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磨粉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包括機架(7)、快輥輪(1)、慢輥輪(2)和齒楔帶(4),該齒楔帶(4)設有內齒面和外齒面,該齒楔帶(4)的內齒面與快輥輪(1)的外周面接合,該齒楔帶(4)的外齒面與慢輥輪(2)的外周面接合,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還包括:張緊座(51),支撐軸(52),擺動架(53),滾軸(54),張緊輪(3),壓緊機構。將張緊機構設為彈性可調結構,使張緊輪與齒楔帶內齒壁接合時有緩沖余地,齒楔帶的張力可通過張緊機構自身的彈力緩沖;通過改進齒楔帶齒體的節距提升傳動力以及穩定性,通過改進張緊輪的外周面使齒楔帶安裝簡便。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應用該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的磨粉機。
【專利說明】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磨粉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碾磨設備領域,具體地,涉及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磨粉機。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技術領域】中,磨粉機通常采用三輥輪傳動的結構,三滾輪包括帶楔的快輥輪、帶齒的慢輥輪,以及帶楔的張緊輪,傳動方式是采用齒楔帶傳動,但三輥輪傳動中的張緊機構通常是采用偏心剛性張緊,具體結構是張緊輪直接裝在偏心軸上,通過旋轉偏心軸使張緊輪微量偏移,迫使齒楔帶被張緊。這種結構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在磨粉機啟動的瞬間,或者齒楔帶4與輥輪的接合面夾雜了硬的雜物時,齒楔帶的張力會瞬間加大,這樣會對齒楔帶造成一定的過量拉伸,從而縮短齒楔帶的壽命。因此需要一種能夠改善上述弊端的張緊機構來減緩或避免對齒楔帶的過量拉伸;
[0003]另外,現有設備使用的齒楔帶的外齒面通常是節距為8mm或14mm (國標型)的圓弧齒,通過計算和大量實踐證明,節距為8mm齒楔帶由于帶與輪齒的接合面小,傳動力相對較小,而節距為14mm的齒楔帶接合面雖然較大,但由于節距過大,因而導致包角較小;快輥輪和張緊輪都帶楔,安裝齒楔帶時難度較大,因而在裝配時存在一定的難度。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減緩或避免齒楔帶被過量拉伸的張緊機構。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包括機架、快輥輪、慢輥輪和齒楔帶,該齒楔帶設有內齒面和外齒面,該齒楔帶的內齒面與所述快輥輪的外周面接合,該齒楔帶的外齒面與所述慢輥輪的外周面接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還包括:
[0006]張緊座,該張緊座固定在機架上;
[0007]支撐軸,該支撐軸的一端與所述張緊座樞接;
[0008]擺動架,該擺動架的一側與所述支撐軸固定,并可帶動所述支撐軸轉動;
[0009]滾軸,該滾軸樞接在所述擺動架的另一側,該滾軸的軸向方向與所述支撐軸的軸向方向平行;
[0010]張緊輪,該張緊輪中心的軸孔套接固定在所述滾軸上,該張緊輪的外周面與所述齒楔帶的內齒面接合;
[0011]壓緊機構,該壓緊機構彈性可調地連接在所述擺動架與所述張緊座之間,用于調節該擺動架的偏轉角度;
[0012]所述壓緊機構調節后壓緊所述擺動架,并使所述擺動架的一側帶動所述支撐軸轉動,該擺動架的另一側帶動所述滾軸以及所述張緊輪偏轉,使所述張緊輪的外周面頂緊所述齒楔帶的內齒面,并張緊該齒楔帶。
[0013]優選地,所述壓緊機構包括:
[0014]拉桿,該拉桿的一端與所述張緊座連接,另一端形成有螺紋;[0015]彈簧,該彈簧套在所述拉桿的桿體上,頂端與所述擺動架頂接;
[0016]調節螺母,套接在所述拉桿形成螺紋的一端,該調節螺母與所述彈簧的底端頂接。
[0017]優選地,所述拉桿通過連接軸與所述張緊座樞接。
[0018]優選地,所述彈簧的頂端與所述擺動架之間設有第一墊圈,所述彈簧與所述調節螺母之間設有第二墊圈。
[0019]優選地,在所述第一墊圈上與所述擺動架接合的部位設有定位支點,所述擺動架上設有與該定位支點對應的凹陷部。
[0020]優選地,所述齒楔帶的內齒面上形成有沿齒楔帶內齒面的周向設置的V型楔槽,所述快輥輪的外周面上周向設有與該V型楔槽對應的凸棱。
[0021]優選地,所述齒楔帶外齒面的周向上形成有垂直齒楔帶長度方向的齒體,所述慢輥輪的外周面的周向上設有與該齒體配合傳動的齒牙。
[0022]優選地,所述齒體的節距為10mm。
