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辣椒高產栽培無緩苗期定植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農業(yè)栽培技術,具體涉及一種辣椒高產栽培無緩苗期定植技術。
背景技術:
工廠化育苗移栽的辣椒都要經過定植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的定植操作方法都會有5-7天,甚至更長的緩苗期(葉片萎蔫,植株不能直立,也叫返青活棵期),如在辣椒的6-8葉時移栽影響了前期的花芽分化,9-11葉時移栽影響了門椒的形成;如果遇到惡劣天氣還會引起根腐病、莖基腐病、青枯病、黃萎病、枯萎病等各種真菌及細菌病害,返苗后就要跟上各種防治病害的藥劑,長期累積就會對土壤造成污染,同時影響了發(fā)育進度,延遲結果及收獲期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辣椒定植的新方法,可以提高辣椒定植的成活率及提早結果,培育健壯植株,預防各種病害的發(fā)生,減少農藥對土壤的污染,增加種植效益。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辣椒高產栽培無緩苗期定植技術的方案如下一、培育適齡壯苗,帶蕾定植,根據辣椒的不同品種特性選擇不同的株行距;二、根據株距開挖定植穴,穴深5-8cm,然后灌足水,等水下滲后移栽;三、用手指輕輕的捏在辣椒苗“青白節(jié)”上l-2cm處,而后輕輕的把苗從苗盤中拔出;四、把苗放在已經滲完水的栽培穴內,一只手輕扶苗坨,用另一只手把栽培穴內的濕土輕輕堆至苗坨的周圍,然后用兩手把上部的干土覆蓋住栽培穴及苗坨,覆土的厚度以蓋上苗坨到青白節(jié)處為準,整個操作過程不用力下壓苗坨,不傷及苗的根系;五、門椒座住后,定植后冬春季為10-15天、夏秋季為5-7天,用N、P、K三元素復合肥進行追肥,并進行培土起壟,培土高度8-lOcm,起壟后從壟溝內澆水,水深不要淹及壟背,以后要小水勤澆,保持田間見干見濕。上述方案中的青白節(jié)是指辣椒幼苗根莖相接處有一段由白轉青的部位,該部位在分苗移栽或定植時易造成機械損傷,絕大部分土傳病菌由此微傷口入侵引起發(fā)病。這種定植方法,整個操作較為輕松,此定植法第一個優(yōu)點是定植后沒有緩苗階段,不倒秧、不萎蔫,不影響門椒座果,不影響后期花芽分化。比普通定植法提前7-10天結果膨大,第二個優(yōu)點是降低了定植后開花期各種真菌及細菌病害的發(fā)生,減少農藥的使用量,降低農藥對土壤的污染、降低栽培成本,提高栽培收益。本發(fā)明操作方法簡單,易于推廣。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洛椒326是洛陽市誠研種業(yè)有限公司培育的大果型新品種,該品種豐產性好,適應性廣,品質優(yōu)良,于2011年正式推廣。
12月下旬,采用工廠化基質穴盤育苗,加強苗床管理,培育壯苗,次年3月下旬,60%的幼苗開始現(xiàn)蕾時進行定植。一、定植株行距行距60cm,穴距40cm,每穴兩株。二、每隔40cm開挖一定植穴,穴深5cm,然后灌足水,等水下滲后移栽。三、用母指、食指與中指輕輕的捏在辣椒苗“青白節(jié)”上2cm處,而后輕輕的把苗從苗盤中拔出。四、把苗放在已經滲完水的栽培穴內,一只手輕扶苗坨,用另一只手把栽培穴內的濕土輕輕堆至苗坨的周圍,然后用兩手把上部的干土覆蓋住栽培穴及苗坨,覆土的厚度以蓋上苗坨到青白節(jié)處為準,整個操作過程不用力下壓苗坨,不傷及苗的根系。 五、門椒座住后,定植后15天,用艷陽天硫酸鉀復合肥(N-P-K =16-16-16)每畝15kg進行追肥,并進行培土起壟,培土高度10cm。起壟后從壟溝內燒水,水深不要淹及壟背,以后要小水勤澆,保持田間見干見濕。
權利要求
1.一種辣椒高產栽培無緩苗期定植技術,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1)、培育適齡壯苗,帶蕾定植,根據辣椒的不同品種特性選擇不同的株行距;2)、根據株距開挖定植穴,穴深5-8cm,然后灌足水,等水下滲后移栽;3)、用手指輕輕的捏在辣椒苗“青白節(jié)”上l-2cm處,而后輕輕的把苗從苗盤中拔出;4)、把苗放在已經滲完水的栽培穴內,一只手輕扶苗坨,用另一只手把栽培穴內的濕土輕輕堆至苗坨的周圍,然后用兩手把上部的干土覆蓋住栽培穴及苗坨,覆土的厚度以蓋上苗坨到青白節(jié)處為準,整個操作過程不用力下壓苗坨,不傷及苗的根系;5)、門椒座住后,定植后冬春季為10-15天、夏秋季為5-7天,用N、P、K三元素復合肥進行追肥,并進行培土起壟,培土高度8-lOcm,起壟后從壟溝內澆水,水深不要淹及壟背,以后要小水勤澆,保持田間見干見濕。
全文摘要
辣椒高產栽培無緩苗期定植技術包括以下步驟1、培育適齡壯苗,帶蕾定植,選擇不同的株行距;2、根據株距開挖定植穴,灌足水,等水下滲后移栽;3、捏在辣椒苗“青白節(jié)”上1-2cm處,從苗盤中拔出;4、把苗放在已經滲完水的栽培穴內,用兩手把上部的干土覆蓋住栽培穴及苗坨,覆土的厚度以蓋上苗坨到青白節(jié)處為準;5、門椒座住后,用復合肥進行追肥,并進行培土起壟,培土高度8-10cm,起壟后從壟溝內澆水。此定植法定植后沒有緩苗階段,比普通定植法提前7-10天結果膨大,降低了定植后開花期各種真菌及細菌病害的發(fā)生,降低農藥對土壤的污染,提高栽培收益。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004444SQ20121059658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
發(fā)明者馮傳榮, 劉樹艷, 孫學海, 安廣池, 丁玉坤 申請人:馮傳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