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提高暖溫帶地區百喜草發芽率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提高植物發芽率方法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提高暖溫帶地區百喜草發芽率的方法。
背景技術:
百喜草又名金冕草,學名巴哈雀稗,是世界著名的多用型草種,原產于拉丁美洲、美國、澳大利亞等國。根為須根系,隨老莖蔓延,觸土生根,大部分根系集中在近地表30 40厘米表土層中,少數根系深達100 130厘米?;ㄐ驗榭偁罨ㄐ?,6 10月抽穗開花,花期參差不齊,種子陸續成熟。種子外有蠟質的穎片緊裹,不易吸水,若未經處理,發芽率極低。百喜草具有良好的抗性和適應性。耐干旱,抗逆性強,在無灌溉條件的風化花崗巖山地,伏旱時仍能生長;耐澇,在低畦處、水溝邊叢株連續淹水15天,成活率仍高達90%以上,適于排水路、草溝栽植;最適溫為28 33°C,可抵抗45°C的伏期高溫;耐寒,在零下13°C能安·全越冬;在紅壤瘠薄荒地生長良好,耐踐踏,耐重刈,劉割后,少量投肥,迅速再生;耐蔭蔽,在透光度僅20%的果園下仍然正常生長。容易栽管,成活率高,繁殖速度快,2 3個月可以全面覆蓋地表。百喜草質地柔嫩,營養豐富,內含氨基酸種類完全,適口性非常好,是牛、鴨、鵝、兔、魚、豬等畜禽的優質飼料。在坡地、果園、茶園、桑園、藥材地的行間、地邊,水溝、路坎空地上種植,不僅有固土保水的作用,而且生產肥料和飼料,加速了荒山土壤的熟化,能增加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對發展畜牧業、建設立體生態農業十分有利。草坪綠化、美化,生物除草,以草代耕,百喜草的根系發達,粗莖深入土中,實現了生物的免耕。歸于百喜草的廣大用途,應該大面積推廣種植。有人通過用濃硫酸浸泡種子,來除去種子外的蠟質層,提高發芽率,但是濃硫酸腐蝕性大,浸泡時間不容易把握,稍有不慎容易將人燒傷,也會將種子碳化,因此不便于推廣應用。通過現有的常規技術,百喜草的培育種植都非常困難,特別是在暖溫帶地區,很多嘗試種植百喜草的農場,百喜草發芽率都不足30%,甚至只有5 10%的發芽率,不能滿足大量生產種植的需要,嚴重地影響該種優異植物在暖溫帶地區的推廣應用。提高暖溫帶地區百喜草發芽率,迫在眉睫。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打破當前百喜草種植現狀,提高暖溫帶地區百喜草發芽率的方法。一種提高暖溫帶地區百喜草發芽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前處理將百喜草籽用40 50攝氏度溫水浸4 5小時,浸后用手或其它柔性工具小心地搓除去臘質層,去蠟質后種子要保持濕潤,放置時間不超過48小時;
b、播種4 5月份,在背風向陽的地塊上,將土整細整碎,筑埂,建I 1.5米的開溝小壟,將去臘質層后的種子、磷肥、火土灰按I :2 6的比例混勻,按行距12 18厘米播種,覆土厚度為2 3毫米,每日3 5次用噴淋方式保持覆土濕潤,至發芽;
C、發芽后管理7 10天后,百喜草開始發芽,在發芽后繼續用噴淋方式保持土壤濕潤;地內雜草不能打藥,盡可能不用工具處理,用手拔去。本發明選擇用溫水浸泡4 5小時,去蠟質層,方便,安全,可行性高,在普通農場、牧場都可以做到。使用濃硫酸,不僅很危險,而且時間不易把握,稍有不慎便將種子碳化,功虧一簣;選擇在四五月份播種是因為在暖溫帶地區四五月份春暖花開,氣候適宜,利于百喜草發芽;用磷肥火土灰拌種給百喜草種子萌發后提供充足的磷、鉀、氮,利于百喜草小苗生長;土整理的細碎、發芽前后保持土壤濕潤,有雜草用手拔去,經過這樣精心照顧,可提高發芽率。在暖溫帶地區,通過此技術百喜草發芽率可提高到85%以上,解決了百喜草發芽率低的問題,有了充足的百喜草苗,可以廣泛種植,用于建草坪,種牧草,固土護坡等,為百喜草的大面積推廣種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 本發明解決了在暖溫帶地區百喜草發芽率低的問題,包括如下步驟
1.前處理將百喜草籽用40攝氏度溫水浸4小時,浸后用手小心地搓除去臘質層,去蠟質后種子要保持濕潤,放置時間不超過48小時;
2.播種4 5月份,在背風向陽的地塊上,將土整細整碎,筑埂,建I米的開溝小壟,將去臘質層后的種子、磷肥、火土灰按I :2 6的比例混勻,按行距12厘米播種,覆土厚度為2毫米,每日3次用噴淋方式保持覆土濕潤,至發芽;
