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背負式除草松土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特別是一種背負式除草松土機。
背景技術:
在農業生產中,中耕除草非常重要,但在現有的除草機中,體積大,不適宜小塊丘陵山地低矮農作物除草中耕,而采用用人工除草中耕,工作量大,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現在有一些小型吊帶式除草機,動力裝置吊裝在空中,雖然工作端結構縮小,但吊著工作勞動強度大,且沒有松土中耕的功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體 積小、使用時工作勞動強度小、適合在丘陵山地田間果園背負使用的背負式除草松土機。一種背負式除草松土機,包括動力裝置、動力輸出軟軸、操縱桿和除草工作裝置,所述動力裝置安裝在背架上,所述背架上設置有背帶,所述動力裝置通過離合器與所述動力輸出軟軸的一端連接,所述動力輸出軟軸的另一端與所述除草工作裝置連接,所述除草工作裝置安裝在所述操縱桿上。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背架上設有防震墊。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操作桿的下方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安裝有支撐輪。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操縱桿上安裝有操作把手。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除草工作裝置包括齒輪箱、齒輪軸、刀盤軸和圓刀盤,所述齒輪箱安裝在所述操縱桿下端,所述齒輪箱內安裝有齒輪軸和刀盤軸,所述齒輪軸和刀盤軸通過圓錐齒輪嚙合,所述刀盤軸下端安裝有所述圓刀盤,所述圓刀盤與軸承之間安裝有襯套,所述圓刀盤上設有三個腰形孔,所述圓刀盤上通過螺栓與所述腰形孔連接安裝有三把帶鉤的鏵式切刀。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工人可背上動力裝置進行操作,且操縱桿下端安有兩支撐輪,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且鏵式切刀上帶鉤,既除了草又進行了中耕松土。調整螺栓,可以改變刀具除草松土的幅寬。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除草工作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圓刀盤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說明一種背負式除草松土機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I至3所示,一種背負式除草松土機,包括由動力裝置2,除草工作裝置20,背架3,操縱桿9組成。其結構是動力裝置2安裝在背架3上,背架3上設有背帶5及防震墊4,動力裝置2和除草工作裝置20通過一根動力輸出軟軸6連接,除草工作裝置20由齒輪箱11和圓刀盤16組成,齒輪箱11內安裝一對圓錐齒輪13,齒輪箱11安裝在操縱桿9下端,動力輸出軟軸6通過離合器I與動力裝置2連接,刀盤軸12由軸承14安裝在齒輪箱11內,刀盤軸12下端安裝有圓刀盤16,圓刀盤16與軸承14之間安裝有襯套15,圓刀盤16通過襯套15和軸套19固定在刀盤軸12上。圓刀盤16上通過螺栓17連接安裝有三把帶鉤鏵式切刀18,圓刀盤16上開有三個腰形孔21,通過螺栓17在腰形孔21內移動可調整切刀除草直徑。操縱桿9下端安有兩支撐輪8。 在使用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工人背上背帶5,啟動動力裝置2,通過離合器I帶動動力輸出軟軸6轉動,當工人合上操縱桿9上離合器I的手柄時,動力輸出軟軸6的轉動帶動齒輪箱11內的一對圓錐齒輪13轉動,從而帶動圓刀盤16上的帶鉤鏵式切刀18旋轉而達到松土除草,調整螺栓17,可以改變刀具除草松土的幅寬。權利要求1.一種背負式除草松土機,包括動力裝置、動力輸出軟軸、操縱桿和除草工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裝置安裝在背架上,所述背架上設置有背帶,所述動力裝置通過離合器與所述動力輸出軟軸的一端連接,所述動力輸出軟軸的另一端與所述除草工作裝置連接,所述除草工作裝置安裝在所述操縱桿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背負式除草松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架上設有防震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背負式除草松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桿的下方設有支撐架,所述支撐架上安裝有支撐輪。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背負式除草松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縱桿上安裝有操作把手。
5.根據權利要求I至4之一所述的背負式除草松土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草工作裝置包括齒輪箱、齒輪軸、刀盤軸和圓刀盤,所述齒輪箱安裝在所述操縱桿下端,所述齒輪箱 內安裝有齒輪軸和刀盤軸,所述齒輪軸和刀盤軸通過圓錐齒輪嚙合,所述刀盤軸下端安裝有所述圓刀盤,所述圓刀盤與軸承之間安裝有襯套,所述圓刀盤上設有三個腰形孔,所述圓刀盤上通過螺栓與所述腰形孔連接安裝有三把帶鉤的鏵式切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背負式除草松土機,包括動力裝置、動力輸出軟軸、操縱桿和除草工作裝置,所述動力裝置安裝在背架上,所述背架上設置有背帶,所述動力裝置通過離合器與所述動力輸出軟軸的一端連接,所述動力輸出軟軸的另一端與所述除草工作裝置連接,所述除草工作裝置安裝在所述操縱桿上,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工人可背上動力進行操作,且操縱桿下端安有兩支撐輪,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且切刀上帶鉤,既除了草又進行了中耕松土。調整螺栓,可以改變刀具除草松土的幅寬。
文檔編號A01B39/18GK202476040SQ2012201103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1日
發明者何清泉, 全臘珍, 張文萍, 楊文敏, 鄒運梅 申請人:湖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