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田施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用施肥工具,尤指一種用于水田的水田施肥器。
背景技術:
在水田施肥的過程中,水田施肥器易損,不耐用,費用高,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人們發明了一些用于水田施肥的器具。例如,中國專利文獻曾公開了一種水田人力施肥器(中國專利號ZL200820091355. 6,授權公告號CN201290232),才水田施肥器在多年的使用中發現,分料齒易粘化肥,在磕肥的過程中,分料齒前段的施肥板機器容易斷裂,或者輸肥管和施肥板之間的卡固套斷裂,從而不能繼續工作。又如中國專利文件有公開了一種水田施肥器(中國專利號;ZL201120051533. 4,授權公告號CN202019545U),此施肥器在上一施肥器中改進了很多,但是施肥板與輸肥管之間連接過于繁瑣,彈簧的彈力點選的不是很好,且限位螺絲的塑料座在粘肥后也容易磕斷。
實用新型內容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利用彈簧拉力使施肥板更加平穩,且保持施肥均勻和有效閉合施肥口的手動水田施肥器。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水田施肥器,包括儲料裝置、輸肥管,所述儲料裝置與輸肥管通過軟管連接,所述輸肥管的外端設有施肥口,所述施肥口呈一斜面開口,所述輸肥管的外壁上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與輸肥管一體形,所述固定板上活動連接有能夠蓋上所述施肥口的施肥板,所述輸肥管與施肥板之間設有能夠閉合施肥口的復位裝置,所述復位裝置設置在輸肥管的兩側,所述施肥板的后部與輸肥管底部之間設有控制施肥板與施肥口開啟角度的限位裝置。所述復位裝置為拉力彈簧,所述拉力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施肥板上,另一端固定在輸肥管上。所述限位裝置包括設置在輸肥管底部的墊板和設置在施肥板后部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一端穿出施肥板并能頂靠在輸肥管底部的墊板上。所述施肥板的板面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呈凸起的分料齒,所述分料齒為實心,且與施肥板一體成形。所述軟管的直徑從輸肥管至出料口逐漸增大。所述儲料裝置包括儲料箱和底座,所述底座上部設有凹槽,所述儲料箱設置在底座的凹槽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技術效果在于I、施肥板與固定板連接,而固定板與輸肥管一體成形,使輸肥管和施肥板連接靈活,而且十分耐磕,不易發生斷裂。2、復位裝置設置在輸肥管的兩側,相較于現有的只設置一個復位裝置的技術,更加省力且彈簧不易損壞。[0013]3、分料齒與施肥板為實心一體,更加結實耐用。4、輸肥管底部設置墊板,使限位螺栓與輸肥管接觸的位置有明顯的加厚,使之在使用的時候不易被損壞,且操作更加方便舒適,拋肥射程范圍大,撤肥穩定均勻,同時防止了施肥板開啟偏斜使出肥量傾重于一側影響施肥均勻效果。
圖I :本實用新型水田施肥器局部結構示意圖。圖2 :本實用新型儲料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水田施肥器,包括儲料裝置I、輸肥管2,所述儲料裝置與輸肥,2通過軟管3連接,軟管3的一端連接儲料裝置的出料口 13,另一端連接輸肥管2,軟管連接3可以使輸肥管相對于儲料裝置I進行任意角度的擺動,方便拋灑化肥。所述輸肥管2的外端設有施肥口,所述施肥口呈一斜面開口,斜面開口能夠與施肥板5的板面平貼,拋灑肥料時,施肥板5基本處于水平狀態,輸肥管2成一定傾斜角度延伸至施肥板5上,由此利于肥料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運動至施肥板上。所述輸肥管的外壁上設有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與輸肥管2 —體成形,所述固定板4上活動連接有能夠蓋上所述施肥口的施肥板5,使施肥板能夠開啟或關閉施肥口。所述輸肥管2與施肥板5之間設有能夠閉合施肥口的復位裝置,所述復位裝置設置在輸肥管的兩側,所述復位裝置為拉力彈簧6,所述拉力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施肥板上,另一端固定在輸肥管上。在拉力彈簧的拉力下,使施肥板5與施肥口形成貼合關閉。所述施肥板的后部與輸肥管底部之間設有控制施肥板與施肥口開啟角度的限位裝置。所述限位裝置包括設置在輸肥管底部的墊板7和設置在施肥板后部的限位螺栓8,所述限位螺栓8的一端穿出施肥板5并能頂靠在輸肥管底部的墊板7上。