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煙蚜繭蜂越冬保種繁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防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ー種在冬季對煙蚜繭蜂進行保種繁育的技木。
背景技術:
目前,采用人工增殖釋放煙蚜繭蜂防治煙田重要害蟲ー煙蚜取得了良好效果,釋放煙蚜繭蜂防治煙蚜的面積不斷増加,較大地減少了殺蟲農藥施用量,減少了煙蚜的防治成本,煙蚜繭蜂防治煙蚜技術在生物防治上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是“以蟲治蟲”無公害緑色生物防治蟲害系統工程的核心。毎年8月以后,隨著煙葉的采收,煙蚜在煙田不再造成危害,大量繁蜂、放蜂工作結束,而到第二年5月煙蚜在煙田發生時,需要大量的煙蚜繭蜂于煙田散放,因此,從當年8月至次年4月期間,需要保育足夠數量的種蜂,以供第二年大量繁蜂之用。·然而,現有的繁蜂大溫棚在冬季氣溫較低吋,很難達到煙蚜繭蜂的保種所需要的溫度22±5°C,濕度50%-70%的條件,因此,現有的繁蜂技術難以對煙蚜繭蜂進行越冬保種,無法滿足次年煙田散放的需要。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難于對煙蚜繭蜂進行越冬保種,難于滿足次年煙草種植季節對煙蚜繭蜂的大量需求的問題,本發明提供ー種煙蚜繭蜂越冬保種繁育方法,其技術方案如下
煙蚜繭蜂越冬保種繁育方法,包括以下順序步驟
步驟I :溫棚選種
步驟I. I :培育寄主植株
將煙苗、蘿卜苗或青菜苗采用漂浮育苗方法育苗,成苗后,將苗株移栽至由防蟲網圍成的繁蚜室中的盆內,培育20-30天后,進行苗株接蚜,所述苗株接蚜是指在每棵苗株上人工接四齡蚜蟲或無翅成蚜8-12頭,所述成苗是指煙苗培育至七葉一心,蘿卜苗或青菜苗培育至五葉一心;
苗株接蚜后的管理做到小水勤澆,確保盆土濕潤,避免植株萎蔫;通過溫棚通氣窗、遮陽網來調控棚內溫、濕度和光照,保持繁蚜室內溫度22±5°C,濕度50%-70%,確保室內通風、透光;防治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防治重寄生蜂;
苗株接蚜后15-20天,當每棵苗株上的煙蚜繁殖到2000頭時,培育得到寄主植株; 步驟I. 2 :采集蜂源
毎年8-10月,從田間雜草、大田蔬菜中挑選個大無病菌的野生僵蚜或野生繭蜂,收集于試管中,將上述野生僵蚜引入溫棚中,使野生僵蚜發育成野生繭蜂;
挑選溫棚內培育的個大的室內繭蜂;
將上述野生繭蜂與室內繭蜂按4:6的數量混合后,作為溫棚接種用的繭蜂;步驟I. 3:溫棚內接蜂
選取步驟I. I中未接種過繭蜂的寄主植株,按每株寄主植株接種20頭繭蜂的比例,將溫棚接種用的繭蜂放入繁蚜室中,使繭蜂飛到寄主植株上,尋找煙蚜產卵寄生,形成僵蚜,完成溫棚內接蜂過程;
步驟I. 4 :提純復壯
溫棚內接蜂20天后,對僵蚜進行篩選,清除帶病僵蚜和被重寄生蜂寄生的僵蚜,保留健壯無重寄生表現的僵蚜,發育成繭蜂,作為溫棚接種用的繭蜂,返回到步驟I. 3中再次進行溫棚內接蜂;
步驟2 :冬季溫室保種 步驟2. I :培育保種植株
