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苗木嫁接機及其嫁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種植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苗木嫁接機及其嫁接方法。
背景技術:
嫁接的原理是將砧木和接穗傷面的形成層靠近并扎緊在一起,通過細胞增生,砧木和接穗彼此愈合成為維管組織連接在一起的一個整體。嫁接是植物生產過程中常用的營養(yǎng)繁殖方法之一,常用于果樹、林木、花卉的繁殖。嫁接的優(yōu)點在于既能保持接穗品種的優(yōu)良性狀,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還能經濟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數量。目前,嫁接多采用人工作業(yè),切刀的形狀和人工對苗木的切削力等差別大,勞動強度大,作業(yè)效率低,而且由于人手接觸到苗木,切口易感染細菌,同時粗糙的切削面造成細胞融合慢,致使嫁接成活率低。隨著我國農村勞動力的快速轉移,用于種植業(yè)的勞動力日益 緊缺,已經嚴重影響了種植業(yè)的規(guī)模化和產業(yè)化發(fā)展,實現嫁接機械化已刻不容緩。而發(fā)明人針對嫁接機進行了國內外專利、期刊文獻的檢索,未見相關報道。
發(fā)明內容
為解決農業(yè)生產中人工嫁接存在勞動強度大、作業(yè)效率低、嫁接切口易感染細菌、粗糙的切削面細胞融合慢、嫁接成活率低等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苗木嫁接機。本發(fā)明提供的苗木嫁接機,主要由工作臺、切削接合裝置和兩套苗木定位裝置構成,切削接合裝置固定在工作臺中部,兩套苗木定位裝置方向相對,固定于切削接合裝置兩側的工作臺上。其中,所述的工作臺,可采用尼龍板和角鐵做成,也可采用其它適宜材料做成。其中,所述的兩套苗木定位裝置由兩套苗木固定部件和兩套苗木推動部件構成,每套苗木定位裝置由一套苗木固定部件和一套苗木推動部件構成。其中,所述的兩套苗木固定部件可為任意能實現苗木固定的裝置,優(yōu)選為由固定板、彈簧和活動板組成,固定板固定在工作臺上,彈簧連接固定板和活動板,活動板通過其上的滑動銷和鎖扣可靈活固定到臺預留的滑動槽內。將苗木的莖一側貼著固定板放置,彈簧和活動板跨過苗木上方,通過滑動銷和鎖扣將活動板固定到臺上的滑動槽內,實現將不同直徑的苗木固定在工作臺上。所述的兩套苗木定位裝置,由其分別定位的砧木和接穗的莖,至少一側位于同一平面,以保證砧木和接穗至少一側的形成層對齊,可通過設置兩套苗木定位裝置的苗木固定部件中的固定板內側位于同一平面上,實現砧木和接穗至少一側的形成層對齊。其中,所述的苗木推動部件,可為任意適合推動苗木的裝置,優(yōu)選為由驅動設備和推動板構成,驅動設備優(yōu)選推動氣缸,固定于切削接合裝置與苗木固定部件連線(苗木固定部件一側)延長線的臺上,推動板設在推動氣缸面向苗木固定部件的一側。將砧木的根部/接穗的稍部抵在苗木推動部件上,通過苗木固定部件固定砧木/接穗后,苗木推動部件推動砧木/接穗沿著直線滑向切削接合裝置,以適應對不同長度的砧木/接穗進行作業(yè)。
其中,所述的切削接合裝置,主要由切削部件和接合部件構成,切削部件和接合部件固定在擺動馬達上,通過擺動馬達固定在工作臺上,切削部件和接合部件之間的夾角優(yōu)選 90。。其中,所述切削部件,由切刀和其驅動設備構成。其中,所述的切刀,可根據不同植物的要求選擇適合的類型,優(yōu)選為V形切刀,具有雙切刃,中心為空。所述的驅動設備,優(yōu)選氣缸。其中,所述接合部件,為任意適合固定砧木和接穗切面接合處的裝置,優(yōu)選涂蠟部件,由輸蠟管和控制閥構成,輸蠟管的端口上設控制閥,另一端連外源熔石蠟裝置。控制閥優(yōu)選氣閥,通過控制閥氣缸控制其開關。本發(fā)明提供的苗木嫁接機,還可設有支撐裝置在切削接合裝置下的工作臺上開設空腔,空腔中設支撐裝置,由支撐板和其驅動設備構成。驅動設備優(yōu)選氣缸。支撐板在驅動設備的驅動下可上下移動,在切削部件/接合部件進行切削/接合作業(yè)時起支撐作用,確保其作業(yè)穩(wěn)定。 本發(fā)明提供的苗木嫁接機,還可設有消毒池,固定于切削接合裝置一側的工作臺上。本發(fā)明還提供使用上述嫁接機的嫁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I)使用兩套苗木定位裝置,分別定位砧木和接穗;2)使用切削部件進行切削作業(yè);3)使用兩套苗木定位裝置的苗木推動部件分別推動砧木和接穗,形成切面接合處;4 )使用接合部件進行接合作業(yè)。