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山藥珠芽的組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ー種植物的組培技術,特別地涉及山藥珠芽的組培技木。
背景技術:
山藥(Dioscorea opposita Thunb.),別名薯菌、懷山藥,為薯菌科多年生纏繞草本植物。其根莖經去外皮干燥后可入藥,具補脾胃,補肺益陰,固腎澀精等作用,主治體倦,虛勞咳嗽,肺虛咳喘,腎虛遺精等癥,除藥用外還可食用。山藥的傳統繁殖方法主要有兩種,ー種是蘆頭繁殖法,一種是珠芽繁殖法。蘆頭繁殖法主要是指選取蘆頭(脖頸短)、粗壯、無病蟲害、芽頭飽滿的山藥,將上部7-10厘米長折下,置于室內通風處晾5-7天,貯藏于室內或窖內越冬。翌年4月取出用于種植。珠芽繁殖法是指選取無病蟲害、無損傷、個頭較大的珠芽。用濕沙埋在室內或窖內過冬,防止受凍或
相對于蘆頭繁殖來說,珠芽繁殖的成活率更高,而且長期使用蘆頭繁殖存在嚴重的退化現象,另外珠芽的體積小,便于保存和運輸,因此從上述角度來說珠芽繁殖要優于蘆頭繁殖,但是珠芽繁殖也有其自身的缺陷,那就是珠芽比蘆頭更加嬌嫩,需要更嚴格的貯存條件。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ー種山藥珠芽的組培方法,通過這種方法能讓珠芽在短時間內快速大量地増殖,從而大大降低需要貯存的珠芽數量,同時也大大提高了珠芽繁殖的范圍。本發明所述的山藥珠芽的組培方法如下I、外植物體取材和消毒。將從山藥上取下的珠芽切成長寬分別為O. 5-1厘米的方塊狀,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后用洗衣粉溶液浸泡15分鐘,再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將珠芽塊置于超凈工作臺上,先用75%酒精消毒30秒,然后用O. 1%的升汞溶液浸泡5分鐘,隨后用無菌水沖洗3-4次,置于無菌的干凈培養皿中備用。2、培養基的配置和接種。配置兩種培養基,一種為誘導培養基,一種為增殖培養基,誘導培養基的配方為在MS培養基中加入6-芐氨基腺嘌呤3. Omg/L,蔗糖30g/L,瓊脂8g/L,pH6.0。増殖培養基的配方為在MS培養基中加入6-芐氨基腺嘌呤5. Omg/L,萘こ酸O. 3ml/L,蔗糖30g/L,瓊脂8g/L,pH6. O。在超凈臺中將珠芽芽體朝上接種于誘導培養基上。培養溫度為25±1°C,光照強度12001x,光照時間10h/d。3、叢生珠芽的増殖。在山藥珠芽在誘導培養基上已經長出叢生珠芽之后,將叢生珠芽從主體上切下,將其轉移到增值培養基上進行繼代擴繁。4、馴化移栽。將生長出的珠芽移植至通風、明亮的煉苗室中,揭開培養皿蓋子,將珠芽取出,洗凈粘在其上的培養基,用0. 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15分鐘,再轉移到已消毒的苔蘚基質上。移栽后適當澆水,保持光照在1500-20001X之間,溫度為25-30°C,光照時間12h/d,空氣濕度大于90%。其中步驟2中提到的MS培養基的配方是本領域技術人員所共知的,其配方為工作液濃度單位mg/L大量元素NH4N031 650 ;ΚΝ03 1900 ;CaCl2 · 2H20 440 ;MgS04 · 7H20 370 ;KH2P04170 ;微量元素KI0· 83 ;Η3Β03 6. 2 ; MnSO4 · 4Η20 22. 3 ;ZnS04 · 7Η20 8. 6 ;Na2MnO4 · 2Η200. 25 ;CuSO4 · 5Η20 O. 025 ;CoCl2 · 6Η20 O. 025 ;鐵鹽=FeSO4· 7Η20 27. 8 ;Na2-EDTA · 2Η20 37. 3
有機物質肌醇100 ;煙酸O. 5 ;鹽酸吡哆醇(維生素B6) O. 5 ;鹽酸硫胺素(維生素BI) O. I ;甘氨酸 2. O。其中山藥珠芽在誘導培養基上長出叢生珠芽大約需要13-15天,在増殖培養基上,大約10天左右又可生產新的叢生珠芽,馴化移栽的時間以5-7天為宜。本發明提供的組培方法中的培養基是經過多次試驗得出的較好配方,與一般的培養基相比,本發明提供的誘導培養基能使產生的叢生珠芽更多,產生的速度更快,而增殖培養基則能最快速地使叢生珠芽成熟。通過本發明提供的組培方法,可以使山藥的珠芽在不到ー個月的時間內大量增殖,而且增殖獲得的珠芽的質量都很高,基本上能夠保證無病蟲害,而且生命力旺盛。