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內置側楞式研缽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物實驗用具,具體涉及是一種內置側楞式研缽。
背景技術:
目前,在生物實驗中涉及研磨的實驗步驟中,常用瓷質的或者玻璃材質的研缽,但此種研缽摩擦力小,為達到研磨效果費時費力,常加入石英砂輔助研磨,該方法易混入雜質,增加研磨成本。尤其是研磨植物種子時,種子中的蠟質物質會使研磨過程中摩擦力減少,增加研磨難度。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內置側楞式研缽。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內置側楞式研缽,由研缽本體和密集垂直側楞組成,研缽本體的內側設有一圈密集垂直側楞,密集垂直側楞的頂端至研缽本體頂端的距離為研缽本體整體高度的三分之一。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研磨效果好,易清洗。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I所示,一種內置側楞式研缽,由研缽本體I和密集垂直側楞2組成,研缽本體I的內側設有一圈密集垂直側楞2,密集垂直側楞2的頂端至研缽本體I頂端的距離為研缽本體I整體高度的三分之一。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研磨效果好,易清洗。
權利要求1.一種內置側楞式研缽,由研缽本體(I)和密集垂直側楞(2)組成,其特征在于研缽本體(I)的內側設有一圈密集垂直側楞(2),密集垂直側楞(2)的頂端至研缽本體(I)頂端的距離為研缽本體(I)整體高度的三分之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內置側楞式研缽,由研缽本體和密集垂直側楞組成,研缽本體的內側設有一圈密集垂直側楞,密集垂直側楞的頂端至研缽本體頂端的距離為研缽本體整體高度的三分之一。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研磨效果好,易清洗。
文檔編號B02C19/08GK202655092SQ2012203875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30日
發(fā)明者宋成艷, 王桂玲, 劉乃生, 周雪松, 馬文東, 李修平 申請人:黑龍江省農業(yè)科學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