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鍋巴壓飯成型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巴壓飯成型裝置,主要應用于鍋巴生產加工領域。
背景技術:
鍋巴味道鮮美,營養豐富,通常由大米、黃豆、小米等制成,是受人們喜愛的小食品之一。目前隨著人們生活質量,尤其是飲食質量的提高,鍋巴越來越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鍋巴的市場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所以在鍋巴生產行業中,大規模、高效率、高品質的生產加工制造是鍋巴生產行業必經之路?,F有的技術中,中國專利CN 101455298 B公開了一種制作鍋巴鋪攤設備的飯斗裝置,“包括飯斗、機架、定時控制機構,飯斗內設置一帶有開口的隔板,該隔板的開口的正下方具有轉動盛飯器,轉動盛飯器具有同心圓上均布的四個以上的盛飯槽,每個盛飯槽的·弦長與隔板的開口寬度一致,轉動盛飯器的最大外圓與隔板的間隔為I 3毫米,轉動盛飯器與芯軸固接,芯軸的伸出飯斗的一端與轉動機構連接,芯軸伸出飯斗的另一端設置有定時控制機構帶動的伸縮制動機構?!敝袊鴮@鸆N 101455296 B公開了一種機械化米飯鋪攤設備,“包括機架、鋪飯裝置、放料臺、鏈輪傳動機構、置于機架上的驅動機構和電控箱,所述的放料臺位于機架的端部,鏈輪傳動機構橫置于機架的上部,所述的鋪飯裝置靠近放料臺的一側,鋪飯裝置的下方具有通入飯槽的坡度板?!敝袊鴮@鸆N 101455287 B公開了一種鍋巴鋪飯機,“包括機架、飯斗機構、驅動機構和位于飯斗機構下方的鋪攤機構,所述的鋪攤機構包括上板、上板的下方的均攤器、均攤器下方的帶大齒輪的旋轉盤、由驅動機構控制的與大齒輪嚙合的小齒輪,所述的上板具有與飯斗機構下部開口相適應的方形開口,旋轉盤與均攤器之間具有放置盛飯托盤的間隙?!币陨先齻€專利均關于鍋巴鋪攤的設備裝置,僅能完成每個盛飯托盤內的飯量能保證均勻一致,以上幾個專利公開的設備裝置均為小型設備,無法進行大規模、大生產量的鍋巴生產制造,并且設備裝置結構較為復雜,各功能部件容錯率較低,一旦某功能部件損壞或者無法正常完成功能任務時,整個裝置即會停止工作;在鋪飯過程中,鋪飯的功能部件沒有防粘措施,米飯較易粘附,影響設備正常工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鍋巴壓飯成型裝置,能夠完成大規模、高效率、高品質生產鍋巴中上游工序中的壓飯成型功能,同時本裝置能夠避免米飯的粘附現象。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鍋巴壓飯成型裝置,其設置在飯料傳送帶處,上述壓飯成型裝置包括壓飯滾筒組,上述壓飯滾筒組設置有兩個滾筒,上述兩個滾筒分別位于飯料傳送帶的上下方且兩個滾筒為正上下方位置關系,上述兩個滾筒由位置關系記為上滾筒、下滾筒,上述上下滾筒的軸向與飯料傳送帶的傳送方向相垂直,上述下滾筒筒面與飯料傳送帶下表面相接觸,上述上滾筒的筒面緊密貼附有一層均勻的防粘套,上述防粘套包括構架層、防粘層,上述防粘層覆蓋住構架層。進一步地,上述構架層為構架材料,上述構架材料為玻璃纖維材料,上述防粘層為防粘材料,上述防粘材料為鐵氟龍材料。進一步地,上述防粘層覆蓋構架層的方式為噴霧、涂抹、蒸鍍、浸鍍、印覆其中之
O進一步地,上述構架材料為玻璃纖維紗織布。進一步地,上述防粘材料為鐵氟龍樹脂或鐵氟龍車削膜。 進一步地,上述防粘套還包括粘貼層,上述粘貼層外表面粘貼于構架層內表面,內表面粘貼于上滾筒筒面。進一步地,上述粘貼層為粘貼材料,上述粘貼材料為有機硅壓敏膠。進一步地,上述防粘套的厚度為0.08、. 25mm,其中構架層的厚度占總厚度的30% 60%,防粘層的厚度占總厚度的20% 40%。進一步地,上述壓飯成型裝置還包括滾筒固定架,上述滾筒固定架設有兩個架體,分別設置在飯料傳送帶的兩側,上述兩滾筒對應設置在飯料傳送帶的上下方且安裝在滾筒固定架上。進一步地,上述架體設有升降裝置,上述升降裝置設有滾軸固定塊、升降螺桿、螺帽,上述架體鏤空,上述上滾筒滾軸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側的滾軸固定塊,上述滾軸固定塊可在鏤空處上下移動,上述升降螺桿豎直設置,其下端固定在上述滾軸固定塊的上端,并穿過鏤空處上方的架體,上述螺帽裝配于螺桿穿過架體上方的一段,上述螺帽的頂部設有旋轉盤。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實用新型能夠完成大規模、高效率、高品質生產鍋巴中上游工序中的壓飯成型功能,壓制后的米飯可根據所需生產鍋巴的大小進行切割,操作較為靈活;2、本實用新型的防粘套表面光滑,有著良好的抗粘性,光滑耐磨,耐高溫性,連續使用溫度范圍為-70至260°C,在壓飯過程中,防粘套不會發生米飯粘附的現象,極大得提高了生產效率,并延長的設備使用壽命;3、本實用新型防粘套的粘貼層耐高溫、粘貼牢固不會剝落,保證了防粘套對上滾筒的正常保護功能;4、本實用新型的滾筒固定架能夠根據所需生產鍋巴的厚度自由調節上滾筒的高度,能夠適用于各種厚度的鍋巴生產。
