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樹木矯形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園林工具,具體是指一種樹木矯形裝置。
背景技術:
現代社會,園林藝術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特別是現代都市中的小區和道路建設中,經常要使用到樹形比較直的樹木。然而樹木在成長時,如果沒有良好的引導,往往容易長歪。現有技術中沒有專門的樹木矯形裝置。人們一般是采用繩子和棍子搭一個簡單的支撐架,這種支撐架十分簡單,用來支撐樹木的棍子直接插在泥土中,如遇大風或是長期雨水的天氣,棍子容易下陷,棍子失去了原有的支撐作用,樹木矯形效果差。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矯形效果好的專用樹木矯形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樹木矯形裝置,它包括至少兩個矯形單元,每個矯形單元包括與樹木外圓周相配的弧形板和支撐棍,弧形板和支撐棍通過鉸鏈連接,支撐棍設有多個排孔,支撐棍上還穿有與地面平行的擋板,支撐棍上還設有定位銷,定位銷穿過支撐棍上的排孔將擋板定位在支撐棍上。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每個矯形單元包括與樹木外圓周相配的弧形板和支撐棍,弧形板和支撐棍通過鉸鏈連接,支撐棍設有多個排孔,支撐棍上還穿有與地面平行的擋板,支撐棍上還設有定位銷,定位銷穿過支撐棍上的排孔將擋板定位在支撐棍上。使用時用繩索或鐵絲將每個矯形單元的弧形板圍著樹木的外圍鎖成一圈,弧形板可以很好的與樹木外圓周相套合,矯形裝置通過擋板與地面相抵,接觸面積大,如遇大風,長期雨水等情況,擋板不易下沉,支撐棍的位置也不會輕易變化,所以對樹木的矯形效果更好。作為優選,所述矯形單元為三個。三個單元一共三個支撐棍,圍繞樹木按120度間隔均勻分布。作為優選,所述弧形板上設有穿線孔。穿線孔可以使繩索或鐵絲穿過將矯形單元沿樹的外周轉系在一起,同時有穿線孔的束縛,繩索或鐵絲不易偏出弧形板。進一步優選,所述擋板上設有支架,支架為兩個,相向分布在支撐棍穿過的通孔的周邊,支架設有插孔,定位銷通過兩個支架的插孔和支撐棍上的排孔將擋板定位在支撐棍上。進一步優選,支撐棍的末端呈尖錐形。尖錐形可以更好的插入到泥土內部。
圖I是本實用新型樹木矯形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1、弧形板,2、支撐棍,3、鉸鏈,4、擋板,5、穿線孔,6、排孔,7、支架,8、定位銷。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結合附圖1,一種樹木矯形裝置,它包括至少兩個矯形單元,每個矯形單元包括與樹木外圓周相配的弧形板I和支撐棍2,弧形板I和支撐棍2通過鉸鏈3連接,支撐棍2設有多個排孔6,支撐棍2上還穿有與地面平行的擋板4,支撐棍2上還設有定位銷8,定位銷8穿過支撐棍2上的排孔6將擋板4定位在支撐棍2上。本實用新型在具體實施時,所述矯形單元為三個。所述弧形板I上設有穿線孔5。所述擋板4上設有支架7,支架7為兩個,相向分布在支撐棍2穿過的通孔的周邊,支架7設有插孔,定位銷8通過兩個支架7的插孔和支撐棍2上的排孔6將擋板4定位在支撐棍2上。支撐棍2的末端呈尖錐形。以上示意性的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 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總而言之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樹木矯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兩個矯形單元,每個矯形單元包括與樹木外圓周相配的弧形板(I)和支撐棍(2 ),弧形板(I)和支撐棍(2 )通過鉸鏈(3 )連接,支撐棍(2)設有多個排孔(6),支撐棍(2)上還穿有與地面平行的擋板(4),支撐棍(2)上還設有定位銷(8 ),定位銷(8 )穿過支撐棍(2 )上的排孔(6 )將擋板(4 )定位在支撐棍(2 )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樹木矯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矯形單元為三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樹木矯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I)上設有穿線孔(5)。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樹木矯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4)上設有支架(7),支架(7)為兩個,相向分布在支撐棍(2)穿過的通孔的周邊,支架(7)設有插孔,定位銷(8)通過兩個支架(7)的插孔和支撐棍(2)上的排孔(6)將擋板(4)定位在支撐棍(2)上。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樹木矯形裝置,其特征在于支撐棍(2)的末端呈尖錐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樹木矯形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至少兩個矯形單元,每個矯形單元包括與樹木外圓周相配的弧形板(1)和支撐棍(2),弧形板(1)和支撐棍(2)通過鉸鏈(3)連接,支撐棍(2)設有多個排孔(6),支撐棍(2)上還穿有與地面平行的擋板(4),支撐棍(2)上還設有定位銷(8),定位銷(8)穿過支撐棍(2)上的排孔(6)將擋板(4)定位在支撐棍(2)上。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矯形效果好的專用樹木矯形裝置。
文檔編號A01G17/14GK202514368SQ201220128929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30日
發明者曾龍 申請人:曾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