這樣一方面大大減輕了山藥種植中對珠芽的挑選和采收,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珠芽貯存的成本。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I、外植物體取材和消毒。選取健康且成熟的山藥珠芽,將從山藥上取下的珠芽切成長寬分別為O. 5厘米左右的方塊狀,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后用洗衣粉溶液浸泡15分鐘,再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將珠芽塊置于超凈工作臺上,先用75%酒精消毒30秒,然后用O. 1%的升汞溶液浸泡5分鐘,隨后用無菌水沖洗3-4次,置于無菌的干凈培養皿中備用。2、培養基的配置和接種。配置兩種培養基,一種為誘導培養基,一種為增殖培養基,誘導培養基的配方為在MS培養基中加入6-芐氨基腺嘌呤3. Omg/L,蔗糖30g/L,瓊脂8g/L,pH6.0。増殖培養基的配方為在MS培養基中加入6-芐氨基腺嘌呤5. Omg/L,萘こ酸O. 3ml/L,蔗糖30g/L,瓊脂8g/L,pH6. O。在超凈臺中將珠芽芽體朝上接種于誘導培養基上。培養溫度為25±1°C,光照強度12001x,光照時間10h/d。3、叢生珠芽的増殖。經過13天的時間,誘導培養基上的山藥珠芽平均已經長出4-7個叢生珠芽。在山藥珠芽在誘導培養基上已經長出叢生珠芽之后,將叢生珠芽從主體上切下,將其轉移到增值培養基上進行繼代擴繁。經過10天的時間,繼代珠芽基本生成完全。4、馴化移栽。將生長出的珠芽移植至通風、明亮的煉苗室中,揭開培養皿蓋子,將珠芽取出,洗浄粘在其上的培養基,用O. 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2分鐘,再轉移到已消毒的苔蘚基質上。移栽后適當澆水,保持光照為18001x,溫度為27°C,光照時間12h/d,空氣濕度大于90%。在馴化移栽7天后,這些珠芽即可用于實地土壤種植。這些珠芽在實地土壤種植時的存活率達到99. 4%,長成率達到93%。實施例2
I、外植物體取材和消毒。選取健康且成熟的山藥珠芽,將從山藥上取下的珠芽切成長寬分別為O. 7厘米左右的方塊狀,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后用洗衣粉溶液浸泡15分鐘,再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將珠芽塊置于超凈工作臺上,先用75%酒精消毒30秒,然后用O. 1%的升汞溶液浸泡5分鐘,隨后用無菌水沖洗4次,置于無菌的干凈培養皿中備用。2、培養基的配置和接種。配置兩種培養基,一種為誘導培養基,一種為增殖培養基,誘導培養基的配方為在MS培養基中加入6-芐氨基腺嘌呤3. Omg/L,蔗糖30g/L,瓊脂8g/L,pH6.0。増殖培養基的配方為在MS培養基中加入6-芐氨基腺嘌呤5. Omg/L,萘こ酸O. 3ml/L,蔗糖30g/L,瓊脂8g/L,pH6. O。在超凈臺中將珠芽芽體朝上接種于誘導培養基上。培養溫度為25±1°C,光照強度12001x,光照時間10h/d。3、叢生珠芽的増殖。經過14天的時間,誘導培養基上的山藥珠芽平均已經長出4-6個叢生珠芽。在山藥珠芽在誘導培養基上已經長出叢生珠芽之后,將叢生珠芽從主體上切下,將其轉移到增值培養基上進行繼代擴繁。經過11天的時間,繼代珠芽基本生成完全。4、馴化移栽。將生長出的珠芽移植至通風、明亮的煉苗室中,揭開培養皿蓋子,將 珠芽取出,洗浄粘在其上的培養基,用O. 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2分鐘,再轉移到已消毒的苔蘚基質上。移栽后適當澆水,保持光照為18001x,溫度為27°C,光照時間12h/d,空氣濕度大于90%。在馴化移栽6天后,這些珠芽即可用于實地土壤種植。這些珠芽在實地土壤種植時的存活率達到99. 2%,長成率達到92%。實施例3I、外植物體取材和消毒。選取健康且成熟的山藥珠芽,將從山藥上取下的珠芽切成長寬分別為I厘米左右的方塊狀,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后用洗衣粉溶液浸泡15分鐘,再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將珠芽塊置于超凈工作臺上,先用75%酒精消毒30秒,然后用O. 1%的升汞溶液浸泡5分鐘,隨后用無菌水沖洗4次,置于無菌的干凈培養皿中備用。