圖I為本實用新型鍋巴壓飯成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A方向視角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防粘套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鍋巴壓飯成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A方向視角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防粘套的結構示意圖,參照圖I、圖2、圖3,本實用新型,鍋巴壓飯成型裝置,其設置在飯料傳送帶4處,壓飯成型裝置包括壓飯滾筒組,壓飯滾筒組設置有兩個滾筒1、2,兩個滾筒1、2分別位于飯料傳送帶4的上下方,并且兩個滾筒1、2為正上下方位置關系,兩個滾筒1、2由位置關系記為上滾筒I、下滾筒2,上下滾筒2的軸向與飯料傳送帶4的傳送方向相垂直,下滾筒2筒面與飯料傳送帶4下表面相接觸,上滾筒I和下滾筒2的位置關系、以及下滾筒2與飯料傳送帶4位置關系在飯料進過上滾筒I的壓面時,飯料的受力處為上滾筒I與飯料傳送帶4上表面相切線,下滾筒2對飯料傳送帶4的支撐力處為下滾筒2與傳送帶下表面相切線,故下滾筒2對飯料傳送帶4提供的支撐力可保證飯料的受力均勻。參照圖3,上滾筒I的筒面緊密貼附有一層均勻的防粘套13,防粘套13包括構架 層133、防粘層131,防粘層131覆蓋住構架層133。在本實用新型中,構架層133為構架材料,構架材料為玻璃纖維材料,防粘層131為防粘材料,防粘材料為鐵氟龍材料。在本實施案例中,構架材料為玻璃纖維紗織布,防粘材料為鐵氟龍樹脂或鐵氟龍車削膜。該防粘套13的結構組成、各結構材料使得防粘套13表面光滑,有著良好的抗粘性,耐化學腐蝕和耐高溫性以及優秀的絕緣性能。在本實施案例中,防粘層131覆蓋構架層133的方式為噴霧、涂抹、蒸鍍、浸鍍、印覆其中之一。采取以上幾種覆蓋方式之一可確保構架層133與防粘層131較為牢固得組成防粘套13,不易發生錯位或長期使用、溫度、壓力等因素造成的分離、損傷、變形等現象。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防粘套13還包括粘貼層135,粘貼層135外表面粘貼于構架層133內表面,內表面粘貼于上滾筒I筒面。在本實施案例中,粘貼層135為粘貼材料,粘貼材料為有機硅壓敏膠。在防粘套13內增設粘貼層,以及同時采用本材料的防粘套13,可更好得、最大化得使防粘套13緊密貼附于滾筒。在本實施案例,防粘套13的厚度為O. 08、. 25mm,其中構架層133的厚度占總厚度的30%飛0%,防粘層131的厚度占總厚度的20°/Γ40%。該厚度以及該厚度比例能夠較優完成壓飯防粘的任務,同時能夠穩定防粘套13各層的穩定性,以及各層之間的牢固性。參照圖I、圖2,壓飯成型裝置還包括滾筒固定架,滾筒固定架設有兩個架體3,分別設置在飯料傳送帶4的兩側,兩滾筒對應設置在飯料傳送帶4的上下方且安裝在滾筒固定架上。在本實施案例中,架體3設有升降裝置,升降裝置設有滾軸固定塊31、升降螺桿33、螺帽35,上述架體3鏤空,上滾筒滾軸11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側的滾軸固定塊31,滾軸固定塊31可在鏤空處30上下移動,升降螺桿33豎直設置,其下端固定在上述滾軸固定塊31的上端,并穿過鏤空處30上方的架體3,螺帽35裝配于螺桿穿過架體3上方的一段,螺帽35的頂部設有旋轉盤351。該滾筒固定架的設置,可根據所需生產的鍋巴厚度,通過升降裝置來調節上滾筒I與飯料傳送帶4之間的距離來完成實現。本實用新型,鍋巴壓飯成型裝置,能夠完成大規模、高效率、高品質生產鍋巴中上游工序中的壓飯成型功能,壓制后的米飯可根據所需生產鍋巴的大小進行切割,操作較為靈活;防粘套表面光滑,有著良好的抗粘性,光滑耐磨,耐高溫性,連續使用溫度范圍為-70至260°C,在壓飯過程中,防粘套不會發生米飯粘附的現象,極大得提高了生產效率,并延長的設備使用壽命;防粘套的粘貼層耐高溫、粘貼牢固不會剝落,保證了防粘套對上滾筒的正常保護功能;滾筒固定架能夠根據所需生產鍋巴的厚度自由調節上滾筒的高度,能夠適用于各種厚度的鍋巴生產。