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黃粉蟲投食和垃圾回收自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養殖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黃粉蟲投食和垃圾回收自動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黃粉蟲的養殖在我國已有五十多年歷史,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有些還形成了工廠化大規模養殖,但養殖黃粉蟲的飼養裝置并未發生大的改變,因為在養殖黃粉蟲時多為人工喂食,費時費力,大大增加了人力成本。如中國專利號“98245636. O”公開了一種抽屜式立體高效養殖黃粉蟲組合柜,其
公開日為2000年05月10日。它有一個由若干組立柱和橫框構成的組合柜架,在上橫框上安裝有上擋板,其在每組相鄰的立柱上分別安裝有數目相同且上下等距分布的飼養箱滑道,在每二個對應的飼養箱滑道上放置有抽屜式飼養箱,所述的最上端的飼養箱與上擋板之間和相鄰的飼養箱之間有一個通風間隙。優點在于占用面積小、便于分解組合、搬運組裝靈活、養殖操作方便、生產效率高。但在實際養殖過程中,使用上述養殖裝置飼養黃粉蟲,仍然還存在以下不足之處一、須人工為黃粉蟲配食、投食,耗費大量的人力;二、在清理排泄物和垃圾時,需要人工將飼養箱從滑道上取出,再將黃粉蟲倒出,清理完排泄物后再將黃粉蟲放回飼養箱,不僅耗費大量時間,還容易導致黃粉蟲死亡,影響經濟效益;三、該裝置通風間隙較小,容易導致黃粉蟲生病;四、各飼養箱是重疊擺放的,相鄰飼養箱間隙較小,黃粉蟲受到的光照少,生長速度較慢;五、各飼養箱重疊擺放,不方便觀察黃粉蟲生長情況。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黃粉蟲飼養裝置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黃粉蟲投食和垃圾回收自動裝置。本實用新型不僅可自動配置飼料,還能自動給黃粉蟲送料、投食和回收食物殘渣及蟲糞等垃圾,初步實現了自動化飼養黃粉蟲的目標。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黃粉蟲投食和垃圾回收自動裝置,包括養殖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配料機、自動抖動裝置和自動輸送裝置,所述配料機通過自動輸送裝置與自動抖動裝置連接,所述自動抖動裝置通過設置于其上的分料管向所述養殖箱送料。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自動回收裝置,所述自動回收裝置包括回收管道、傳送支帶和垃圾回收箱,垃圾回收箱設置在回收管道的傳送終端,傳送支帶設置于養殖箱下方且與回收管道連接,回收管道與傳送支帶配合回收垃圾。所述自動輸送裝置包括總輸送帶和輸送支帶,配料機設置在總輸送帶的輸送起始端,輸送支帶一端與總輸送帶連接,另一端與自動抖動裝置連接,總輸送帶與輸送支帶配合向自動抖動裝置送料。 所述養殖箱為多個,呈層狀分布,每層養殖箱上方設置有一套自動抖動裝置,每層養殖箱下方對應設置有一條傳送支帶。[0011]所述養殖箱內設置有旋轉十字架,旋轉十字架與分料管配合向養殖箱均勻投食。所述自動抖動裝置通過分料管與養殖箱連接,分料管的出料口設置在旋轉十字架上方。所述自動抖動裝置設置于支架上并位于養殖箱上方。所述養殖箱的底板為鏤空網面。所述垃圾回收箱設置于地面上。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一、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黃粉蟲投食和垃圾回收自動裝置,包括養殖箱,還包括配料機、自動抖動裝置和自動輸送裝置,所述配料機通過自動輸送裝置與自動抖動裝置連接, 所述自動抖動裝置通過設置于其上的分料管向所述養殖箱送料;設置配料機可自動地為黃粉蟲配置飼料;設置自動抖動裝置和自動輸送裝置,則可以將配置好后的飼料自動的輸送到自動抖動裝置內,經自動抖動裝置再抖動到養殖箱內;而設置自動回收裝置,則可自動收集黃粉蟲在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排泄物和垃圾;實現了配料、送料、投食和回收食物殘渣及蟲糞等垃圾的自動化作業,節省了人力物力,減少了養殖成本,提高了養殖效率。二、本實用新型中,還包括自動回收裝置,所述自動回收裝置包括回收管道、傳送支帶和垃圾回收箱,垃圾回收箱設置在回收管道的傳送終端,傳送支帶設置于養殖箱下方且與回收管道連接,回收管道與傳送支帶配合回收垃圾;由傳送支帶將垃圾傳送至傳送總帶,再統一由傳送總帶傳送至垃圾回收箱,方便快捷,提高了回收效率。三、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自動輸送裝置包括總輸送帶和輸送支帶,配料機設置在總輸送帶的輸送起始端,輸送支帶一端與總輸送帶連接,另一端與自動抖動裝置連接,總輸送帶與輸送支帶配合向自動抖動裝置送料;設置總輸送帶和輸送支帶,不僅可以連接更多的自動抖動裝置,為黃粉蟲自動化投食,實現大規模養殖,還提高了輸送效率,進一步降低了養殖成本。