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魚撐爆炸鉤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漁具釣具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魚撐爆炸鉤。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以往,釣魚愛好者在用釣魚竿釣魚時,通常在釣魚竿前端的漁線上掛有釣鉤,用的釣鉤一般都是鉤形釣鉤,使用這種 釣鉤釣魚時,釣魚者需要有一定的經驗才能知道提取釣魚竿的最佳時機,并且,這種魚鉤還容易是魚兒脫鉤,這對一般的釣魚者來說是很不理想的。CN2452288Y公開了一種自動彈簧釣鉤的實用新型專利,其包鋼絲彈簧,鋼絲彈簧的兩邊分別為兩個長度相同的彈簧鋼絲臂,并且在兩個彈簧鋼絲臂的前端分別設有釣魚鉤,在其中一個彈簧鋼絲臂上有能夠將另一個彈簧鋼絲臂掛住的掛鉤,使用時,將魚線連接在鋼絲彈簧的彈簧圈上,將兩個彈簧鋼絲臂用捏合攏,使其中一個彈簧鋼絲臂掛被另一個彈簧鋼絲臂上的掛鉤掛住而合上,并將魚餌套在兩個彈簧鋼絲臂的釣魚鉤上即可,當魚咬魚餌時,彈簧鋼絲臂在魚的觸動下脫出掛鉤而彈開,從而將咬餌的魚釣住,不足是結構不合理、釣魚成功率低,由于鋼絲彈簧的上端與魚線相連接,兩個彈簧鋼絲臂之間經掛鉤掛住而合上,在魚咬餌時,連個彈簧鋼絲臂不容易自動彈開,致使魚將彈簧鋼絲臂上的魚餌吃掉也不容易自動彈開。CN102037934A公開了一種釣魚釣鉤,其包括吊環,吊環兩側分別設有彈簧鉤,兩個彈簧鉤上分別設有能使彈簧鉤并攏或張開的扳機環,兩個扳機環位于同一垂直線上,吊環、彈簧鉤、扳機環為一體結構,兩個扳機環之間穿插有扳機針,扳機針與吊環之間通過系于吊環上的釣線、系于釣線上的扳機線相連接,其不足是兩個彈簧鉤只能張開固定的角度,不能根據魚嘴的大小調節兩個彈簧之間的角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新穎、操作方便、垂釣成功率高、可根據魚嘴的大小自動調節張開角度并控制止回的魚撐爆炸鉤。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魚撐爆炸鉤,設有魚線和吊環,魚線與吊環相連接,其特征在于設有推管、定位筒、彈簧、彈簧擋臺、定位扭簧、轉臂、撐桿、定位環和撐桿固定夾,轉臂包括左轉臂和右轉臂,撐桿包括左撐桿和右撐桿,推管采用柱狀空心管制成,撐桿固定夾是由橫撐、左靠板和右靠板組成,橫撐一側與左靠板交叉固定連接,另一側與右靠板交叉固定連接,定位筒套在推管上,推管上套設有彈簧,推管上部一側設有定位孔,推管上端與吊環相連接,下端與彈簧擋臺固定連接,彈簧擋臺下端分別鉸接有左撐桿和右撐桿,定位筒內設有定位環,定位筒外壁上端固定有定位扭簧,定位筒下端分別鉸接左轉臂和右轉臂,左轉臂和右轉臂相對設置,彈簧上端與定位環相抵觸,下端與彈簧擋臺相抵觸,定位扭簧伸出端穿過定位筒外壁上設有的通孔與推管一側設有的定位孔相對應,左轉臂下端與左撐桿相鉸接,右轉臂下端與右撐桿相鉸接,左撐桿和右撐桿前部外側分別設有卡槽,魚線穿過推管內孔下端與撐桿固定夾固定連接,撐桿固定夾左側經左靠板與左撐桿相抵靠,右側經右靠板與右撐桿相抵靠,使左撐桿和右撐桿合并在一起,當魚咬撐桿上的魚餌時,魚餌帶動撐桿上的撐桿固定夾與撐桿分離,推管在彈簧的作用下下移,使左撐桿在左轉臂的作用下、右撐桿在右轉臂的作用下分別外展張開,當左撐桿和右撐桿在一條直線上時,定位筒上的定位扭簧伸出端則插進推管上部的定位孔將推管定位,達到定位的作用。本發明中的左撐桿和右撐桿對應的內側設有內凹槽,使左撐桿和右撐桿的橫斷面呈“工”字形,撐桿固定夾是由橫撐、左靠板、右靠板、支塊和連接桿組成,橫撐一側與左靠板交叉固定連接,另一側與右靠板交叉固定連接,連接桿上端與支塊固定連接,下端與橫撐固定連接,支塊上端與魚線固定連接,兩側卡在左撐桿和右撐桿合并時的內凹槽中,以達到防止魚食脫鉤的作用。