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及其催芽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及采用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對莖干休眠芽進行的催芽方法。技術背景
莖段式盆栽植物是指以植物主干莖段為觀賞、貿易、運輸對象的花卉產品形式。莖段產品在達到消費目的地后,通過處理莖段促進生根發芽,形成最終觀賞盆栽。莖段式盆栽,也可以稱為莖段式切枝。目前在花卉市場上,常見的莖段式盆栽花卉有巴西鐵(巴西棍)、荷蘭鐵、馬拉巴栗(發財樹)、富貴竹、大葉傘和幌傘楓等。我國出口的莖段式盆栽花卉主要是發財樹和富貴竹,出口歷史較長。最近開發的大葉傘、幌傘楓、綠寶市場前景誘人。植物莖干休眠芽,是指植物莖干上在生長季節里不活動的腋芽,暫時保持休眠狀態,稱為休眠芽。
植物生長調節劑又稱為植物外源激素,是人們通過化學的方法,仿照植物激素類似的化學結構或生理作用,合成具有生理活性的物質。植物生長調節劑包括細胞分裂素類、 赤霉素類、乙烯類等多種,在種植業中應用領域甚廣,對植物生長發育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細胞分裂素有促進細胞分裂與分化,促進側芽生長及顯著改變其他激素作用的特點, 常用的有激動素KT (其有效成分為N6-呋喃甲基腺嘌呤)和6-BA (6-芐基腺嘌呤)。赤霉素能顯著地促進植物莖、葉生長,打破植物體某些器官的休眠,促進長日照植物開花,能增加瓜類的雌花數,誘導單性結實,提高坐果率等,人們按發現的先后次序命名為GA系列,如 GA30乙烯類用得最多的是乙烯利(其有效成分是2-氯乙基膦酸),其在代謝過程中產生乙烯。乙烯具有促進果實、葉片和植物盡快成熟、抑制細胞的伸長生長、促進葉、花、果實脫落、 誘導花芽分化及促進發生不定根的作用。在打破植物莖干芽的休眠時,不同類別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組合發揮著不同的效果,為提高發芽數量、速度及發芽質量等,需要探索各類激素的優選組合。
現代的催芽技術多采用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催芽。在催芽材料上,主要集中在種子及枝條、苗木的催芽方面,例如在花卉如紅掌的側芽誘導(周紅龍等,北方園藝,2011(02):144一 145),蔬菜像芹菜、苦瓜等對于種子休眠芽的打破(尤亞偉等,華北農學報,2007 (22 (增刊):61—63 ;從超等,中國蔬菜,2010 (14) :60-63)及果樹領域譬如蘋果苗木、枝條的分枝情況(昝燕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39 (6) :185-190 ;孫慶偉等,果樹學報,2011,28 (6) :1071-1076 ;劉志等,北方果樹,1999 (2) :11,19)、果實形狀等 (孫希生等,北方果樹,1997 (2) :10-13)的應用。在催芽激素的選擇上,多采用細胞分裂素類、赤霉素類、乙烯類,如普洛馬林、發枝素、6-BA、GA3、石灰氮、乙烯利等,多種激素混合施用的情況較為多見。在催芽劑的濃度應用上,不同植物對濃度的適應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呈現“種子<花卉<苗木”的趨勢。在催芽技術的應用方式上,有的是直接涂抹植物生長調節劑,有些則是先刻傷后涂抹調節劑的方式。
由此可見,現行莖段式盆栽植物的發芽是自發發芽,人為調節少,效果欠佳。目前少見將植物生長調節劑組合用于莖段式盆栽植物莖干的休眠芽催芽,其最佳組合成分、最適組合濃度正待探索,催芽技術有待發展應用。由于莖段在后期發芽生根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確定因素,如發芽的數量、發芽的位置、發芽的速度均影響生產的效率和產品的質量。發芽少,樹冠不豐滿;發芽位置不好,造成偏冠,樹形差;發芽速度慢,導致養護時間長,成本聞。
有鑒于此,研制出一種新型的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能促進休眠芽快發、指定位置萌發、保證發芽數量、培育樹冠良好的盆栽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及采用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對莖干休眠芽進行的催芽方法,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能促進休眠芽快發、指定位置萌發、保證發芽數量、培育樹冠良好的盆栽。
為此,一方面,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莖干休眠芽催芽劑,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為包含如下濃度成分的水溶液
N6-呋喃甲基腺嘌呤(KT) 10 30mg/L,
6-芐基腺嘌呤(6-BA) 50 200mg/L,
赤霉素(GA3)30(Tl000mg/L,
2-氯乙基膦酸(乙烯利)20(T400mg/L。
優選地,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為包含如下濃度成分的水溶液
N6-呋喃甲基腺嘌呤(KT) 15 23mg/L,
6-芐基腺嘌呤(6-BA) 80 130mg/L,
赤霉素(GA3)450 530mg/L,
2-氯乙基膦酸(乙烯利)26(T320mg/L。
進一步優選地,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為包含如下濃度成分的水溶液
N6-呋喃甲基腺嘌呤(KT) 20mg/L,
6-芐基腺嘌呤(6-BA) 100mg/L,
赤霉素(GA3)500mg/L,
2-氯乙基膦酸(乙烯利)300mg/Lo
其中,所述莖干休眠芽為五加科鴨腳木屬和五加科幌傘楓屬樹種的莖干休眠芽。
具體而言,所述莖干休眠芽為大葉傘和幌傘楓的莖干休眠芽。
另一方面,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莖干休眠芽的催芽方法,包括在莖干休眠芽的表面涂覆莖干休眠芽催芽劑,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為包含如下濃度成分的水溶液
N6-呋喃甲基腺嘌呤(KT) l(T30mg/L,
6-芐基腺嘌呤(6-BA) 5(T200mg/L,
赤霉素(GA3)30(Tl000mg/L,
2-氯乙基膦酸(乙烯利)20(T400mg/L ;
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的涂覆步驟包括
在莖干休眠芽上方的l-2cm處對其進行刻傷處理,用小刀刻傷至莖干的韌皮以下,木質部以上,而后在莖干休眠芽表面和刻傷部位涂覆l_2mL所述莖干休眠芽催芽劑;
完成上述處理5 7天后,按照上述方法再處理1-2次。
優選地,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為包含如下濃度成分的水溶液