四、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養殖箱為多個,呈層狀分布,每層養殖箱上方設置有一套自動抖動裝置,每層養殖箱下方對應設置有一條傳送支帶;此結構實現了黃粉蟲的自動送料和自動回收垃圾,降低了人的勞動強度,節省了養殖成本。五、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養殖箱內設置有旋轉十字架,旋轉十字架與分料管配合向養殖箱均勻投食;此結構使經自動抖動裝置抖動下來的飼料經分料管均勻的灑落在養殖箱內,保證了每條黃粉蟲都能吃到飼料,有利于黃粉蟲生長。六、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自動抖動裝置通過分料管與養殖箱連接,分料管的出料口設置在旋轉十字架上方;此結構保證了由自動抖動裝置經分料管灑落的飼料能準確的經旋轉十字架均勻的投到養殖箱內。七、本實用新型中,所述自動抖動裝置設置于支架上并位于養殖箱上方;此結構保證飼料能輕易的從自動抖動裝置中落入到養殖箱內。八、本實用新型中,所述養殖箱的底板為鏤空網面;此結構有利于黃粉蟲的排泄物及養殖箱內的垃圾自動掉落到傳送支帶上,方便回收。九、本實用新型中,所述垃圾回收箱設置于地面上;當垃圾回收箱內的垃圾較多時,方便清理及運輸。十、本實用新型利用操作控制系統統一對配料、送料、投食和回收食物殘渣及蟲糞等垃圾,初步實現了自動化飼養黃粉蟲,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經濟效益。十一、本實用新型主要適用于黃粉蟲的飼養,對其它類似的動物也適用,適用范圍廣。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為1、養殖箱,2、配料機,3、自動抖動裝置,4、地面,5、支架,6、垃圾回收箱,7、總輸送帶,8、輸送支帶,9、回收管道,10、傳送支帶,11、旋轉十字架,12、分料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黃粉蟲投食和垃圾回收自動裝置,包括養殖箱1,還包括配料機2、自動抖動裝置3和自動輸送裝置,所述配料機2通過自動輸送裝置與自動抖動裝置3連接,所述自動抖動裝置3通過設置于其上的分料管12向所述養殖箱I送料。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為,所述養殖箱I的底板為鏤空網面;優選孔較細小的鏤空網面底板,既防止了黃粉蟲和飼料從鏤空網孔內掉落,又有利于排泄物及垃圾掉落,但并不局限于此設置方式。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優選實施方式為,還包括自動回收裝置,所述自動回收裝置包括回收管道9、傳送支帶10和垃圾回收箱6,垃圾回收箱6設置在回收管道9的傳送終端,傳送支帶10設置于養殖箱I下方且與回收管道9連接,回收管道9與傳送支帶10配合回收垃圾;上述設置方式為優選,但并不局限于上述設置方式,例如每個養殖箱I與垃圾回收箱6之間的連接可以單獨為一條完整的傳送帶。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優選實施方式為,所述自動輸送裝置包括總輸送帶7和輸送支帶8,配料機2設置在總輸送帶7的輸送起始端,輸送支帶8 一端與總輸送帶7連接,另一端與自動抖動裝置3連接,總輸送帶7與輸送支帶8配合向自動抖動裝置3送料;上述設置方式為優選,但并不局限于上述設置方式,例如每個自動抖動裝置3與配料機2之間的連接可以單獨為一條完整的輸送帶。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優選實施方式為,所述養殖箱I為多個,呈層狀分布,每層養殖箱I上方設置有一套自動抖動裝置3,每層養殖箱I下方對應設置有一條傳送支帶10 ;上述設置方式為優選,但并不局限于上述設置方式,例如,養殖箱I下方可以設置成傾斜的槽道,槽道的低端處于回收管道9上方,飼養黃粉蟲產生的垃圾經槽道滑落到回收管道9上,由回收管道9輸送至垃圾回收箱6。進一步的,根據養殖規模和實際情況,每層養殖箱I上方可以設置多套自動抖動裝置3。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優選實施方式為,所述養殖箱I內設置有旋轉十字架11,旋轉十字架11與分料管12配合向養殖箱I均勻投食;優選旋轉十字架11設置在養殖箱I內,但并不局限于設置在養殖箱I內,旋轉十字架11也可以設置在養殖箱I上方。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優選實施方式為,所述自動抖動裝置3通過分料管12與養殖箱I連接,分料管12的出料口設置在旋轉十字架11上方;分料管12的出料口優選設置于旋轉十字架11中央上方,保證了飼料從分料管12落下時,由旋轉十字架11將飲料均勻的灑落在養殖箱I內;分料管12的選擇方式也有很多,例如PVC管、鋼管等,或者養殖箱I與自動抖動裝置3也可以通過槽道的方式連接。