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用于種質資源保護的自凈式小型循環池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8907閱讀:38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用于種質資源保護的自凈式小型循環池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種質資源保護的自凈式小型循環池系統,屬于水產設備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種質資源保護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天然養殖池塘,因為天然養殖池塘更接近自然生態系統,自然生態系統有利于水生動物的生長,且水質較好,但天然養殖池塘用于種質資源保護后一般放養密度會大大降低,不利于魚類的捕撈取樣,并且在捕撈的過程中,魚體易受到損傷。而大棚內的水泥池由于水流難以流通,缺乏自凈能力,同時由于缺少細菌等競爭生物,極易滋生水藻,適當的水藻可以增加水的含氧量,但過多的水藻會使水質變壞,而直接在池內種植水葫蘆等漂浮植物雖然可以去除水藻,但是漂浮植物繁殖迅速,會覆蓋水面,從而影響水面與空氣接觸,影響水的含氧量,因此大棚內的水泥池往往不能進行長期的保種。·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天然養殖池塘用于種質資源保護后一般放養密度會大大降低,不利于魚類的捕撈取樣,并且在捕撈的過程中,魚體易受到損傷。而大棚內的水泥池水流難以流通,缺乏自凈能力,同時極易滋生水藻,水質易變壞,若種植漂浮植物去除水藻,漂浮植物會迅速繁殖,覆蓋水面,影響水的含氧量,因此往往不能進行長期的保種。本發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種質資源保護的自凈式小型循環池系統,包括養殖水池1,所述養殖水池I左后部設有導水管4,所述導水管4將所述養殖水池I與隔水池2導通,所述隔水池內種植漂浮植物2a,所述導水管4內設有濾網,用于防止魚游進隔水池;所述隔水池2前方設有隔水墻,所述隔水墻上端面開設一組溝槽8,所述溝槽8連通隔水池2與前方的人工潛流濕地池3 ;所述人工潛流濕地池3的前部設有氣提式管道,所述氣提式管道由打孔管6、進水管7、氣石組成,所述打孔管6的側周壁開設小孔,小孔的孔徑小于所述人工潛流濕地內顆粒的直徑,所述打孔管6的側壁與進水管7的一端連接,所述進水管7的另一端將所述人工潛流濕地池3與所述養殖水池I導通,所述進水管7內設有氣石,所述氣石與外部的氣泵連接。所述養殖水池I的右側設有插管式排水口 5,所述插管式排水口 5連接所述養殖水池I與排水渠;所述隔水池2、人工潛流濕地池3、養殖水池I形成逆時針的水流循環系統。進一步的,所述人工潛流濕地池3內裝有陶粒。進一步的,所述漂浮植物為水葫蘆。進一步的,所述隔水池2側壁裝有水龍頭。進一步的,所述養殖水池I、隔水池2、人工潛流濕地池3均呈矩形結構,其組合也
呈矩形結構。更進一步的,所述一組溝槽8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隔水墻。進一步的,所述氣石設置在所述進水管7與所述打孔管6的連接處。
進一步的,所述打孔管6、進水管7、導水管4均為PVC材質。進一步的,所述進水管7的內徑為50mm。更進一步的,所述小型循環池系統的循環池由水泥澆筑而成,下方墊有碎石層,所述養殖水池I與隔水池2之間、養殖水池I與人工潛流濕地池3之間由砌磚隔開。本發明利用人工潛流濕地池對養殖水體中氨氮、亞硝態氮的去除作用,通過隔水池種植漂浮植物以去除過多水藻,以及氣提式管道的提水作用,在大棚內的一個水泥池中構建一個小的逆時針水循環系統。有效的維持養殖水體水流循環,對養殖水體增氧,并將水中的氨氮、亞硝態氮、過多的水藻去除,達到微流水養魚,種質資源的保護的目的。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I、建立養殖水體逆時針水流循環,巧妙利用人工潛流濕地池去除水中的氨氮、亞硝態氮,微流水養魚,保持水質自凈能力,水質好。 2、僅利用一個氣泵作為動力源,功率小,節能。3、用于大棚內,體積小,放養密度高,利于魚類的捕撈取樣,并且在捕撈的過程中,容易避免魚體易受到損傷,尤其適用于種質資源保護。4、利用隔水池2和導水管4,有效在養殖水池與人工潛流濕地池之間形成緩沖,形成緩流效果,隔水池2內種植漂浮植物,有效去除浮游植物,從而優化水質。5、利用隔水墻上方的溝槽8,使得水流均勻平穩的從隔水池2流入人工潛流濕地池,避免人工潛流濕地出現死角,凈化效果更佳。6、氣提式管道可以在增氧的同時,并將潛流濕地的水提到水泥池中,形成微流水養殖,對種質資源保護更佳。7、插管式排水口排水方便,并可以控制水位。8、進水管處的氨氮值小于O. lmg/L,能夠達到三類水的水質。9、進水管處亞硝態氮值小于O. 03mg/L,能夠達到三類水的水質。


圖I是本發明自凈式小型循環池系統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A-A向剖視圖。圖3是圖I中B-B向剖視圖。圖4是圖I中C-C向剖視圖。圖5是圖I中D-D向剖視圖。 其中I、養殖水池,2、隔水池,3、人工潛流濕地池,4、導水管,5、插管式排水口,6、打孔管,7、進水管,8、溝槽,9、水龍頭,2a,漂浮植物。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本發明是建設在大棚內的,一種用于種質資源保護的自凈式小型循環池系統,本自凈式小型循環池系統的循環池由水泥澆筑而成,下方墊有碎石層,將長方形的水泥池隔成三個部分,分別為養殖水池1,隔水池2、人工潛流濕地池3,人工潛流濕地池3內盛滿陶粒,隔水池2內種植水葫蘆以去除浮游植物。
如圖I、圖5所不,養殖水池I左后部設有PVC材質的導水管4,導水管4將所述養殖水池I與隔水池2導通,導水管4內設有濾網,用于防止魚游泳進隔水池2。如圖I、圖4所示,隔水池2前方設有隔水墻,隔水墻上端面平行前后方向開設一組溝槽8,溝槽8連通隔水池2與前方的人工潛流濕地池3,使水流平穩的從隔水池2流入人工潛流濕地池3。如圖I、圖2所示,人工潛流濕地池3的前部設有氣提式管道,氣提式管道由PVC打孔管6、PVC進水管7和氣石組成,打孔管6位于最底部,打孔管6的側周壁開設小孔,小孔的孔徑小于人工潛流濕地內顆粒的直徑,顆粒無法進入打孔管6,而經過凈化的水從小孔進入打孔管6,打孔管6的側壁與上方進水管7的一端連接,進水管7的另一端將所述人工潛流濕地池3與所述養殖水池I導通,進水管7內設有氣石,氣石設置在進水管7與打孔管6的連接部位,氣石與外部的氣泵連接,起到提水和充分增氧的作用,進水管7的內徑選擇50mm,內徑較細有利于加強向上提水的效果,從而提高水流循環速度。