2、培養基的配置和接種。配置兩種培養基,一種為誘導培養基,一種為增殖培養基,誘導培養基的配方為在MS培養基中加入6-芐氨基腺嘌呤3. Omg/L,蔗糖30g/L,瓊脂8g/L,pH6.0。増殖培養基的配方為在MS培養基中加入6-芐氨基腺嘌呤5. Omg/L,萘こ酸0. 3ml/L,蔗糖30g/L,瓊脂8g/L,pH6. O。在超凈臺中將珠芽芽體朝上接種于誘導培養基上。培養溫度為25±1°C,光照強度12001x,光照時間10h/d。3、叢生珠芽的増殖。經過15天的時間,誘導培養基上的山藥珠芽平均已經長出3-6個叢生珠芽。在山藥珠芽在誘導培養基上已經長出叢生珠芽之后,將叢生珠芽從主體上切下,將其轉移到增值培養基上進行繼代擴繁。經過11天的時間,繼代珠芽基本生成完全。4、馴化移栽。將生長出的珠芽移植至通風、明亮的煉苗室中,揭開培養皿蓋子,將珠芽取出,洗浄粘在其上的培養基,用0. 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2分鐘,再轉移到已消毒的苔蘚基質上。移栽后適當澆水,保持光照為18001x,溫度為27°C,光照時間12h/d,空氣濕度大于90%。在馴化移栽7天后,這些珠芽即可用于實地土壤種植。這些珠芽在實地土壤種植時的存活率達到99. 0%,長成率達到91%。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發明公開的內容和所掌握的本領域技術對本發明內容作出替換或變型,但是這些替換或變型都不應視為脫離本發明構思的,這些替換或變型均在本發明要求保護的權利范圍內。
權利要求
1.ー種山藥珠芽的組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外植物體取材和消毒,將從山藥上取下的珠芽切成長寬分別為O.5-1厘米的方塊狀,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后用洗衣粉溶液浸泡15分鐘,再用自來水沖洗干凈。將珠芽塊置于超凈工作臺上,先用75%酒精消毒30秒,然后用O. 1%的升汞溶液浸泡5分鐘,隨后用無菌水沖洗3-4次,置于無菌的干凈培養皿中備用, 2)培養基的配置和接種,配置兩種培養基,一種為誘導培養基,一種為增殖培養基,在超凈臺中將珠芽芽體朝上接種于誘導培養基上。培養溫度為25±1°C,光照強度12001x,光照時間I Oh/d, 3)叢生珠芽的増殖,在山藥珠芽在誘導培養基上已經長出叢生珠芽之后,將叢生珠芽從主體上切下,將其轉移到增值培養基上進行繼代擴繁, 4)馴化移栽,將生長出的珠芽移植至通風、明亮的煉苗室中,揭開培養皿蓋子,將珠芽取出,洗浄粘在其上的培養基,用O. 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15分鐘,再轉移到已消毒的苔蘚基質上。移栽后適當澆水,保持光照在1500-20001x之間,溫度為25-30°C,光照時間12h/d,空氣濕度大于90%。
2.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山藥珠芽的組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誘導培養基的配方為在MS培養基中加入6-芐氨基腺嘌呤3. Omg/L,蔗糖30g/L,瓊脂8g/L,pH6. O。
3.權利要求I中所述的山藥珠芽的組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的增殖培養基的配方為在MS培養基中加入6-芐氨基腺嘌呤5. Omg/L,萘こ酸O. 3ml/L,蔗糖30g/L,瓊脂 8g/L,pH6.0。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山藥珠芽的組培方法。包括外植物體取材和消毒,培養基的配置和接種,叢生珠芽的增殖以及馴化移栽。通過這種方法能讓珠芽在短時間內快速大量地增殖,從而大大降低了需要貯存的珠芽數量,同時也大大提高了珠芽繁殖的使用范圍。
文檔編號A01H4/00GK102823501SQ201210351638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0日
發明者彭江晨 申請人:溧陽市天目湖保健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