[0023]優選地,所述張緊輪的外周面為平滑曲面。
[0024]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磨粉機,包括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
[0025]本發明提出的磨粉機輥輪傳動的張緊機構以及磨粉機,通過將張緊機構設置為彈性可調的結構,使張緊輪在與齒楔帶的內齒壁接合時有一定的緩沖余地,在磨粉機啟動的瞬間,或者齒楔帶與輥輪的接合面夾雜了硬的雜物時,齒楔帶的張力可以通過張緊機構自身的彈力得以緩沖,避免了對齒楔帶的過量拉伸,延長了齒楔帶的使用壽命;另外,通過改進齒楔帶外齒面齒體的節距提升 了傳動力以及傳動的穩定性,通過改進張緊輪的外周面使齒楔帶的安裝更加簡便。
[0026]本發明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具體實施方式】部分予以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附圖是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下面的【具體實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釋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在附圖中:
[0028]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的側面剖視結構示意圖;
[0030]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齒楔帶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
[0031]附圖標記說明
[0032]I快輥輪2慢輥輪
[0033]3張緊輪4齒楔帶
[0034]41V型楔槽42齒體
[0035]51張緊座52支撐軸
[0036]53擺動架531凹陷部
[0037]54滾軸55拉桿
[0038]56連接軸57彈簧
[0039]58調節螺母59第一墊圈
[0040]591定位支點6第二墊圈[0041]7 機架【具體實施方式】
[0042]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應當理解的是,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
[0043]本發明提出的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如圖1、圖2所示,包括機架7、快輥輪1、慢輥輪2和齒楔帶4,該齒楔帶4設有內齒面和外齒面,該齒楔帶4的內齒面與快輥輪I的外周面接合,該齒楔帶4的外齒面與慢輥輪2的外周面接合,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還包括:
[0044]張緊座51,該張緊座51固定在機架7上;
[0045]支撐軸52,該支撐軸52的一端與張緊座51樞接;
[0046]擺動架53,該擺動架53的一側與支撐軸52固定,并可帶動支撐軸52轉動;
[0047]滾軸54,該滾軸54樞接在擺動架53的另一側,該滾軸54的軸向方向與支撐軸52的軸向方向平行;
[0048]張緊輪3,該張緊輪3中心的軸孔套接固定在滾軸54上,該張緊輪3的外周面與齒楔帶4的內齒面接合;
[0049]壓緊機構,該壓緊機構彈性可調地連接在擺動架53與張緊座51之間,用于調節該擺動架53的偏轉角度;
[0050]壓緊機構調節后壓緊擺動架53,并使擺動架53的一側帶動支撐軸52轉動,該擺動架53的另一側帶動滾軸54以及張緊輪3偏轉,使張緊輪3的外周面頂緊齒楔帶4的內齒面,并張緊該齒楔帶4。
[0051]齒楔帶4通過內齒面和外齒面與各個輥輪接合,如圖1所示,張緊輪3向左偏移則可以使齒楔帶4張緊。圖1所示的張緊輪3固定在擺動架53上,擺動架53通過支撐軸52與張緊座51連接,擺動架53可以圍繞支撐軸52做繞軸運動,向左偏移則張緊齒楔帶4,向右偏移則松弛齒楔帶4。張緊輪3對齒楔帶4的壓緊力取決于壓緊機構對其的彈力,壓緊機構給擺動架53 —個逆時針旋轉的推力,從而帶動張緊輪3向左側偏移。在實際使用中,磨粉機在啟動時,齒楔帶4會瞬間承受一定的拉力,由于張緊輪3不是剛性張緊,在齒楔帶4受力的瞬間可以擠壓張緊輪3并使其向右偏移,使壓緊機構被彈性壓縮,從而起到了緩解齒楔帶4張力的作用,保護了齒楔帶4不會被拉伸過量而簡短壽命。
[0052]如圖1所示,壓緊機構的一種具體結構可以是,壓緊機構包括:
[0053]拉桿55,該拉桿55的一端與張緊座51連接,另一端形成有螺紋;
[0054]彈簧57,該彈簧57套在拉桿55的桿體上,頂端與擺動架53頂接;
[0055]調節螺母58,套接在拉桿55形成螺紋的一端,該調節螺母58與彈簧57的底端頂接。
