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適用于淺水湖泊的大型粘性卵人工魚巢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適用于淺水湖泊的大型粘性卵人工魚巢。
背景技術:
以鯉、鯽為代表種的定居性底棲魚類通常是淺水性湖泊的優勢種群,這些種類多數產粘性卵,受精卵需要粘附于附著物上完成胚胎發育過程。天然水體中的附著物包括水草、蕨類植物以及樹木的根須等,這些附著物通常質地柔軟、分散多須,在 上述魚類的繁殖季節為受精卵的順利孵化提供了場所。我國的淡水湖泊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東南部,這ー地區的湖泊面積約占全國湖泊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隨著湖區周邊地區經濟快速發展,エ業污水、生活污水和農業廢水大量注入湖區,長期的積累導致湖區水生維管束植物被大量破壞,藻類爆發性増殖,各大湖泊特別是封閉型湖泊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湖泊類型逐漸由草型湖泊轉變為藻型湖泊。在此過程中,在附著物逐漸減少、水體透明度下降的影響下,產粘性卵魚類的正常繁衍收到了嚴重影響,部分湖區的鯉、鯽魚等種類的幼魚發生量大幅下降,成魚在漁獲物中的比例也出現明顯下滑。在此背景之下,為了給產粘性卵的魚類提供適宜的產卵環境,擴大產卵規模,提高幼魚發生量,保護和恢復相關種類的漁業資源,現提出I種適用于淺水湖泊的立體式粘性卵人工魚巢。目前尚無此類適用于天然水體中的大型人工魚巢。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針對目前多數內陸淺水湖泊不同程度的出現富營養化,湖泊水生植物存量急劇下降的現狀,提供ー種能為鯉、鯽魚等產粘性卵魚類提供批量產卵場所的大型人工魚巢。本實用新型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適用于淺水湖泊的大型粘性卵人工魚巢,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立樁、纜繩、和粘附基質,所述纜繩牽拉在所述立樁之間,纜繩兩端設置有浮子,帶動所述纜繩在所述立樁上隨水位上下浮動;所述纜繩上設置有多個粘附基質;所述立樁通過加固樁和牽拉繩牽拉加固。其進ー步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基質由網目Icm的軟質網片綁扎而成,網片之間彎曲折疊以保證其間留有一定距離,從而増大粘卵面積。優選的所述立樁為毛竹,共六根,三根ー排,相對設立,兩排之間距離約5m,同一排毛竹之間牽拉所述纜繩,相鄰兩根毛竹之間間隔約20m ;所述粘附基質最大寬度為40cm,最大高度為30cm,相鄰兩根毛竹間的每根纜繩上懸掛約20蓬粘附基質。本實用新型能為鯉、鯽魚等產粘性卵魚類提供批量產卵場所,能夠粘附大量的魚卵,擴大產卵規模,提高幼魚發生量,保護和恢復相關種類的漁業資源。
[0009]圖I為本實用新型示意圖;圖2為粘附基質結構放大圖;圖中,I、固定毛竹;2、纜繩;3、粘附基質;4、浮子;5、加固粧;6、牽拉繩。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所示其具體實施方案如下(I)投放時間4月份之前,水溫低于15°C ;(2)投放區域水深介于O. 6-3. 0m,水質較好,透明度大于3 0cm ;(3)魚巢結構整片魚巢由長方形魚巢單元組成,每個單元由6根固定毛竹1、2根加固樁5、4根纜繩2、12個浮子4以及若干懸掛于纜繩上的粘附基質3組成;(4)毛竹、纜繩結構每根毛竹長度為5米,毛竹距頂端I米處經加工留有供纜繩2上下移動的空腔,空腔長度為O. 5m,寬度為纜繩2直徑的2倍;兩根固定毛竹I之間的距離為約20米,固定后的纜繩2長度以略微繃直為宜,長度約為20. 5米;每根纜繩2兩端連接有浮子4,當水位發生變動時,浮子4跟隨水面移動,帶動纜繩2浮于水面,避免因水面下降而導致粘附基質3出水而導致受精卵受損;(5)粘附基質;由網目Icm的軟質網片綁扎而成,網片之間彎曲折疊以保證其間留有一定距尚,從而增大粘卵面積。甸逢粘附基質3最大寬度為40cm,最大聞度為30cm。甸根纜繩2上懸掛約20蓬粘附基質3,每個魚巢單元共計懸掛約80蓬粘附基質3。經在太湖實驗區進行前期驗證,該魚巢使用效果良好。本次驗證共在太湖三國城和明月灣湖區各設置I個魚巢區,其中三國城水域水深2. 4-2. 7m,明月灣水域水深I. 5-1. 8m,每個魚巢區投放如圖所示的12個魚巢單元,2012年3月末投放,4月6_10日水溫持續大于15°C,4月11日現場檢查發現,幾乎每個單元的附著基質上均粘附有不同數量的魚卵,隨機剪取2片展開面積為O. 19m2的網片并帶回實驗室計數,共計粘附魚卵2094粒,經在實驗室孵化后共計出苗2003尾,孵化率95. 65%。
權利要求1.一種適用于淺水湖泊的大型粘性卵人工魚巢,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立樁、纜繩、和粘附基質,所述纜繩牽拉在所述立樁之間,纜繩兩端設置有浮子,帶動所述纜繩在所述立樁上隨水位上下浮動;所述纜繩上設置有多個粘附基質;所述立樁通過加固樁和牽拉繩牽拉加固。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適用于淺水湖泊的大型粘性卵人工魚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粘附基質由網目Icm的軟質網片綁扎而成,網片之間彎曲折疊以保證其間留有一定距離,從而増大粘卵面積。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適用于淺水湖泊的大型粘性卵人工魚巢,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樁為毛竹,共六根,三根ー排,相對設立,兩排之間距離約5m,同一排毛竹之間牽拉所述纜繩,相鄰兩根毛竹之間間隔約20m ;所述粘附基質最大寬度為40cm,最大高度為30cm,相鄰兩根毛竹間的每根纜繩上懸掛約20蓬粘附基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布了一種適用于淺水湖泊的大型粘性卵人工魚巢,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立樁、纜繩、和粘附基質,所述纜繩牽拉在所述立樁之間,纜繩兩端設置有浮子,帶動所述纜繩在所述立樁上隨水位上下浮動;所述纜繩上設置有多個粘附基質;所述立樁通過加固樁和牽拉繩牽拉加固。本實用新型能為鯉、鯽魚等產粘性卵魚類提供批量產卵場所,能夠粘附大量的魚卵,擴大產卵規模,提高幼魚發生量,保護和恢復相關種類的漁業資源。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2603397SQ201220237928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5日
發明者王小林, 朱茂曉, 施煒綱, 沈振華, 陸建明, 楊建忠 申請人:江蘇省太湖漁業管理委員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