本發明還可通過如下措施得到 一種魚撐爆炸鉤,設有魚線和吊環,魚線與吊環相連接,其特征在于設有推管、定位筒、定位扭簧、擋環、轉臂、撐桿和外展扭簧,推管采用柱狀空心管制成,定位筒套在推管上,定位筒上端外壁固定有定位扭簧,下端內壁設有擋環,推管上端與吊環相連接,下端分別與外展扭簧、撐桿和轉臂相連接,推管上部一側設有定位孔,定位扭簧伸出端穿過定位筒側壁設有的孔與定位孔相對應,轉臂包括左轉臂和右轉臂,撐桿包括左撐桿和右撐桿,外展扭簧包括左扭簧和右扭簧,左撐桿和右撐桿相對設置,左扭簧和右扭簧分別設在左撐桿和右撐桿之間,且左扭簧伸出端與左撐桿內側相抵觸,右扭簧伸出端與右撐桿內側相抵觸,左轉臂上端與推管相鉸接,下端與左撐桿相鉸接,右轉臂上端與推管相鉸接,下端與右撐桿相鉸接,使定位筒將左撐桿和右撐桿合在一起,左撐桿和右撐桿前端外側分別設有腳鉤,以防止魚餌脫鉤,當魚咬撐桿上的魚餌時,拖動撐桿下移,左撐桿在左扭簧的作用下、右撐桿在右扭簧的作用下,迅速相對外展擴張,將魚嘴撐住,當左撐桿和右撐桿在一直線上時,定位筒上的定位扭簧伸出端則卡進定位孔內將推管定位,達到定位的作用。本發明中推管的定位孔可以是圓孔,也可以是由定位槽和止回槽構成的孔,本發明優選采用由定位槽和止回槽構成的孔,定位槽呈方形,止回槽呈三角形,止回槽的大口端與定位槽相連通,止回槽下部是由多個止回凹槽形成的鋸齒形斜面,定位扭簧的伸出端與止回凹槽相對應,當魚咬魚館時,定位扭簧的伸出端則卡在對應的止回凹槽中,防止左撐桿和右撐桿的回收,達到止回定位的作用。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操作方便、垂釣成功率高、可根據魚嘴的大小自動調節張開角度并控制止回等優點。
圖I是本發明第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第三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圖3的展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第四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發明第五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3中A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撐桿固定夾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圖8的俯視圖。附圖標記魚線I、吊環2、推管3、定位筒4、彈簧5、彈簧擋臺6、定位扭簧7、轉臂、撐桿、定位環8、撐桿固定夾9、左轉臂10、右轉臂11、左撐桿12、右撐桿13、橫撐14、左靠板15、右靠板16、定位孔17、止回凹槽18、支塊19、連接桿20。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I :如附圖I所示,一種魚撐爆炸鉤,設有魚線I和吊環2,魚線I與吊環2相連接,其特征在于設有推管3、定位筒4、彈簧5、彈簧擋臺6、定位扭簧7、轉臂、撐桿、定位環8 和撐桿固定夾9,轉臂包括左轉臂10和右轉臂11,撐桿包括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推管3采用柱狀空心管制成,推管3的橫切面可以是圓柱形,也可以是方形,還可以使多棱形,撐桿固定夾9是由橫撐14、左靠板15和右靠板16組成,橫撐14 一側與左靠板15交叉固定連接,另一側與右靠板16交叉固定連接,定位筒4套在推管上,推管3上套設有彈簧5,推管3上部一側設有定位孔17,推管3上端與吊環2相連接,下端與彈簧擋臺6固定連接,彈簧擋臺6下端分別鉸接有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定位筒14內設有定位環8,定位筒4外壁上端固定有定位扭簧7,定位筒4下端分別鉸接左轉臂10和右轉臂11,左轉臂10和右轉臂11相對設置,彈簧5上端與定位環8相抵觸,下端與彈簧擋臺6相抵觸,定位扭簧7伸出端穿過定位筒4外壁上設有的通孔與推管3 —側設有的定位孔17相對應,左轉臂10下端與左撐桿12相鉸接,右轉臂11下端與右撐桿13相鉸接,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前部外側分別設有卡槽,魚線I穿過推管3內孔下端與撐桿固定夾9的橫撐14固定連接,撐桿固定夾9左側經左靠板15與左撐桿12相抵靠,右側經右靠板16與右撐桿13相抵靠,使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合并在一起,釣魚時,將魚餌套在經撐桿固定夾9和撐桿固定夾9定位合并的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上,當魚咬撐桿上的魚餌時,魚餌帶動撐桿上的撐桿固定夾9與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分離,推管3在彈簧5的作用下下移,使左撐桿12在左轉臂10的作用下、右撐桿13在右轉臂11的作用下分別外展張開,達到撐住魚嘴的作用,當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在一條直線上時,定位筒4上的定位扭簧7伸出端則插進推管3上部的圓形將推管定位。實施例2 :如附圖2所示,一種魚撐爆炸鉤,設有魚線I和吊環2,魚線I與吊環2相連接,其特征在于設有推管3、定位筒4、彈簧5、彈簧擋臺6、定位扭簧7、轉臂、撐桿、定位環和撐桿固定夾9,轉臂包括左轉臂10和右轉臂11,撐桿包括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推管3采用柱狀空心管制成,推管3的橫切面可以是圓柱形,也可以是方形,還可以使多棱形,撐桿固定夾9是由橫撐14、左靠板15和右靠板16組成,橫撐14 一側與左靠板15交叉固定連接,另一側與右靠板16交叉固定連接,定位筒4套在推管3上,推管3上套設有彈簧5,推管3上部一側設有定位孔17,推管3上端與吊環2相連接,下端與彈簧擋臺6固定連接,彈簧擋臺6下端分別鉸接有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定位筒4內設有定位環8,定位筒4外壁上端固定有定位扭簧7,定位筒4下端分別鉸接左轉臂10和右轉臂11,左轉臂10和右轉臂11相對設置,彈簧5上端與定位環8相抵觸,下端與彈簧擋臺6相抵觸,定位扭簧7伸出端穿過定位筒4外壁上設有的通孔與推管3 —側設有的定位孔17相對應,左轉臂10下端與左撐桿12相鉸接,右轉臂11下端與右撐桿13相鉸接,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前部外側分別設有卡槽,魚線I穿過推管3內孔下端與撐桿固定夾9固定連接,撐桿固定夾9左側經左靠板15與左撐桿12相抵靠,右側經右靠板16與右撐桿13相抵靠,使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合并在一起,所述推管3的定位孔17是由定位槽和止回槽構成,定位槽呈方形,止回槽呈三角形,止回槽的大口端與定位槽相連通,止回槽下部是由多個止回凹槽18形成的鋸齒形斜面,定位扭簧7的伸出端與止回凹槽18相對應,當魚咬魚館時,定位扭簧7的伸出端則卡在對應的止回凹槽18中,防止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的回收,達到止回定位的作用。釣魚時,將魚餌套在經撐桿固定夾9定位合并的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上,當魚咬撐桿上的魚餌時,魚餌帶動撐桿上的撐桿固定夾9與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分離,推管3在彈簧5的作用下下移,使左撐桿12在左轉臂10的作用下、右撐桿13在右轉臂11的作用下分別外展張開,這時,定位扭簧7伸出端則卡在止回槽下部相應的止回凹槽18中,當魚咬撐桿時,由于定位扭簧7卡在相應的止回凹槽18中,使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反向卡死,避免了與咬合撐桿后使撐桿回縮逃逸。