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換水魚缸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魚缸,尤其涉及一種能夠實現自動換水的魚缸。
背景技術:
目前使用的魚缸結構大都比較簡單,進行換水時需要人工換水,需先將魚撈出,然后進行放水,最后向魚缸內充水將魚放入即可,操作必須繁瑣,而且浪費時間。也有部分魚缸是用電動方式進行自動換水,雖然使用方便,但浪費電能,不利于節約能源。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操作簡單、使用方便的自動換水魚缸。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自動換水魚缸,包括魚缸本體,所述魚缸本體內設有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魚缸本體間隔為用于盛裝魚的第一水箱和用于換水的第二水箱,所述隔板上設有連通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的換水通道,所述換水通道上設有擋魚紗網;所述第二水箱的底部設有進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第二水箱的頂部設有端蓋,所述端蓋上安裝有換水按鈕,所述換水按鈕連接設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內用于封堵或開啟所述排水口的排水裝置,所述第二水箱內還設有用于封堵或開啟所述進水口的自動進水裝置。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排水裝置包括與所述按鈕鉸接的橫臂,所述橫臂中部滑動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下端部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水箱的底部,所述橫臂的端部鉸接有拉桿,所述拉桿上設有第一漂浮塊,所述拉桿下端部安裝有用于封堵所述排水口的排水閥,所述拉桿上滑動連接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另一端部鉸接于所述支撐桿上。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自動進水裝置包括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水箱底部的弧形行程限位桿,所述行程限位桿上活動套裝有第二漂浮塊,所述第二漂浮塊上鉸接有連接臂,所述連接臂中部鉸接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固定于所述第二水箱底部,所述連接臂的端部固定有用于控制進水口開啟的進水閥。作為對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換水通道設置為兩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自動換水魚缸,包括魚缸本體,所述魚缸本體內設有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魚缸本體間隔為用于盛裝魚的第一水箱和用于換水的第二水箱,所述隔板上設有連通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的換水通道,所述換水通道上設有擋魚紗網;所述第二水箱的底部設有進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第二水箱的頂部設有端蓋,所述端蓋上安裝有換水按鈕,所述換水按鈕連接設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內用于封堵或開啟所述排水口的排水裝置,所述第二水箱內還設有用于封堵或開啟所述進水口的自動進水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按下換水按鈕,排水裝置進行自動排水,當排水到達一定限位值時,自動進水裝置開始工作,向魚缸內充水,且不需要人工或電動控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0010]以下附圖僅旨在于對本實用新型做示意性說明和解釋,并不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其中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第二水箱同時排水和進水的結構原理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第二水箱進水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隔板;2-第一水箱;3_第二水箱;4_換水通道;5-進水口 ;6_排水口 ;7-端蓋;8_換水按鈕;9-橫臂;10-支撐桿;11_拉桿;12-第一漂浮塊;13_限位桿;14_排水閥;15-行程限位桿;16-第二漂浮塊;17-連接臂;18-安裝座;19_進水閥。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示例性實施例。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附圖中,將相同的附圖標記賦予結構以及功能基本相同的組成部分,并且為了使說明書更加簡明,省略了關于基本上相同的組成部分的冗余描述。如圖I所示,自動換水魚缸,包括魚缸本體,所述魚缸本體內設有隔板1,所述隔板
