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魚病防治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魚病防治的方法,根據苦楝樹的殺菌特性,采摘新鮮枝葉按667m2水用10—15kg葉分扎數捆掛、插在食場周圍,3—4天換一次,用苦楝樹新鮮樹皮榨汁拌料飼喂,每公斤餌料需拌苦楝樹樹皮汁200ml,連用6天可將魚體內95%以上的絳蟲及其它蟲幼蟲殺死每公斤餌料需拌苦楝樹樹皮汁200ml,連用6天可將魚體內95%以上的絳蟲及其它蟲幼蟲殺死,而且苦楝樹對人和家畜皆可用于藥物適量使用,無毒無害。
【專利說明】一種魚病防治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魚病防治的方法,適合于在養殖過程中有效的防治魚病的發。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常規淡水養殖魚類,死亡率都非常高,目前對魚病的防治主要是投放藥物,這些藥物效果不佳、成本高,而且均具有毒害殘留,對人身體造成惡劣的影響。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問題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魚病防治的方法。該方法不僅工藝合理,制備簡單,而且生產的產品質量好,投放合理,增強魚體體質,提高成活率,效果好。
[0004]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魚病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苦楝樹的殺菌特性,采摘新鮮枝葉按667m2水用10 — 15kg葉分扎數捆掛、插在食場周圍,3— 4天換一次,用苦楝樹新鮮樹皮榨汁拌料飼喂,每公斤餌料需拌苦楝樹樹皮汁200ml,連用6天可將魚體內95%以上的絳蟲及其它蟲幼蟲殺死。 [0005]本發明更加詳細的技術方案是:
1、根據苦楝樹的殺菌特性,采摘新鮮枝葉按667m2水用10 — 15kg葉分扎數捆掛、插在食場周圍,3— 4天換一次,對治療魚蝦細菌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效果很明顯,它能迅速殺滅池水中的各種細菌和魚體內的毛細線蟲、頭槽絳蟲等,用于預防和治療腸炎、出血病、白頭白嘴病、隱鞭蟲病、毛頭鳋、車輪蟲病等效果顯著,而且能有效抑制水體中的有害病毒繁殖,保持水體理想的透明度,使光線射入量成倍增加,對提高水體中的含氧量,魚、蝦攝食量有很大幫助,從而能降低餌料系數,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養殖成本。
[0006]2、到了 8、9月份,在水產養殖中常見的絳蟲病、車輪蟲病開始泛濫,用苦楝樹新鮮樹皮榨汁拌料飼喂,每公斤餌料需拌苦楝樹樹皮汁200ml,連用6天可將魚體內95%以上的絳蟲及其它蟲幼蟲殺死,而且苦楝樹對人和家畜皆可用于藥物適量使用,無毒無害。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法合理,制備簡單,生產的產品質量好。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下面結合實施例說明本發明,這里所述實施例的方案,不限制本發明,本領域的專業人員按照本發明的精神可以對其進行改進和變化,所述的這些改進和變化都應視為在本發明的范圍內,本發明的范圍和實質由權利要求來限定。其中的餌料市場有售。
[0009]實施例1
1、根據苦楝樹的殺菌特性,采摘新鮮枝葉按667m2水用IOkg葉分扎數捆掛、插在食場周圍,3天換一次,對治療魚蝦細菌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效果很明顯,它能迅速殺滅池水中的各種細菌和魚體內的毛細線蟲、頭槽絳蟲等,用于預防和治療腸炎、出血病、白頭白嘴病、隱鞭蟲病、毛頭鳋、車輪蟲病等效果顯著,而且能有效抑制水體中的有害病毒繁殖,保持水體理想的透明度,使光線射入量成倍增加,對提高水體中的含氧量,魚、蝦攝食量有很大幫助,從而能降低餌料系數,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養殖成本。
