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聯合收割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6189閱讀:18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聯合收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聯合收割機。
背景技術
以往公知有如下結構將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安裝在變速箱體的上部,在與該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的輸出軸一體的第一輸入軸上設置輸入齒輪,在設置了與該輸入齒輪嚙合的中間齒輪的第一變速軸上,設置驅動側變速齒輪,該驅動側變速齒輪與設置在第二變速軸上的多個從動側變速齒輪嚙合(參照專利文獻I)。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I :日本特開2011-72209號公報上述公知例由于在變速箱體的上部沒有形成凹口部,因此在具備向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輸入驅動力的輸入帶輪的情況下,存在為了搭載變速箱體及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而需要寬闊的空間之類的問題,另外,為了在第一輸入軸上設置多數齒輪,存在該第一輸入軸變長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緊湊地配置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及變速箱體。方案一的實用新型的聯合收割機,在由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驅動的行駛裝置3的前方設置收割裝置4,其特征在于,使具備驅動上述收割裝置4的收割輸出帶輪30的變速軸27從驅動行駛裝置3的變速箱體15的左側面突出,在上述變速箱體15的上部左側的部位形成供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輸入用軸16、55上所配備的輸入帶輪17的一部分進入的凹口部65,將該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以裝卸自如的方式安裝在變速箱體15的上部右側面。方案二的實用新型根據方案一所述的聯合收割機,在上述變速箱體15的上部的右側壁部,以懸臂狀態軸支承利用花鍵與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輸出軸20連結的第一輸入軸21。方案三的實用新型根據方案二所述的聯合收割機,在上述變速軸27上具備與第一輸入軸21上所配備的齒輪22嚙合的中間齒輪28,在旋轉自如地軸支承在上述變速軸27上的驅動側變速齒輪32與中間齒輪28之間具備離合器50。方案四的實用新型根據方案三所述的聯合收割機,在上述變速軸27的外周旋轉自如地軸支承行駛用旋轉傳遞筒31,在該行駛用旋轉傳動筒31將上述驅動側變速齒輪32安裝成不能旋轉且能在軸心方向滑動自如。方案五的實用新型根據方案一所述的聯合收割機,上述輸入用軸16、55包括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側的第二輸入軸16、與該第二輸入軸16配置在同一軸心上的中繼軸55,在該中繼軸55的端部固定上述輸入帶輪17,該聯合收割機具備與繞掛在該輸入帶輪17上的輸入用帶58抵接的張力帶輪59,將支撐該張力帶輪59的張力臂60的基部旋轉自如地支撐在以內置狀態軸支承上述中繼軸55的外殼56的端部。方案六的實用新型根據方案五所述的聯合收割機,通過托架57將上述外殼56的輸入帶輪17側的端部連結在上述變速箱體15上。實用新型的效果如下。在方案一記載的實用新型中,由于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輸入用軸16、55上所配備的輸入帶輪17的一部分進入凹口部65,因此能夠縮小該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及變速箱體15的設置空間,緊湊地配置。在方案二記載的實用新型中,除了方案一的實用新型的效果以外,將利用花鍵與輸出軸20連結的第一輸入軸21以懸臂狀態軸支撐在變速箱體15的上部的右側壁部,因此能夠將變速箱體15內的潤滑油穩定地供給到輸出軸20與第一輸入軸21之間的花鍵槽,能夠提聞耐久性。
