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氟吡菌酰胺與三唑類的殺菌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氟吡菌酰胺與三唑類的殺菌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的殺菌組合物,活性成分A選自氟吡菌酰胺,活性成分B為三唑類殺菌劑,所述的三唑類殺菌劑選自以下任意一種化合物:四氟醚唑、氟環唑、戊菌唑、氟硅唑、粉唑醇、環丙唑醇、丙硫菌唑,且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為1︰80~60︰1。本發明組合物對多種作物上的多種病害都有較高活性,并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擴大了殺菌譜。并具有用藥量小、耐雨水沖刷,增效明顯的特點。
【專利說明】一種含氟吡菌酰胺與三唑類的殺菌組合物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農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含氟吡菌酰胺與三唑類的殺菌組合物在作物病害上的應用。
技術背景
[0002]氟吡菌酰胺(Fluopyram)化學名稱:N-{2_[3-氯_5_(三氟甲基)_2_吡啶基)乙基]-α,α,α-三氟-O-甲苯酰胺,分子式:C16H11ClF6N2O15其是通過阻礙呼吸鏈中琥珀酸脫氫酶的電子轉移而抑制線粒體呼吸。通過抑制病原菌生長周期中的幾個階段而達到控制致病菌的目的,主要用于闊葉作物上防治子囊菌引起的病害。
[0003]三唑類殺菌劑殺菌廣譜一對子囊菌、擔子菌、半知菌的許多種病原真菌有很高的活性,但對卵菌類無活性;高效一藥效高、用藥量減少;持效期長一葉面15-20天,種子處理80天左右,土壤處理100天,均比一般殺菌劑長,且隨用藥量的增加而延長;內吸輸導性好,吸收速度快,施藥2小時后三唑酮被吸收的量已能抑制白粉菌的生長;具有強的預防保護作用,較好的治療作用,熏蒸和鏟除作用。作用機理為影響甾醇類生物合成,使菌體細胞膜功能受到破壞。
[0004]在農業生產的實際過程中,防治病害最容易產生的問題是病害抗藥性的產生。不同品種成分進行復配,是防治抗性病害很常見的方法。不同成分進行復配,根據實際應用效果,來判斷某種復配是增效、加和還是拮抗作用。絕大多數情況下,農藥的復配效果都是加和效應,真正有增效作用的復配很少,尤其是增效作用非常明顯、增效比值很高的復配就更少了。經過發明人研究,發現將氟吡菌酰胺與四氟醚唑、氟環唑、戊菌唑、氟硅唑、粉唑醇、環丙唑醇、丙硫菌唑相互復配,在一定范圍內有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關氟吡菌酰胺與四氟醚唑、氟環唑、戊菌唑、氟硅唑、粉唑醇、環丙唑醇、丙硫菌唑的相關復配,目前在國內外尚未見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具有協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好的含氟吡菌酰胺與三唑類的殺菌組合物。
[0006]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7]一種含氟吡菌酰胺與三唑類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重量比為1: 80-60: 1,所述的活性成分A選自氟吡菌酰胺,活性成分B為三唑類殺菌劑,所述的三唑類殺菌劑選自以下任意一種化合物:四氟醚唑、氟環唑、戊菌唑、氟硅唑、粉唑醇、環丙唑醇、丙硫菌唑中之一種;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的優選重量比為1: 60-40: I ;更優選為氟吡菌酰胺與四氟醚唑的重量比為1: 20-20:1,氟吡菌酰胺與氟環唑的重量比為1: 3(Tl5: 1,氟吡菌酰胺與戊菌唑的重量比為1:15^30: 1,氟吡菌酰胺與氟硅唑或粉唑醇或環丙唑醇的重量比為1: 30-20: 1,氟吡菌酰胺與丙硫菌唑的重量比為1: 40-10: I ;最優選為氟吡菌酰胺與四氟醚唑的重量比為I: 10-10: 1,氟吡菌酰胺與氟環唑的重量比為1: 10-5: 1,氟吡菌酰胺與戊菌唑的重量比為1: 5~10: 1,氟吡菌酰胺與氟硅唑或粉唑醇或環丙唑醇的重量比為1: 15~10:1,氟吡菌酰胺與丙硫菌唑的重量比為1: 15飛:I。
[0008]所述的含氟吡菌酰胺與三唑類的殺菌組合物用于防治農作物的病害,所述的農作物包括糧食作物、豆類作物、纖維作物、糖料作物、瓜類作物、水果類作物、干果類作物、嗜好作物、根莖類作物、油料作物、花卉作物、藥用作物、原料作物、綠肥牧草作物;所述的病害包括白粉病、黑穗病、銹病、穎枯病、云紋病、紋枯病、葉斑病、斑點落葉病、黑星病、白腐病、褐斑病、灰霉病、葉枯病、早疫病、黑痘病、斑枯病、黑斑病、炭疽病、瘡痂病、赤星病、葉霉病、枯萎病、菌核病、網斑病、黑脛病。
[0009]本發明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取決于單獨使用時的施用量,也取決于一種化合物與另一種化合物的混配比例以及增效作用程度,同時也與目標病害有關。通常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為總重量的1%~90%,較佳的為5%~80%。根據不同的制劑類型,活性成分含量范圍有所不同。通常,液體制劑含有按重量計1%~60%的活性物質,較佳地為5%~50% ;固體制劑含有按重量計5%~80%的活性物質,較佳地為10%~80%。
