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5740閱讀:56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帶耕裝置,尤其是一種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或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稻麥輪作區,無論機收稻后稻秸桿全量覆蓋還田條件下機種麥,還是機收麥后麥秸桿全量覆蓋還田條件下機插秧,都存在機具整地工序多、機械對土壤碾壓嚴重、耗能耗工等的問題。通常稻茬種麥要經過秸桿粉碎機還田作業一旋耕碎土作業一機播作業或人工播種作業一開溝蓋籽等作業;麥茬機插秧要經過秸桿粉碎機一灌水泡田40 50小時,潤土深度25 30 cm—旋耕埋茬作業一躺平一沉漿一機插秧作業。據申請人了解,迄今為止,尚無一種可以與小麥播種機配套一次作業完成全量稻茬覆蓋還田條件下的直接稻茬機種麥作業或者與水稻插秧機完成全量麥茬覆蓋還田條件下的直接麥茬機插秧作業的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出一種可以與小麥播種機配套一次作業,完成全量稻茬覆蓋還田條件下的直接稻茬機種麥作業;或者與水稻插秧機配套,一次完成全量麥茬覆蓋還田條件下的直接麥茬機插秧作業的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為達以上目的,本發明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罩殼和支撐在機架上的旋轉刀軸,所述刀軸上間隔固定具有外圓刃口的可拆卸左、右盤刀,所述左、右盤刀之間至少軸向間隔裝有一組甩刀,每組甩刀至少包括圓周均布的二把具有雙側刃口的甩刀片,所述甩刀片的內端通過與刀軸平行的鉸銷與刀軸構成鉸接,所述罩殼至少固定有與所述左、右盤刀分別構成剪切刃的一對靜刀片。當用于播種小麥作業時,在左、右盤刀后方配置播種頭,采用正轉作業,即刀軸向前進方向轉動,帶動左、右盤刀和雙刃甩刀轉動,左、右盤刀先切斷土壤表面的秸桿,并隨著作業深度增加,由淺入深切開土壤,直至到達正常作業深度,同時雙刃甩刀在左、右盤刀間進行砍切秸桿、耕松土、拋土、拋秸桿,并與靜刀片配合,完成二次切秸桿作業,播種頭播出的種子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已松過土的溝里,再利用后拋土和秸桿覆實現蓋分層覆蓋種子,實現了在稻秸桿全量覆蓋還田條件下進行播種小麥作業。后拋的秸桿和土壤下落速度差,實現作業后的秸桿、土塊上下分層。當用于水稻機插秧作業時,先將左、右盤刀更換成兩組雙刃甩刀,在甩刀組后方配置插秧機構,采用反轉作業,即刀軸向后退方向轉動,作業時,刀軸帶動雙刃甩刀反向轉動,隨著甩刀片轉動,甩刀片在開始接觸地面前先將耕作帶內的地表秸桿或雜草切斷、清理并拋向前方,在甩刀片接觸地面后,由淺入深松耕入土壤,并向正前方拋部分碎土,拋出的秸桿或雜草在甩刀和靜刀片作用下進行二次切碎作業,在甩刀組的連續作業攪拌后,耕作帶形成了土與秸桿或雜草符合插秧整地要求的混合糊狀,為后續的移栽秧苗奠定了基礎,又有效地實現了秸桿還田。由此可見,本發明的裝置與小麥播種機配套作業,可以減少秸桿還田、旋耕碎土、播種等機械化作業次數,避免因機械作業給土壤帶來的結構破壞。由于該裝置采用直刀組合結構,在作業帶內以砍切土壤和松土為主,對土壤結構無破壞作用,通過作業使作業帶內土塊細碎,對周邊結構無影響,從而滿足播種前的整地農藝要求,且未耕地表由于稻秸桿覆蓋,有利于保墑保水保溫。本發明的裝置與插秧機配套作業,可以節省泡田時間,減少秸桿埋茬、旋耕、趟平和沉漿等作業次數和工序,一次作業可完成整地和移栽作業。而未耕地表由于麥秸桿覆蓋,有利于防止稻田水的蒸發,節水效果好。與傳統的秸桿深埋還田作業相t匕,本發明還克服了因秸桿腐爛而釋放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對稻作物根系侵蝕以及對稻作物正常生長的不利影響。