11月至次年2月,將煙苗、蘿卜苗或青菜苗采用漂浮育苗方法育苗,成苗后,將苗株移栽至玻璃溫室中的盆內,培育20-30天后,進行苗株接蚜,所述苗株接蚜是指在每棵苗株上人工接四齡蚜蟲或無翅成蚜8-12頭,所述成苗是指煙苗培育至七葉一心,蘿卜苗或青菜苗培育至五葉一心,所述玻璃溫室是指鋼架玻璃結構的溫室,玻璃溫室內通過取暖器和加濕器來加溫和保濕,使玻璃溫室內的溫度控制在15-25°C、濕度控制在50%左右,并使玻璃溫室處于自然光照條件下;
苗株接蚜后15-20天,當每棵苗株上的煙蚜繁殖到2000頭時,培育得到保種植株; 將經過2-3次按步驟I. 4提純復壯后的繭蜂,作為溫室接種用的繭蜂;
步驟2.2 :溫室內接蜂
選取步驟2. I中未接種過繭蜂的保種植株,按每株保種植株接種20頭繭蜂的比例,將溫室接種用的繭蜂放入玻璃溫室中,使繭蜂飛到保種植株上,尋找煙蚜產卵寄生,形成僵蚜,完成溫室內接蜂過程;
步驟2. 3 :提純復壯
溫室內接蜂20天后,對僵蚜進行篩選,清除帶病僵蚜和被重寄生蜂寄生的僵蚜,保留健壯無重寄生表現的僵蚜,發育成繭蜂,作為溫室接種用的繭蜂,返回到步驟2. 2中再次進行溫室內接蜂;
步驟3 :溫棚擴繁
次年2月至4月,將步驟2中經數次提純復壯后的繭蜂,作為接種用的繭蜂,返回到步驟I. 3溫棚內接蜂及后續的步驟I. 4提純復壯,進行繭蜂擴繁,得到大量用于5-7月在煙田散放的繭蜂。本發明利用8月大量繁蜂結束至次年4月,大量繁蜂開始前這段時間,成功地積累和保存煙蚜繭蜂,為翌年大量繁殖煙蚜繭蜂保育提供足夠數量和質量較好的煙蚜繭蜂。上述方案中,越冬保種階段,每擴繁一次實際投入的繭蜂與產出的種蜂數量之比為 I :120。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
所述步驟2. 3中,保留的健壯無重寄生表現的僵蚜,需要在僵化4-5天后,將其裝于試管中,冷藏于5°C的人工氣候箱中貯存20-30天,然后再將其取出來發育成繭蜂,作為溫室接種用的繭蜂。上述方案中,利用昆蟲滯育和在低溫條件下發育緩慢的特性,可以延長僵蚜保存的時間,便于異地運輸僵蚜后進行異地繁殖,冷藏20天的僵蚜的成活率為90%,冷藏30天的僵蚜的成活率為60%。作為本發明的進ー步改進方案
所述步驟I. I中用于培育寄主植株的栽培土,以及步驟2. I中用于培育保種植株的栽培土的配制方法如下選取沒有種過煙和蔬菜的紅壤土 1000 kg,加入腐熟農家肥300 kg、鈣鎂磷肥20 kg進行充分拌勻,堆捂發酵30d以上,裝盆時加入適量殺菌劑和殺蟲劑,充分拌勻,防止土壤帶病蟲,配制得到栽培土 ;
所述步驟I. I中,通過溫棚通氣窗、遮陽網來調控棚內溫、濕度和光照的具體方法是 光照強的睛天卷起大棚側面的薄膜,使棚內空氣對流,展開遮陽網降低光照,從而使大棚內的溫度不至太高;傍晚放下側面的薄膜,使棚內夜間溫度不低于10°C;陰天側面的薄膜不卷起,同時收起遮陽網,使棚內有適宜的光照;
所述步驟I. I中,防治白粉病的方法是減少溫棚濕度,増加光照;
所述步驟I. I中,防治重寄生蜂的方法是關閉門窗,預防蚜蟲寬緣金小蜂天敵入棚,或將被蚜蟲寬緣金小蜂寄生的蜂種移出棚外,對食蚜蠅、瓢蟲、煙盲蝽進行人工捕捉。作為本發明的進ー步改進方案
