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尤指一種可將烘焙咖啡豆時所產生的煙,經由電熱元件將煙熱除,以達到咖啡豆烘焙機無煙效果的除煙結構。
背景技術:
一般供烘焙咖啡豆的烘焙機,通常設有烘焙室及集豆盤等結構,于使用時將咖啡豆以一定時間的溫度烘焙后,使烘焙完成的咖啡豆落于集豆盤上。由于咖啡豆于烘焙過程中會產生煙及熱氣,因此,需于操作過程中將煙及熱氣一并向外排除,如此將會造成含煙的熱氣彌漫于烘焙作業的空間中,使得作業環境的空氣品質受到影響。申請人:有鑒于此,于是秉持從事該項業務多年的經驗,經不斷研究、實驗,遂萌生改良一種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祈使咖啡豆于烘焙時達到無煙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使咖啡豆于烘焙機烘焙時所產生的煙,經由電熱元件將其熱除,以達到咖啡豆烘焙機的無煙效果。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設有一具有入口的烘焙室,于烘焙室的下方設有集豆盤,以供于烘焙室的入口投入咖啡豆予以烘焙后,使烘焙完成的咖啡豆落于集豆盤上,其中該烘焙室的相對側設有集煙室,以及設于該集煙室上方的除煙結構,使該集煙室與烘焙室相通,該除煙結構包含上導煙室、設于上導煙室下方的熱處理室、以及設于熱處理室下方的下導煙室,其中,該上導煙室設有左隔間及右隔間,由該右隔間連接于集煙室,并于該左隔間設有一排氣口,該熱處理室設有對應于左隔間及右隔間的容置槽,于容置槽分別置入有第一電熱件及第二電熱元件,該下導煙室為空室的狀態;使烘焙室于烘焙咖啡豆所產生的煙及熱氣引入集煙室后,再由除煙結構的上導煙室的右隔間進入,經第一電熱元件將煙熱除,再由下導煙室導入第二電熱元件作二次煙熱除,由左隔間的排氣口將無煙的熱氣排放,從而達到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的效果。所述的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其中,該集煙室設有一導管,集煙室與烘焙室通過該導管相通。所述的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其中,該集煙室的一側,設有一向上突露于集煙室的排氣管,該集豆盤的下方設有抽風扇,使排氣管另一端連接于該抽風扇,俾藉由抽風扇將集豆盤的熱氣抽取后,經排氣管排放。所述的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其中,該除煙結構的上導煙室的中央設有隔板,以形成該左隔間及右隔間。所述的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其中,該除煙結構的上導煙室的右隔間連接一抽風扇,使抽風扇以一管體連接于集煙室,提供抽風扇將集煙室的煙及熱氣抽往除煙結構。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有電熱元件的熱處理室,配合設有隔間的導煙室,構成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使咖啡豆于烘焙機烘焙時所產生的煙,經由電熱元件將其熱除,以達到咖啡豆烘焙機的無煙效果。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咖啡烘焙機立體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除煙結構立體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除煙結構立體體分解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除煙結構剖視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除煙結構動作實施例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除煙結構另一動作實施例圖。附圖標記說明A-咖啡豆烘焙機;1-烘焙室;11_入口 ;12_集煙室;13_導管;14-排氣管;2_集豆盤;21_抽風扇;3_除煙結構;31_上導煙室;311-隔板;312_左隔間;313-右隔間;314_排氣口 ;32_熱處理室;321_容置槽;322_容置槽;323_第一電熱件;324-第二電熱元件;33_下導煙室;34_抽風扇;35_管體。
具體實施方式
請同時參閱圖I及圖2,并配合圖3,為本實用新型烘焙機立體圖、除煙結構立體圖及立體分解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如現有的咖啡豆烘焙機A,設有一具有入口 11的烘焙室1,于烘焙室I下方設有集豆盤2,以及于烘焙室I相對側設有除煙結構3,供于烘焙室I的入口 11投入咖啡豆予以烘焙后,使烘焙完成的咖啡豆落于集豆盤2上。其中,烘焙室I的相對側,設有集煙室12,于集煙室12設有一導管13,使導管13與烘焙室I相通,導管13的一側則設有一向上突露于集煙室12的排氣管14,使排氣管14另一端連接于集豆盤2下方的抽風扇21 ;該除煙結構3,包含上導煙室31、設于上導煙室31下方的熱處理室32,以及設于熱處理室32下方的下導煙室33。其中,該上導煙室31于中央設有隔板311,以形成左隔間312及右隔間313,于該右隔間313連接一抽風扇34,使抽風扇34以一管體35連接于集煙室12,并于該左隔間312設有一排氣口 314。