限位螺栓8通過螺紋連接調節其伸出施肥板5的長度,從而控制施肥板5與施肥口形成的開啟角度,達到調節施肥量的作用。所述施肥板5的板面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呈凸起的分料齒9,所述分料齒為實心,且與施肥板一體成形。流到施肥板上的肥料可由分料齒9之間的溝渠10引導而分散呈均勻的拋灑施肥。所述軟管的直徑從輸肥管至出料口逐漸增大,增大肥料向下的壓力,便于拋灑肥料。所述儲料裝置包括儲料箱11和底座12,所述底座上部設有凹槽,所述儲料箱設置在底座的凹槽上。底座采用汽車水箱原理,采用凹式結構,使兩端成為受力點,可承受200公斤以上的壓力。在操作時,人體背負出料裝置,手握輸肥管水平方向左右揮動手臂,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肥料由于慣性克服彈簧的回位拉力將施肥板開啟,肥料由儲料裝置下部的出料口 13通過軟管和輸肥管流動到施肥板上,在分料齒的作用下,肥料均勻分散,經肥料板的末端均CN 202713950 U說明書3/3 頁
勻撒向田地。施肥完畢后停止甩動輸肥管,離心力消失,施肥板在復位裝置的拉力下實現復位,從而平貼覆蓋施肥口將其關閉。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5·
權利要求1.一種水田施肥器,包括儲料裝置、輸肥管,所述儲料裝置與輸肥管通過軟管連接,所述輸肥管的外端設有施肥口,所述施肥口呈一斜面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輸肥管的外壁上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與輸肥管一體成形,所述固定板上活動連接有能夠蓋上所述施肥口的施肥板,所述輸肥管與施肥板之間設有能夠閉合施肥口的復位裝置,所述復位裝置設置在輸肥管的兩側,所述施肥板的后部與輸肥管底部之間設有控制施肥板與施肥口開啟角度的限位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水田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裝置為拉力彈簧,所述拉力彈簧的一端固定在施肥板上,另一端固定在輸肥管上。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水田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裝置包括設置在輸肥管底部的墊板和設置在施肥板后部的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的一端穿出施肥板并能頂靠在輸肥管底部的墊板上。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種水田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板的板面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呈凸起的分料齒,所述分料齒為實心,且與施肥板一體成形。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種水田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軟管的直徑從輸肥管至出料口逐漸增大。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一種水田施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料裝置包括儲料箱和底座,所述底座上部設有凹槽,所述儲料箱設置在底座的凹槽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水田施肥器,包括儲料裝置、輸肥管,所述儲料裝置與輸肥管通過軟管連接,所述輸肥管的外端設有施肥口,所述施肥口呈一斜面開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輸肥管的外壁上設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與輸肥管一體成形,所述固定板上活動連接有能夠蓋上所述施肥口的施肥板,所述輸肥管與施肥板之間設有能夠閉合施肥口的復位裝置,所述復位裝置設置在輸肥管的兩側,所述施肥板的后部與輸肥管底部之間設有控制施肥板與施肥口開啟角度的限位裝置。本實用新型利用彈簧拉力使施肥板更加平穩,且保持施肥均勻和能有效閉合施肥口。
文檔編號A01C15/02GK202713950SQ201220431230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9日
發明者李宏運 申請人:李宏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