·[0016]在方案三記載的實用新型中,除了方案二的實用新型的效果以外,在旋轉自如地軸支承在變速軸27上的驅動側變速齒輪32與中間齒輪28之間具備離合器50,因此通過斷開該離合器50,維持收割裝置4的驅動狀態,在該狀態下斷開從中間齒輪28向驅動側變速齒輪32的傳動,能夠以行駛停止狀態驅動收割裝置4。在方案四的實用新型中,除了方案三的實用新型的效果以外,能夠使驅動側變速齒輪32向變速軸27的軸心方向移動,與從動側的變速齒輪嚙合。在方案五的實用新型中,除了方案一的實用新型的效果以外,將支撐該張力帶輪59的張力臂60的基部旋轉自如地支撐在以內置狀態軸支承中繼軸55的外殼56的端部,因此能夠防止中繼軸55與張力帶輪59的位置關系發生變化。在方案六的實用新型中,除了方案五的實用新型的效果以外,通過托架57將外殼56的輸入帶輪17側的端部與變速箱體15連結,因此能夠提高外殼56的支撐剛性。

圖I是聯合收割機的側面圖。圖2是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及變速箱體的示意圖。圖3是變速箱體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4是變速箱體的側面圖。圖5是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及變速箱體的其他實施例的示意圖。圖6是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及變速箱體15的其他實施例的示意圖。圖7是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及變速箱體15的其他實施例的示意圖。圖中I一機體框架,2—脫粒裝置,3—行駛裝置,4一收割裝置,5—谷粒容器,10一谷桿供給搬送裝置,12—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5—變速箱體,16—輸入用軸(第二輸入軸),17一輸入帶輪,18一發動機,20一輸出軸,21一第一輸入軸(輸入軸),22一輸入齒輪,23一花鍵槽,27—第一變速軸(變速軸),28—中間齒輪,30—收割輸出帶輪,31—行駛用旋轉傳遞筒,32—驅動側變速齒輪,34—第二變速軸,35—從動側變速齒輪,36—中心齒輪,37—側離合器軸,38—從動齒輪,39—側離合器齒輪,40—左右側離合器,41 一左右制動器,42—中間軸,43—中間齒輪,44一中間齒輪,50—離合器,51—卡合爪,53—轉換機構,55—輸入用軸(中繼軸),56—金屬外殼,57—托架,58—輸入用帶,59—張力帶輪,60—張力臂,65—凹口部,67—副軸,68.行駛齒輪,69—第二變速軸,70一中間輸入齒輪,91一驅動輪。
具體實施方式
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說明,聯合收割機具備機體框架I ;設置在機體框架I的上方位置的脫粒裝置2 ;設置在機體框架I的下方位置的行駛裝置3 ;設置在機體框架I的前方的收割裝置4 ;設置在上述脫粒裝置2的側部且暫時貯存從該脫粒裝置2取出的谷物的谷粒容器5 ;操縱部6 ;揚起谷粒容器5內的谷物的揚谷排出裝置7 ;以及將利用搬送裝置搬送的谷桿供給到脫粒裝置2的脫粒室(省略圖示)的谷桿供給搬送裝置10。 上述谷桿供給搬送裝置10是從脫粒裝置2的脫粒室(省略圖示)的谷桿供給口(省略圖示)供給由上述收割裝置4收割的谷桿、直到脫粒后從脫粒室的谷桿排出口(省略圖示)排出而進行搬送的裝置,將由收割裝置4收割的谷桿搬送到谷桿供給搬送裝置10的結構是任意的。上述谷桿供給搬送裝置10由夾控桿(省略圖示)和搬送供給鏈(進給鏈、省略圖示)構成。夾控桿上下運動自如地安裝在脫粒裝置2的上部罩上,與搬送供給鏈彈力接觸并對谷桿進行挾持搬送。搬送供給鏈由環狀鏈構成,做成由任意結構的導軌(省略圖示)引導來移動的結構。然后,行駛裝置3構成為能夠利用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變更行駛速度,而且,將利用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進行了變速的旋轉向收割裝置4傳遞,并使收割裝置4的旋轉與行駛裝置3的行駛速度同步地變速。S卩、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配合主變速桿(省略圖示)的傾倒操作量增減速度。上述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安裝在向行駛裝置3傳遞旋轉的變速箱體15上。符號16是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輸入用軸(技術方案中的“第二輸入軸”),符號17是輸入帶輪,傳遞來自發動機18的旋轉。在與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輸出軸20連接而一體旋轉的第一輸入軸21上設置輸入齒輪(齒輪)22。輸出軸20與第一輸入軸21做成花鍵結合而一體旋轉的結構,向該花鍵槽23供給變速箱體15內的潤滑油。因此,變速箱體15內的潤滑油從花鍵結合部分被供給而遍及輸出軸20和第一輸入軸21,可提高耐久性。