,步驟I)中,所述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為美洲斑潛蠅,
所述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為2-3周齡的美洲斑潛蠅。所述接入豌豆潛蠅姬小蜂為接入豌豆潛蠅姬小蜂雌蜂。上述方法中,步驟I)中,所述接入豌豆潛蠅姬小蜂雌蜂和所述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的個數比為I: (15-25)。上述方法中,步驟I)中,所述接入豌豆潛蠅姬小蜂雌蜂和所述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的個數比為1:25。上述方法中,步驟I)中,所述植物為豆科植物,所述豆科植物具體為菜豆;所述植物幼苗具體為生長13-17天的菜豆幼苗;所述菜豆幼苗具體為生長13天的菜豆幼苗;所述生長13天的菜豆幼苗為菜豆種子播種后培育13天得到的菜豆幼苗,自種子播種起記作第I天。所述生長13天的菜豆幼苗的真葉面積為O. 01-0. 02m2。上述方法中,步驟2)中,所述出蜂培養為將取出的所述植物A的葉片在出蜂容器中培養3-6天。上述方法中,步驟2)中,所述出蜂培養為將取出的所述植物A的葉片在出蜂容器中培養3-6天。上述方法中,在步驟I)前,還包括制備帶有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的植物幼苗的步驟向放有所述生長13天的菜豆幼苗的養蟲容器中接入成對美洲斑潛蠅,產卵,培養,得到帶有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的植物幼苗。上述方法中,所述制備帶有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的植物幼苗的步驟中,所述美洲斑潛蠅按照每平方米所述養蟲容器接250對美洲斑潛蠅接入。也可以按照每株所述生長13天的菜豆幼苗接種25對美洲斑潛蠅接入。上述方法中,所述制備帶有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的植物幼苗的步驟中,所述培養為在所述產卵后2h移除所述美洲斑潛蠅,培養卵2周-3周,自產卵日起記作第I天。上述方法中,步驟2)中,所述收集豌豆潛蠅姬小蜂為如下A或B :A、將經出蜂培養后的帶有蛹的菜豆幼苗葉片在水中浸泡10-15分鐘,且同時震蕩以脫落所述蛹,收集所述蛹,待所述蛹羽化,得到豌豆潛蠅姬小蜂;B、將經出蜂培養后的帶有蛹的菜豆幼苗葉片置于開口端封閉的容器中,并將所述容器置于集蜂箱中,在所述集蜂箱的上方提供亮光,待所述豌豆潛蠅姬小蜂蛹羽化后,打開所述容器的開口,利用所述豌豆潛蠅姬小蜂成蜂的趨光性,所述豌豆潛蠅姬小蜂成蜂自動進入集蜂箱完成收集。上述方法中,所述生長13天的菜豆幼苗按照包括如下A、B和C步驟的方法制備A、將菜豆的種子播種,培育,得到菜豆幼苗;所述培育的時間具體為5天,將播種日記作第I天;B、將所述菜豆幼苗移栽到含有培養基質的營養缽中,繼續培育,得到帶有真葉的幼苗;上述將所述幼苗移栽到含有培養基質的營養缽中具體為按照每缽2棵所述幼苗、移栽,上述培養基質具體為草炭和蛭石以體積比2 I混合的混合物;所述繼續培育的時間具體為3天;
C、去除所述帶有真葉的幼苗的生長點,再次培育,得到所述生長13天的菜豆幼苗;所述再次培育的時間為5天;各種所述培育的條件均具體為溫度27 ± O. 5 °C、相對濕度65%_70%、光周期L D=14h 10h。本發明的實驗證明,本發明圍繞繁蜂寄主篩選、最佳接蜂比例、接蜂關鍵時機、成蜂收集貯存等技術環節,經過反復探索與改進,形成了高效、經濟、簡便的寄生蜂擴繁技術,可快速大量擴繁豌豆潛蠅姬小蜂,達到對害蟲生物防止的目的,具體優點如下(I)成本低廉技術采用的種苗擴繁環節,菜豆為常用品種,擴繁的基質(蛭石)可多次使用,只需經日光曝曬即可。承載潛蠅幼蟲的葉片營養來自于菜豆的子葉,不許額外補充肥料及營養液。其他各環節采用的營養缽、紗網等均是低值品,易購得并能自行加工。(2)空間利用率高本技術不限擴繁空間,大至擴繁天敵的生產線、小至簡易的溫室和塑料棚,均可用來擴繁豌豆潛蠅姬小蜂天敵產品。(3)便于工廠化操作本技術涉及擴繁豌豆潛蠅姬小蜂的各個環節,均可集約化操作,便于工廠化生產。(4)蛹及成蜂可自動收集,并能分別針對防控對象的不同而收集蛹卡、成蜂,快速釋放,節省大量的人工物力。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述實施例中所使用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下述實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試劑等,如無特殊說明,均可從商業途徑得到。實施例I、擴繁豌豆潛蠅姬小蜂一、種苗的培育I、種苗品種選擇種苗選擇菜豆,品種為英國紅蕓豆,選擇顏色正、顆粒大、飽滿、形狀規則、質地均勻的種子。