I將所述魚缸本體間隔為用于盛裝魚的第一水箱2和用于換水的第二水箱3,所述隔板I上設有連通所述第一水箱2和所述第二水箱3的換水通道4,所述換水通道4上設有擋魚紗網,擋魚紗網能夠防止排水時魚進入第二水箱3,有利于換水的順利進行,為提高魚缸本體內水的流動性,加強換水效果,本實施例中所述換水通道4設置為兩個。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第二水箱3的底部設有進水口 5和排水口 6,所述第二水箱3的頂部設有端蓋7,所述端蓋7上安裝有換水按鈕8,所述換水按鈕8連接設置在所述第二水箱3內用于封堵或開啟所述排水口 6的排水裝置,所述第二水箱3內還設有用于封堵或開啟所述進水口 5的自動進水裝置。其中所述排水裝置包括與所述按鈕鉸接的橫臂9,所述橫臂9中部滑動連接有支撐桿10,所述支撐桿10下端部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水箱3的底部,所述橫臂9的端部鉸接有拉桿11,所述拉桿11上設有第一漂浮塊12,所述拉桿11下端部安裝有用于封堵所述排水口 6的排水閥14,所述拉桿11上滑動連接有限位桿13,所述限位桿13另一端部鉸接于所述支撐桿10上,限位桿13能夠防止拉桿11產生位移,以保證排水閥14對排水口 6的準確控制。換水時按下換水按鈕8,通過橫臂9帶動第一漂浮塊12和拉桿11向上運動,使排水閥14打開,可將魚缸內的水排出,第一漂浮塊12的設置,能夠在按動換水按鈕8時更加省力,隨著第一漂浮塊12浮力的減少,排水閥14逐漸下降,慢慢將排水口關閉,進而停止排水。本實施例的所述自動進水裝置包括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水箱3底部的弧形行程限位桿15,所述行程限位桿15上活動套裝有第二漂浮塊16,所述第二漂浮塊16上鉸接有連接臂17,所述連接臂17中部鉸接有安裝座18,所述安裝座18固定于所述第二水箱3底部,所述連接臂17的端部固定有用于控制進水口 5開啟的進水閥19,在排水過程中隨著水位的下降,第二漂浮塊16沿行程限位桿15下移,從而使安裝在連接臂17上的進水閥19打開,使外部水體進入,隨著第二水箱3內水位的上升,第二漂浮塊16上升,使進水閥19逐漸關閉,停止進水。本實用新型的描述是為了示例和描述起見而給出的,而并不是無遺漏的或者將本實用新型限于所公開的形式。很多修改和變化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是顯然的。選擇和描述實施例是為了更好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并且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實用新型從而設計適于特定用途的帶有各種修改 的各種實施例。
權利要求1.自動換水魚缸,包括魚缸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魚缸本體內設有隔板,所述隔板將所述魚缸本體間隔為用于盛裝魚的第一水箱和用于換水的第二水箱,所述隔板上設有連通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的換水通道,所述換水通道上設有擋魚紗網;所述第二水箱的底部設有進水口和排水口,所述第二水箱的頂部設有端蓋,所述端蓋上安裝有換水按鈕, 所述換水按鈕連接設置在所述第二水箱內用于封堵或開啟所述排水口的排水裝置,所述第二水箱內還設有用于封堵或開啟所述進水口的自動進水裝置。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換水魚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裝置包括與所述按鈕鉸接的橫臂,所述橫臂中部滑動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下端部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水箱的底部,所述橫臂的端部鉸接有拉桿,所述拉桿上設有第一漂浮塊,所述拉桿下端部安裝有用于封堵所述排水口的排水閥,所述拉桿上滑動連接有限位桿,所述限位桿另一端部鉸接于所述支撐桿上。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換水魚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動進水裝置包括固定安裝于所述第二水箱底部的弧形行程限位桿,所述行程限位桿上活動套裝有第二漂浮塊,所述第二漂浮塊上鉸接有連接臂,所述連接臂中部鉸接有安裝座,所述安裝座固定于所述第二水箱底部,所述連接臂的端部固定有用于控制進水口開啟的進水閥。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自動換水魚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換水通道設置為兩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換水魚缸,包括魚缸本體,魚缸本體內設有隔板,隔板將所述魚缸本體間隔為用于盛裝魚的第一水箱和用于換水的第二水箱,隔板上設有連通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的換水通道,換水通道上設有擋魚紗網;第二水箱的底部設有進水口和排水口,第二水箱的頂部設有端蓋,端蓋上安裝有換水按鈕,換水按鈕連接設置在第二水箱內用于封堵或開啟排水口的排水裝置,第二水箱內還設有用于封堵或開啟進水口的自動進水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按下換水按鈕,排水裝置進行自動排水,當排水到達一定限位值時,自動進水裝置開始工作,向魚缸內充水,且不需要人工或電動控制,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01K63/00GK202799895SQ20122052826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6日
發明者戰立杰 申請人:戰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