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棉花化學打頂方法

文檔序號:219840閱讀:201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棉花化學打頂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業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種棉花化學打頂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是棉花生產、消費和貿易大國,棉花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糧、棉、油三大產業中,棉花是勞動最密集型的產業,嚴重影響了人們植棉的積極性。打頂是我國棉花栽培管理的一個關鍵環節,直接影響棉花的最終產量和品質。棉花是喜溫作物,具有無限生長習性,為了充分利用有效生長期,減少無效蕾鈴的發生,當棉花進入一定生長階段(約在花鈴期),需進行打頂。一直以來,我國棉花生產上采用人工打頂的方法(手工掐除棉花主莖頂端生長點,有時還需要去除果枝的生長點即打群尖),打頂效率低、勞動強度大,畝投入人工成本高,同時也阻礙了機械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和植棉成本的進一步降低。為替代棉花人工打頂,人們試圖研制打頂機械,20世紀60年代初八一農學院農業機械系就研制了馬拉棉花打頂機,近年來石河子大學又研制了組控式單行仿形棉花打頂機(胡斌等,2008 ;羅聽等,2008 ;唐軍等,2008),但均因棉花個體差異大、棉田不平坦、減產等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未能有效推廣。也有研究者進行了化學藥劑控制棉花頂端優勢的試驗,李雪等(2009)研究了葉面噴施辛酸甲醋、癸酸甲醋和6-芐基腺嘌呤(6-BA)對棉花去頂的影響。結果表明辛酸甲醋、癸酸甲醋和6-BA適宜濃度處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打頂。然而未見在棉花生產中應用該類物質進行打頂作業。李新裕等(2001)進行了長絨棉化學封頂取代人工打頂的試驗,結果表明用化學封頂取代人工打頂可減輕人工勞動強度,提高作業效率,提高產量。但單用DPC進行封頂不能很好地滿足生產的要求,尤其對于陸地棉的控制效果更不理想,難以推廣應用。近兩年來,農資市場上出現了棉花打頂劑、整枝劑等農藥產品,然而相應棉花化學打頂技術缺少研究,更未形成標準與規范,極易對棉花產量、品質產生負面影響。可見,人工打頂這一勞動密集環節是棉花生產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其主要缺點有(I)工作量大、效率低,熟練工每人每天打頂不足3畝;(2)難操作,人工打頂方法難有嚴格的標準,一般要求打掉頂端一葉一心,較難辨認,很容易打頂過大或過小。打頂過大即“大把揪”的方法,這種方法多去了幾臺果枝,相當于提前了打頂時間,不僅浪費了用在這幾臺果枝上的養料,也嚴重影響了棉花產量;打頂過小,則不易分清頂芽和最頂部的一臺小果枝,容易將最上面的一臺果枝誤認為頂芽而被摘除,而且費工多。(3)時效性差。若按每人2公頃的管理定額,則整個打頂過程要用10天左右的時間,難以做到統一快速結束的要求,很容易錯過有效臨界現蕾期。(4)易漏打。人工打頂時漏打現象嚴重,需要檢查幾遍或者補打頂幾次才能達到較好效果。
(5)打頂整齊度低。不同勞動者打頂標準不一致或者打頂時間不一致均會影響棉
田整齊度。因此,現有技術存在缺陷,需要改進。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化學控制替代棉花人工打頂的方法,該方法是在棉花初花期前后3-5天葉面噴施縮節胺(Mepiquat chloride)進行基礎化控,棉花盛花期前后(棉株有2-5臺果枝開花時)噴施化學打頂劑,之后3-15天內再次噴施縮節安進行穩定株型化控。本發明利用棉花化學打頂劑強力抑制棉花頂端優勢的性能,結合植物生長調節劑縮節安控制節間伸長的作用原理,對棉花進行化學封頂。通過本發明的方法可使棉花自封頂從而替代人工打頂。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棉花化學打頂方法,具體操作如下a、棉花初花期前后3-5天噴施縮節胺進行基礎化控,使棉花生長穩健,避免棉花處于旺長態勢,縮節胺劑量4-10克/畝;b、棉花盛花期前后(棉株有2-5臺果枝開花時)葉面噴施化學打頂劑,噴霧應高于棉株,化學打頂劑用量在40-80毫升每畝,兌水15-30公斤;C、噴施化學打頂劑后3-15天內噴施縮節胺進行穩定株型化控,縮節胺劑量在8-15克/畝;所述的打頂劑為以重量百分比計,20% -30%的縮節胺水乳劑、40% -60%的水;15% -25%的氟節胺乳劑。本發明利用化學控制方法替代人工打頂,從而可確保打頂質量,提高棉田整齊度,提高勞動效率,減輕人工勞動強度。