[0056]在此種結構的壓緊機構中,彈力大小是通過彈簧57底端套接在拉桿55上的調節螺母58控制,旋轉調節螺母58,使其向上移動,則彈簧57被壓縮,彈簧57的頂端向上頂住擺動架53 ;當彈力過大時,可以旋轉調節螺母58使其向下移動,釋放一定的空間,使擺動架53在逆時針方向上受力減小,從而減小張緊輪3對齒楔帶4的張緊力。應用彈簧57的好處是,在齒楔帶4突然張力增加的時候,彈簧57可以根據受力大小而被壓縮,進而對齒楔帶4起到了保護作用。[0057]由于擺動架53受力后是圍繞支撐軸52做繞軸轉動,為了使彈簧57更好地對擺動架53施加彈力,需要彈簧57也隨擺動架53轉動的方向發生一定的偏轉。因此,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可以使拉桿55通過連接軸56與張緊座51樞接。如圖1所示,當擺動架53向左偏轉后,彈簧57在的頂端向上運動,彈簧57隨拉桿55繞連接軸56發生一定角度的偏轉,其頂端針對擺動架53架體的施力方向幾乎沒有變化,使擺動架53不會由于偏轉角度而受力減小,使張緊輪3對齒楔帶4施加的張緊力更穩定。
[0058]進一步,如圖1所示,為了更好地頂緊擺動架53,彈簧57的頂端與擺動架53之間設有第一墊圈59,彈簧57與調節螺母58之間設有第二墊圈6。
[0059]通過設置第一墊圈59和第二墊圈6,可以增大彈簧57頂端與底端的受力面積,與擺動架53的接合面增大,使彈力的傳遞更均勻。彈簧57整體受力均勻,另外也使擺動架53受力均勻。
[0060]為了使第一墊圈59與擺動架53之間的接合穩定,如圖1所示,在第一墊圈59上與擺動架53接合的部位設有定位支點591,擺動架53上設有與該定位支點591對應的凹陷部 531。
[0061]定位支點591與凹陷部531的配合,可以使第一墊圈59在頂住擺動架53時不跑偏,從而進一步保證了第一墊圈59與擺動架53頂接的穩定性。當然,定位支點591可以是多個,可以更好地起到穩定頂接的作用。
[0062]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齒楔帶4的內齒面上形成有沿齒楔帶4內齒面的周向設置的V型楔槽41 (PL齒楔),快輥輪I的外周面上周向設有與該V型楔槽41對應的凸棱(PL齒型)。在齒楔帶4外齒面的周向上形成有垂直齒楔帶4長度方向的齒體42,慢輥輪2的外周面的周向上設有與該齒體42配合傳動的齒牙。
[0063]通過凸棱和V型楔槽41的配合,使快輥輪I與齒楔帶4很好地配合傳動;通過齒體42和齒牙的配合,可以使慢輥輪2與齒楔帶4實現配合傳動。
[0064]進一步,通常情況使用的齒楔帶4的齒體42節距為8mm,由于齒體42與慢棍輪2上的齒牙的接合面小,因此傳動力相對較小,而節距為14mm的齒體42與齒牙的接合面雖然較大,但由于節距過大,因而導致包角較小,影響傳動力。因此,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齒體42的節距為10mm,并且將齒體42設置為雙圓弧齒型(IOmm雙圓弧R齒型),此種齒體42與齒牙的接合面相對于8mm要大,相對于14mm要小,正適合小距離的傳動形式,且齒體42與齒牙的包角正好,這種齒體42的齒楔帶4特點是不跑偏、不跳齒、傳遞功率大,運動平穩,噪音低。
[0065]進一步,為了方便齒楔帶4的安裝,可以設置張緊輪3的外周面為平滑曲面。在齒楔帶4向張緊輪3上套裝時,由于沒有凸棱的阻礙,可以很順利地將齒楔帶4套在張緊輪3上,由于齒楔帶4的內齒面的受力面積較大,因此摩擦力也相對較大,不會出現打滑的現象,既安裝方便、省時省力,又保證了正常傳動。
[0066]在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磨粉機,包括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
[0067]下面簡述一下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的工作原理:
[0068]當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處于靜止狀態時,調節調節螺母58,使其向上移動,壓縮彈簧57,使彈簧57通過定位支點591頂緊擺動架53。擺動架53在彈簧57的彈力作用下逆時針轉動,直至張緊輪3使齒楔帶4張緊為止。在磨粉機啟動時,由于齒楔帶4瞬間從靜止狀態到運動狀態,因此產生一定的拉伸力,在拉伸力的作用下,張緊輪3向順時針方向轉動,同時壓縮彈簧57,緩解齒楔帶4上的拉力,避免齒楔帶4被拉伸過度。
[0069]當快輥輪1、慢輥輪2或張緊輪3與齒楔帶4間加入雜物時,也相當于瞬間增大了齒楔帶4的拉力,張緊輪3此時也會向順時針方向偏轉壓縮彈簧57,從而緩解暫時的拉伸力,保護齒楔帶4不被損壞。當然,在齒楔帶4需要降低張力的時候,也可以對調節螺母58進行調節,使調節螺母58向下移動以緩解齒楔帶4的張力。另外,在更換齒楔帶4時,可以將調節螺母58卸下,使彈簧57不對擺動架53施力,因此張緊輪3可以向順時針方向轉動,在齒楔帶4安裝完畢后再加裝上調節螺母58,并調節至適當位置。