2、種苗的快繁快繁培育條件種苗種植生長的最佳環境條件溫度27±0.5°C、相對濕度65%-70%、光周期 L D=14h IOh。I)催芽播種在封閉隔離的種苗培育室內,于塑料盤缽(60CmX30Cm)內放入蛭石,約為盆容積的2/3,將蛭石潤濕均勻(切忌水不可過多,防止菜豆腐爛),然后將菜豆種子摁入蛭石中,剛沒過蛭石即可,培育約5d,得到種子萌發且莖長到3cm左右的豆苗,將播種日記作第I天。2)及時分缽將上述I)得到的豆苗移到直徑為12cm的營養缽中,以混合土 (草炭和蛭石以2 I混勻)栽培,每缽2棵,繼續培育3天,長到2片真葉充分展開。3)兩葉載體接蟲豆苗長到2片真葉充分展開時,掐除生長點,使得種子內的后續營養及光合同化營養均用來生長這兩片真片,再次培育5天,得到生長13天的豆苗,將2)培育結束日記作第O天。從種子到得到所需要的苗共培育13d,真葉面積充分擴大至O. 01-0. 02m2時,既可、用于下一環節。二、接種(接寄主)I、寄主遴選選擇豌豆潛蠅姬小蜂優勢寄生的寄主——美洲斑潛蠅(美洲斑潛蠅田間藥劑篩選試驗肖春雷羅豐周彬楊禮哲劉勇孔祥義《長江蔬菜》2011年第20期,公眾可從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獲得),以其幼蟲作為繁蜂寄主。2、保種維持即保種種群的建立與維持;為滿足擴繁的需求,需建立美洲斑潛蠅和豌豆潛蠅姬小蜂的保種種群,此二種群適宜的保種環境條件為溫度26±0. 5°C,相對濕度RH65%-70%,光周期L D=14h IOh0定期從野外采集土著種群進行復壯。3、接種I)接種時間的選擇試驗方法分別將9d、lld、13d、15d、17d生長期(自播種日其第幾天即為幾天的生長期,播種日記作第I天)的菜豆各I缽移入接蟲籠中,并向籠中接入30對美洲斑潛蠅成蟲,然后將接蟲籠置于人工氣候箱內(溫度26°C,相對濕度RH70%,光周期L D=14h 10h。)。美洲斑潛蠅蠅成蟲在菜豆上產卵2h后將其剔除。將帶有卵的各生長期菜豆在人工氣候箱(溫度26°C,相對濕度RH70%,光周期L D=14h IOh)內繼續培養。待菜豆葉片上的卵孵化且在幼蟲發育到I齡時觀察各葉片上單位面積的幼蟲數及總幼蟲數,比較美洲斑潛蠅對不同生長期菜豆的嗜食性。共5次重復。結果如表I所示,美洲斑潛蠅對不同生長期的菜豆苗有選擇性差異,總體來看,美洲斑潛蠅更喜取食偏老齡葉片,13d、15d、17d的菜豆葉片上平均總幼蟲數均在38頭以上。其中,美洲斑潛蠅對生長期為13d的菜豆苗選擇性最強,葉片上總幼蟲數最多可達112頭,單位面積幼蟲數為O. 39頭/cm2 ;對其他各生長期的菜豆的選擇性無顯著性差異。因此,美洲斑潛蠅最嗜食生長期為13d的菜豆苗。表I美洲斑潛蠅對不同生長期生長期菜豆的選擇性
ttil HPJi 笮位 ι_ 幼蟲數_ _(I)_(5</cm3)_
9]8.2+_a0.17
U33.6±^. a0.22
1374.g±I2.7b0.39
154i.5土6.4 a0.27
1733 3-fcI1.3a0.24、
注表中數據為平均值土標準差;不同小寫字母表示在O. 05水平上的差異顯著性因此,選用13d生長期的菜豆無蟲苗(真葉面積充分擴大至O. 01-0. 02m2)移入接蟲室接種,此時蠶豆葉片面積及柔嫩度最佳,單片葉面可負蟲Iio頭,單位面積幼蟲數為O. 39頭/cm2,是最佳的接種時間。2)接寄主量的選擇試驗方法每個接蟲籠(50X40X40)放入生長期為13d的菜豆苗,共4個處理,并分別向4個籠中接入10對、30對、50對、70對美洲斑潛蠅成蟲讓其取食、產卵,產卵2h后剔除成蟲,且將帶有卵的菜豆苗移出接蟲籠并置于人工氣候箱(溫度26°C,相對濕度RH70%,光周期L D=14h IOh)內繼續培養3周。待菜豆葉片上的卵孵化且在幼蟲發育到3齡時觀察各葉片上單位面積的幼蟲數及總幼蟲數。每處理5次重復。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當接入70對美洲斑潛蠅成蟲時,由于蟲口密度過高,在美洲斑潛蠅各齡期幼蟲之間存在激烈的種內競爭,一部分幼蟲未能發育至3齡就死亡;發育至3齡時,由于幼蟲取食量較大,導致菜豆葉片全花、葉肉食盡、僅余上下表皮組織,整個葉片枯萎甚至干癟。接入50對美洲斑潛蠅成蟲時,總幼蟲數、單葉幼蟲數、單位面積幼蟲數分別可以達到112. 6頭、56. 7頭、O. 83頭/cm2,既能避免種內競爭,又可以獲得大量健康的3齡美洲斑潛蠅幼蟲。因此,每籠接入美洲斑潛蠅成蟲的最適數量為50對,折算為接蟲室內單位面積250對/m2的密度(養蟲籠底面積是45cm*45cm=0. 2025m2,每平方米可放置5個養蟲籠,每籠50對,故此接蟲數量為250對/m2),每缽50對,每缽2株。表2美洲斑潛蠅最適接蟲數量
權利要求