另外,由于僅在變速箱體15的第一輸入軸21上設置輸入齒輪22,因此即使在變更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容量的情況下,也只需更換輸入齒輪22就可以,能夠提高通用性。使變速箱體15的第一變速軸(技術方案的“變速軸”)27的中間齒輪(副軸齒輪)28總是與輸入齒輪22嚙合。第一變速軸27的一端向變速箱體15的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相反側突出并固定收割輸出帶輪30。在第一變速軸27的外周,滑動自如以及旋轉自在地軸安裝行駛用旋轉傳遞筒31,在行駛用旋轉傳遞筒31上設置多個驅動側變速齒輪32。多個驅動側變速齒輪32僅在軸心方向滑動自如地安裝在行駛用旋轉傳遞筒31上。使設置在第二變速軸34上的從動側變速齒輪35選擇性地與多個驅動側變速齒輪32嚙合,構成為能夠與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另行變速。在第二變速軸34上設置中心齒輪36,中心齒輪36總是與側離合器軸37上固定的從動齒輪38嚙合。符號39是側離合器齒輪,符號40是設置在中心齒輪36與側離合器齒輪39之間的左右側離合器,符號41是左右制動器,符號42是中間軸,符號43是與側離合器齒輪39嚙合的中間齒輪,符號44是與設置在左右車軸45上的車軸齒輪46嚙合的中間齒輪。此外,符號91是行駛裝置3的驅動輪。上述情況下,在行駛用旋轉傳遞筒31的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側設置離合器50的卡合爪51,卡合爪51以連接斷開自如的方式與設置在上述中間齒輪28上的卡合爪51 口四合。符號53是轉換機構。因此,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旋轉通過收割輸出帶輪30總是傳遞到收割裝置4上,若斷開離合器50,在行駛停止中驅動收割裝置4和脫粒裝置2和谷桿供給搬送裝置10,若接通離合器50,則通過副變速機構將第一變速軸27的旋轉傳遞到第二變速軸34和側離合器軸37以下的傳動路徑并行駛。另外,上述離合器50的轉換機構53設置在上述中間齒輪28的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側。因此,防止轉換機構53與驅動側變速齒輪32及從動側變速齒輪35的干涉。另外,能夠以遠離變速箱體15的分割面的方式設置轉換機構53,可提高變速箱體15的強度。上述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安裝在上述變速箱體15上部的右側面。上述輸入帶輪17安裝在中繼軸(輸入用軸)55上,中繼軸55軸安裝在金屬外殼56上,金屬外殼56安裝在變速箱體15上。中繼軸55和第二輸入軸16裝卸自如地與同一軸筒56 A嵌合,將中繼軸55的旋轉傳遞到第二輸入軸16。在上述金屬外殼56上安裝與繞掛在上述輸入帶輪17上的輸入用帶58抵接的張力帶輪59的張力臂60的基部(圖3)。符號61是張力臂60的基部的轉動軸套。因此,由于在金屬外殼56安裝向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旋轉輸入的中繼軸55和張力帶輪59的張力臂60的基部,因此中繼軸55與張力帶輪59的位置關系難以混亂。另外,在圖4的實施例中,上述金屬外殼56通過托架57安裝在變速箱體15上,在托架57上安裝上述張力臂60的基部。上述的情況下,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第二輸入軸16配置在變速箱體15的上方,在第二輸入軸16與變速箱體15之間的空間,設置作為向第二輸入軸16進行旋轉傳遞的傳遞機構的中繼軸55、和作為輸入帶輪17的安裝部件的金屬外殼56及托架57,減小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及變速箱體15的設置空間而有效地利用空間。另外,在變速箱體15的上部左側形成凹口部65,使輸入帶輪17的一部分進入凹口部65內地配置。因此,在側面觀察時,輸入帶輪17能夠與變速箱體15重疊地配置,在這一點上也能夠減小設置空間而有效地利用空間。[0058]為了容易理解,利用圖4的粗線L圖示了凹口部65的下方的變速箱體15的一部分。圖5表示變速箱體15的其他實施例,是將設置在第一變速軸27上的離合器50的轉換機構53設置在卡合爪51的外側的例子。因此,使離合器50變得緊湊。圖6表示變速箱體15的其他實施例,在變速箱體15上設置副軸67,在副軸67上設置上述離合器50和行駛齒輪68,在第二變速軸(副變速軸)69上設置與上述中間齒輪28嚙合的中間輸入齒輪70、上述收割輸出帶輪30和上述驅動側變速齒輪32。因此,若切斷離合器50,則處于行駛停止狀態,能夠只對收割裝置4進行驅動。圖7表示變速箱體15的其他實施例,是如下結構的例子在變速箱體15設置副軸 67,在副軸67上設置上述離合器50和行駛齒輪68,在第二變速軸69上設置與上述中間齒輪28嚙合的中間輸入齒輪70、上述收割輸出帶輪30和上述驅動側變速齒輪32,將離合器50的轉換機構53設置在卡合爪51的外側。