[0010]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種表面活性劑,以利于施用時活性成分在水中的分散。表面活性劑含量為制劑總重量的2%~30%,余量為固體或液體稀釋劑。
[0011]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所選用的表面活性劑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可以選自分散劑、濕潤劑、增稠劑或消泡劑中的一種或幾種。根據不同劑型,制劑中還可以含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穩定劑、抗凍劑等。
[0012]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可以由使用者在使用前經稀釋或直接使用。其配制可由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公知的加工方法 制備,即將活性成分與液體溶劑或固體載體混合后,再加入表面活性劑如分散劑、穩定劑、濕潤劑、粘結劑、消泡劑等中的一種或幾種。
[0013]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可以按需要加工成任何農藥上可接受的劑型。其中優選劑型為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懸乳劑、微乳劑、水乳劑、微囊懸浮劑、微囊懸浮-懸浮劑。
[0014]本發明的優點在于:(I)本發明組合物在一定范圍內有很好的增效與持效作用,防效高于單劑;(2)農藥用藥量減少,降低農藥在作物上的殘留量,減輕環境污染;(3)擴大了殺菌譜,對多種病害都有較高活性。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中的百分比均為重量百分比,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此。
[0016]應用實施例一
[0017]實例I~22可濕性粉劑
[0018]將氟吡菌酰胺、活性成分B、分散劑、濕潤劑、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混合均勻,經氣流粉碎機粉碎后再混合均勻,即可制成本發明所述的可濕性粉劑產品。具體見表1、2。
[0019]表1實例I~12各組分及含量
【權利要求】
1.一種含氟吡菌酰胺與三唑類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重量比為1: 80-60: 1,所述的活性成分A選自氟吡菌酰胺,活性成分B為三唑類殺菌劑,所述的三唑類殺菌劑選自以下任意一種化合物:四氟醚唑、氟環唑、戍菌唑、氟娃唑、粉唑醇、環丙唑醇、丙硫菌唑中之一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氟吡菌酰胺與三唑類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A與活性成分B的重量比為1: 60~40: I。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含氟吡菌酰胺與三唑類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 氟吡菌酰胺與四氟醚唑的重量比為1: 20-20: I ; 氟吡菌酰胺與氟環唑的重量比為1: 3(Tl5: I ; 氟吡菌酰胺與戊菌唑的重量比為1: 15~30: I ; 氟吡菌酰胺與氟硅唑或粉唑醇或環丙唑醇的重量比為1: 30-20: I ; 氟吡菌酰胺與丙硫菌唑的重量比為1: 40-10: I。
4.根據權利要求廣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含氟吡菌酰胺與三唑類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組合物制成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懸乳劑、微乳劑、水乳劑、微囊懸浮劑、微囊懸浮-懸浮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含氟吡菌酰胺與三唑類的殺菌組合物用于防治農作物病害的應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病害包括白粉病、黑穗病、銹病、穎枯病、云紋病、紋枯病、葉斑病、斑點落葉病、黑星病、白腐病、褐斑病、灰霉病、葉枯病、早疫病、黑痘病、斑枯病、黑斑病、炭疽病、瘡痂病、赤星病、葉霉病、枯萎病、菌核病、網斑病、黑脛病。
【文檔編號】A01P3/00GK103518770SQ201210229693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4日
【發明者】張偉 申請人:陜西美邦農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