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帶有種植物的屋面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屋面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帶有種植物的屋面。
背景技術:
按照國際公認的標準,根據種植植物的種類、所需栽培介質的厚度以及植物自身的生長高度等,種植屋面被界定為重型和輕型兩類。重型種植屋面(也叫細作型種植屋面),指的是在屋頂大量種植喬木、灌木等,這類屋面的種植層厚度多大于1500_。重型種植屋面通常還鋪設有小徑,設置有水池、健身設施等,從而在有限的城市空間中開發營造出理想的休閑娛樂場所。日本在這方面發展較好,其 種植層可作到厚度僅600mm左右。大阪市中央體育館屋頂上的形如自然的“綠色山丘”、大阪市中心商業建筑屋頂開發出的難波公園等,均屬于重型種植屋面。這類屋面用現代技術詮釋了古巴比倫王國的“空中花園”。與重型種植屋面相比,更為經濟、更宜推廣的是輕型種植屋面(也叫粗放型種植屋面)。該類屋面采用的是輕型種植介質,厚度僅50-300_左右,綠化植物多采用具有耐寒耐高溫特性的小葉、淺根系、抗風能力強的常綠植物。但是,植物根系對一般的柔性防水層破壞作用明顯,采用傳統的防水技術已達不到防水要求;同時覆土中滯留水是否能順暢的排走,也影響到植物的生長質量。防水處理的成敗直接影響屋頂花園的使用效果及建筑物的安全,一旦發現漏水,就得部分或全部返工。因此只有采用特殊構造的種植屋面才能較好的解決上述問題,保證較好的防水效
果,減少維修成本,并且可以起到隔熱、保溫,降噪的功能,顯著提升社會和經濟的綜合效
.、/■
Mo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能夠有效防止植物根穿透防水層而造成防水功能失效或是結構的破壞,最大限度的增加城市的綠化面積的帶有種植物的屋面。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帶有種植物的屋面,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設置的結構基層、保溫層、找平層、防水層、排水層、過濾層、植被種植層及植被層。所述的結構基層與水平面具有2%的坡度。所述的結構基層為澆注的防水混凝土層,厚度大于250_。所述的保溫層為EPS聚苯板層或XPS擠塑板層。所述的找平層為鋪設的水泥砂漿層,與水平面具有1-3%的坡度。所述的防水層包括柔性防水層和剛性防水層,所述的柔性防水層設置在找平層的上部,所述的剛性防水層設置在柔性防水層的上部。所述的排水層為塑料排水板層、橡膠排水板層或粒徑20 40mm、厚度80mm以上的我鳥卵石層。所述的過濾層為無紡布層或聚酯氈層。所述的植被種植層為屋面種植的植物生長用土壤層,植被種植層上種植屋面植物形成的植被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屋面大小、坡度、受光條件、綠化布局、觀賞效果、后期管理等因素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植物種類,并且還能夠有效防止植物根穿透防水層而造成防水功能失效或是結構的破壞,最大限度的增加城市的綠化面積。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實施例一種帶有種植物的屋面,其結構如圖I所示,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設置的結構基層
I、保溫層2、找平層3、防水層4、排水層5、過濾層6、植被種植層7及植被層8。各構造層次及要求如下結構基層I為了順利排除屋面上的雨水,屋面應保證2%坡度,種植屋面結構要同時承受活荷載和靜荷載,靜荷載由所有的構造層共同組成,如屋面防水層、保溫層、保護層、排水層、過濾層和植被種植層,要考慮這些構造層所用材料在飽和水狀態下的密度,另外要考慮植物本身產生的逐漸增加的荷載和灌溉產生的附加荷載。結構基層I采用現澆鋼筋防水混凝土結構,當厚度大于250_時可作為一道防水設防。保溫層2 —般選用EPS聚苯板或XPS擠塑板,厚度根據計算確定,但地下室頂板種植土厚度大于800mm時,也可不設保溫層。找平層3是用水泥砂漿等找平以便在其上鋪設柔性防水層。為了便于迅速排除種植屋面的積水,找平層3采用結構找坡,坡度為1% -3%。防水層4包括柔性防水層和剛性防水層,剛性防水層設置在柔性防水層的上部。種植屋面的防水層4不僅需要有穩定的防水性能,同時,還需要具有一定的延伸性、耐候性、耐久性、耐藥品、耐腐蝕性、耐撞擊性、方便維修性。最重要的是,種植層的植物根系不斷生長,其根系有可能穿透其下各構造層,因而,防水層4還應具備一定的防根系穿刺能力。排水層5保證土壤中的積水能有效排出,保證植物和種植土不被腐爛或沖掉的構造層次,排水層5可以采用為塑料排水板層、橡膠排水板層或粒徑20 40mm、厚度80mm以上的鵝卵石層,本實施例中采用塑料排水板層。過濾層6的作用是防止泥漿對排水層滲水性能的影響,一般采用無紡布或聚酯氈。植被種植層7是屋面種植的植物賴以生長的土壤層植被種植層上種植屋面植物形成的植被層8。由于各地的氣候條件千差萬別,種植屋面采用的構造做法也多有不同。設計者需要根據工程所在地域及氣候特點(如常年干濕度、四季溫差等)及所種植物特點等進行綜合考慮,合理組織屋面構造層次,以滿足種植屋面的防水、保溫(隔熱)、耐穿刺等多項指標。
權利要求1.一種帶有種植物的屋面,其特征在于,該屋面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設置的結構基層、保溫層、找平層、防水層、排水層、過濾層、植被種植層及植被層。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種植物的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結構基層與水平面具有2%的坡度。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種植物的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結構基層為澆注的防水混凝土層,厚度大于250mm。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種植物的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溫層為EPS聚苯板層或XPS擠塑 板層。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種植物的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找平層為鋪設的水泥砂漿層,與水平面具有1-3%的坡度。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種植物的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水層包括柔性防水層和剛性防水層,所述的柔性防水層設置在找平層的上部,所述的剛性防水層設置在柔性防水層的上部。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種植物的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層為塑料 排水板層、橡膠排水板層或粒徑20 40mm、厚度80mm以上的鵝卵石層。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種植物的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過濾層為無紡布層或聚酯氈層。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帶有種植物的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被種植層為屋面種植的植物生長用土壤層,植被種植層上種植屋面植物形成的植被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有種植物的屋面,該屋面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設置的結構基層、保溫層、找平層、防水層、排水層、過濾層、植被種植層及植被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屋面大小、坡度、受光條件、綠化布局、觀賞效果、后期管理等因素選擇適合當地種植的植物種類,并且還能夠有效防止植物根穿透防水層而造成防水功能失效或是結構的破壞,最大限度的增加城市的綠化面積。
文檔編號A01G1/00GK202767384SQ2012201161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3日
發明者張炯, 潘洪垚, 何真珍, 楊志萍 申請人:上海市電力公司, 上海久隆電力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