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6866閱讀:28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尤其涉及一種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
背景技術
雜交水稻授粉是其生產過程的重要環節,但水稻花粉盛花期只有7 10天,一天內只有I. 5 2小時的開花時間,而花粉壽命僅4 5分鐘,因此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授粉作業。可見,雜交水稻授粉是一項技術要求強、精度要求高、時間要求緊的作業。目前,雜交水稻制種人工輔助授粉包括人力式和機械授粉。人工授粉是最傳統的授粉方式,授粉質量較高,但勞動強度大、生產效率低、用工量大,不能適時完成,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水稻制種技術的發展要求。機械授粉主要有碰撞式和氣力式兩種,碰撞式模仿人工對水稻父本碰撞達到授粉效果,但碰撞易對植株造成損傷,授粉效果不佳,現僅國外有少量樣機;氣力式主要是通過氣流將水稻父本穗上的花粉吹散至母本柱頭上,實際應用以小型直升機進行授 粉,生產率高,但授粉效果不夠理想。因此,特別需要研制一種對植株損傷小、擊穗頻率與幅度可調、沖擊力適宜、授粉效果好的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人工授粉效率低、機械授粉易傷植株、氣力授粉效果差等缺點,提供一種擊穗頻率、沖擊力與幅度可調、適應不同高度和不同種植制度的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通過機械碰撞與氣吹相結合的方法,減少損傷,提高授粉質量。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包括機架行走總成、擊穗總成、氣吹總成、控制器
機架行走總成包括扶手、機架、微型汽油發電機、后輪、分禾器、蓄電池、波紋管、驅動電機、前輪,扶手固定在機架后端,微型汽油發電機固定在機架后部,蓄電池固定在機架中部,驅動電機設于后輪中心與后輪構成驅動輪,兩只驅動輪安裝在機架的后部兩側,前輪安裝在機架前部中央,分禾器為圓弧形結構,安裝在機架前端;
擊穗總成包括擊穗電動機、驅動盤、連桿、直線軸承、左推桿、右推桿、導桿、左擊穗桿、右擊穗桿、手輪、支架、絲杠螺母、后絲杠、前絲杠;
八只絲杠螺母分四組分別固定在機架前部和后部立柱的兩側,兩支前絲杠分別與機架前部兩側的絲杠螺母構成螺旋傳動,兩支后絲杠分別與機架后部兩側的絲杠螺母構成螺旋傳動,前絲杠與后絲杠上端均設有手輪;
支架前端兩側分別安裝在兩支前絲杠上部,支架后部兩側分別安裝在兩支后絲杠上
部;
左擊穗桿前端、右擊穗桿前端以前絲杠上部為軸分別與支架前端兩側鉸鏈連接,左擊穗桿后端、右擊穗桿后端分別與左推桿一端、右推桿一端鉸鏈連接,左推桿另一端與右推桿另一端鉸鏈連接在直線軸承上;
導桿固定在支架縱向中心的后部,擊穗電動機固定在支架后端,驅動盤中心與擊穗電動機輸出軸固定,連桿一端與直線軸承鉸鏈連接,連桿另一端與驅動盤邊緣鉸鏈連接;氣吹總成包括主風管、支風管、鼓風機、波紋管,主風管沿支架縱向固定在支架上,主風管左右兩側均勻設置多個支風管,支風管與主風管連通,支風管與水平面間夾角為15° 60,鼓風機固定在機架中部,鼓風機出風口通過波紋管與主風管中部連通;
控制器安裝在機架后端扶手的下方,整機由控制器控制。所述的左擊穗桿、右擊穗桿外側為鋸齒形。所述的左推桿、右推桿的中間部分均為羅馬螺母且兩端內螺紋螺旋方向相反,左推桿、右推桿兩端桿件的一端均設有外螺紋并與羅馬螺母兩端構成螺紋配合連接,左推桿、右推桿兩端桿件的另一端設有鉸鏈孔。本發明帶來的增益效果是,通過機械碰撞振落水稻父本花粉,通過氣力將花粉吸散至母本稻穗,實現機械授粉;擊穗幅度、頻度、沖擊力可調,氣流速度可調,擊穗與氣吹部·件高度可調,適應不同品種、不同植株高度、不同行距的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授粉均勻,授粉率效果好,作業效率高,勞動強度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I是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的主視 圖2是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的俯視 圖3是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的A-A局部剖視 圖4是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的B-B局部剖視 圖5是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的C-C局部剖視 圖6是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的控制線路 圖中扶手I、控制器2、機架3、微型汽油發電機4、擊穗電動機5、驅動盤6、連桿7、直線軸承8、左推桿9、右推桿10、導桿11、后輪12、左擊穗桿13、右擊穗桿14、主風管15、支風管16、鼓風機17、手輪18、支架19、分禾器20、絲杠螺母21、后絲杠22、蓄電池23、波紋管24、前絲杠25、驅動電機26、前輪27。