該熱處理室32設有對應于左、右隔間312、313的容置槽322、321,于容置槽321、322分別置入有第一電熱件323及第二電熱元件324,該下導煙室33為空室的狀態;通過前述構件的組合,構成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通過抽風扇34使烘焙室I于烘焙咖啡豆所產生的煙及熱氣,由導管13引入集煙室12后,再由除煙結構3的上導煙室31的右隔間313進入,經第一電熱元件323將煙熱除,再由下導煙室33導入第二電熱元件324作二次煙熱除,由左隔間312的排氣口 314將無煙的熱氣排放,從而達到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的效果。請參閱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除煙結構剖視圖。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除煙結構于組裝后,其中的上導煙室31通過隔板311形成左隔間312及右隔間313,使其配合下方的熱處理室32構成兩通道,以及配合下導煙室33構成迂回空間,進而使烘焙室所產生的煙及熱氣得以先進入熱處理室32的容置槽321,于下下導煙室33迂回后,再進入容置槽322,通過第一電熱件323及第二電熱件324將煙作熱除處理。請同時參閱圖5及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除煙結構動作實施例圖。敬請配合圖I及圖2,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于咖啡烘焙機A的烘焙室I烘焙咖啡豆時,通過排風扇34將烘焙所產生的煙及熱氣,由導管13引入集煙室12內,使豆皮渣落于集煙室12下方的集渣盒,而煙及熱氣則向上經由管體35吸入除煙結構3的上導煙室31,由上導煙室31的右隔間311進入,再向下經過置于熱處理室32容置槽321的第一電熱件323,通過該第一電熱件323作第一次的煙熱除,且使煙及熱氣于下導煙室33迂回后,再向上經過置于熱處理室32容置槽322的第二電熱件324,憑借該第二電熱件324作第二次的煙熱除,使二次煙熱除的熱氣由上導煙室31的左隔間312所設的排氣口 314排放,爰是,所排放的熱氣即無煙的存在,以達到除煙的效果。此外,烘焙機A的集豆盤2的下方,設有一排風扇21,該排風扇21連接于一排氣管14,使排氣管14向后延伸至集煙室12后,向上突露于集煙室12上方,使烘焙后落于集豆盤2的咖啡豆的熱氣得以由排風扇21抽取后,經由排氣管14向外排放。前述實施例,僅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而非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凡經由些微修飾、變更,仍不失本實用新型的要義所在,亦不脫本實用新型的精神范疇。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以設有電熱元件的熱處理室,配合設有隔間的導煙室,構成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使咖啡豆于烘焙機烘焙時所產生的煙,經由電熱元件將其熱除,以達到咖啡豆烘焙機的無煙效果。
權利要求1.一種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設有一具有入口的烘焙室,于烘焙室的下方設有集豆盤,以供于烘焙室的入口投入咖啡豆予以烘焙后,使烘焙完成的咖啡豆落于集豆盤上,其特征在于 該烘焙室的相對側設有集煙室,以及設于該集煙室上方的除煙結構,使該集煙室與烘焙室相通,該除煙結構包含上導煙室、設于上導煙室下方的熱處理室、以及設于熱處理室下方的下導煙室,其中,該上導煙室設有左隔間及右隔間,由該右隔間連接于集煙室,并于該左隔間設有一排氣口,該熱處理室設有對應于左隔間及右隔間的容置槽,于容置槽分別置入有第一電熱件及第二電熱元件,該下導煙室為空室的狀態。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集煙室設有一導管,集煙室與烘焙室通過該導管相通。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集煙室的一側,設有一向上突露于集煙室的排氣管,該集豆盤的下方設有抽風扇,使排氣管另一端連接于該抽風扇。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除煙結構的上導煙室的中央設有隔板,以形成該左隔間及右隔間。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其特征在于該除煙結構的上導煙室的右隔間連接一抽風扇,使抽風扇以一管體連接于集煙室。
專利摘要一種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結構,主要包含上導煙室、設于上導煙室下方的熱處理室,以及設于熱處理室下方的下導煙室。其中,該上導煙室供承接烘焙室的煙及熱氣,其中央設有隔板,以形成左、右隔間,該熱處理室設有對應于左、右隔間的容置槽,于容置槽分別設有第一電熱件及第二電熱元件。使烘焙咖啡豆所產生的煙及熱氣由上導煙室的右隔間進入后,經第一電熱元件將煙熱除,再由下導煙室導入第二電熱元件作二次煙熱除,由左隔間將無煙的熱氣排放,從而達到咖啡豆烘焙機除煙的效果。
文檔編號A23N12/12GK202800083SQ2012203062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7日
發明者張浩峰 申請人:雄邦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