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取代苯丙(烯)醛縮氨基硫脲類化合物及其作為農用殺菌劑的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類如式I所示的新型取代苯丙(烯)醛縮氨基硫脲類化合物及其作為農用殺菌劑的用途。其中:R為(C1-C4)烷基,(C1-C4)烷氧基,鹵素,三氟甲基,三氟甲氧基,硝基。R的取代位置為單,雙或多取代。R尤其特指:2-氟,4-溴,3-三氟甲基,3-甲基,3,4,5-三甲氧基。-A-為-CH2-CH2-或-CH=CH-。本發明通過殺菌活性實驗發現,式I化合物對四種植物致病菌(番茄灰霉病、油菜菌核病、棉花枯萎病和水稻紋枯病)具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可以作為殺菌劑防治上述植物病害。
【專利說明】新型取代苯丙(烯)醛縮氨基硫脲類化合物及其作為農用
殺菌劑的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類新型取代苯丙(烯)醛縮氨基硫脲類化合物以及該類化合物作為農用殺菌劑的應用。
【背景技術】
[0002]地球上現有真菌100多萬種,對人類的生活造成很大影響。從20世紀早期起,殺菌劑開始得到廣泛應用。但是,隨著應用范圍的不斷擴大,加上真菌的繁殖變異速度快,現有的殺菌劑不可避免地產生了藥害、抗藥性等問題。因此,研發新型高效、廣譜、對環境安全的殺菌劑刻不容緩。
[0003]縮氨基硫脲類化合物具有多重生物活性,其抗細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結核菌、抗腫瘤、抗麻風病、抗寄生蟲等活性一直被廣泛的研究。1946年,Domagk等(Naturwissenschaften, 1946, 33, 315)發現苯甲醒縮氨基硫脲具有抗菌活性。1999年,金淑惠等(農藥學學報,1999,3,88)合成了 N-取代環十二酮縮氨基硫脲,化合物對棉花紅腐病表現出較好的抑制作用,對棉花立枯病、棉花枯萎病也具有一定的殺菌活性。2008年,呂美云(宜春學院學報,2008,30,23)測定聯苯乙酮縮氨基硫脲及其銅配合物對草莓灰霉病的抑菌作用,同時發現金屬銅的加入顯著增強了配體的抑菌活性。肉桂醛作為一種天然產物,具有殺菌、防腐、抗潰瘍、抗癌等功能,因此眾多科研工作者對其衍生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1963年,Kai等(Arzneimittel-Forschung.1963,13,822)發現肉桂醒縮氨基硫脲具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1976年,Asbjorn等(CA1976254105)報道了用肉桂醛縮氨基硫脲處理的小麥種子能有效的防止小麥矮腥黑穗病的發生。
[0004]本實驗室前期工作曾合成了一系列取代苯基呋喃甲醛縮氨基硫脲類化合物和取代苯丙醛縮氨基硫脲化合物,發現其對棉鈴蟲酪氨酸酶具有抑制作用(CN201010100979.1,CN201110099255.4),但尚未有作為抗真菌劑的報導。本發明將公開一類新型的取代苯基丙(烯)醛縮氨基硫脲類化合物及其作為農用殺菌劑的應用。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取代苯丙(烯)醛縮氨基硫脲類化合物以及該類化合物作為殺菌劑的應用。本發明中植物病害特指番茄灰霉病、油菜菌核病、棉花枯萎病和水稻紋枯病。 [0006]本發明所述的取代苯丙(烯)醛縮氨基硫脲類化合物是指具有以下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
[0007]
【權利要求】
1.式I所示化合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R為3,4,5-(0CH3)3、3-CH3、2-F、3-CF3、4-Br的化合物,為本發明首次報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化合物,作為殺菌劑在植物保護中的應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應用,是指對造成植物病害的致病菌具有明顯抑制作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應用,植物病害特指番茄灰霉病、油菜菌核病、棉花枯萎病和水稻紋枯病。
【文檔編號】A01N47/34GK103694155SQ201210365052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7日
【發明者】楊新玲, 徐焱, 凌云, 李慧, 苗宏健, 雷鵬 申請人:中國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