(實施例的作用)若使機體行駛,則收割裝置4收割農田中的谷桿并搬送,由收割裝置4搬送的谷桿被交接到谷桿供給搬送裝置10,谷桿供給搬送裝置10以一定速度搬送谷桿并供給到脫粒裝置2的脫粒室進行脫粒。行駛裝置3構成為利用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將發動機18的固定旋轉進行無級變速并傳遞,并且可以變更行駛速度,向收割裝置4傳遞的旋轉也變速為與行駛裝置3的行駛速度同步,因此,收割裝置4可配合行駛速度傳遞最佳的作業轉數。S卩、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變速旋轉輸入到能夠與輸出軸20 —體旋轉地連接的第一輸入軸21,第一輸入軸21的旋轉通過輸入齒輪22和中間齒輪28傳遞到第一變速軸27,第一變速軸27的旋轉總是從收割輸出帶輪30向收割裝置4輸出。另一方面,從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傳遞到第一變速軸27的旋轉通過離合器50傳遞到行駛用旋轉傳遞筒31,行駛用旋轉傳遞筒31的旋轉通過驅動側變速齒輪32和從動側變速齒輪35傳遞到第二變速軸34,通過傳遞到第二變速軸34以下的傳動路徑的變速旋轉,使行駛裝置3行駛。因此,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旋轉總是通過收割輸出帶輪30傳遞到收割裝置4,若切斷離合器50,則在行駛停止中使收割裝置4、脫粒裝置2和谷桿供給搬送裝置10驅動,若接通離合器50,則第一變速軸27的旋轉通過副變速機構傳遞到第二變速軸34和側離合器軸37以下的傳動路徑并行駛。這種情況下,由于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輸出軸20和第一輸入軸21做成花鍵結合而一體旋轉的結構,變速箱體15內的潤滑油從花鍵結合部分被供給而遍及輸出軸20和第一輸入軸21,能夠提高耐久性。另外,由于僅在變速箱體15的第一輸入軸21上設置輸入齒輪22,因此,即使在變更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容量的情況下,只更換輸入齒輪22就可以,能夠提高通用性。但是,由于離合器50的轉換機構53設置在中間齒輪28的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偵彳,因此防止轉換機構53與驅動側變速齒輪32及從動側變速齒輪35干涉。[0073]另外,能夠將轉換機構53設置成遠離變速箱體15的分割面,可提高變速箱體15的強度。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設置在變速箱體15的右側面,安裝在變速箱體15的輸入帶輪17上的中繼軸55軸安裝在金屬外殼(外殼)56上,金屬外殼56安裝在變速箱體15上,在金屬外殼56上安裝與繞掛在上述輸入帶輪17上的輸入用帶58抵接的張力帶輪59的張力臂60的基部,由此中繼軸55與張力帶輪59的位置關系難以混亂(圖3)。另外,在圖4的實施例中,上述金屬外殼56通過托架57安裝在變速箱體15上,在托架57上安裝上述張力臂60的基部,因此金屬外殼56在由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和托架57雙方夾持的狀態下牢固地被支撐,張力臂60由該金屬外殼56和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及托架57支撐,從而更加牢固地被支撐。另外,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第二輸入軸16配置在變速箱體15的上方,在 第二輸入軸16與變速箱體15之間的空間設置作為向第二輸入軸16進行旋轉傳遞的傳遞機構的中繼軸55、和作為輸入帶輪17的安裝部件的金屬外殼56及托架57,因此能夠減小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及變速箱體15的設置空間而有效地利用空間。另外,在變速箱體15的上部左側形成凹口部65,在凹口部65內配置輸入帶輪17,因此能夠將輸入帶輪17的一部分配置成從側面觀察時與變速箱體15重疊,在這一點也能夠減小設置空間而有效地利用空間。在圖5的變速箱體15的其他實施例中,由于將設置在第一變速軸27上的離合器50的轉換機構53設置在卡合爪51的外側,因此能夠使離合器50的結構變得緊湊。在圖6的變速箱體15的其他實施例中,在變速箱體15上設置副軸67,在副軸67上設置離合器50和行駛齒輪68,在第二變速軸69上設置與中間齒輪28卩齒合的中間輸入齒輪70、收割輸出帶輪30和驅動側變速齒輪32,因此,若切斷離合器50,則處于行駛停止狀態,能夠只驅動收割裝置4。在圖7的變速箱體15的其他實施例中,在變速箱體15上設置副軸67,在副軸67上設置離合器50和行駛齒輪68,在第二變速軸69上設置與中間齒輪28嚙合的中間輸入齒輪70、收割輸出帶輪30和驅動側變速齒輪32,將離合器50的轉換機構53設置在卡合爪51的外側,由此使離合器50的結構變得緊湊。