如圖I、圖3所示,養殖水池I的右側設有插管式排水口 5,插管式排水口 5連接養殖水池I與排水渠。如圖I所示,隔水池2側壁裝有水龍頭,用于對池內加水。如圖I-圖5所示,隔水池2、人工潛流濕地池3、養殖水池I形成逆時針的水流循環系統。水泥池的整體面積為4*3=12平方米;水體的日循環量為17立方米;養殖水池的水量為5. 4立方米;水停留在人工潛流濕地池內的時間為2小時。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種質資源保護的自凈式小型循環池系統,其特征在于 包括養殖水池(I ),所述養殖水池(I)左后部設有導水管(4),所述導水管(4)將所述養殖水池(I)與隔水池(2)導通,所述隔水池內種植漂浮植物(2a),所述導水管(4)內設有濾網; 所述隔水池(2)前方設有隔水墻,所述隔水墻上端面開設一組溝槽(8),所述溝槽(8)連通隔水池(2)與前方的人工潛流濕地池(3); 所述人工潛流濕地池(3)的前部設有氣提式管道,所述氣提式管道由打孔管(6)、進水管(7)、氣石組成,所述打孔管(6)的側周壁開設小孔,小孔的孔徑小于所述人工潛流濕地內顆粒的直徑,所述打孔管(6)的側壁與進水管(7)的一端連接,所述進水管(7)的另一端將所述人工潛流濕地池(3)與所述養殖水池(I)導通,所述進水管(7)內設有氣石,所述氣石與外部的氣泵連接。
所述養殖水池(I)的右側設有插管式排水口(5),所述插管式排水口(5)連接所述養殖水池(I)與排水渠; 所述隔水池(2)、人工潛流濕地池(3)、養殖水池(I)形成逆時針的水流循環系統。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凈式小型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潛流濕地池(3)內裝有陶粒。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凈式小型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植物(2a)為水葫蘆。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凈式小型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池(2)側壁裝有水龍頭。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凈式小型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水池(I)、隔水池(2)、人工潛流濕地池(3)均呈矩形結構,其組合也呈矩形結構。
6.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凈式小型循環池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組溝槽(8)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隔水墻。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凈式小型循環池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氣石設置在所述進水管(7)與所述打孔管(6)的連接處。
8.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凈式小型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管(6)、進水管(7)、導水管(4)均為PVC材質。
9.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凈式小型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7)的內徑為50mmo
10.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凈式小型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循環池系統的循環池由水泥澆筑而成,下方墊有碎石層,所述養殖水池(I)與隔水池(2 )之間、養殖水池(I)與人工潛流濕地池(3)之間由砌磚隔開。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種質資源保護的自凈式小型循環池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養殖水池,養殖水池左后部設有導水管,導水管將養殖水池與隔水池導通,隔水池內種植漂浮植物,導水管內設有濾網;隔水池前方設有隔水墻,隔水墻上端面開設一組溝槽,溝槽連通隔水池與前方的人工潛流濕地池;人工潛流濕地池的前部設有氣提式管道,氣提式管道由打孔管、進水管、氣石組成,打孔管的側周壁開設小孔,小孔的孔徑小于所述人工潛流濕地內顆粒的直徑,打孔管的側壁與進水管的一端連接,進水管的另一端將所述人工潛流濕地池與所述養殖水池導通,進水管內設有氣石,氣石與外部的氣泵連接。隔水池、人工潛流濕地池、養殖水池形成逆時針的水流循環系統。
文檔編號A01K63/04GK102893941SQ20121042202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9日
發明者朱浩, 劉興國, 顧兆俊, 王小冬, 程果鋒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機械儀器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贡县| 西盟| 清镇市| 宁远县| 沧州市| 汉阴县| 禹城市| 河北区| 岱山县| 肃南| 洛宁县| 甘孜县| 宁武县| 余姚市| 红安县| 襄樊市| 太保市| 昌平区| 家居| 龙江县| 沂源县| 蒙阴县| 丹寨县| 西城区| 安康市| 美姑县| 桂东县| 鄄城县| 抚顺县| 沭阳县| 额尔古纳市| 汝南县| 邹平县| 清水河县| 新竹县| 隆林| 禹州市| 铁岭县| 黄骅市| 仁怀市| 普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