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天麻紙卷棒播種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的天麻紙卷棒播種技術屬于天麻人工種植技術領域,具體地說屬于一種天麻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的育種方法。
背景技術:
天麻有性繁殖常規的播種方法是在準備好種天麻的床面上,先撒上一層濕潤的樹葉,再將已拌好的萌發菌蒴果種撒在樹葉上,上面再間隔壓上已培養好的密環菌菌棒,再蓋上培養料,最后再蓋上一層樹葉,進行保濕控溫管理,兩三年后收獲大小天麻。這種典型的廣種薄收的播種方法,種子萌發率低,原球莖接菌率低,因為只有直接壓在菌棒下面的種 子萌發而形成的原球莖才有及時接上密環菌的可能,其他大部分種子萌發形成的原球莖與菌棒間由于培養料、樹葉的存在呈現隔離狀態,接上密環菌機會很少,而原球莖本身又不斷分生,消耗自身營養,營養耗盡后便自然死亡。后來有人在菌棒上面又撒上一層萌發菌蒴果種子,效果有所提高。進而又有人發明了天麻卷棒播種技術,即取一塊遮陽網平放于地面,撒上一層濕潤的樹葉,再撒上已拌好的萌發菌蒴果種,取一根已培養好的菌棒,平放于遮陽網的一端,用雙手將遮陽網連同樹葉、萌發菌蒴果種、菌棒一同滾動卷起成筒狀包好,然后埋入培養料中,進行常規的保濕控溫管理。這種卷棒播種技術使得天麻萌發菌種子與菌棒得到了充分緊密的接觸,提高了種子萌發率和原球莖的接菌率,但在實踐中又發現,遮陽網的網線會束縛或損傷天麻;若改用網眼較大的織網,卷棒時就要多放樹葉以防種子漏掉,這樣埋入培養料中后,由于樹葉過多,蓬松透氣失水快,從而加大了后期補水保濕的管理難度,澆水多了會爛種,水少了澆不透,種子會干枯而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天麻紙卷棒播種技術,既能提高種子萌發率,原球莖的接菌率,又可以播種米麻或原球莖,提高菌材利用率,又不會出現束縛或損傷天麻的現象,便于操作和后期溫濕度管理,為天麻集中、高效工廠化育種提供切實可行的播種方法。與常規播種法相比,產量可提高2倍以上。本發明的天麻紙卷棒播種技術,其技術特征是取一張長方形的紙平放在平面上,撒上一層濕潤的闊葉樹落葉,再撒上一層已拌好的天麻萌發菌蒴果種(或米麻或原球莖),與菌棒一同緊密的卷起,并包裹好兩端,用紙繩扎好或膠粘好邊緣即成為一個天麻紙卷棒,然后間隔擺放在準備好的種天麻的培養料中,并蓋上培養料,最上層再蓋上濕樹葉進行常規的保濕控溫管理至收獲。本發明的紙卷棒播種技術,利用紙張干時起包裹作用,吸足水分后又會自動解體的特性,解體后又不分解影響天麻正常生長的有害物質,這樣就完全彌補了天麻常規播種及卷棒播種技術的不足,此技術可以播種天麻有性繁殖的萌發菌蒴果種,也可以播種無性繁殖階段的米麻,還可以播種事先集中培育出來的原球莖,在事先沒有培養菌棒的情況下,還可以用于“三下窩”的播種方法,做出的各種紙卷棒均可單雙層擺放于畦床、層架、箱、筐中進行常規培養管理。這使天麻集中高效優質工廠化育種成為可能。
附圖是本發明的天麻紙卷棒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是濕度達到40 60%能自行解體的一張紙,圖中2是濕潤的闊葉樹落葉,圖中3是天麻種子,圖中4是長滿蜜環菌菌索的菌棒。卷棒時先在紙I上撒一層樹葉2,然后在樹葉2上再撒一層天麻種子3,上面再放上菌棒4于紙I的一端中間位置,再用雙手將紙I連同樹葉2天麻種子3和菌棒4 一同卷起,并包好兩端和邊緣,也可用紙繩扎好或用膠粘好即成為一個待培養的天麻紙卷棒。這種紙卷棒可按常規管理方法埋入已準備好能種天麻的各種環境(如畦床、層架、箱、筐等)的培養料中進行保濕控溫培養。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天麻有性繁殖紙卷棒播種
取一張長40cm,寬30cm的紙,平放在地面上,撒上一層提前6小時清洗浸泡浙去水分的闊葉樹落葉,再撒上一層已拌好的天麻萌發菌蒴果種(一袋萌發菌拌一個蒴果可卷2根棒),取一根已培養好的直徑3-8cm,長30cm的菌棒,順長平放于紙的一端中間部位,然后,雙手將紙連同紙上的樹葉、萌發菌蒴果種、菌棒一同緊密地卷起,并包裹好兩端,用紙繩捆好或膠粘好紙邊緣,即成為一個天麻紙卷棒。將包好的眾多天麻紙卷棒,間隔5cm擺放在準備好的天麻栽培畦床上,橫向或順向成品字形擺放兩層,兩層間隔培養料3cm厚,每平方米約能擺放40個紙卷棒,上層棒上培養料5cm厚,上面再覆一層濕潤的樹葉或麥秸、稻草等進行保濕控溫常規管理。實施例2天麻米麻紙卷棒播種