實施例3 :如附圖3、圖4和圖7所示,一種魚撐爆炸鉤,設有魚線I和吊環2,魚線I與吊環2相連接,其特征在于設有推管3、定位筒4、彈簧5、彈簧擋臺6、定位扭簧7、轉臂、撐桿、定位環8和撐桿固定夾9,轉臂包括左轉臂10和右轉臂11,撐桿包括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推管3采用柱狀空心管制成,推管3的橫切面可以是圓柱形,也可以是方形,還可以使多棱形,撐桿固定夾9是由橫撐14、左靠板15和右靠板16組成,橫撐14 一側與左靠板15交叉固定連接,另一側與右靠板16交叉固定連接,定位筒4套在推管3上,推管3上套設有彈簧5,推管3上部一側設有定位孔17,推管3上端與吊環2相連接,下端與彈簧擋臺6固定連接,彈簧擋臺6下端分別鉸接有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定位筒4內設有定位環8,定位筒4外壁上端固定有定位扭簧7,定位筒4下端分別鉸接左轉臂10和右轉臂11,左轉臂10和右轉臂11相對設置,彈簧5上端與定位環8相抵觸,下端與彈簧擋臺6相抵觸,定位扭簧7伸出端穿過定位筒4外壁上設有的通孔與推管3 —側設有的定位孔17相對應,左轉臂10下端與左撐桿12相鉸接,右轉臂11下端與右撐桿13相鉸接,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前部外側分別設有卡槽,魚線I穿過推管3內孔下端與撐桿固定夾9固定連接,撐桿固定夾9左側經左靠板15與左撐桿12相抵靠,右側經右靠板16與右撐桿13相抵靠,使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合并在一起,當魚咬撐桿上的魚餌時,魚餌帶動撐桿上的撐桿固定夾9與撐桿分離,推管3在彈簧5的作用下下移,使左撐桿12在左轉臂10的作用下、右撐桿13在右轉臂11的作用下分別外展張開,達到撐住魚嘴的作用,當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在一條直線上時,定位筒4上的定位扭簧7伸出端則插進推管3上部的定位孔17將推管3定位,達到定位的作用,所述推管3的定位孔是由定位槽和止回槽構成,定位槽呈方形,止回槽呈三角形,止回槽的大口端與定位槽相連通,止回槽下部是由多個止回凹槽18形成的鋸齒形斜面止回凹槽18,定位扭簧7的伸出端與止回凹槽18相對應,當魚咬魚餌時,定位扭簧7的伸出端則卡在對應的止回凹槽18中,防止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的回收,達到止回定位的作用,本發明中的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對應的內側設有內凹槽,使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的橫斷面呈“工”字形,撐桿固定夾9是由橫撐14、左靠板15、右靠板16、支塊19和連接桿20 組成,橫撐14 一側與左靠板15交叉固定連接,另一側與右靠板16交叉固定連接,連接桿20上端與支塊19固定連接,下端與橫撐14固定連接,支塊19上端與魚線I固定連接,兩側卡在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合并時的內凹槽中,以利于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的定位。當魚咬撐桿上的魚餌時,魚餌帶動撐桿上的撐桿固定夾9與撐桿分離,推管3在彈簧5的作用下下移,使左撐桿12在左轉臂10的作用下、右撐桿13在右轉臂11的作用下分別外展張開,這時,定位扭簧7伸出端則卡在止回槽下部相應的止回凹槽18中,當魚咬撐桿時,由于定位扭簧7卡在相應的止回凹槽18中,使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反向卡死,避免了與咬合撐桿后逃逸。