[0010]2、到了 8、9月份,在水產養殖中常見的絳蟲病、車輪蟲病開始泛濫,用苦楝樹新鮮樹皮榨汁拌料飼喂,每公斤餌料需拌苦楝樹樹皮汁200ml,連用6天可將魚體內95%以上的絳蟲及其它蟲幼蟲殺死,而且苦楝樹對人和家畜皆可用于藥物適量使用,無毒無害。
[0011]實施例2 1、根據苦楝樹的殺菌特性,采摘新鮮枝葉按667m2水用15kg葉分扎數捆掛、插在食場周圍,4天換一次,對治療魚蝦細菌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效果很明顯,它能迅速殺滅池水中的各種細菌和魚體內的毛細線蟲、頭槽絳蟲等,用于預防和治療腸炎、出血病、白頭白嘴病、隱鞭蟲病、毛頭鳋、車輪蟲病等效果顯著,而且能有效抑制水體中的有害病毒繁殖,保持水體理想的透明度,使光線射入量成倍增加,對提高水體中的含氧量,魚、蝦攝食量有很大幫助,從而能降低餌料系數,提高飼料的消化吸收,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養殖成本。
[0012]2、到了 8、9月份,在水產養殖中常見的絳蟲病、車輪蟲病開始泛濫,用苦楝樹新鮮樹皮榨汁拌料飼喂,每公斤餌料需拌苦楝樹樹皮汁200ml,連用6天可將魚體內95%以上的絳蟲及其它蟲幼蟲殺死,而且苦楝樹對人和家畜皆可用于藥物適量使用,無毒無害。
[0013]實施例4
a魚藥:常規方法:132元(按平均每畝.每年計算)。
[0014]本方法:13元(按現在平均每畝.每年用量計算(主要是光合細菌和綠水素等微生物制劑的用量)
b池塘病發率:常規方法:7 —10批次/ 一個養殖周期(病種主要以出血病、爛腮病、腸炎病、打印病、脂肪肝、滌蟲病、蟯蟲病等因水質和飼料飼喂過多造成的各種病癥)
本方法:0 — 2批次/ 一個養殖周期
c群體發病率:常規方法:50% — 70%左右/每個池塘(飼料投喂量過大,造成水體有機質含量嚴重超標,造成水中藍綠藻大量繁殖,藻類組成比例嚴重失衡,使輪蟲等迅速滋生,導致水體長期缺氧、富營養化嚴重,輕者造成魚蝦類經常缺氧浮頭、不攝食,重者導致魚蝦突然大批死亡,在這種情況下,由于魚類發病率高,各種魚藥使用頻繁,造成水體藥物毒性殘留高,直接導致魚類免疫力不足、活動力減弱、抗病力低下,到養殖中后期導致魚蝦大批死亡的現象經常發生,進而造成水體污染嚴重,形成惡性循環)。
[0015]本方法:10%以下/每個池塘。(為配合修復水體環境和調節水質,在池塘邊栽種水生植物和水面植物,對凈化水體、調節水質能起到積極的作用,再有,為使水體生物物種成自然性的多樣化特征,還投放黃鱔、蝌蚪、淡水小龍蝦、河蟹、泥鰍等一系列北方特有品種和引進品種,這些品種在水體中不與魚類正搶食物,而是以魚類吃剩的殘渣及排泄物、死魚蝦、草渣、枝角類藻類等自然餌料作為食物來源,這種自然的養殖模式,不僅能起到水體清道夫的作用,使水體透明度保持在25cm以上,還能間接調節水質,其中最大的特點就是不與魚類爭用水中的氧氣,這樣,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水體修復的良性循環)。
【權利要求】
1.一種魚病防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苦楝樹的殺菌特性,采摘新鮮枝葉按667m2水用10— 15kg分扎數捆掛、插在食場周圍,3— 4天換一次,用苦楝樹新鮮樹皮榨汁拌料飼喂,每公斤餌料需拌 苦楝樹樹皮汁200ml,連用6天可將魚體內95%以上的絳蟲及其它蟲幼蟲殺死。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3891636SQ201210587939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9日
【發明者】孫茜 申請人:天津市凱潤淡水養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