其中,步驟I)優(yōu)選為將砧木的稍端向著切削接合裝置,固定到V形切刀凸出一側所對的苗木固定部件中,將接穗的根端向著切削接合裝置,固定到另一苗木固定部件中,兩套苗木定位裝置定位的砧木和接穗的莖,至少一側位于同一平面,再通過兩側的苗木推動部件,使砧木的稍端和接穗的根端對齊到切削接合裝置處;其中,步驟2)優(yōu)選為將切削部件位于砧木和接穗對齊位置的上方設置為擺動馬達的初始設置,打開支持裝置和切削部件,使支持板向上移動支持切削,驅動V形切刀向下同時對砧木的稍端和接穗的根端進行切削,之后V形切刀和支持板分別向上向下移回原位,完成切削作業(yè);其中,步驟3)優(yōu)選為啟動兩側的苗木推動部件,將砧木和接穗的切面推到一起,形成切面接合處;其中,步驟4)優(yōu)選為打開支持裝置,使支持板向上移動以支持涂蠟作業(yè);旋轉擺動馬達,使涂蠟部件位于切面接合處上方,并使輸蠟管的端口對準切面接合處,開啟涂蠟控制閥,使輸蠟管內的蠟液流出,均勻涂在切面接合處上,通過蠟液熱卻為石蠟固定切面接合處,支持板向下移動恢復原位,關閉涂蠟部件的控制閥,完成接合作業(yè)。本發(fā)明提供的使用上述嫁接機的嫁接方法,還包括對所述嫁接機的切刀進行消毒的方法,具體為在切削進行了一定的次數后,當進行接合作業(yè)時,擺動馬達旋轉涂蠟部件到砧木和接穗的切面接合處上方,此時由于切削部件與接合部件之間存在夾角,切削部件自然旋轉到了消毒池上方,開啟切削部件的驅動設備,驅動切刀向下浸入消毒池裝有的消毒液中進行消毒。本發(fā)明的提供的嫁接機具有結構簡單、切口精確對位、苗木形成層對齊的特點,其有益效果在于(I)本發(fā)明提供的嫁接機,實現了嫁接機械化,解決了人工嫁接存在勞動強度大、作業(yè)效率低的問題。(2)本發(fā)明將砧木/接穗的莖一側貼著固定板內側放置,彈簧和活動板跨過苗木上方,通過滑動銷和鎖扣將活動板固定到臺上的滑動槽內,實現將不同直徑的砧木/接穗固定在工作臺上,使嫁接機適應不同直徑的砧木和接穗;(3)由兩套苗木定位裝置定位的砧木和接穗的莖,至少一側位于同一平面,以保證至少一側的形成層對齊;(4)本發(fā)明采用V型切刀,可同時對砧木的稍端和接穗的根端進行切削,砧木/接 穗上的兩個切面呈V形/倒V形,并使砧木和接穗兩者的V形和倒V形切面角度互補,使砧木和接穗的切面能很容易地結合在一起,同時也增加了切削面的面積,利于嫁接苗的成活;(5)采用擺動馬達固定切削部件和接合部件,可以使切削部件和接合部件形成一體化設計的切削接合裝置,容易控制,節(jié)省作業(yè)空間,并使在進行接合作業(yè)的同時進行切刀消毒能夠實現,節(jié)省作業(yè)時間;(6)本發(fā)明采用涂蠟的方式固定砧木和接穗的切面接合處,比傳統(tǒng)的用繩捆綁更能避免傷口感染,且傳統(tǒng)用繩捆綁的方式會影響苗木增粗,需在砧木和接穗切面融合生長到一起后,解開捆綁的繩子,而采用涂蠟的方式則不會影響苗木增粗,省略了后面的工作;(7)根據不同植物的嫁接要求,可以更換不同的切刀,提高嫁接機的通用性;(8)設有消毒池,可以定時對切刀進行消毒,避免傷口感染。
圖I為本發(fā)明苗木嫁接機的主視圖。圖2為本發(fā)明苗木嫁接機的俯視圖。圖3為本發(fā)明苗木嫁接機活動板的主視圖。圖4-1為本發(fā)明苗木嫁接機V型切刀主視圖。圖4-2為本發(fā)明苗木嫁接機V型切刀俯視圖。其中,I :工作臺、2 :苗木固定部件、21 :固定板、22 :彈簧、23 :活動板、231 :滑槽、232 :滑動銷、233 :鎖扣、3 :苗木推動部件、31 :推動氣缸、311 :推動氣缸固定板、32 :推動板、4 :切削部件、41 :切刀氣缸、42 :V型切刀、5 :涂蠟部件、51 :輸蠟管、52 :涂蠟氣閥、521 涂蠟氣缸、5211 :涂蠟氣缸固定架、6 :擺動馬達、61 :直角支架、7 :支撐裝置、71 :支撐板、72 支撐板氣缸、721 :支撐板氣缸支架、8 :消毒池。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發(fā)明,但不用來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精神和實質的情況下,對本發(fā)明方法、步驟或條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換,均屬于本發(fā)明的范圍。實施例I嫁接機
