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白獼猴桃的繁育栽培技術(shù)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白獼猴桃的繁育栽培技術(shù),屬于白獼猴桃栽培技術(shù)領(lǐng)域。
背景技術(shù):
獼猴桃本來是一種野生藤蔓漿果,因其豐富的維生素含量被譽為“維C之王”,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天然野生的白獼猴桃是藥食兩用珍品,果實含糖10%,果實營養(yǎng)價值高,有果中之王及超級水果之稱。白獼猴桃營養(yǎng)成分含量豐富,特別是維生素C含量,每IOOg鮮果肉中含1135. Img,比大果獼猴桃高2 10倍,口感比大果獼猴桃更加美味誘人。但野生白獼猴桃不僅苗木移栽成活率不高,而且果實較小,一般僅在30g左右,在果實大小和市場認(rèn)可上存在一定的不足。近年來市場上出現(xiàn)一些大果獼猴桃,是通過如大果劑等激素類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的超量使用來促使獼猴桃的個頭增大;像這樣外表光鮮、味道淡白、口感甚差的·大果獼猴桃對人體有害。在現(xiàn)有的獼猴桃栽培技術(shù)中,如中國專利ZL201010267474. 4所述的“逆境條件下的獼猴桃栽培技術(shù)”,可有效適應(yīng)長三角等沿海逆境地區(qū),但并不適用于野生獼猴桃的繁育和栽培;又如申請?zhí)枮?5105346的中國專利申請文件公開了一種“獼猴桃栽培技術(shù)”,是將采集的獼猴桃種子經(jīng)過處理、育苗、移栽、修剪和綁蔓等過程來得到環(huán)境適應(yīng)性強的獼猴桃,而不涉及到野生獼猴桃的嫁接技術(shù)。現(xiàn)有技術(shù)只能保證野生白獼猴桃苗木繁育和移栽的成活率,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野生白獼猴桃果實增大的目的。因此,解決白獼猴桃大果繁育栽培技術(shù)是推進白獼猴桃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白獼猴桃的繁育栽培技術(shù),解決野生白獼猴桃繁育移栽和果實增大的問題。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種白獼猴桃的繁育栽培技術(shù),包括以下步驟(1)野生白獼猴桃苗木繁育;(2)大果獼猴桃幼苗栽培;(3)將成熟的野生白獼猴桃芽胚嫁接到大果獼猴桃幼苗上;(4)技術(shù)管理,包括棚架技術(shù)、施肥技術(shù)、修剪技術(shù)、花果技術(shù);所述步驟(3)中的嫁接是指采用“T”字接法,先在接穗上選取飽滿的芽,削成盾形芽片,再在栽培成活的大果獼猴桃幼苗上離地面5cm處劃一個“T”字形接口,將皮挑開,把盾形芽片插入,最后用塑料膜條綁緊,露出芽頭;一個月后若芽片仍是綠色,則剪去幼苗接口上部,加強肥水管理。所述步驟(2)中的栽培是指選取大果獼猴桃優(yōu)良品種實施栽培;栽培時將粗為
I.5^2. Ocm的粗壯苗自根至梢剪切成2(T30cm長;預(yù)留2 3個芽胚;栽種時采用淺植法。所述步驟(I)中的繁育是指采用硬枝扦插法對野生白獼猴桃苗木進行繁育。所述步驟(4)中的棚架技術(shù)是指栽植后第一年在離植株IOcm處立直徑疒3cm、高2m的竹木棍,牽引新梢向上生長,每隔20cm用布條或塑料袋及時將其綁縛在支架上;第二年用木樁或水泥樁搭架;采用“T”形小棚架或水平大棚架。