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I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拆去罩殼的結構不意圖。圖2為圖I的側視圖。圖3為圖I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圖4為圖3的俯視圖(旋轉)。圖5為圖I實施例應用于小麥播種不意圖。圖6為圖I實施例應用于水稻插秧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實施例的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基本結構如圖I和圖2所示,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半圓罩殼9 (參見圖3、圖4)和支撐在機架12上的旋轉刀軸10。刀軸10上間隔6 8 cm固定具有外圓刃口的左、右盤刀6,左、右盤刀均由對合的兩半圓部分組成,因此便于拆卸。左、右盤刀6的圓周具有均布的半圓凹缺,從而形成間隔的齒狀外圓刃口,可以更有效地砍切秸桿。左、右盤刀6之間軸向通過隔離塊8間隔裝有二組甩刀,每組甩刀包括圓周均布的四把具有雙側刃口的甩刀片7,各甩刀片的內端通過與刀軸平行的鉸銷螺釘鉸接于刀軸10的預定半徑圓周上。半圓罩殼9位于左、右盤刀6上方,一端固定與左、右盤刀6分別構成剪切刃的一對靜刀片11。靜刀片11呈具有雙側刃口的三角形,因此無論左、右盤刀6正轉還是反轉,均能形成剪切刃關系。使用時,如圖3和圖4所示,將六只(可以根據需要酌情增減數量)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等間距安裝在支撐在機架12兩側的旋轉刀軸總成10’上。該旋轉刀軸總成10’由安置在旋耕機上的動力源14通過傳動機構帶動,后部跟有一組對應各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的鎮壓輪13。當用于播種小麥作業時,如圖5所示,在左、右盤刀6后方配置下方具有出種口的播種頭15,采用正轉作業,即刀軸向前進方向轉動,帶動左、右盤刀6和雙刃甩刀片7轉動,靜刀片11安裝于半圓罩殼9后端。左、右盤刀先切斷土壤表面的秸桿和殘茬,并隨著作業深度增加,由淺入深切開土壤,直至到達正常作業深度,與此同時,鉸接安裝的雙刃甩刀片7在離心力作用下徑向甩開,于左、右盤刀間起到砍切秸桿、耕松土、拋土、拋秸桿作用,并與靜刀片配合,完成二次切秸桿作業。播種頭15播出的種子17則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已松過土的溝里,再利用后拋土和秸桿分層覆蓋種子,從而實現在稻秸桿全量覆蓋還田條件下進行播種小麥作業。后拋的秸桿和土壤因下落速度差,作業秸桿在上、土塊在下,自然分層,在播種頭正后方配置的鎮壓輪配合作用下,可以使播下的種子有效與土壤緊密結合一起,有利于種子吸收土壤水分生長發芽。
當用于水稻機插秧作業時,如圖6所示,先將左、右盤刀更換成兩組雙刃甩刀,在甩刀組正后方配置插秧機構15’,采用反轉作業,即刀軸向后退方向轉動,靜刀片11安裝于半圓罩殼9前端。作業時,宜拆去左、右盤刀6,刀軸10直接帶動雙刃甩刀片7反向轉動,甩刀片在開始接觸地面前先將耕作帶18的地表秸桿或雜草切斷、清理并拋向前方,在甩刀片接觸地面后,由淺入深松耕入土壤,并向正前方拋部分碎土,拋出的秸桿或雜草在甩刀片和靜刀片作用下進行二次切碎作業,在甩刀組的連續作業攪拌后,耕作帶10形成了土與秸桿或雜草符合插秧整地要求的混合糊狀,既為后續的移栽秧苗17’奠定了基礎,同時又有效地實現了秸桿還田。實踐證明,本實施例的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顯著優點
I、巧妙的結構設計和刀軸旋向的合理設置使其既可與小麥播種機配套,一次作業可完成稻巷機種麥作業;也可與水稻插秧機配套,一次作業可完成麥巷機插秧作業;具有多種用途。2、當與小麥播種機配套作業時,由于采用盤刀與甩刀有機組合結構,在作業帶內以砍切土壤和松土為主,對土壤結構無破壞作用,可以減少秸桿還田、旋耕碎土、播種等機械化作業次數,避免強制性機械作業給土壤帶來的結構破壞。3、當與插秧機配套作業時,可以節省泡田時間30 40個小時、節水30% 40%,減少秸桿埋茬、旋耕、趟平和沉漿等作業次數和工序,一次作業可完成整地和移栽作業。4、未耕地表由于秸桿覆蓋,可以防止稻田水的蒸發,有利于保水、保溫;并且與傳統的秸桿深埋還田作業相比,克服了因秸桿腐爛而釋放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對稻作物根系侵蝕,有利于稻作物正常生長。