所述溫棚由連體大棚架及覆蓋在大棚架外圍的棚膜構成,包括兩個穹頂、兩個側面和兩個端面,大棚架為鋼架結構,長50米、寬12米,肩高3米、拱高4. 6米,大棚架的立柱間距3米、跨距6米、拱距0. 75米,拱頂上設有三根縱桿;大棚架上有4套卷膜器,其中兩套安裝在大棚架兩側,另外兩套安裝在大棚架外頂部,大棚架內頂部設置有遮陽網,遮陽網下方有用于繁殖煙蚜的繁蚜室,繁蚜室由框架和覆蓋在框架外圍的60目防蟲網構成,繁蚜室有兩排,分別沿大棚架內兩側面排布,每排繁蚜室有17間,其中ー排繁蚜室長6米、寬3米、高
I.8米,另ー排繁蚜室長4. 5米、寬3米、高I. 8米,兩排繁蚜室之間留I. 5米寬的走道。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ー步詳細的說明
圖I為本發明中所述溫棚的立體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隨著煙葉的采收,毎年8月以后煙蚜在煙田不再造成危害,大量繁蜂、放蜂工作結束,到第二年5月煙蚜在煙田發生,才需要大量的煙蚜繭蜂于煙田散放,因此,從當年8月至次年2月期間,是保種提純復壯的關鍵時期,只需保育足夠數量的種蜂供大量繁蜂之用,其中8-10月為溫棚選種期,11-1月為冬季溫室保育或低溫貯存種蜂期,2-4月為溫棚蜂種擴大繁殖或低溫貯存時期。具體來說,本發明煙蚜繭蜂越冬保種繁育方法,包括以下順序步驟
步驟I :溫棚選種
步驟I. I :培育寄主植株
將煙苗、蘿卜苗或青菜苗采用漂浮育苗方法育苗,成苗后,將苗株移栽至由防蟲網圍成的繁蚜室中的盆內,培育20-30天后,進行苗株接蚜,所述苗株接蚜是指在每棵苗株上人工接四齡蚜蟲或無翅成蚜8-12頭,所述成苗是指煙苗培育至七葉一心,蘿卜苗或青菜苗培育至五葉一心;
苗株接蚜后的管理做到小水勤澆,確保盆土濕潤,避免植株萎蔫;通過溫棚通氣窗、遮陽網來調控棚內溫、濕度和光照,保持繁蚜室內溫度22±5°C,濕度50%-70%,確保室內通風、透光;防治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防治重寄生蜂;
苗株接蚜后15-20天,當每棵苗株上的煙蚜繁殖到2000頭時,培育得到寄主植株; 步驟I. 2 :采集蜂源
毎年8-10月,從田間雜草、大田蔬菜中挑選個大無病菌的野生僵蚜或野生繭蜂,收集于試管中,將上述野生僵蚜引入溫棚中,使野生僵蚜發育成野生繭蜂;
挑選溫棚內培育的個大的室內繭蜂;
將上述野生繭蜂與室內繭蜂按4:6的數量混合后,作為溫棚接種用的繭蜂; 步驟I. 3:溫棚內接蜂
選取步驟I. I中未接種過繭蜂的寄主植株,按每株寄主植株接種20頭繭蜂的比例,將溫棚接種用的繭蜂放入繁蚜室中,使繭蜂飛到寄主植株上,尋找煙蚜產卵寄生,形成僵蚜,完成溫棚內接蜂過程;
步驟I. 4 :提純復壯
溫棚內接蜂20天后,對僵蚜進行篩選,清除帶病僵蚜和被重寄生蜂寄生的僵蚜,保留健壯無重寄生表現的僵蚜,發育成繭蜂,作為溫棚接種用的繭蜂,返回到步驟I. 3中再次進行溫棚內接蜂;
步驟2 :冬季溫室保種
步驟2. I :培育保種植株
11月至次年2月,將煙苗、蘿卜苗或青菜苗采用漂浮育苗方法育苗,成苗后,將苗株移栽至玻璃溫室中的盆內,培育20-30天后,進行苗株接蚜,所述苗株接蚜是指在每棵苗株上人工接四齡蚜蟲或無翅成蚜8-12頭,所述成苗是指煙苗培育至七葉一心,蘿卜苗或青菜苗培育至五葉一心,所述玻璃溫室是指鋼架玻璃結構的溫室,玻璃溫室內通過取暖器和加濕器來加溫和保濕,使玻璃溫室內的溫度控制在15-25°C、濕度控制在50%左右,并使玻璃溫室處于自然光照條件下;
