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加工干果食品用的干燥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加工干果食品用的干燥池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工干果食品用的干燥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山核桃果、青豆、瓜子等干果是人們喜愛的休閑食品。這些食品加工過程中的最后 步驟是通過干燥工序,去除多余的水分。[0003]現有的干燥工序采用的熱風干燥,由熱風爐燃燒煤或其它可燃物,產生的熱量再 通過熱交換器獲得所需的熱風。但是該種方式不太適合生產規模較大的企業,而且熱風爐 排掉的煙氣中仍然有一定的熱量無法再利用,能源利用率難以進一步提高。發明內容[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加工干果食品用的干 燥裝置,該裝置應具有能源利用率高、適合批量生產的特點,并且結構簡單、制作便利。[0005]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加工干果食品用的干燥池,其特征在于該干 燥池包括[0006]I)、一頂端敞口的池體,池中由一布滿眾多通風孔的隔板分隔為上部的容納池和 下部的通風道;[0007]2)池體的一端制有與通風道相通的熱源室以及一風扇;所述熱源室中安裝著連通 鍋爐蒸汽管道的發熱器,所述風扇對加熱室鼓風以將形成的熱風壓入通風道。[0008]所述發熱器由彎曲排列的金屬管以及固定在金屬管外壁表面的多個散熱片組成。[0009]所述容納池的表面包覆著不銹鋼薄板;所述隔板為不銹鋼板。[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述干燥方式,不但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 高,而且由于一臺鍋爐能夠同時對多個干燥池供熱,所以適合較大規模的生產企業。另外, 整個裝置的結構簡單,制作容易,所以成本也不高。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所示,該加工干果食品用的干燥池包括[0014]I)、一頂端敞口的池體1,池中由一隔板2分隔為上部用于放置代加工果品的容納 池1-1和下部用于通風的通風道1-2 ;隔板上布滿眾多通風孔2-1 (為圖面清晰,僅畫出部 分通風孔),通風孔的大小和數量可根據具體需要確定(通風孔的大小,一般以代加工的果 品不能通過為準)。[0015]2)池體的一端制有與通風道相通的熱源室3以及一風扇4。所述熱源室中安裝著發熱器5,該發熱器由彎曲排列的金屬管以及固定在金屬管外壁表面的多個散熱片組成; 該發熱器由延伸至池外的接管5-1連通鍋爐的蒸汽管道,以獲取所需的熱源。所述風扇對 加熱室鼓風以將形成的熱風壓入通風道。[0016]為確保代加工食品的衛生,所述容納池的表面包覆著不銹鋼薄板;所述隔板為不 銹鋼板。[0017]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山核桃果或青豆等其它干果均勻鋪在隔板上; 外界空氣由風扇鼓入加熱室,吸收發熱器散發的熱量后成為熱風進入通風道,然后從隔板 上眾多的通風孔往上方排出(空氣流動方向由圖中箭頭所示),從而對隔板上的干果進行了 加熱干燥;只需經過一定的時間(根據被加工干果的水分含量確定),被加工干果就能達到 干燥要求。而在發熱器中失去一部分熱量的蒸汽,還可重新輸回鍋爐加熱后,再次輸至發熱 器使用;如此反復循環,進而充分利用了能源。
權利要求1.一種加工干果食品用的干燥池,其特征在于該干燥池包括1)、一頂端敞口的池體(1),池中由一布滿眾多通風孔(2-1)的隔板(2)分隔為上部的容納池(1-1)和下部的通風道(1-2);2)池體的一端制有與通風道相通的熱源室(3)以及一風扇(4);所述熱源室中安裝著連通鍋爐蒸汽管道的發熱器(5),所述風扇對加熱室鼓風以將形成的熱風壓入通風道。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加工干果食品用的干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發熱器由彎曲排列的金屬管以及固定在金屬管外壁表面的多個散熱片組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加工干果食品用的干燥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納池的表面包覆著不銹鋼薄板;所述隔板為不銹鋼板。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工干果食品用的干燥池。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的裝置應具有能源利用率高、適合批量生產的特點,并且結構簡單、制作便利。技術方案是一種加工干果食品用的干燥池,其特征在于該干燥池包括1)、一頂端敞口的池體,池中由一布滿眾多通風孔的隔板分隔為上部的容納池和下部的通風道;2)池體的一端制有與通風道相通的熱源室以及一風扇;所述熱源室中安裝著連通鍋爐蒸汽管道的發熱器,所述風扇對加熱室鼓風以將形成的熱風壓入通風道。所述發熱器由彎曲排列的金屬管以及固定在金屬管外壁表面的多個散熱片組成。所述容納池的表面包覆著不銹鋼薄板;所述隔板為不銹鋼板。
文檔編號A23N12/08GK202842294SQ201220392720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9日
發明者邵干云 申請人:臨安青睞炒貨食品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