所述步驟(4)中的施肥技術(shù)包括基肥和追肥;基肥是在秋末冬初,畝施有機肥350(T4000kg、過磷酸鈣40 50kg,施肥深度為35 45cm,樹盤周圍開環(huán)狀圓形溝,施入有機肥與化肥,復(fù)土 ;或?qū)⒂袡C肥與化肥撒在地表面,淺鋤復(fù)土,將肥料施入;施肥后淺灌水;追肥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發(fā)芽前施入催芽肥,以速效肥為主;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促果肥。所述步驟(4)中的修剪技術(shù)是指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夏季控制徒長枝,疏除無用枝,除萌、摘心、疏枝和綁枝;冬季疏去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對長梢剪留1(T14個芽,中梢剪留7、個芽,短梢剪留4飛個芽,短縮狀果枝可以不短截;結(jié)果母枝必須及時更新。所述步驟(4)中的花果技術(shù)是指采取人工授粉和花期放蜂,同時進行疏蕾、疏花和疏果。
·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不僅保持了野生白獼猴桃的品質(zhì),還使單果重量由30g增大為50 80g。
圖I為本發(fā)明的技術(shù)流程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 I)野生白獼猴桃苗木繁育。野生白獼猴桃苗木繁育采用硬枝扦插法,修剪前將粗度為0. 8cm、芽眼飽滿的健壯枝條剪成20cm的段,并且留2個節(jié),枝條上部從節(jié)上2cm處平剪,下部從節(jié)下2cm處斜剪。然后捆扎,放在清水中浸泡6、小時,之后再將其用生根粉和黃泥浸泡I小時即可扦插。苗床用干凈河沙鋪成20cm厚,并有多菌靈消毒。扦插時先將苗床灌透水,然后緊貼床面鋪一層地膜,按15 X 15cm的密度將枝條插入苗床,留2個芽在膜上面。插好后在畦上搭拱棚,覆蓋厚塑料薄膜。苗床干裂時可在晴天中午揭棚膜噴水補充濕度,一般45天后愈合組織生成。如氣溫逐漸升高可于中午放風(fēng),并注意遮蔭。60天可以形成根須。(2)大果獼猴桃幼苗栽培。選取大果獼猴桃優(yōu)良品種實施栽培。栽培時將粗為I. 5cm的粗壯苗自根至梢剪切成20cm長,預(yù)留2個芽胚,栽種時采用淺植法將預(yù)先栽培的土地整理成80cm寬的帶狀,深翻50cm,挖坑50 X 50 X 50cm,下埋15斤農(nóng)家肥并埋實壓緊,上覆3cm細土,且保持平整,將大果獼猴桃幼苗根須平鋪在土層之上并蓋上IOcm的細土后培實澆水。(3)將成熟的白獼猴桃芽胚嫁接到大果獼猴幼苗上。嫁接采用“T”字接法,先在接穗上選取飽滿的芽,削成盾形芽片,再在栽培成活的大果獼猴桃幼苗上離地面5cm處劃一個“T”字形接口,將皮挑開,把盾形芽片插入,最后用塑料膜條綁緊,露出芽頭。一個月后若芽片仍是綠色,說明木質(zhì)部已經(jīng)連接在一起,嫁接成功。這時剪去幼苗上部,加強肥水管理,當(dāng)年新芽可抽條。(4)技術(shù)管理
①棚架技術(shù)管理栽植后第一年在離植株IOcm處立直徑2cm、高2m的竹木棍,牽引新梢向上生長,每隔20cm用布條或塑料袋及時將其綁縛在支架上;第二年就要用木樁或水泥樁搭架;采用“T”形小棚架或水平大棚架;②施肥技術(shù)管理a.基肥在秋末冬初,畝施有機肥3500kg、過磷酸鈣40kg,施肥深度為40cm,可在樹盤周圍開環(huán)狀圓形溝,施入有機肥,也可不開溝,將廄肥與化肥撒在地表面,淺鋤復(fù)土,將肥料施入,施肥后淺灌水;b.追肥2月下旬至3月上旬發(fā)芽前施入催芽肥,以速效肥為主;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促果肥,以使果實迅速膨大,枝梢生長旺盛;③修剪技術(shù)管理·a.夏季修剪主要集中在5月份至8月份,重點是控制徒長枝,疏除無用枝。主要措施有除萌、摘心、疏枝和綁枝;b.冬季修剪一般在落葉后至傷流前進行,疏去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對長梢剪留10個芽,中梢剪留7個芽,短梢剪留4個芽,短縮狀果枝可以不短截。