權利要求
1.一種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罩殼和支撐在機架上的旋轉刀軸,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軸上間隔固定具有外圓刃ロ的可拆卸左、右盤刀,所述左、右盤刀之間至少軸向間隔裝有ー組甩刀,每組甩刀至少包括圓周均布的ニ把具有雙側刃ロ的甩刀片,所述甩刀片的內端通過與刀軸平行的鉸銷與刀軸構成鉸接,所述罩殼至少固定有與所述左、右盤刀分別構成剪切刃的ー對靜刀片。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其特征在于左、右盤刀均由對合的兩半圓部分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其特征在干所述左、右盤刀的圓周具有均布的半圓凹缺,形成間隔的齒狀外圓刃ロ。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其特征在干所述靜刀片呈具有雙側刃ロ的三角形。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其特征在干所述罩殼為位于左、右盤刀上方的半圓罩殼。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其特征在干當用于播種小麥作業時,所述靜刀片安裝在半圓罩殼后端,所述左、右盤刀后方配置下方具有出種ロ的播種頭,所述播種頭正后方配置鎮壓輪;所述刀軸向前進方向轉動。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其特征在干當用于水稻機插秧作業時,所述靜刀片安裝在半圓罩殼前端,所述左、右盤刀后方配置插秧機構,所述刀軸向后退方向轉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正反轉盤刀甩刀組合式帶耕裝置,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該裝置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罩殼和支撐在機架上的旋轉刀軸,刀軸上間隔固定具有外圓刃口的可拆卸左、右盤刀,左、右盤刀之間至少軸向間隔裝有一組甩刀,每組甩刀至少包括圓周均布的二把具有雙側刃口的甩刀片,甩刀片的內端通過與刀軸平行的鉸銷與刀軸構成鉸接,罩殼至少固定有與左、右盤刀分別構成剪切刃的一對靜刀片。本發明的裝置與小麥播種機配套作業,可以減少秸稈還田、旋耕碎土、播種等機械化作業次數,避免因機械作業給土壤帶來的結構破壞;與插秧機配套作業,可以節省泡田時間,減少秸稈埋茬、旋耕、趟平和沉漿等作業次數和工序,一次作業可完成整地和移栽作業。
文檔編號A01B49/06GK102726139SQ20121020376
公開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9日
發明者夏曉東, 張敏, 張禮鋼, 繆冬平, 繆根生, 翟步順 申請人:農業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格县| 邵武市| 油尖旺区| 德州市| 襄樊市| 封丘县| 安泽县| 临洮县| 舞阳县| 长治市| 青海省| 海林市| 黑水县| 龙江县| 邵东县| 承德市| 咸宁市| 鄂温| 衡东县| 聂拉木县| 宜丰县| 萨迦县| 句容市| 德昌县| 陇南市| 大兴区| 大石桥市| 临沭县| 华坪县| 扎鲁特旗| 宜宾市| 海晏县| 浪卡子县| 中宁县| 阿勒泰市| 澳门| 湟中县| 尉犁县| 冀州市| 搜索| 台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