N6-呋喃甲基腺嘌呤(KT) 15 23mg/L,
6-芐基腺嘌呤(6-BA) 80 130mg/L,
赤霉素(GA3) 45(T530mg/L,
2-氯乙基膦酸(乙烯利)26(T320mg/L。
進一步優選地,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為包含如下濃度成分的水溶液
N6-呋喃甲基腺嘌呤(KT) 20mg/L,
6-芐基腺嘌呤(6-BA) 100mg/L,
赤霉素(GA3) 500mg/L,
2-氯乙基膦酸(乙烯利)300mg/L。
再則,本發明還說明了本發明的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在五加科鴨腳木屬和五加科幌傘楓屬喬木的莖干休眠芽催芽處理中的應用。
具體而言,本發明的莖干休眠芽催芽劑,是在大葉傘和幌傘楓的莖干休眠芽催芽處理中的應用。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及采用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對莖干休眠芽進行的催芽方法,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促進休眠芽萌發、指定位置休眠芽萌發、保證發芽數量、培育樹冠良好的盆栽。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本實施例是對催芽的激素種類與濃度進行探索,主要選用6-BA、GA3,乙烯利,將其涂抹于大葉傘莖段的休眠芽,尋找適宜的激素組合種類與濃度。
試驗處理為按表I的配方配置溶液。2011年8月15日第一次涂覆催芽,8月21 日再次貼棉花催芽,9月4日記錄初次數據,并重刷一遍各配方,9月13日再次記錄數據。設置12個配方,每個配方3株,一株5個芽,一共15個芽。一株有4個配方處理,共20個芽。 每個配方共有60芽,12個配方合計720芽。
表I 12個配方的設置(單位mg/L)
權利要求
1.一種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其特征在于,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為包含如下濃度成分的水溶液N6-呋喃甲基腺嘌呤l(T30mg/L,6-芐基腺嘌呤5(T200mg/L,赤霉素 30(Tl000mg/L,2-氯乙基膦酸20(T400mg/L。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其特征在于,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為包含如下濃度成分的水溶液N6-呋喃甲基腺嘌呤15 23mg/L,6-芐基腺嘌呤8(Tl30mg/L,赤霉素450 530mg/L,2-氯乙基膦酸26(T320mg/L。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其特征在于,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為包含如下濃度成分的水溶液N6-呋喃甲基腺嘌呤20mg/L,6-芐基腺嘌呤100mg/L,赤霉素500mg/L,2-氯乙基膦酸300mg/L。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莖干休眠芽為五加科鴨腳木屬和五加科幌傘楓屬樹種的莖干休眠芽。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莖干休眠芽為大葉傘和幌傘楓的莖干休眠芽。
6.一種莖干休眠芽的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莖干休眠芽的表面涂覆莖干休眠芽催芽劑,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為包含如下濃度成分的水溶液N6-呋喃甲基腺嘌呤l(T30mg/L,6-芐基腺嘌呤5(T200mg/L,赤霉素 30(Tl000mg/L,2-氯乙基膦酸20(T400mg/L ;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的涂覆步驟包括在莖干休眠芽上方的l-2cm處對其進行刻傷處理,用小刀刻傷至莖干的韌皮以下,木質部以上,而后在莖干休眠芽表面和刻傷部位涂覆l_2mL所述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完成上述處理5 7天后,按照上述方法再處理1-2次。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莖干休眠芽的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為包含如下濃度成分的水溶液N6-呋喃甲基腺嘌呤15 23mg/L,6-芐基腺嘌呤8(Tl30mg/L,赤霉素450 530mg/L,2-氯乙基膦酸26(T320mg/L。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莖干休眠芽的催芽方法,其特征在于,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為包含如下濃度成分的水溶液 N6-呋喃甲基腺嘌呤20mg/L, 6-芐基腺嘌呤100mg/L, 赤霉素300mg/L, 2-氯乙基膦酸500mg/L。
9.如權利要求I所述莖干休眠芽的催芽方法,在五加科鴨腳木屬和五加科幌傘楓屬喬木的莖干休眠芽催芽處理中的應用。
10.如權利要求I所述莖干休眠芽的催芽方法,在大葉傘和幌傘楓的莖干休眠芽催芽處理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及采用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對莖干休眠芽進行的催芽方法。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包含如下濃度成分的水溶液N6-呋喃甲基腺嘌呤(KT)10~30mg/L、6-芐基腺嘌呤(6-BA)50~200mg/L、赤霉素(GA3)300~1000mg/L、2-氯乙基膦酸(乙烯利)200~400mg/L。本發明的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及采用該莖干休眠芽催芽劑對莖干休眠芽進行的催芽方法,能夠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促進休眠芽萌發、指定位置休眠芽萌發、保證發芽數量、培育樹冠良好的盆栽。
文檔編號A01N43/90GK102972435SQ20121047607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1日
發明者周厚高, 王文通, 余倩花, 王鳳蘭, 王麗媛 申請人:仲愷農業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