結(jié)果母枝必須及時更新;④花果技術(shù)管理為提高白獼猴桃果實品質(zhì)和改善果實外觀,采取人工授粉和花期放蜂,同時進行疏花疏果;a.疏蕾在花前5天疏除,摘去基部和頂部的側(cè)蕾,留中間一個;b.疏花在開花時,將側(cè)花及方向位置不正的花疏掉,只留主花;c.疏果將坐果多,以及雙果、三果的枝蔓剪掉,只留中心果和大果。實施例二 (I)野生白獼猴桃苗木繁育。野生白獼猴桃苗木繁育采用硬枝扦插法,修剪前將粗度為I. 2cm、芽眼飽滿的健壯枝條剪成22cm的段,并且留3個節(jié),枝條上部從節(jié)上2cm處平剪,下部從節(jié)下2cm處斜剪。然后捆扎,放在清水中浸泡6、小時,之后再將其用生根粉和黃泥浸泡2小時即可扦插。苗床用干凈河沙鋪成20cm厚,并有多菌靈消毒。扦插時先將苗床灌透水,然后緊貼床面鋪一層地膜,按15 X 15cm的密度將枝條插入苗床,留2個芽在膜上面。插好后在畦上搭拱棚,覆蓋厚塑料薄膜。苗床干裂時可在晴天中午揭棚膜噴水補充濕度,一般45天后愈合組織生成。如氣溫逐漸升高可于中午放風(fēng),并注意遮蔭。60天可以形成根須。( 2 )大果獼猴桃幼苗栽培。選取大果獼猴桃優(yōu)良品種實施栽培。栽培時將粗為I. 8cm的粗壯苗自根至梢剪切成25cm長,預(yù)留3個芽胚,栽種時采用淺植法將預(yù)先栽培的土地整理成寬IOOcm寬的帶狀,深翻50cm,挖坑50 X 50 X 50cm,下埋18斤農(nóng)家肥并埋實壓緊,上覆4cm細土,且保持平整,將大果獼猴桃幼苗根須平鋪在土層之上并蓋上12cm的細土后培實澆水。(3)將成熟的白獼猴桃芽胚嫁接到大果獼猴桃桃幼苗上。嫁接采用“T”字接法,先在接穗上選取飽滿的芽,削成盾形芽片,再在栽培成活的大果獼猴桃幼苗上離地面5cm處劃一個” T”字形接口,將皮挑開,把盾形芽片插入,最后用塑料膜條綁緊,露出芽頭。一個月后若芽片仍是綠色,說明木質(zhì)部已經(jīng)連接在一起,嫁接成功。這時剪去幼苗上部,加強肥水管理,當(dāng)年新芽可抽條。(4)技術(shù)管理①棚架技術(shù)管理栽植后第一年在離植株IOcm處立直徑I. 5cm、高2m的竹木棍,牽引新梢向上生長,每隔20cm用布條或塑料袋及時將其綁縛在支架上;第二 年就要用木樁或水泥樁搭架;采用“T”形小棚架或水平大棚架;②施肥技術(shù)管理a.基肥在秋末冬初,畝施有機肥3800kg、過磷酸鈣45kg,施肥深度為40cm,可在樹盤周圍開環(huán)狀圓形溝,施入有機肥,也可不開溝,將廄肥與化肥撒在地表面,淺鋤復(fù)土,將肥料施入,施肥后淺灌水;b.追肥2月下旬至3月上旬發(fā)芽前施入催芽肥,以速效肥為主;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促果肥,以使果實迅速膨大,枝梢生長旺盛;③修剪技術(shù)管理a.夏季修剪主要集中在5月份至8月份,重點是控制徒長枝,疏除無用枝。主要措施有除萌、摘心、疏枝和綁枝;b.冬季修剪一般在落葉后至傷流前進行,疏去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對長梢剪留12個芽,中梢剪留8個芽,短梢剪留5個芽,短縮狀果枝可以不短截。結(jié)果母枝必須及時更新;④花果技術(shù)管理為提高白獼猴桃果實品質(zhì)和改善果實外觀,采取人工授粉和花期放蜂,同時進行疏花疏果;b.疏蕾在花前6天疏除,摘去基部和頂部的側(cè)蕾,留中間一個;b.疏花在開花時,將側(cè)花及方向位置不正的花疏掉,只留主花;c.疏果將坐果多,以及雙果、三果的枝蔓剪掉,只留中心果和大果。實施例三(I)野生白獼猴桃苗木繁育。野生白獼猴桃苗木繁育采用硬枝扦插法,修剪前將粗度在I. 5cm之間、芽眼飽滿的健壯枝條剪成25cm的段,并且留4個節(jié),枝條上部從節(jié)上2cm處平剪,下部從節(jié)下2cm處斜剪。然后捆扎,放在清水中浸泡6、小時,之后再將其用生根粉和黃泥浸泡2小時即可扦插。