按照本發(fā)明設計制造嫁接機,構造如圖I所示由工作臺I、切削接合裝置和兩套苗木定位裝置構成,切削接合裝置固定在工作臺I的中部,兩套苗木定位裝置相對固定于切削接合裝置兩側的工作臺I上。(I)工作臺I :采用尼龍板和角鐵做成的工作臺。(2)苗木定位裝置由苗木固定部件2和苗木推動部件3構成。苗木固定部件2由固定板21、彈簧22和活動板23組成。固定板21固定在工作臺I上。活動板23的結構如圖3所示在固定板21內側一定距離的工作臺I上開設兩個滑槽231,活動板23的底部有兩個滑動銷232正插入兩個滑槽23 I內,并可通過鎖扣233 固定,使活動板23可以沿滑槽231內滑動。兩個彈簧2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板21的外側,另一端可以扣在活動板23外側的兩個鎖扣233上,以保證了對不同直徑的砧木/接穗的固定。兩套苗木固定部件2的固定板21的內側設在同一平面上,保證砧木和接穗至少一側的形成層對齊。在苗木固定部件2遠離切削接合裝置的一端,設有苗木推動部件3,由推動氣缸31和推動板32構成。推動氣缸31通過兩個推動氣缸固定板311固定在工作臺I上,推動氣缸31的前端設置一推動板32,可以推動砧木/接穗,以適合不同長度的砧木/接穗進行嫁接。(2)切削接合裝置主要由切削部件4和涂蠟部件5構成,兩者呈90°夾角固定在擺動馬達6上,擺動馬達6固定在工作臺I上;切削接合裝置還設有支撐裝置7和消毒池8。擺動馬達6的直角支架61 —端固定切削部件4的切刀氣缸41,切刀氣缸41下端固定V型切刀42。V型切刀42的結構如圖4-1、圖4-2所示具有雙切刃,中心為空,可同時對砧木的稍端和接穗的根端進行切削,砧木/接穗上的兩個切面呈V形/倒V形,并使砧木和接穗兩者的V形和倒V形切面角度互補,使砧木和接穗的切面能很容易地結合在一起,同時也增加了切削面的面積,利于嫁接苗的成活。擺動馬達6的直角支架61的另一端設有涂蠟部件5,涂蠟部件5由輸蠟管51和涂蠟氣閥52構成,輸蠟管51的端口上設涂蠟氣閥52,另一端連外源熔石蠟裝置。涂蠟氣閥52通過其上的涂蠟氣缸521控制開關,涂蠟氣缸521通過涂蠟氣缸固定架5211固定在擺動馬達6的直角支架61上。為了保證砧木和接穗能夠很好的切削,設有支撐裝置7,由支撐板71和支撐板氣缸72構成,位于擺動馬達6腳下的工作臺I上開設的空腔內。空腔正下方設置支撐板氣缸72,通過支撐板氣缸支架721固定在工作臺I上,支撐板氣缸72的上端固定支撐板71。支撐板71在支撐板氣缸72的驅動下可以上下伸縮,起到支撐切削作業(yè)和接合作業(yè)的作用。在擺動馬達6左側的工作臺I上設置消毒池8,內裝消毒液。在切削進行了一定的次數后,當擺動馬達6轉動到涂蠟部件5進行接合作業(yè)時,固定于直角支架61另一端的切削部件4自然位移到消毒池8上方,此時驅動切刀氣缸41,使其下端的V型切刀42浸入到消毒池8內進行消毒。實施例2使用嫁接機的嫁接方法2012年4月12日,使用實施例I中的苗木嫁接機進行葡萄苗木嫁接,具體步驟如下
I)定位砧木和接穗a)將站木的稍端向著切削接合裝置,固定到V形切刀42凸出一側所對的苗木固定部件2中,具體固定方法為將砧木的一側緊貼固定板2 I的內側放置,彈簧22和活動板23跨過砧木上方,將活動板23通過兩個滑動銷232插入工作臺I的兩個滑槽231內,要保證彈簧拉緊,以固定砧木;b)接穗的根端向著切削接合裝置,固定到另一苗木固定部件2中,具體固定方式參照步驟a),此時砧木和接穗分別緊貼在位于同一平面的兩塊固定板21的內側,實現定位的砧木和接穗的莖,至少一側位于同一平面,保證至少一側的形成層對齊;c)開啟兩個的苗木推動部件3,推動氣缸31驅動推動板32將砧木/接穗推向切削接合裝置,使砧木的稍端和接穗的根端對齊到切削接合裝置處;2)切削作業(yè)將切削部件4位于砧木和接穗對齊位置的上方設置為擺動馬達6的初始設置,打開支撐裝置7和切削部件4,支撐板氣缸72驅動支持板71向上移動以支持切肖IJ,切刀氣缸41驅動V型切刀42向下同時對砧木的稍端和接穗的根端進行切削,之后V型 切刀42和支持板71分別向上向下移回原位,完成切削作業(yè);3)形成切面接合處啟動兩側的苗木推動部件3,推動氣缸31驅動推動板32將砧木和接穗的切面推到一起,形成切面接合處;4)接合作業(yè)打開支撐裝置7,支撐板氣缸72驅動支持板71向上移動以支持涂蠟作業(yè);旋轉擺動馬達6,使涂蠟部件5位于切面接合處上方,并使輸蠟管51的端口對準切面接合處,通過涂蠟氣缸521開啟涂蠟氣閥52,使輸蠟管51內的蠟液流出,均勻涂在切面接合處上,通過蠟液熱卻為石蠟固定切面接合處,支持板71向下移動恢復原位,關閉涂蠟部件5的涂蠟氣閥52,完成接合作業(yè)。在切削進行了 50次后,當擺動馬達6轉動到涂蠟部件5進行接合作業(yè)時,固定于直角支架61另一端的切削部件4自然位移到消毒池7上方,此時驅動切刀氣缸41,使其下端的V型切刀42浸入到消毒池7內進行消毒。嫁接50株,所用時長為952秒,平均每小時嫁接188株;嫁接苗種植后,成活率為95%。