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如圖I、圖2、圖3、圖4、圖5、圖6所示,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包括機架行走總成、擊穗總成、氣吹總成、控制器2 ;
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包括機架行走總成、擊穗總成、氣吹總成、控制器2 機架行走總成包括扶手I、機架3、微型汽油發電機4、后輪12、分禾器20、蓄電池23、波紋管24、驅動電機26、前輪27,扶手I固定在機架3后端,微型汽油發電機4固定在機架3后部,蓄電池23固定在機架3中部,驅動電機26設于后輪12中心與后輪構成驅動輪,兩只驅動輪安裝在機架3的后部兩側,前輪27安裝在機架3前部中央,分禾器20為圓弧形結構,安裝在機架3前端;
擊穗總成包括擊穗電動機5、驅動盤6、連桿7、直線軸承8、左推桿9、右推桿10、導桿11、左擊穗桿13、右擊穗桿14、手輪18、支架19、絲杠螺母21、后絲杠22、前絲杠25 ;八只絲杠螺母21分四組分別固定在機架3前部和后部立柱的兩側,兩支前絲杠25分別與機架3前部兩側的絲杠螺母21構成螺旋傳動,兩支后絲杠22分別與機架3后部兩側的絲杠螺母21構成螺旋傳動,前絲杠25與后絲杠22上端均設有手輪18 ;
支架19前端兩側分別安裝在兩支前絲杠25上部,支架19后部兩側分別安裝在兩支后絲杠22上部;
左擊穗桿13前端、右擊穗桿14前端以前絲杠25上部為軸分別與支架19前端兩側鉸鏈連接,左擊糖桿13后端、右擊糖桿14后端分別與左推桿9 一端、右推桿10 —端絞鏈連接,左推桿9另一端與右推桿10另一端鉸鏈連接在直線軸承8上;
導桿11固定在支架19縱向中心的后部,擊糖電動機5固定在支架19后端,驅動盤6中心與擊穗電動機5輸出軸固定,連桿7 —端與直線軸承8鉸鏈連接,連桿7另一端與驅動盤6邊緣鉸鏈連接;
氣吹總成6包括主風管15、支風管16、鼓風機17、波紋管24,主風管15沿支架19縱向 固定在支架19上,主風管15左右兩側均勻設置多個支風管16,支風管16與主風管15連通,支風管16與水平面間夾角為15° 60,鼓風機17固定在機架3中部,鼓風機17出風口通過波紋管24與主風管15中部連通;
控制器2安裝在機架3后端扶手I的下方,整機由控制器2控制。所述的左擊穗桿13、右擊穗桿14外側為鋸齒形。所述的左推桿9、右推桿10的中間部分均為羅馬螺母且兩端內螺紋螺旋方向相反,左推桿9、右推桿10兩端桿件的一端均設有外螺紋并與羅馬螺母兩端構成螺紋配合連接,左推桿9、右推桿10兩端桿件的另一端設有鉸鏈孔。控制器2安裝在機架3后端扶手I的下方,控制器2具有充電控制器、電源開關、驅動電機控制器、鼓風機電機控制器、擊穗電機控制器,充電控制器用于將微型汽油發電機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并控制電壓、電流,驅動電機控制器、鼓風機電機控制器、擊穗電機控制器分別用于調節驅動電機、鼓風機電動機、擊穗電動機的轉速,從而控制整機行走速度、風速、擊穗頻率。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啟動微型汽油發電機4,通過充電控制器便向蓄電池23充電,打開電源開關,旋轉鼓風機電機控制器旋鈕,使支風管16出口風速達到要求范圍;開啟擊穗電機控制器,擊穗電動機5帶動驅動盤6轉動,驅動盤6帶動連桿7使直線軸承8沿導桿11滑動,直線軸承8帶動左推桿9、右推桿10轉動,左推桿9、右推桿10分別帶動左擊穗桿13、右擊穗桿14擺動,調節擊穗電機控制器旋鈕使左擊穗桿13、右擊穗桿14以規定的頻率擺動;