權利要求1.一種聯合收割機,在由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驅動的行駛裝置(3)的前方設置收割裝置(4),其特征在于, 使具備驅動上述收割裝置(4)的收割輸出帶輪(30)的變速軸(27)從驅動行駛裝置(3)的變速箱體(15)的左側面突出, 在上述變速箱體(15)的上部左側的部位形成供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輸入用軸上所配備的輸入帶輪(17)的一部分進入的凹口部(65), 將該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以裝卸自如的方式安裝在變速箱體(15)的上部右側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聯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變速箱體(15)的上部的右側壁部,以懸臂狀態軸支承利用花鍵與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輸出軸(20)連結的第一輸入軸(21)。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聯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變速軸(27)上具備與第一輸入軸(21)上所配備的齒輪(22)嚙合的中間齒輪(28),在旋轉自如地軸支承在上述變速軸(27)上的驅動側變速齒輪(32)與中間齒輪(28)之間具備離合器(50)。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聯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變速軸(27)的外周旋轉自如地軸支承行駛用旋轉傳遞筒(31),在該行駛用旋轉傳動筒(31)將上述驅動側變速齒輪(32)安裝成不能旋轉且能在軸心方向滑動自如。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聯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輸入用軸包括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側的第二輸入軸(16)、與該第二輸入軸(16)配置在同一軸心上的中繼軸(55), 在該中繼軸(55)的端部固定上述輸入帶輪(17), 該聯合收割機具備與繞掛在該輸入帶輪(17)上的輸入用帶(58)抵接的張力帶輪(59),將支撐該張力帶輪(59)的張力臂(60)的基部旋轉自如地支撐在以內置狀態軸支承上述中繼軸(55)的外殼(56)的端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聯合收割機,其特征在于, 通過托架(57)將上述外殼(56)的輸入帶輪(17)側的端部連結在上述變速箱體(15)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供緊湊地搭載了變速箱體和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的聯合收割機。本實用新型的課題如下解決使具備驅動收割裝置(4)的收割輸出帶輪(30)的變速軸(27)從驅動行駛裝置(3)的變速箱體(15)的左側面突出,在變速箱體(15)的上部左側的部位形成供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的輸入用軸(16、55)上所配備的輸入帶輪(17)的一部分進入的凹口部(65),將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12)以裝卸自如的方式安裝在變速箱體(15)的上部右側面。由此能夠將靜液壓式無級變速裝置及變速箱體配置得緊湊。
文檔編號A01D41/02GK202587856SQ2012202323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27日
發明者里路久幸, 秋山尚文 申請人:井關農機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宝鸡市| 垦利县| 安顺市| 凤冈县| 井陉县| 远安县| 白朗县| 东兰县| 若尔盖县| 石狮市| 宜城市| 高陵县| 三原县| 天全县| 松滋市| 东光县| 南郑县| 扎囊县| 宜黄县| 孝义市| 来宾市| 海兴县| 仙居县| 习水县| 丰镇市| 桐庐县| 镇远县| 太仆寺旗| 封丘县| 镇巴县| 德昌县| 土默特左旗| 固安县| 芷江| 雅安市| 正安县| 宜城市| 涟水县| 塔城市| 子洲县|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