3.發芽后管理7 10天后,百喜草開始發芽,在發芽后繼續用噴淋方式保持土壤濕潤;地內雜草不能打藥,盡可能不用工具處理,用手拔去。實施例二
1.前處理將百喜草籽用45攝氏度溫水浸4.5小時,浸后用手小心地搓除去臘質層,去蠟質后種子要保持濕潤,放置時間不超過48小時;
2.播種4 5月份,在背風向陽的地塊上,將土整細整碎,筑埂,建I.2米的開溝小壟,將去臘質層后的種子、磷肥、火土灰按I :2 6的比例混勻,按行距15厘米播種,覆土厚度為2. 5毫米,每日4次用噴淋方式保持覆土濕潤,至發芽;
3.發芽后管理7 10天后,百喜草開始發芽,在發芽后繼續用噴淋方式保持土壤濕潤;地內雜草不能打藥,盡可能不用工具處理,用手拔去。實施例三
1.前處理將百喜草籽用50攝氏度溫水浸5小時,浸后用柔性工具小心地搓除去臘質層,去蠟質后種子要保持濕潤,放置時間不超過48小時;
2.播種4 5月份,在背風向陽的地塊上,將土整細整碎,筑埂,建I.5米的開溝小壟,將去臘質層后的種子、磷肥、火土灰按I :2 6的比例混勻,按行距18厘米播種,覆土厚度為3毫米,每日5次用噴淋方式保持覆土濕潤,至發芽;
3.發芽后管理7 10天后,百喜草開始發芽,在發芽后繼續用噴淋方式保持土壤濕潤;地內雜草不能打藥,盡可能不用工具處理,用手拔去。本發明簡單易操作,通過此技術可提高發芽率到91%。選擇用溫水浸泡4 5小時,去蠟質層,方便,安全,可行性高,在普通農場牧場都可以做到,而不是選擇用濃硫酸,不僅很危險,而且時間很不容易把握,稍有不慎便將種子碳化,功虧一簣;選擇在四五月份播種是因為在暖溫帶地區四五月份春暖花開,氣候適宜,利于百喜草發芽;用磷肥火土灰拌種給百喜草種子萌發后提供充足的磷、鉀、氮,利于百喜草小苗生長;土整理的細碎、發芽前后保持土壤濕潤,有雜草用手拔去,經過這樣精心照顧,發芽率提高,有了充足的種苗,滿足了生產實踐和研究工作對種苗的大量需求,解決了發芽率低遠不能滿足生產需要的矛盾,可產生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暖溫帶地區百喜草發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前處理將百喜草籽用40 50攝氏度溫水浸4 5小時,浸后用手或其它柔性工具小心地搓除去臘質層,去蠟質后種子要保持濕潤,放置時間不超過48小時; b.播種4-5月份,在背風向陽的地塊上,將土整細整碎,筑埂,建I I.5米的開溝小壟,將去臘質層后的種子、磷肥、火土灰按I :2:6的比例混勻,按行距12 18厘米播種,覆土厚度為2 3毫米,每日3 5次用噴淋方式保持覆土濕潤,至發芽; c.發芽后管理-J 10天后,百喜草開始發芽,在發芽后繼續用噴淋方式保持土壤濕潤;地內雜草不能打藥,盡可能不用工具處理,用手拔去。
2.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提高溫帶地區發芽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中所述百喜草籽用45攝氏度溫水浸泡去蠟質層。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高暖溫帶地區百喜草發芽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前處理;2、整理;3、播種;4、發芽后管理。本發明選擇用溫水浸泡4~5小時,去蠟質層,方便,安全,可行性高,在普通農場牧場都可以做到,使用濃硫酸,不僅很危險,而且時間不易把握,稍有不慎便將種子碳化,功虧一簣;選擇在四五月份播種是因為在暖溫帶地區四五月份春暖花開,氣候適宜,利于百喜草發芽;用磷肥火土灰拌種給百喜草種子萌發后提供充足的磷、鉀、氮,利于百喜草小苗生長;解決了以前發芽率低的問題,有了充足的百喜草苗,可以廣泛種植,用于建草坪,種牧草,固土護坡等等,為百喜草的大面積推廣種植,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文檔編號A01C1/00GK102783341SQ201210298320
公開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1日
發明者張春學, 李玉英, 杜敏華, 楊建偉, 王正德, 管珍珍, 聶天南, 范明澤, 趙穩, 陳吉寶, 韓雪梅 申請人:南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