旋轉驅動電機控制器旋鈕,驅動電機26帶動后輪12轉動,整機前進,當行駛至水稻父本壟間時,左擊穗桿13、右擊穗桿14碰撞雜交水稻父本穗底部,稻穗上花粉振落,在支風管16氣流作用下,花粉飄散至母本行稻穗的柱頭,完成授粉。當左擊穗桿13、右擊穗桿14低于或高于水稻父本穗底部時,打開所有絲杠螺母21外側的鎖緊裝置,同時轉動后絲杠22、前絲杠25上端的手輪18,后絲杠22、前絲杠25帶動支架19上升或下降,從而使擊穗總成、氣吹總成同步上升或下降至合理高度,然后鎖緊所有絲杠螺母21外側的鎖緊裝置,以免工作時后絲杠22、前絲杠25轉動;當行距較大或較小時,旋轉左推桿9、右推桿10中部的羅馬螺母,使左推桿9、右推桿10伸長或縮短,從而調節左擊穗桿13、右擊穗桿14擺動幅度,以適應壟距的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行走總成、擊穗總成、氣吹總成、控制器(2) 機架行走總成包括扶手(I)、機架(3)、微型汽油發電機(4)、后輪(12)、分禾器(20)、蓄電池(23)、波紋管(24)、驅動電機(26)、前輪(27),扶手(I)固定在機架(3)后端,微型汽油發電機(4)固定在機架(3)后部,蓄電池(23)固定在機架(3)中部,驅動電機(26)設于后輪(12)中心與后輪構成驅動輪,兩只驅動輪安裝在機架(3)的后部兩側,前輪(27)安裝在機架(3 )前部中央,分禾器(20 )為圓弧形結構,安裝在機架(3 )前端; 擊穗總成包括擊穗電動機(5 )、驅動盤(6 )、連桿(7 )、直線軸承(8 )、左推桿(9 )、右推桿(10)、導桿(11)、左擊穗桿(13)、右擊穗桿(14)、手輪(18)、支架(19)、絲杠螺母(21)、后絲杠(22)、前絲杠(25); 八只絲杠螺母(21)分四組分別固定在機架(3)前部和后部立柱的兩側,兩支前絲杠(25)分別與機架(3)前部兩側的絲杠螺母(21)構成螺旋傳動,兩支后絲杠(22)分別與機架(3)后部兩側的絲杠螺母(21)構成螺旋傳動,前絲杠(25)與后絲杠(22)上端均設有手輪(18); 支架(19)前端兩側分別安裝在兩支前絲杠(25)上部,支架(19)后部兩側分別安裝在兩支后絲杠(22)上部; 左擊穗桿(13)前端、右擊穗桿(14)前端以前絲杠(25)上部為軸分別與支架(19)前端兩側鉸鏈連接,左擊穗桿(13 )后端、右擊穗桿(14 )后端分別與左推桿(9 ) 一端、右推桿(10 )一端鉸鏈連接,左推桿(9)另一端與右推桿(10)另一端鉸鏈連接在直線軸承(8)上; 導桿(11)固定在支架(19)縱向中心的后部,擊糖電動機(5)固定在支架(19)后端,驅動盤(6 )中心與擊穗電動機(5 )輸出軸固定,連桿(7 ) —端與直線軸承(8 )鉸鏈連接,連桿(7)另一端與驅動盤(6)邊緣鉸鏈連接; 氣吹總成(6)包括主風管(15)、支風管(16)、鼓風機(17)、波紋管(24),主風管(15)沿支架(19)縱向固定在支架(19)上,主風管(15)左右兩側均勻設置多個支風管(16),支風管(16)與主風管(15)連通,支風管(16)與水平面間夾角為15° 60,鼓風機(17)固定在機架(3)中部,鼓風機(17)出風口通過波紋管(24)與主風管(15)中部連通; 控制器(2 )安裝在機架(3 )后端扶手(I)的下方,整機由控制器(2 )控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擊穗桿(13)、右擊穗桿(14)外側為鋸齒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推桿(9)、右推桿(10)的中間部分均為羅馬螺母且兩端內螺紋螺旋方向相反,左推桿(9)、右推桿(10)兩端桿件的一端均設有外螺紋并與羅馬螺母兩端構成螺紋配合連接,左推桿(9)、右推桿(10)兩端桿件的另一端設有鉸鏈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擊穗氣吹式雜交水稻制種授粉機。包括機架行走總成、擊穗總成、氣吹總成、控制器,擊穗總成包括擊穗電動機、直線軸承、左推桿、右推桿、左擊穗桿、右擊穗桿、支架等,左擊穗桿、右擊穗桿一端分別與支架前端兩側鉸鏈連接,另一端分別與左推桿、右推桿一端鉸鏈連接,左推桿、右推桿另一端鉸鏈連接于直線軸承上,直線軸承通過連桿與擊穗電動機的驅動盤連接;氣吹總成包括主風管、支風管、鼓風機,主風管左右兩側均勻設置多個支風管,鼓風機出風口與主風管中部連通;整機由控制器控制。本發明通過機械碰撞和氣力雙重作用下授粉,氣流速度、擊穗幅度與頻度和高度可調,授粉均勻、效果好,作業效率高,適用不同品種水稻制種授粉。
文檔編號A01H1/02GK102812900SQ20121028164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9日
發明者王永維, 王俊, 唐晨, 韋真博, 程紹明 申請人:浙江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武县| 甘泉县| 卓尼县| 资中县| 尉氏县| 望奎县| 沂源县| 凤冈县| 原阳县| 平邑县| 张北县| 岑巩县| 哈尔滨市| 贵南县| 威远县| 台湾省| 湖北省| 平乡县| 新丰县| 任丘市| 云梦县| 金塔县| 祁阳县| 北辰区| 西峡县| 芷江| 淄博市| 城固县| 渭南市| 承德县| 桐庐县| 桑植县| 奎屯市| 浙江省| 赤城县| 香港| 鹿泉市| 长岭县| 章丘市| 义马市| 古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