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日光溫室光照調節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溫室光照調節技術,具體的說是通過人工調節日光溫室光照時間和范圍來調整溫室溫度均衡,改善作物生長環境。
背景技術:
日光溫室里不但光照明顯低于自然界,而且光照的分布不均勻,越靠近薄膜越強,向下遞減,遞減速度比室外大。為此發明ー種光照調節技術,調節溫室光照時間和范圍,使溫室溫度均衡、適中,改善作物生長環境,提高產量和質量
發明內容
I、將溫室進行科學的采光設計,覆蓋無滴膜,這樣能増加光照強度20% -25%,室內地溫和氣溫提高2-3°C,室內濕度降低10% -12%,同時減少了病害的發生。2、在后墻處或栽培畦后側張掛反光幕,可提高后部光照度。張掛反光幕后,太陽光照射到反光幕上,反射到反光幕前的地面和空中,増加光照度,提高氣溫和地溫效果明顯。3、采用強度大、橫斷面積小的骨架材料,盡量建成無柱或少柱溫室,以減少骨架遮蔭面積。采用階梯式栽培,保持樹體前低后高;采用南北行栽植,加大行距,縮小株距或采用主副行栽培,以減少株間遮蔭。4、地面鋪設銀灰膜或鋁箔等發光膜,能増加植株間光照強度,井能防止下部葉片早衰。5、在大棚內種植蔬菜、果樹或花卉時,要按照“北高南低”的原則合理配植。6、將白熾燈與日光燈配合使用進行補光,燈泡應與植物生長點和棚膜之間保證安全使用距離,每天上午揭苫前和下午蓋苫后各補光2小時左右。
具體實施例方式I、覆無滴膜,清理膜面。首先要進行科學的采光設計,覆蓋無滴膜。覆蓋無滴膜的日光溫室光照強度能増加20% -25%,棚室內地溫和氣溫提高2-3°C,室內濕度降低10%-12%,同時減少了病害的發生。每天揭開草苫后清理薄膜表面,防止有草屑、灰塵影響透光。2、掛反光幕。在后墻處或栽培畦后側張掛反光幕,可提高后部光照度。反光幕就是利用鍍鋁聚酯膜張桂。在上部拉I道細鐵絲,把反光幕搭在細鐵絲上,用曲別針固定,也可以裁成2米長,緊挨張掛。張掛反光幕后,太陽光照射到反光幕上,反射到反光幕前的地面和空中,増加光照度,提高氣溫和地溫效果明顯。反光幕注意保管可使多年,反光幕對日光溫室后部作物增產明顯。3、減少遮蔭。宜采用強度大、橫斷面積小的骨架材料,盡量建成無柱或少柱溫室,以減少骨架遮蔭面積。采用階梯式栽培,保持樹體前低后高;采用南北行栽植,加大行距,縮小株距或采用主副行栽培,以減少株間遮蔭。
4、鋪反光膜。地面鋪設銀灰膜或鋁箔,也能増加植株間光照強度,井能防止下部葉片早衰。5、合理栽植。在塑料大棚內種植蔬菜、果樹或花卉時,要按照“北高南低”的原則
合理配植。6、人工補光。人工補光一般用電燈,要能模擬自然光源,具有太陽光的連續光譜。應將白熾燈與日光燈配合使用。安裝電燈,燈泡應距離植物生長點和棚膜各50厘米左右,以保證使用安全。每天上午揭苫前和下午蓋苫后各補光2小時左右。·
權利要求
1.此技術是通過人工調節日光溫室光照時間和范圍來調整溫室溫度均衡,改善作物生長環境。
首先要覆蓋無滴膜,增加光照強度,提高室內地溫和氣溫,降低室內濕度,同時也減少了病害的發生。然后在后墻處或栽培畦后側張掛反光幕,太陽光照射到反光幕上,反射到反光幕前的地面和空中,增加光照度,提高氣溫和地溫。采用強度大、橫斷面積小的骨架材料,盡量建成無柱或少柱溫室,以減少骨架遮蔭面積。植物采用階梯式栽培,保持樹體前低后高,采用南北行栽植,加大行距,縮小株距或采用主副行栽培,以減少株間遮蔭,同時要按照“北高南低”的原則合理配植。在地面鋪設銀灰膜或鋁箔等發光膜,能增加植株間光照強度,并能防止下部葉片早衰。在每天上午揭苫前和下午蓋苫后用白熾燈或日光燈各補光2小時左右增加室內光照時間。這樣就提高了溫室的光照時間,改善作物生長環境。
全文摘要
通過人工調節日光溫室光照時間和范圍來調整溫室溫度均衡、適中,改善作物生長環境,提高產量和質量。首先,覆蓋無滴膜,增加光照強度,提高室內地溫和氣溫,降低室內濕度,同時也減少了病害的發生。然后在后墻處或栽培畦后側張掛反光幕,太陽光照射到反光幕上,反射到反光幕前的地面和空中,增加光照度,提高氣溫和地溫。采用強度大、橫斷面積小的骨架材料,盡量建成無柱或少柱溫室,以減少骨架遮蔭面積。植物采用階梯式栽培,保持樹體前低后高,采用南北行栽植,加大行距,縮小株距或采用主副行栽培,以減少株間遮蔭,同時要按照“北高南低”的原則合理配植。在地面鋪設銀灰膜或鋁箔等發光膜,能增加植株間光照強度,并能防止下部葉片早衰。在每天上午揭苫前和下午蓋苫后用白熾燈或日光燈各補光2小時左右增加室內光照時間。
文檔編號A01G9/24GK102835284SQ20121033859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5日
發明者邱波 申請人:邱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