苗株接蚜后15-20天,當每棵苗株上的煙蚜繁殖到2000頭時,培育得到保種植株; 將經過2-3次按步驟1.4提純復壯后的繭蜂,作為溫室接種用的繭蜂;
步驟2.2 :溫室內接蜂
選取步驟2. I中未接種過繭蜂的保種植株,按每株保種植株接種20頭繭蜂的比例,將溫室接種用的繭蜂放入玻璃溫室中,使繭蜂飛到保種植株上,尋找煙蚜產卵寄生,形成僵蚜,完成溫室內接蜂過程;
步驟2. 3 :提純復壯
溫室內接蜂20天后,對僵蚜進行篩選,清除帶病僵蚜和被重寄生蜂寄生的僵蚜,保留健壯無重寄生表現的僵蚜,發育成繭蜂,作為溫室接種用的繭蜂,返回到步驟2. 2中再次進行溫室內接蜂;
步驟3 :溫棚擴繁
次年2月至4月,將步驟2中經數次提純復壯后的繭蜂,作為接種用的繭蜂,返回到步驟I. 3溫棚內接蜂及后續的步驟I. 4提純復壯,進行繭蜂擴繁,得到大量用于5-7月在煙田散放的繭蜂。所述步驟2. 3中,保留的健壯無重寄生表現的僵蚜,需要在僵化4-5天后,將其裝于試管中,冷藏于5°C的人工氣候箱中貯存20-30天,然后再將其取出來發育成繭蜂,作為溫室接種用的繭蜂。所述步驟I. I中用于培育寄主植株的栽培土,以及步驟2. I中用于培育保種植株的栽培土的配制方法如下選取沒有種過煙和蔬菜的紅壤土 1000 kg,加入腐熟農家肥300kg、鈣鎂磷肥20 kg進行充分拌勻,堆捂發酵30d以上,裝盆時加入適量殺菌劑和殺蟲劑,充分拌勻,防止土壤帶病蟲,配制得到栽培土 ;
所述步驟I. I中,通過溫棚通氣窗、遮陽網來調控棚內溫、濕度和光照的具體方法是光照強的睛天卷起大棚側面的薄膜,使棚內空氣對流,展開遮陽網降低光照,從而使大棚內的溫度不至太高;傍晚放下側面的薄膜,使棚內夜間溫度不低于10°C;陰天側面的薄膜不卷起,同時收起遮陽網,使棚內有適宜的光照;
所述步驟I. I中,防治白粉病的方法是減少溫棚濕度,増加光照;
所述步驟I. I中,防治重寄生蜂的方法是關閉門窗,預防蚜蟲寬緣金小蜂天敵入棚,或將被蚜蟲寬緣金小蜂寄生的蜂種移出棚外,對食蚜蠅、瓢蟲、煙盲蝽進行人工捕捉。所述溫棚如圖I所示,由連體的大棚架I及覆蓋在大棚架I外圍的棚膜2構成,包括兩個穹頂、兩個側面和兩個端面,大棚架I為鋼架結構,長50米、寬12米,肩高3米、拱高4. 6米,大棚架I的立柱9間距3米、跨距6米、拱距0. 75米,拱頂上設有三根縱桿10 ;大棚架I上有4套卷膜器8,其中兩套安裝在大棚架I兩側,另外兩套安裝在大棚架I外頂部,大棚架I內頂部設置有遮陽網5,遮陽網5下方有用于繁殖煙蚜的繁蚜室6,繁蚜室6由框架3和覆蓋在框架3外圍的60目防蟲網4構成,繁蚜室6有兩排,分別沿大棚架I內兩側面排布,每排繁蚜室6有17間,其中一排繁蚜室6長6米、寬3米、高I. 8米,另ー排繁蚜室6長4. 5米、寬3米、高I. 8米,兩排繁蚜室6之間留I. 5米寬的走道7。每間繁殖煙蚜分別為27萬頭和21萬頭以上,繁殖煙蚜繭蜂分別為18萬頭和14萬頭以上。
權利要求