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領域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內容并加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鍋巴壓飯成型裝置,其設置在飯料傳送帶處,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飯成型裝置包括壓飯滾筒組,所述壓飯滾筒組設置有兩個滾筒,所述兩個滾筒分別位于飯料傳送帶的上下方且兩個滾筒為正上下方位置關系,所述兩個滾筒由位置關系記為上滾筒、下滾筒,所述上下滾筒的軸向與飯料傳送帶的傳送方向相垂直,所述下滾筒筒面與飯料傳送帶下表面相接觸,所述上滾筒的筒面緊密貼附有一層均勻的防粘套,所述防粘套包括構架層、防粘層,所述防粘層覆蓋住構架層。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鍋巴壓飯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構架層為構架材料,所述構架材料為玻璃纖維材料,所述防粘層為防粘材料,所述防粘材料為鐵氟龍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鍋巴壓飯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層覆蓋構架層的方式為噴霧、涂抹、蒸鍍、浸鍍、印覆其中之一。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鍋巴壓飯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構架材料為玻璃纖維紗織布。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鍋巴壓飯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材料為鐵氟龍樹脂或鐵氟龍車削膜。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鍋巴壓飯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套還包括粘貼層,所述粘貼層外表面粘貼于構架層內表面,內表面粘貼于上滾筒筒面。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鍋巴壓飯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粘貼層為粘貼材料,所述粘貼材料為有機硅壓敏膠。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鍋巴壓飯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粘套的厚度為O.08、. 25mm,其中構架層的厚度占總厚度的30°/Γ60%,防粘層(I31)的厚度占總厚度的209^40%。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鍋巴壓飯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壓飯成型裝置還包括滾筒固定架,所述滾筒固定架設有兩個架體,分別設置在飯料傳送帶的兩側,所述兩滾筒對應設置在飯料傳送帶的上下方且安裝在滾筒固定架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鍋巴壓飯成型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設有升降裝置,所述升降裝置設有滾軸固定塊、升降螺桿、螺帽,所述架體鏤空,所述上滾筒滾軸的兩端分別固定在兩側的滾軸固定塊,所述滾軸固定塊可在鏤空處上下移動,所述升降螺桿豎直設置,其下端固定在所述滾軸固定塊的上端,并穿過鏤空處上方的架體,所述螺帽裝配于螺桿穿過架體上方的一段,所述螺帽的頂部設有旋轉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鍋巴壓飯成型裝置,其設置在飯料傳送帶處,上述壓飯成型裝置包括壓飯滾筒組,上述壓飯滾筒組設置有兩個滾筒,上述兩個滾筒分別位于飯料傳送帶的上下方且兩個滾筒為正上下方位置關系,上述兩個滾筒由位置關系記為上滾筒、下滾筒,上述上下滾筒的軸向與飯料傳送帶的傳送方向相垂直,上述下滾筒筒面與飯料傳送帶下表面相接觸,上述上滾筒的筒面緊密貼附有一層均勻的防粘套,上述防粘套包括構架層、防粘層,上述防粘層覆蓋住構架層。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能夠完成大規模、高效率、高品質生產鍋巴中上游工序中的壓飯成型功能,同時本裝置能夠避免米飯的粘附現象。
文檔編號A23P1/12GK202680408SQ20122023340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3日
發明者王靜華, 倪貝青 申請人:安徽云嶺星火旅游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