實施例4 :如附圖5所示,一種魚撐爆炸鉤,設有魚線I和吊環2,魚線I與吊環2相連接,其特征在于設有推管3、定位筒4、定位扭簧5、擋環6、轉臂、撐桿和外展扭簧,推管3采用柱狀空心管制成,推管3的橫切面可以是方形,定位筒4套在推管3上,定位筒4上端外壁固定有定位扭簧7,下端內壁設有擋環6,推管3上端與吊環2相連接,下端分別與外展扭簧、撐桿和轉臂相連接,推管3上部一側設有定位孔17,定位扭簧5伸出端穿過定位筒4側壁設有的孔與定位孔17相對應,轉臂包括左轉臂10和右轉臂11,撐桿包括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外展扭簧包括左扭簧21和右扭簧22,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相對設置,左扭簧21和右扭簧22分別設在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之間,且左扭簧21伸出端與左撐桿12內側相抵觸,右扭簧22伸出端與右撐桿13內側相抵觸,左轉臂10上端與推管3相鉸接,下端 與左撐桿12相鉸接,右轉臂10上端與推管3相鉸接,下端與右撐桿13相鉸接,使定位筒4將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合在一起,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前端外側分別設有腳鉤23,以防止魚餌脫鉤,當魚咬撐桿上的魚餌時,拖動撐桿下移,左撐桿12在左扭簧21的作用下、右撐桿13在右扭簧22的作用下,迅速相對外展擴張,將魚嘴撐住,當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在一直線上吋,定位筒4上的定位扭簧7伸出端則卡進定位孔17內將推管3定位,達到定位的作用。當魚咬插在撐桿前部的魚餌并向外拖動時,魚餌由于腳鉤23的阻擋,使魚拖動撐桿向外拉,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分別在左扭簧21和右扭簧22的作用下向下移出定位筒4井向外迅速張開,撐開咬魚餌的魚嘴,使魚不能脫鉤,達到成功釣魚的作用。實施例5 :如附圖6所示,一種魚撐爆炸鉤,設有魚線I和吊環2,魚線I與吊環2相連接,其特征在于設有推管3、定位筒4、定位扭簧5、擋環6、轉臂、撐桿和外展扭簧,推管3采用柱狀空心管制成,推管3的橫切面可以是圓柱形,也可以是方形,還可以使多棱形,定位筒4套在推管3上,定位筒4上端外壁固定有定位扭簧5,下端內壁設有擋環6,推管3上端與吊環2相連接,下端分別與外展扭簧、撐桿和轉臂相連接,轉臂包括左轉臂10和右轉臂11,撐桿包括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外展扭簧包括左扭簧14和右扭簧15,推管3上部一側設有定位孔17,定位孔17是由定位槽和止回槽構成,定位槽呈方形,止回槽呈三角形,止回槽的大口端與定位槽相連通,止回槽下部是由多個止回凹槽18形成的鋸齒形斜面,定位扭簧5的伸出端與止回凹槽18相對應,當魚咬魚餌時,定位扭簧5的伸出端則卡在對應的止回凹槽18中,防止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的回收,達到止回定位的作用,定位扭簧7伸出端穿過定位筒4側壁設有的孔與定位孔17相對應,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相對設置,左扭簧21和右扭簧22分別設在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之間,且左扭簧21伸出端與左撐桿12內側相抵觸,右扭簧22伸出端與右撐桿13內側相抵觸,左轉臂10上端與推管3相鉸接,下端與左撐桿12相鉸接,右轉臂11上端與推管3相鉸接,下端與右撐桿13相鉸接,使定位筒4將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合在一起,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前端外側分別設有腳鉤23,以防止魚餌脫鉤,當魚咬撐桿上的魚餌時,拖動撐桿下移,左撐桿12在左扭簧10的作用下、右撐桿13在右扭簧22的作用下,迅速相對外展擴張,將魚嘴撐住,當左撐桿和右撐桿在一直線上吋,定位筒4上的定位扭簧7伸出端則卡進定位孔17內將推管3定位,達到定位的作用。當魚咬插在撐桿前部的魚餌并向外拖動時,魚餌由于腳鉤23的阻擋,使魚拖動撐桿向外拉,左撐桿和右撐桿分別在左扭簧21和右扭簧22的作用下向下移出定位筒4并向外迅速張開,撐開咬魚餌的魚嘴,使魚不能脫鉤,當魚咬撐桿時,由于定位扭簧7卡在相應的止回凹槽18中,使左撐桿12和右撐桿13反向卡死,避免了與咬合撐桿后逃逸,達到成功釣魚的作用。 