權利要求
1.一種苗木嫁接機,其特征在于,主要由工作臺、切削接合裝置和兩套苗木定位裝置構成,切削接合裝置固定在工作臺中部,兩套苗木定位裝置方向相對,固定于切削接合裝置兩側的工作臺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苗木嫁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套苗木定位裝置由兩套苗木固定部件和兩套苗木推動部件構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苗木嫁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套苗木固定部件分別由固定板、彈簧和活動板組成,兩套苗木固定部件的固定板內側設在同一平面,固定在工作臺上,彈簧連接固定板和活動板,活動板通過其上的滑動銷和鎖扣固定到臺預留的滑動槽內。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苗木嫁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兩套苗木推動部件分別由由驅動設備和推動板構成。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苗木嫁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削接合裝置,主要由切削部件和接合部件構成。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苗木嫁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部件,由切刀和其驅動設備構成,所述的切刀為V形切刀,具有雙切刃,中心為空。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苗木嫁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合部件為涂蠟部件。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苗木嫁接機,其特征在于,還設有支撐裝置和/或消毒池;所述支撐裝置設于切削接合裝置下方的工作臺上開設的空腔中,由支撐板和其驅動設備構成;所述消毒池設于切削接合裝置一側的工作臺上。
9.使用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苗木嫁接機的嫁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使用兩套苗木定位裝置,分別定位砧木和接穗; 2)使用切削部件進行切削作業(yè); 3)使用兩套苗木定位裝置的苗木推動部件分別推動砧木和接穗,形成切面接合處; 4)使用接合部件進行接合作業(yè); 還包括對苗木嫁接機的切刀進行消毒的方法。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屬于種植機械領域。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嫁接機,由工作臺、切削接合裝置和苗木定位裝置構成。本發(fā)明還提供使用上述嫁接機的嫁接方法。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實現了嫁接機械化,解決了人工嫁接存在勞動強度大、作業(yè)效率低的問題;2)使用本發(fā)明的嫁接機,砧木和接穗的切面精確對位,形成層至少一側對齊,嫁接成活率高;3)使用涂蠟的方式固定砧木和接穗的切面結合處,避免傷口感染,且不影響苗木增粗,不用進行傳統(tǒng)嫁接后的解開捆綁繩的處理。
文檔編號A01G1/06GK102805007SQ20121028774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8月13日
發(fā)明者徐麗明, 王文斌, 王軍, 烏日嘎, 廖凱, 禹彧 申請人:中國農業(yè)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