[0070]本發明提出的磨粉機輥輪傳動的張緊機構以及磨粉機,通過將張緊機構設置為彈性可調的結構,使張緊輪在與齒楔帶的內齒壁接合時有一定的緩沖余地,在磨粉機啟動的瞬間,或者齒楔帶與輥輪的接合面夾雜了硬的雜物時,齒楔帶的張力可以通過張緊機構自身的彈力得以緩沖,避免了對齒楔帶的過量拉伸,延長了齒楔帶的使用壽命;另外,通過改進齒楔帶外齒面齒體的節距提升了傳動力以及傳動的穩定性,通過改進張緊輪的外周面使齒楔帶的安裝更加簡便。
[0071]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在本發明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0072]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個具體技術特征,在不矛盾的情況下,可以通過任何合適的方式進行組合。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本發明對各種可能的組合方式不再另行說明。
[0073]此外,本發明的各種不同的實施方式之間也可以進行任意組合,只要其不違背本發明的思想,其同樣應當視為本發明所公開的內容。
【權利要求】
1.一種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包括機架(7)、快輥輪(I)、慢輥輪(2)和齒楔帶(4),該齒楔帶(4)設有內齒面和外齒面,該齒楔帶(4)的內齒面與所述快輥輪(I)的外周面接合,該齒楔帶(4)的外齒面與所述慢輥輪(2)的外周面接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還包括: 張緊座(51),該張緊座(51)固定在機架(7)上; 支撐軸(52),該支撐軸(52)的一端與所述張緊座(51)樞接; 擺動架(53),該擺動架(53)的一側與所述支撐軸(52)固定,并可帶動所述支撐軸(52)轉動; 滾軸(54 ),該滾軸(54 )樞接在所述擺動架(53 )的另一側,該滾軸(54 )的軸向方向與所述支撐軸(52)的軸向方向平行; 張緊輪(3),該張緊輪(3)中心的軸孔套接固定在所述滾軸(54)上,該張緊輪(3)的外周面與所述齒楔帶(4)的內齒面接合; 壓緊機構,該壓緊機構彈性可調地連接在所述擺動架(53)與所述張緊座(51)之間,用于調節該擺動架(53)的偏轉角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壓緊機構包括: 拉桿(55),該拉桿(55)的一端與所述張緊座(51)連接,另一端形成有螺紋; 彈簧(57),該彈簧(57)套在所述拉桿(55)的桿體上,頂端與所述擺動架(53)頂接; 調節螺母(58),套接在所述拉桿(55)形成螺紋的一端,該調節螺母(58)與所述彈簧(57)的底端頂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桿(55)通過連接軸(56 )與所述張緊座(51)樞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57)的頂端與所述擺動架(53)之間設有第一墊圈(59),所述彈簧(57)與所述調節螺母(58)之間設有第二墊圈(6)。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墊圈(59)上與所述擺動架(53)接合的部位設有定位支點(591),所述擺動架(53)上設有與該定位支點(591)對應的凹陷部(531)。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楔帶(4)的內齒面上形成有沿齒楔帶(4)內齒面的周向設置的V型楔槽(41),所述快輥輪(I)的外周面上周向設有與該V型楔槽(41)對應的凸棱。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齒楔帶(4)外齒面的周向上形成有垂直齒楔帶(4)長度方向的齒體(42),所述慢輥輪(2)的外周面的周向上設有與該齒體(42)配合傳動的齒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齒體(42)的節距為IOmm0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張緊輪(3)的外周面為平滑曲面。
10.一種磨粉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權利要求1、中任一項所述的磨粉機輥輪傳動機構。
【文檔編號】B02C23/00GK103775580SQ201210407923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3日
【發明者】徐桂清, 魏所明 申請人:中糧工程裝備(張家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