實施例I播種的天麻培養6-8個月收獲0代種,收獲時取下上層樹葉,輕輕扒開上面培養料,用雙手抓住菌棒兩端取出,收取0代白麻種移栽,菌棒上會連帶有原球莖和米麻,可原樣埋入培養料中繼續培養,如菌棒營養不足可間隔放入新菌材補充營養,對于菌棒上連帶的或培養料中過多的原球莖和米麻,可另取一張長40cm,寬30cm的紙平放在地面上,直接撒上一層收獲的原球莖和米麻,再放上一根直徑3-8cm,長30cm的菌棒,順長平放于紙的一端中間位置,然后雙手將紙連同原球莖和米麻、菌棒一同緊密卷起并包好,再埋入培養料中繼續培養收獲下一代麻種。實施例3 天麻原球莖紙卷棒播種
取一張長40cm,寬30cm的紙平放在地面上,直接撒上一層事先已專門培育好的原球莖,再放上一根直徑3-8cm,長30cm的長滿菌索的菌棒,順長平放于紙的一端中間位置,然后用雙手將紙連同原球莖、菌棒一同緊密卷起并包好成為一個天麻原球莖紙卷棒,埋入培養料進行常規保濕控溫培4飛個月,就可收獲0代天麻種。實施例4 “三下窩”紙卷棒播種
取一張長40cm,寬30cm的紙,平放在地面上,撒上一層提前6小時準備好的濕潤的闊葉樹落葉,再撒上一層已拌好的天麻萌發菌蒴果種,再撒上密環菌生產種(最好是枝條種),最后放上一根直徑3-8cm,長30cm的沒培養的菌材于紙的一端中間部位,再用雙手將紙連同樹葉、天麻萌發菌蒴果種、密環菌種及菌材一同緊密地卷起,并包裹好兩端成為一個天麻紙卷棒,再埋入培養料中按常規保濕控溫進行管理培養6-8個月就可收獲天麻O代種。實施例5紙卷棒天麻育種箱
取一個長60cm,寬40cm,高35cm的塑料周轉箱,里面先鋪一張打好孔眼的塑料薄膜,然后在底層先鋪一層5cm厚濕度為60%的輕質培養料,再選實施例I'實施例4中任何一種天麻紙卷棒4根,橫向間隔擺放,再覆蓋培養料至棒上3cm,再取4根天麻紙卷棒擺放第二層,再覆蓋培養料至棒上5cm,最后上面覆蓋濕樹葉保濕即成為一個天麻紙卷棒育種箱,將眾多 裝好的育種箱4-5層立體碼放進行保濕控溫常規管理,就可收獲麻種,這種紙卷棒天麻育種箱,可直接銷售給天麻種植戶自行管理,以收獲天麻種自行翻種。箱中選擇輕質培養料是為減輕重量便于運輸、碼放和管理。
權利要求
1.一種天麻紙卷棒播種技術,其特征在于取一張長方形的紙平放于地面上,撒上一層濕潤的闊葉樹落葉,再撒上天麻種子,取一根菌棒,平放其上,用雙手將紙及其上的樹葉,天麻種子、菌棒一同緊密卷起,并包裹好兩端成為一個天麻紙卷棒,然后埋在培養料中,再上蓋一層濕樹葉進行保濕控溫進行常規管理。
2.如要求I所述的天麻紙卷棒,其特征在于所用紙張,選擇能吸收水份40-60%后可自行解體的,且不分解出有害物質影響天麻生長的紙,紙的規格以能包裹住菌棒為準。
3.如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天麻紙卷棒,其特征在于紙上撒的樹葉為濕潤干凈的闊葉樹落葉,樹葉要少撒甚至也可以不撒。
4.如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天麻紙卷棒,其特征在于天麻種子是天麻有性繁殖的蒴果種與萌發菌生產種的拌和物或米麻或事先集中培養好的原球莖。
5.如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天麻紙卷棒,其特征在于所用菌棒是指直徑3-8cm,或超過8cm的劈成兩半、三半或四半,長度不限的菌材,但長度在10-30cm最好,經過培育長滿密環菌菌索的菌棒。
6.如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天麻紙卷棒,其特征在于沒有培育好菌棒情況下,可以用同樣規格的菌材代替,在紙上多鋪一層密環菌菌種(最好是枝條種),然后再卷棒培養。
7.如權利要求書I所述的天麻紙卷棒,其特征在于卷成的紙卷棒成圓筒狀后,從兩頭看圓筒內菌棒的兩端要有天麻種子存在,沒有時要填充上再包好,包裹時用紙繩或膠水粘牢。
8.如權利要求書f7所述的天麻紙卷棒,其特征在于卷成的各種紙卷棒都可埋在準備好的能種天麻的各種環境中培養,可單層也可雙層,在裝入筐或箱或多層培養架中培養時,培養料選用輕質材料,便于運輸、碼放和整箱銷售。
全文摘要
一種天麻紙卷棒播種技術,屬于天麻人工種植技術領域里的一種高效育種方法。采用的是一種吸水40-60%以后能自動解體的紙,把菌棒、樹葉、麻種緊密卷起后再埋入培養料中進行常規保濕控溫培養。從而使天麻種子能緊密圍繞菌棒周圍,提高了種子萌發率和接菌率,真正能達到傳統播種方法兩位以上產量,而且種子質量好無破損,可用于畦床、層架及筐、箱、單雙層常規管理培養,便于天麻集中育種,操作簡單管理方便,生產效率高。
文檔編號A01C7/00GK102823361SQ20121037878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9日
發明者孫連寶 申請人:孫連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