1.煙蚜繭蜂越冬保種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順序步驟 步驟I:溫棚選種 步驟I. I :培育寄主植株 將煙苗、蘿卜苗或青菜苗采用漂浮育苗方法育苗,成苗后,將苗株移栽至由防蟲網圍成的繁蚜室中的盆內,培育20-30天后,進行苗株接蚜,所述苗株接蚜是指在每棵苗株上人工接四齡蚜蟲或無翅成蚜8-12頭,所述成苗是指煙苗培育至七葉一心,蘿卜苗或青菜苗培育至五葉一心; 苗株接蚜后的管理做到小水勤澆,確保盆土濕潤,避免植株萎蔫;通過溫棚通氣窗、遮陽網來調控棚內溫、濕度和光照,保持繁蚜室內溫度22±5°C,濕度50%-70%,確保室內通風、透光;防治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防治重寄生蜂; 苗株接蚜后15-20天,當每棵苗株上的煙蚜繁殖到2000頭時,培育得到寄主植株; 步驟I. 2 :采集蜂源 每年8-10月,從田間雜草、大田蔬菜中挑選個大無病菌的野生僵蚜或野生繭蜂,收集于試管中,將上述野生僵蚜弓I入溫棚中,使野生僵蚜發育成野生繭蜂; 挑選溫棚內培育的個大的室內繭蜂; 將上述野生繭蜂與室內繭蜂按4:6的數量混合后,作為溫棚接種用的繭蜂; 步驟I. 3:溫棚內接蜂 選取步驟I. I中未接種過繭蜂的寄主植株,按每株寄主植株接種20頭繭蜂的比例,將溫棚接種用的繭蜂放入繁蚜室中,使繭蜂飛到寄主植株上,尋找煙蚜產卵寄生,形成僵蚜,完成溫棚內接蜂過程; 步驟I. 4 :提純復壯 溫棚內接蜂20天后,對僵蚜進行篩選,清除帶病僵蚜和被重寄生蜂寄生的僵蚜,保留健壯無重寄生表現的僵蚜,發育成繭蜂,作為溫棚接種用的繭蜂,返回到步驟I. 3中再次進行溫棚內接蜂; 步驟2 :冬季溫室保種 步驟2. I :培育保種植株 11月至次年2月,將煙苗、蘿卜苗或青菜苗采用漂浮育苗方法育苗,成苗后,將苗株移栽至玻璃溫室中的盆內,培育20-30天后,進行苗株接蚜,所述苗株接蚜是指在每棵苗株上人工接四齡蚜蟲或無翅成蚜8-12頭,所述成苗是指煙苗培育至七葉一心,蘿卜苗或青菜苗培育至五葉一心,所述玻璃溫室是指鋼架玻璃結構的溫室,玻璃溫室內通過取暖器和加濕器來加溫和保濕,使玻璃溫室內的溫度控制在15-25°C、濕度控制在50%左右,并使玻璃溫室處于自然光照條件下; 苗株接蚜后15-20天,當每棵苗株上的煙蚜繁殖到2000頭時,培育得到保種植株; 將經過2-3次按步驟1.4提純復壯后的繭蜂,作為溫室接種用的繭蜂; 步驟2. 2:溫室內接蜂 選取步驟2. I中未接種過繭蜂的保種植株,按每株保種植株接種20頭繭蜂的比例,將溫室接種用的繭蜂放入玻璃溫室中,使繭蜂飛到保種植株上,尋找煙蚜產卵寄生,形成僵蚜,完成溫室內接蜂過程; 步驟2. 3 :提純復壯溫室內接蜂20天后,對僵蚜進行篩選,清除帶病僵蚜和被重寄生蜂寄生的僵蚜,保留健壯無重寄生表現的僵蚜,發育成繭蜂,作為溫室接種用的繭蜂,返回到步驟2. 2中再次進行溫室內接蜂; 步驟3 :溫棚擴繁 次年2月至4月,將步驟2中經數次提純復壯后的繭蜂,作為接種用的繭蜂,返回到步驟I. 3溫棚內接蜂及后續的步驟I. 4提純復壯,進行繭蜂擴繁,得到大量用于5-7月在煙田散放的繭蜂。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煙蚜繭蜂越冬保種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2. 3中,保留的健壯無重寄生表現的僵蚜,需要在僵化4-5天后,將其裝于試管中,冷藏于5°C的人工氣候箱中貯存20-30天,然后再將其取出來發育成繭蜂,作為溫室接種用的繭蜂。