隨著活勞動成本的提高,減少勞動投入,簡化植棉過程對于提高植棉效益意義重大。化學打頂將進一步簡化棉花栽培措施,降低勞動投入,增加植棉效益。本技術可進行規模化應用,通過機械噴施化學藥劑的方法替代人工打頂,而且不影響棉花產量與品質;實現了棉花打頂的化學化和機械化,可大幅縮減勞動時間,若按機械噴施計算,每畝化學打頂時間不足3分鐘,使棉花打頂效率提高百倍以上、成本相對較人工打頂降低50%以上,提高人均植棉規模30%以上。本發明利用“棉花化學打頂劑+常規化控”技術模式替代人工打頂,通過葉面噴施的方法實現棉花自封頂,達到優化棉花群體結構、促進結鈴、提高產量的目的。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具體操作按下列步驟進行a、棉花初花期前后3-5天噴施縮節胺進行基礎化控,使棉花生長穩健,避免棉花處于旺長態勢,縮節胺劑量4-10克/畝;b、棉花盛花期前后(棉株有2-5臺果枝開花,單株果枝臺數為8-11臺)葉面噴施化學打頂劑,化學打頂劑用量在40-80ml每畝,兌水15-30公斤;噴霧應高于棉株,噴施化學打頂劑不宜采用吊噴,而是頂噴(平噴),盡量避免噴施化學打頂劑時及前后3天內棉田澆水;C、噴施化學打頂劑后3-15天內噴施縮節胺進行穩定株型化控,縮節胺劑量在8-15克/畝。所述方法中,棉花出苗后至蕾期的縮節胺化控及水肥運籌等栽培措施按照常規進行,避免棉花徒長。d.打頂劑配方以重量百分比計,20 %-30 %的縮節胺(英文名Mepiquat chloride,分子式C7H16ClN)水乳劑、40% -60%的水;15% -25%的氟節胺(英文名Flumetralin,分子式C16H12ClF4N3O4)乳劑。 應用實驗(I) 2010年芳草湖農場6場新2連,面積44畝,品種為新陸早42號,4月27日播種,按照上述方法進行化學打頂,吐絮期實收株數I. 4萬株/畝,平均單株結鈴5. 2個,實收子棉產量380kg/畝,比人工打頂對照354kg/畝高出26kg/畝。(2)2011年農八師147團14連,面積34畝,品種為新陸早42,按照上述方法進行化學打頂,8月上旬棉花自封頂,最終棉花株高90-100cm,果枝數11-12個,單株結鈴6個,單株鈴數比人工打頂多O. 5個,子棉產量450kg/畝。(3) 2011年農八師147團16連,面積35畝,品種為炮臺I號,按照上述方法進行化學打頂,8月上旬棉花自封頂,最終單株結鈴6. 5個,子棉產量410kg/畝。應當理解的是,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可以根據上述說明加以改進或變換,而所有這些改進和變換都應屬于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棉花化學打頂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操作如下 a、棉花初花期前后3-5天噴施縮節胺進行基礎化控,使棉花生長穩健,避免棉花處于旺長態勢,縮節胺劑量4-10克/畝; b、棉花盛花期前后(棉株有2-5臺果枝開花時)葉面噴施化學打頂劑,噴霧應高于棉株,化學打頂劑用量在40-80毫升每畝,兌水15-30公斤; C、噴施化學打頂劑后3-15天內噴施縮節胺進行穩定株型化控,縮節胺劑量在8-15克/畝; 所述的打頂劑為以重量百分比計,20% -30%的縮節胺水乳劑、40% -60%的水;15% -25%的氟節胺乳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棉花化學打頂方法,具體操作如下a、棉花初花期前后3-5天噴施縮節胺進行基礎化控,使棉花生長穩健,避免棉花處于旺長態勢,縮節胺劑量4-10克/畝;b、棉花盛花期前后葉面噴施化學打頂劑,噴霧應高于棉株,化學打頂劑用量在40-80毫升每畝,兌水15-30公斤;c、噴施化學打頂劑后3-15天內噴施縮節胺進行穩定株型化控,縮節胺劑量在8-15克/畝;所述的打頂劑為以重量百分比計,20%-30%的縮節胺水乳劑、40%-60%的水;15%-25%的氟節胺乳劑。可實現棉花自封頂,確保打頂質量,提高棉田打頂整齊度,提高勞動效率,減輕人工勞動強度。
文檔編號A01G7/06GK102823411SQ20121033933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0日
發明者趙強, 田曉莉, 張巨松, 周春江, 惲友蘭 申請人:新疆農業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文县| 榆树市| 顺昌县| 简阳市| 斗六市| 汽车| 特克斯县| 潼关县| 镇雄县| 东辽县| 宜宾市| 新乡县| 同德县| 苏尼特左旗| 华坪县| 泾源县| 霍山县| 武功县| 江都市| 红安县| 五莲县| 通海县| 板桥市| 阿拉善盟| 黄石市| 宝坻区| 绥中县| 亳州市| 额济纳旗| 托克逊县| 龙江县| 敦化市| 淮滨县| 深圳市| 湘潭市| 衡阳县| 巴林右旗| 大石桥市| 连南| 井陉县| 康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