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無塵粉碎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粉碎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無塵粉碎機。
背景技術:
目前的各類粉碎機在生產過程中主軸帶動錘頭轉動在粉碎室內產生一定的氣壓和風力,這種風力和氣壓把物料甩出排料孔,同時產生大量的粉塵,粉塵污染將直接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尤其身處粉塵污染的環境會引起多種心血管、呼吸道疾病等。直接進入人的肺部組織,沉淀于肺泡中,有可能引起肺組織的慢性纖維化,甚至導致肺心病、心血管病等一系列病變。而且這些可吸入物質還會將多種污染物或病菌帶入肺部,對人體危害很大。粉塵如果彈入或飛入人的眼睛,會造成傷害,影響正常操作。另外,懸浮性粉塵會增加生產設備的非正常磨損,縮短設備的壽命,增加維護成本,從而對企業的產出和經濟效益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因此粉碎機的粉塵飛揚問題亟待解決。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無塵粉碎機,粉碎比高,沒有粉塵污染,利于工作人員和周圍環境中人員的身體健康。上述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無塵粉碎機,包括殼體,所述的殼體上方具有進料口,所述的殼體下方具有出料口,所述的殼體下位于所述的出料口處具有除塵裝置,所述的殼體內壁安裝反擊板,所述的殼體內安裝轉子總成,所述的轉子總成通過皮帶連接其驅動機構,所述的除塵裝置包括濾網,所述的濾網外面安裝濾袋,所述的濾袋連接抽氣泵。所述的無塵粉碎機,所述的轉子總成包括心軸,所述的心軸安裝轉子架,所述的轉子架中間安裝粉磨錘頭,所述的轉子架上方連接護板及破碎錘頭,所述的轉子架下方連接有轉子密封葉片。有益效果I.本實用新型在出料口處安裝除塵裝置,能夠有效減少粉塵飛揚,避免大量的粉塵對工作人員造成的傷害,實現清潔生產,保護工作人員的健康,同時讓設備免受粉塵侵害,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2.本實用新型工作時,物料利用自重進給,通過進料口落入破碎腔內上面的護板上,借助轉子總成的離心力將物料甩向殼體裝配中的反擊板上,在破碎錘頭的沖擊和反擊板的反彈力及物料重力的聯合作用下,碎料飛返內腔,同時向下進給,與安裝在內壁上的反擊板猛烈碰撞,同時物料互相撞擊,使物料破碎或產生大量裂紋,接著物料進入第一層粉磨腔內,物料呈螺旋狀下落,經沖壓、擠壓,使裂紋的物料進一步被破碎,接著細化了的物料繼續向下遷移,又進入第二層粉磨區;在第二層粉磨腔中物料即經受了撞擊粉碎又經受了碾磨粉碎,達到了物料細化的效果。由于粉磨區入料口與出料口所產生的阻力使粉料在這個區域內處于封閉研磨狀態。這就可使磨料更進一步的擠壓粉碎,可達毫米級以下的細度。破 碎比大,減少了傳統的碎磨流程中設備的投入,有效降低了企業成本。
圖I、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進一步闡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I :如附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無塵粉碎機,包括殼體1,所述的殼體上方具有進料口 2,所述的殼體下方具有出料口 3,所述的殼體下位于所述的出料口處具有除塵裝置,所述的殼體內壁安裝反擊板4,所述的殼體內安裝轉子總成,所述的轉子總成通過皮帶6連接其驅動機構7,所述的除塵裝置包括濾網8,所述的濾網外面安裝濾袋9,所述的濾袋連接抽氣泵10。實施例2 所述的無塵粉碎機,所述的轉子總成包括心軸5,所述的心軸安裝轉子架11,所述的轉子架中間安裝粉磨錘頭12,所述的轉子架上方連接護板13及破碎錘頭14,所述的轉子架下方連接有轉子密封葉片15。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實用新型的未盡事宜,屬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
權利要求1.一種無塵粉碎機,包括殼體,所述的殼體上方具有進料口,所述的殼體下方具有出料口,其特征是所述的殼體下位于所述的出料口處具有除塵裝置,所述的殼體內壁安裝反擊板,所述的殼體內安裝轉子總成,所述的轉子總成通過皮帶連接其驅動機構,所述的除塵裝置包括濾網,所述的濾網外面安裝濾袋,所述的濾袋連接抽氣泵。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無塵粉碎機,其特征是所述的轉子總成包括心軸,所述的心軸安裝轉子架,所述的轉子架中間安裝粉磨錘頭,所述的轉子架上方連接護板及破碎錘頭,所述的轉子架下方連接有轉子密封葉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無塵粉碎機。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1),所述的殼體上方具有進料口(2),所述的殼體下方具有出料口(3),所述的殼體下位于所述的出料口處具有除塵裝置,所述的殼體內壁安裝反擊板(4),所述的殼體內安裝轉子總成,所述的轉子總成通過皮帶(6)連接其驅動機構(7),所述的除塵裝置包括濾網(8),所述的濾網外面安裝濾袋(9),所述的濾袋連接抽氣泵(10)。本實用新型能夠有效減少粉塵飛揚,避免大量的粉塵對工作人員造成的傷害,實現清潔生產,保護工作人員的健康,同時讓設備免受粉塵侵害,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
文檔編號B02C13/286GK202803319SQ20122048978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倪海平 申請人:南通海迪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