苗床用干凈河沙鋪成20cm厚,并有多菌靈消毒。扦插時先將苗床灌透水,然后緊貼床面鋪一層地膜,按15X 15cm的密度將枝條插入苗床,留2個芽在膜上面。插好后在畦上搭拱棚,覆蓋厚塑料薄膜。苗床干裂時可在晴天中午揭棚膜噴水補充濕度,一般45天后愈合組織生成。如氣溫逐漸升高可于中午放風(fēng),并注意遮蔭。60天可以形成根須。( 2 )大果獼猴桃幼苗栽培。選取大果獼猴桃優(yōu)良品種實施栽培。栽培時將粗為2. Ocm的粗壯苗自根至梢剪切成30cm長,預(yù)留3個芽胚,栽種時采用淺植法將預(yù)先栽培的土地整理成寬120cm寬的帶狀,深翻50cm,挖坑50 X 50 X 50cm,下埋20斤農(nóng)家肥并埋實壓緊,上覆5cm細土,且保持平整,將大果獼猴桃幼苗根須平鋪在土層之上并蓋上15cm的細土后培實澆水。(3)將成熟的白獼猴桃芽胚嫁接到大果獼猴桃桃幼苗上。嫁接采用“T”字接法,先在接穗上選取飽滿的芽,削成盾形芽片,再在栽培成活的大果獼猴桃幼苗上離地面5cm處劃一個” T”字形接口,將皮挑開,把盾形芽片插入,最后用塑料膜條綁緊,露出芽頭。一個月后若芽片仍是綠色,說明木質(zhì)部已經(jīng)連接在一起,嫁接成功。這時剪去幼苗上部,加強肥水管理,當(dāng)年新芽可抽條。(4)技術(shù)管理①棚架技術(shù)管理栽植后第一年在離植株IOcm處立直徑3cm、高2m的竹木棍,牽引新梢向上生長,每隔20cm用布條或塑料袋及時將其綁縛在支架上;第二年就要用木樁或水泥樁搭架;采用“T”形小棚架或水平大棚架;②施肥技術(shù)管理a.基肥在秋末冬初,畝施有機肥4000kg、過磷酸鈣50kg,施肥深度為40cm,可在·樹盤周圍開環(huán)狀圓形溝,施入有機肥,也可不開溝,將廄肥與化肥撒在地表面,淺鋤復(fù)土,將肥料施入,施肥后淺灌水;b.追肥2月下旬至3月上旬發(fā)芽前施入催芽肥,以速效肥為主;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促果肥,以使果實迅速膨大,枝梢生長旺盛;③修剪技術(shù)管理a.夏季修剪主要集中在5月份至8月份,重點是控制徒長枝,疏除無用枝。主要措施有除萌、摘心、疏枝和綁枝;b.冬季修剪一般在落葉后至傷流前進行,疏去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對長梢剪留14個芽,中梢剪留9個芽,短梢剪留6個芽,短縮狀果枝可以不短截。結(jié)果母枝必須及時更新;④花果技術(shù)管理為提高白獼猴桃果實品質(zhì)和改善果實外觀,采取人工授粉和花期放蜂,同時進行疏花疏果;c.疏蕾在花前7天疏除,摘去基部和頂部的側(cè)蕾,留中間一個;b.疏花在開花時,將側(cè)花及方向位置不正的花疏掉,只留主花;c.疏果將坐果多,以及雙果、三果的枝蔓剪掉,只留中心果和大果。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白獼猴桃的繁育栽培技術(shù),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野生白獼猴桃苗木繁育;(2)大果獼猴桃幼苗栽培;(3)將成熟的野生白獼猴桃芽胚嫁接到大果獼猴桃幼苗上;(4)技術(shù)管理,包括棚架技術(shù)、施肥技術(shù)、修剪技術(shù)、花果技術(shù);所述步驟(3)中的嫁接是指采用“T”字接法,先在接穗上選取飽滿的芽,削成盾形芽片,再在栽培成活的大果獼猴桃幼苗上離地面5cm處劃一個“T”字形接口,將皮挑開,把盾形芽片插入,最后用塑料膜條綁緊,露出芽頭;一個月后若芽片仍是綠色,則剪去幼苗接口上部,加強肥水管理。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白獼猴桃的繁育栽培技術(shù),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栽培是指選取大果獼猴桃優(yōu)良品種實施栽培;栽培時將粗為I. 