進一步地,當旋轉十字架11設置在養殖箱I上方時,分料管12的出料口優選設置在旋轉十字架11上方。本實用新型的又一優選實施方式為,所述自動抖動裝置3設置于支架5上并位于養殖箱I上方;自動抖動裝置3的位置可以與養殖箱I平行或位于側面,并不局限于設置在養殖箱I上方。本實用新型設置有操作控制系統,對配料機2、 自動抖動裝置3、自動輸送裝置和自動回收裝置進行統一控制。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將黃粉蟲的飼料放入配料機2,啟動配料機2進行配料,配料完成后,啟動總輸送帶7和輸送支帶8將配料機2內的飼料運輸到自動抖動裝置3內,然后啟動自動抖動裝置3抖動,使其內的飼料經分料管12傳送到旋轉十字架11上,旋轉十字架11與分料管12配合,將飼料均勻的灑落到養殖箱I內。而在黃粉蟲生長期間,黃粉蟲產生的排泄物及食物殘渣等垃圾經鏤空網面的底板掉落到養殖箱I下方的傳送支帶10上,由傳送支帶10將垃圾傳送至回收管道9,排泄物及食物殘渣等垃圾自動從回收管道9傳送至垃圾回收箱6,初步實現了自動給黃粉蟲送料、投食和回收食物殘渣及蟲糞等垃圾的目標。
權利要求1.一種黃粉蟲投食和垃圾回收自動裝置,包括養殖箱(1),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配料機(2)、自動抖動裝置(3)和自動輸送裝置,所述配料機(2)通過自動輸送裝置與自動抖動裝置(3)連接,所述自動抖動裝置(3)通過設置于其上的分料管(12)向所述養殖箱(I)送料。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粉蟲投食和垃圾回收自動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自動回收裝置,所述自動回收裝置包括回收管道(9)、傳送支帶(10)和垃圾回收箱(6),垃圾回收箱(6)設置在回收管道(9)的傳送終端,傳送支帶(10)設置于養殖箱(I)下方且與回收管道(9)連接,回收管道(9)與傳送支帶(10)配合回收垃圾。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黃粉蟲投食和垃圾回收自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輸送裝置包括總輸送帶(7 )和輸送支帶(8 ),配料機(2 )設置在總輸送帶(7 )的輸送起始端, 輸送支帶(8) —端與總輸送帶(7)連接,另一端與自動抖動裝置(3)連接,總輸送帶(7)與輸送支帶(8)配合向自動抖動裝置(3)送料。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黃粉蟲投食和垃圾回收自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箱(I)為多個,呈層狀分布,每層養殖箱(I)上方設置有一套自動抖動裝置(3 ),每層養殖箱(I)下方對應設置有一條傳送支帶(10)。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黃粉蟲投食和垃圾回收自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箱(I) 內設置有旋轉十字架(11 ),旋轉十字架(11)與分料管(12 )配合向養殖箱(I)均勻投食。
6.如權利要求1、2或5所述的黃粉蟲投食和垃圾回收自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抖動裝置(3 )通過分料管(12 )與養殖箱(I)連接,分料管(12 )的出料口設置在旋轉十字架(11)上方。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黃粉蟲投食和垃圾回收自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抖動裝置(3)設置于支架(5)上并位于養殖箱(I)上方。
8.如權利要求1、2、5或7所述的黃粉蟲投食和垃圾回收自動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箱(I)的底板為鏤空網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黃粉蟲投食和垃圾回收自動裝置,包括養殖箱、配料機、自動抖動裝置和自動輸送裝置,所述配料機通過自動輸送裝置與自動抖動裝置連接,所述自動抖動裝置通過設置于其上的分料管向所述養殖箱送料。本實用新型不僅可自動配置飼料,還能自動給黃粉蟲送料、投食和回收食物殘渣及蟲糞等垃圾,初步實現了自動化飼養黃粉蟲的目標。
文檔編號A01K67/033GK202819357SQ201220451540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6日
發明者陳申芝, 曹成全 申請人:樂山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