1.一種擴繁豌豆潛蠅姬小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帶有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的植物幼苗放入養蟲容器中,接入待產卵的豌豆潛蠅姬小蜂雌蜂,在所述寄主幼蟲體內產卵后培養至所述寄主幼蟲發育為蛹狀,得到帶有蛹的植物A ; 2)取出所述帶有蛹的植物A進行出蜂培養,收集豌豆潛蠅姬小蜂,實現擴繁。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I)中,所述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為美洲斑潛蠅, 所述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為2-3周齡的美洲斑潛蠅。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I)中,所述接入豌豆潛蠅姬小蜂雌蜂和所述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的個數比為I: (15-25)。
4.根據權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I)中,所述接入豌豆潛蠅姬小蜂雌蜂和所述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的個數比為1:25。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I)中,所述植物為豆科植物,所述豆科植物具體為菜豆; 所述植物幼苗具體為生長13-17天的菜豆幼苗;所述菜豆幼苗具體為生長13天的菜豆幼苗;所述生長13天的菜豆幼苗為菜豆種子播種后培育13天得到的菜豆幼苗,自種子播種起記作第I天。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2)中,所述出蜂培養為將取出的所述植物A的葉片在出蜂容器中培養3-6天。
7.根據權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驟I)前,還包括制備帶有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的植物幼苗的步驟向放有所述生長13天的菜豆幼苗的養蟲容器中接入成對美洲斑潛蠅,產卵,培養,得到帶有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的植物幼苗。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備帶有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的植物幼苗的步驟中,所述美洲斑潛蠅按照每平方米所述養蟲容器接250對美洲斑潛蠅接入。
9.根據權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備帶有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的植物幼苗的步驟中,所述培養為在所述產卵后2h移除所述美洲斑潛蠅,培養卵2周-3周,自產卵日起記作第I天。
10.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驟2)中,所述收集豌豆潛蠅姬小蜂為如下A或B : A、將經出蜂培養后的帶有蛹的菜豆幼苗葉片在水中浸泡10-15分鐘,且同時震蕩以脫落所述蛹,收集所述蛹,待所述蛹羽化,得到豌豆潛蠅姬小蜂; B、將經出蜂培養后的帶有蛹的菜豆幼苗葉片置于開口端封閉的容器中,并將所述容器置于集蜂箱中,在所述集蜂箱的上方提供亮光,待所述豌豆潛蠅姬小蜂蛹羽化后,打開所述容器的開口,利用所述豌豆潛蠅姬小蜂成蜂的趨光性,所述豌豆潛蠅姬小蜂成蜂自動進入集蜂箱完成收集。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擴繁豌豆潛蠅姬小蜂的方法。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將帶有豌豆潛蠅姬小蜂寄主幼蟲的植物幼苗放入養蟲容器中,接入待產卵的豌豆潛蠅姬小蜂雌蜂,在所述寄主幼蟲體內產卵后培養至所述寄主幼蟲發育為蛹狀,得到帶有蛹的植物A;2)取出所述帶有蛹的植物A進行出蜂培養,收集豌豆潛蠅姬小蜂,實現擴繁。本發明的實驗證明,本發明圍繞繁蜂寄主篩選、最佳接蜂比例、接蜂關鍵時機、成蜂收集貯存等技術環節,經過反復探索與改進,形成了高效、經濟、簡便的寄生蜂擴繁技術,可快速大量擴繁豌豆潛蠅姬小蜂,達到對害蟲生物防止的目的。
文檔編號A01K67/033GK102630647SQ20121013559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日
發明者張禮生, 王孟卿, 王樹英, 陳紅印, 陳長風, 顧新麗 申請人: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