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煙蚜繭蜂越冬保種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驟I. I中用于培育寄主植株的栽培土,以及步驟2. I中用于培育保種植株的栽培土的配制方法如下選取沒有種過煙和蔬菜的紅壤土 1000 kg,加入腐熟農家肥300 kg、鈣鎂磷肥20 kg進行充分拌勻,堆捂發酵30d以上,裝盆時加入適量殺菌劑和殺蟲劑,充分拌勻,防止土壤帶病蟲,配制得到栽培土 ; 所述步驟I. I中,通過溫棚通氣窗、遮陽網來調控棚內溫、濕度和光照的具體方法是光照強的晴天卷起大棚側面的薄膜,使棚內空氣對流,展開遮陽網降低光照,從而使大棚內的溫度不至太高;傍晚放下側面的薄膜,使棚內夜間溫度不低于10°C;陰天側面的薄膜不卷起,同時收起遮陽網,使棚內有適宜的光照; 所述步驟I. I中,防治白粉病的方法是減少溫棚濕度,增加光照; 所述步驟I. I中,防治重寄生蜂的方法是關閉門窗,預防蚜蟲寬緣金小蜂天敵入棚,或將被蚜蟲寬緣金小蜂寄生的蜂種移出棚外,對食蚜蠅、瓢蟲、煙盲蝽進行人工捕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煙蚜繭蜂越冬保種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溫棚由連體的大棚架(I)及覆蓋在大棚架(I)外圍的棚膜(2 )構成,包括兩個穹頂、兩個側面和兩個端面,大棚架(I)為鋼架結構,長50米、寬12米,肩高3米、拱高4. 6米,大棚架(I)的立柱(9)間距3米、跨距6米、拱距O. 75米,拱頂上設有三根縱桿(10);大棚架(I)上有4套卷膜器(8),其中兩套安裝在大棚架(I)兩側,另外兩套安裝在大棚架(I)夕卜頂部,大棚架(I)內頂部設置有遮陽網(5),遮陽網(5)下方有用于繁殖煙蚜的繁蚜室(6),繁蚜室(6)由框架(3)和覆蓋在框架(3)外圍的60目防蟲網(4)構成,繁蚜室(6)有兩排,分別沿大棚架(I)內兩側面排布,每排繁蚜室(6)有17間,其中一排繁蚜室(6)長6米、寬3米、高I. 8米,另一排繁蚜室(6)長4. 5米、寬3米、高I. 8米,兩排繁蚜室(6)之間留I. 5米寬的走道(7)。
全文摘要
煙蚜繭蜂越冬保種繁育方法,屬于生物防治技術領域,解決現有技術中難于對煙蚜繭蜂進行越冬保種,難于滿足次年煙草種植季節對煙蚜繭蜂的大量需求的問題,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溫棚選種包括培育寄主植株、采集蜂源、溫棚內接蜂、提純復壯;步驟2冬季溫室保種包括培育保種植株、溫室內接蜂、提純復壯;步驟3溫棚擴繁。本發明利用8月大量繁蜂結束至次年4月,大量繁蜂開始前這段時間,成功地積累和保存煙蚜繭蜂,為翌年大量繁殖煙蚜繭蜂保育提供足夠數量和質量較好的煙蚜繭蜂。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812933SQ20121033377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1日
發明者田澤華, 計思貴, 余硯碧, 張立猛, 楊碩媛, 趙進龍, 谷星慧, 崔永和, 李紅生, 李永生, 李紅娟, 劉芳, 蔣叢蓮, 楊春, 李春林, 楊川, 吳云波, 任偉, 李林燕 申請人:云南省煙草公司玉溪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