本發明由于采用上述結構,具有結構新穎、操作方便、垂釣成功率高、可根據魚嘴的大小自動調節張開角度并控制止回等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魚撐爆炸鉤,設有魚線和吊環,魚線與吊環相連接,其特征在于設有推管、定位筒、彈簧、彈簧擋臺、定位扭簧、轉臂、撐桿、定位環和撐桿固定夾,轉臂包括左轉臂和右轉臂,撐桿包括左撐桿和右撐桿,推管采用柱狀空心管制成,撐桿固定夾是由橫撐、左靠板和右靠板組成,橫撐一側與左靠板交叉固定連接,另一側與右靠板交叉固定連接,定位筒套在推管上,推管上套設有彈簧,推管上部一側設有定位孔,推管上端與吊環相連接,下端與彈簧擋臺固定連接,彈簧擋臺下端分別鉸接有左撐桿和右撐桿,定位筒內設有定位環,定位筒外壁上端固定有定位扭簧,定位筒下端分別鉸接左轉臂和右轉臂,左轉臂和右轉臂相對設置,彈簧上端與定位環相抵觸,下端與彈簧擋臺相抵觸,定位扭簧伸出端穿過定位筒外壁上設有的通孔與推管一側設有的定位孔相對應,左轉臂下端與左撐桿相鉸接,右轉臂下端與右撐桿相鉸接,左撐桿和右撐桿前部外側分別設有卡槽,魚線穿過推管內孔下端與撐桿固定夾上的橫撐固定連接,撐桿固定夾左側經左靠板與左撐桿相抵靠,右側經右靠板與右撐桿相抵靠,使左撐桿和右撐桿合并在一起,當魚咬撐桿上的魚餌時,魚餌帶動撐桿上的撐桿固定夾與撐桿分離,推管在彈簧的作用下下移,左撐桿在左轉臂的作用下、右撐桿在右轉臂的作用下分別外展張開,撐住魚嘴,當左撐桿和右撐桿在一條直線上時,定位筒上的定位扭簧伸出端則插進推管上部的定位孔將推管定位。
2.—種魚撐爆炸鉤,設有魚線和吊環,魚線與吊環相連接,其特征在于設有推管、定位筒、定位扭簧、擋環、轉臂、撐桿和外展扭簧,推管采用柱狀空心管制成,定位筒套在推管上,定位筒上端外壁固定有定位扭簧,下端內壁設有擋環,推管上端與吊環相連接,下端分別與外展扭簧、撐桿和轉臂相連接,推管上部一側設有定位孔,定位扭簧伸出端穿過定位筒側壁設有的孔與定位孔相對應,轉臂包括左轉臂和右轉臂,撐桿包括左撐桿和右撐桿,外展扭簧包括左扭簧和右扭簧,左撐桿和右撐桿相對設置,左扭簧和右扭簧分別設在左撐桿和右撐桿之間,且左扭簧伸出端與左撐桿內側相抵觸,右扭簧伸出端與右撐桿內側相抵觸,左轉臂上端與推管相鉸接,下端與左撐桿相鉸接,右轉臂上端與推管相鉸接,下端與右撐桿相鉸接,使定位筒將左撐桿和右撐桿合在一起,當魚咬撐桿上的魚餌時,拖動撐桿下移,左撐桿在左扭簧的作用下、右撐桿在右扭簧的作用下,迅速相對外展擴張,將魚嘴撐住,當左撐桿和右撐桿外展在一直線上時,定位筒上的定位扭簧伸出端則卡進定位孔內將推管定位。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魚撐爆炸鉤,其特征在于止回槽下部是由多個止回凹槽形成的鋸齒形斜面,推管的定位孔是由定位槽和止回槽構成,定位槽呈方形,止回槽呈三角形,止回槽的大口端與定位槽相連通,止回槽下部的三角形斜面設有鋸齒形止回凹槽,定位扭簧的伸出端與止回凹槽相對應,當魚咬魚餌時,定位扭簧的伸出端則卡在對應的止回凹槽中。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魚撐爆炸鉤,設有魚線和吊環,其特征在于設有推管、定位筒、彈簧、彈簧擋臺、定位扭簧、轉臂、撐桿、定位環和撐桿固定夾,推管采用柱狀空心管制成,定位筒套在推管上,推管上套設有彈簧,推管上部一側設有定位孔,推管上端與吊環相連接,下端與彈簧擋臺固定連接,彈簧擋臺下端分別鉸接有左撐桿和右撐桿,定位筒內設有定位環,定位筒外壁上端固定有定位扭簧,定位筒下端分別鉸接左轉臂和右轉臂,左轉臂和右轉臂相對設置,彈簧上端與定位環相抵觸,下端與彈簧擋臺相抵觸,魚線穿過推管內孔下端與撐桿固定夾固定連接,具有結構新穎、操作方便、垂釣成功率高、可根據魚嘴的大小自動調節張開角度并控制止回等優點。
文檔編號A01K83/02GK102696563SQ20121018441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6日
發明者崔書慧 申請人:崔書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