5^2. Ocm的粗壯苗自根至梢剪切成2(T30cm長;預(yù)留2 3個芽胚;栽種時采用淺植法。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白獼猴桃的繁育栽培技術(shù),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的繁育是指采用硬枝扦插法對野生白獼猴桃苗木進行繁育。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白獼猴桃的繁育栽培技術(shù),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的棚架技術(shù)是指栽植后第一年在離植株IOcm處立直徑2 3cm、高2m的竹木棍,牽引新梢向上生長,每隔20cm用布條或塑料袋及時將其綁縛在支架上;第二年用木樁或水泥樁搭架;采用“T”形小棚架或水平大棚架。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白獼猴桃的繁育栽培技術(shù),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的施肥技術(shù)包括基肥和追肥;基肥是在秋末冬初,畝施有機肥350(T4000kg、過磷酸鈣4(T50kg,施肥深度為35 45cm,樹盤周圍開環(huán)狀圓形溝,施入有機肥與化肥,復(fù)土 ;或?qū)⒂袡C肥與化肥撒在地表面,淺鋤復(fù)土,將肥料施入;施肥后淺灌水;追肥是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發(fā)芽前施入催芽肥,以速效肥為主;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促果肥。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白獼猴桃的繁育栽培技術(shù),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的修剪技術(shù)是指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夏季控制徒長枝,疏除無用枝,除萌、摘心、疏枝和綁枝;冬季疏去過密枝、交叉枝、重疊枝、病蟲枝,對長梢剪留1(Γ14個芽,中梢剪留7、個芽,短梢剪留4飛個芽,短縮狀果枝可以不短截;結(jié)果母枝必須及時更新。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白獼猴桃的繁育栽培技術(shù),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中的花果技術(shù)是指采取人工授粉和花期放蜂,同時進行疏蕾、疏花和疏果。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白獼猴桃的繁育栽培技術(shù),包括以下步驟(1)野生白獼猴桃苗木繁育;(2)大果獼猴桃幼苗栽培;(3)將成熟的野生白獼猴桃芽胚嫁接到大果獼猴桃幼苗上;(4)技術(shù)管理,包括棚架技術(shù)、施肥技術(shù)、修剪技術(shù)、花果技術(shù)。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不僅保持了野生白獼猴桃的品質(zhì),還使單果重量由30g增大為50~80g。
文檔編號A01G1/06GK102783368SQ20121024565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7月16日
發(fā)明者冉俊 申請人:貴州梵之語實業(y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