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薄荷的種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一種薄荷的種植方法,涉及的一種中藥材的種植方法,屬于農業種植領域。其特征在于:將薄荷種子在進行磁場處理后進行種植;其有益效果在于:植株發芽率高、出苗齊、出苗快,單株產量高;選用高效無公害的生長素類PCPA和細胞分裂素類6-BA復合而成的復合制劑,符合綠色環保要求,用光合促進劑噴施葉面,對光合作用進行調控,增加光合生產能力,調節代謝源與代謝庫之間關系,從而增強了薄荷植株整體活力,為薄荷的早熟、高產、優質奠定物質與能量基礎。
【專利說明】一種薄荷的種植方法【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的一種中藥材的種植方法,屬于農業種植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薄荷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薄荷,土名叫“銀丹草”,為唇形科植物“薄荷”即同屬其他干燥全草,全株青氣芳香,多生于山野濕地河旁,根莖橫生地下。薄荷是中華常用中藥之一,其辛涼性發汗解熱藥,外用可治神經痛等。日光溫室采摘的薄荷又是春節餐桌上的鮮菜,清爽可口 ;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
[0003]薄荷的葉片是以對生的方式著生在莖節上。葉片的形狀、顏色、厚度以及葉面狀況、葉緣鋸齒的密度等因品種、生長時期、生長條件之不同而有變化。一般說來,葉片的形狀有卵圓、橢圓形等;葉色有綠色、暗綠色和灰綠色等。薄荷的葉片既是光合作用的器官,又是貯藏精油的主要場所。油腺(貯油結構)在葉片上、下表皮的分布,以下表皮為多。單位葉面積上的油腺數目因品種不同而異,同時又與植株的生育時期、葉齡、葉位有關。一定葉面積上的油腺密度越大,含油量就越高。葉片中精油的含量占全株含油總量的98 %以上,但對每一片葉片來說,它的含油量高低與環境條件、栽培技術、品種、葉片所處的部位和葉齡等有密切關系。根據測定,植株上葉片中的含油量自下而上逐漸增高。單位面積產油量的高低首先取決于單位面積上的葉片數、葉面積大小和含油量(油腺密度)的高低。因此,在生產實踐中如何使葉片數增加、減少和延緩葉片的脫落,防止病蟲為害,就成為薄荷增產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薄荷的種植方法,與傳統種植方法相t匕,一次采收可提高產量30%以上,且采收的薄荷品質好,其葉片單位面積產油量高。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述一種薄荷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采取以下步驟:
[0006]一、將薄荷種子先行漂洗,除去癟種,放在35~37°C溫水中,浸泡24h,在磁場強度2000GS~2500GS范圍內處理8~IOmin ;
[0007]二、在田里按行距25~30cm開出4~5cm深的淺溝,將所述處理過的薄荷種子均勻地播入所述淺溝,覆土厚0.6~0.8cm,稍壓,澆水,播種量為0.5~1.0kg/畝;待幼苗長至8~IOcm高時,去除頂芽,促使分枝;
[0008]三、3~4個月植株進入初花期第一次采收,采割后7天用尿素為6kg/畝、硫酸鉀6.4kg/畝混勻條施于墑面,移栽后111~116天第二次采收,采割后8天用尿素為6kg/畝、硫酸鉀6.4kg/畝混勻追肥一次,移栽后I~2個月后現蕾期到盛花期最后一次采收,結果為每畝產量達到187.9kg,薄荷油含量為1.72%。雜質含量為2.91%,農藥殘留量和重金屬含量均達標。
[0009]本發明所述一種薄荷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本發明方法簡便、易于操作、成本低,適用于大面積推廣應用,薄荷種子在進行磁場處理后發芽率高、出苗齊、出苗快,單株產量高;為了解決生產中存在的這些實際問題,本發明在根據多年研究作物化控的經驗基礎上,采用復合生長調節劑,對薄荷進行化控,選用高效無公害的生長素類PCPA和細胞分裂素類6-BA復合而成的復合制劑,符合綠色環保要求,以取代至今仍在大面積應用的有殘毒的2,4-D等。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以下實施例為本發明作進一步出闡述。
[0011]實施例1
[0012]一、將薄荷種子先行漂洗,除去癟種,放在35°C溫水中,浸泡24h,在磁場強度2000GS范圍內處理8min ;
[0013]二、在田里按行距25cm開出4cm深的淺溝,將所述處理過的薄荷種子均勻地播入所述淺溝,覆土厚0.6cm,稍壓,澆水,播種量為0.5kg/畝;待幼苗長至8cm高時,去除頂芽,促使分枝;
[0014]三、3個月植株進入初花期第一次采收,采割后7天用尿素為6kg/畝、硫酸鉀
6.4kg/畝混勻條施于墑面,移栽后111天第二次采收,采割后8天用尿素為6kg/畝、硫酸鉀6.4kg/畝混勻追肥一次,移栽后I個月后現蕾期到盛花期最后一次采收,結果為每畝產量達到167.9kg,薄 荷油含量為1.42%,雜質含量為2.76%,農藥殘留量和重金屬含量均達標。
【權利要求】
1.一種薄荷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薄荷種子的處理方法為:將薄荷種子先行漂洗,除去癟種,放在35~37°C溫水中,浸泡24h,在磁場強度2000GS~2500GS范圍內處理8~IOmin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薄荷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田里按行距25~30cm開出4~5cm深的淺溝,將所述處理過的薄荷種子均勻地播入所述淺溝,覆土厚0.6~0.8cm,稍壓,澆水,播種量為0.5~1.0kg/畝,待幼苗長至8~10c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薄荷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3~4個月植株進入初花期第一次采收,采割后7天用尿素為6kg/畝、硫酸鉀6.4kg/畝混勻條施于墑面,移栽后111~116天第二次 采收,采割后8天用尿素為6kg/畝、硫酸鉀6.4kg/畝混勻追肥一次,移栽后I~2個月后現蕾期到盛花期最后一次采收。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621270SQ201210297139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0日
【發明者】鄭茂娟 申請人:鄭茂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