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大棚用二氧化碳氣體釋放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二氧化碳氣體釋放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大棚用二氧化碳氣體釋放裝置。
背景技術:
農作物在光合作用中必需吸入二氧化碳,并且國內外研究結果指出,二氧化碳量在農作物所處空間的最佳含量應為O. 06%-0. 1%,但是目前露天農作物所在空間的二氧化碳含量僅為O. 03%,而封閉的大棚內甚至在O. 01%以下。因此,受二氧化碳不足的影響,設施栽培農作物增產的潛力遠沒有發揮出來。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物料。植物每合成一克干物質,就需要吸收I. 6克二氧化碳。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僅占O. 03%,溫室大棚等蔬菜保護地,是相對密閉條件下植物的栽培場所,氣體交換受到限制。一般在日出后40分左右,溫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就下降到O. 01%以下。即使通風,也遠遠低于各種蔬菜的二氧化碳補償點。植物處于二氧化碳缺乏的饑餓狀態,光合作用甚至停止,養分積累使少,生長緩漫,老化加快,病蟲害加重,嚴重地影響了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大棚中,每天至少有10小時二氧化碳濃度小于O. 03%,而這段時間又是光合作用最強的時間。據國內外資粉浸道,各種蔬菜的適宜二氧化碳濃度在
O.09%-0,3%ppm。因此,大棚中增施二氧化碳是十分必要的增產增收措施。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大棚用二氧化碳氣體釋放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單,應用方便。本實用新型所述問題是由以下技術方案解決的一種大棚用二氧化碳氣體釋放裝置,它由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減壓閥、電子流量計和釋放管組成,所述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減壓閥、電子流量計和釋放管通過管路依次連接,所述電子流量計通過固定卡槽固定到固定板上。上述大棚用二氧化碳氣體釋放裝置,所述減壓閥可為作用式減壓閥、薄膜式減壓閥或活塞式減壓閥。上述大棚用二氧化碳氣體釋放裝置,所述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為普通耐壓鋼瓶,裝有純度為99. 9%的二氧化碳氣體,一般充裝壓力> 20Mpa。上述大棚用二氧化碳氣體釋放裝置,所述釋放管上設有多個氣孔。本實用新型利用減壓閥,使從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氣體的壓力保持穩定,利用電子流量計控制其流量,可根據果蔬量設定釋放量,達到增加空氣中二氧化碳氣體含量,從而達到增產的目的。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用性強。
[0011]圖I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各部件標號為1-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2_減壓閥;3-固定卡槽;4-固定板;5_電子流量計;6_釋放管;7_氣孔。
具體實施方式
參看圖I,本實用新型由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I、減壓閥2、電子流量計5和釋放管6組成,所述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I、減壓閥2、電子流量計5和釋放管6通過管路依次連接,所述電子流量計5通過固定卡槽3固定到固定板4上。所述減壓閥2可為作用式減壓閥、薄膜式減壓閥或活塞式減壓閥。所述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I為普通耐壓鋼瓶,裝有純度為99. 9%的二氧化碳氣體,一般充裝壓力> 20Mpa。所述釋放管6上設有多個氣孔7。本實用新型是這樣使用的將盛滿壓縮二氧化碳氣體的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I 與其它部件組合,使用時,先打開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I的開關,然后把減壓閥2開至一定程度,通過電子流量計5調節二氧化碳氣體流量,使之與大棚空間體積相匹配,釋放結束時先關閉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I的開關,再關閉減壓閥4,裝置即可停止運行。本實用新型各部件結合銜接緊密,使用操作安全穩定,結構簡單,適用性強。
權利要求1.一種大棚用二氧化碳氣體釋放裝置,其特征在于它由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I)、減壓閥(2)、電子流量計(5)和釋放管(6)組成,所述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I)、減壓閥(2)、電子流量計(5)和釋放管(6)通過管路依次連接,所述電子流量計(5)通過固定卡槽(3)固定到固定板(4)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大棚用二氧化碳氣體釋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減壓閥(2)可為作用式減壓閥、薄膜式減壓閥或活塞式減壓閥,所述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I)為普通耐壓鋼瓶,裝有純度為99. 9%的二氧化碳氣體,一般充裝壓力彡20Mpa。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大棚用二氧化碳氣體釋放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釋放管(6)上設有多個氣孔(7)。
專利摘要一種大棚用二氧化碳氣體釋放裝置,用于增加大棚內空氣中二氧化碳氣體含量,以此來使大棚內的作物達到增產,其技術方案是它由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減壓閥、電子流量計和釋放管組成,所述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減壓閥、電子流量計和釋放管通過管路依次連接,所述電子流量計通過固定卡槽固定到固定板上。本實用新型利用減壓閥,使從二氧化碳氣體儲存鋼瓶釋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氣體的壓力保持穩定,利用電子流量計控制其流量,可根據果蔬量設定釋放量,達到增加空氣中二氧化碳氣體含量,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用性強。
文檔編號A01G9/18GK202565856SQ2012202436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9日
發明者吳海霞, 王奎濤, 劉立騫 申請人:河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