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組合鴨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養殖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組合鴨籠。
背景技術:
番鴨飼養模式主要有地面平養,網上棚養和籠養三種,其中地面平養環境衛生較差,疾病多,生產成績不穩定,單位面積飼養量也較少;網上棚養克服了地面平養的一些不足,環境衛生好轉,疾病減少,但鴨舍利用率還不是最高,單位面積投資較大,而且種鴨人工授精操作污染較大。為此,我們開展了雙層籠(箱)飼養種番鴨模式的臨床研究與應用,產蛋率和種鴨成活率均表現出了較好的生產成績。改進后的籠養模式雖取得了產蛋和成活率較高的優異成績,但存在產蛋箱和種蛋容易臟或破蛋的問題,現生產場采取員工每天上午集完蛋后把產蛋箱取出來放置在工作道上,到晚上再一個一個的再把產蛋箱放回產蛋籠中,如此操作,雖減輕了產蛋箱因積糞弄臟種蛋的問題,但勞動強度較大,用工時間較多。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產蛋率高、操作便捷的鴨籠。為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組合鴨籠,包括鴨籠本體,在所述鴨籠本體內一側設置有產蛋箱,所述產蛋箱與升降機構連接,產蛋箱在升降機構的作用下,鴨子產蛋期間,將產蛋箱漿紙底面,方便鴨子產蛋,其他時間將產蛋箱升起,脫離底面,一方面增大了鴨子的活動空間,可增加同等面積鴨舍種鴨飼養量,另一方面,不需要員工將產蛋箱拿進拿出,減輕員工的勞動強度和縮短勞動時間,又可保證種蛋不被鴨糞污染。進一步的,所述升降機構包括繩索和轉軸,所述轉軸裝設在鴨籠本體上,所述繩索的中部固定在轉軸上,繩索的兩端分別與產蛋箱的兩側連接,知需要轉動轉軸,產蛋箱在繩索的作用下即可上升,簡單又實用。所述轉軸的一端與電機連接,借助電機的作用,進一步減輕員工的勞動。所述電機與定時器連接,通過定時器控制電機,實現完全自動化。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將產蛋箱與升降機構連接,根據需要調整產蛋箱的位置,既可增加同等面積鴨舍種鴨飼養量,減輕員工的勞動強度和縮短勞動時間,又可保證種蛋的質量。單位面積飼養量和單只番鴨投資明顯減少,可形成批量生產和在大生產中推廣應用。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詳細介紹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及工作原理。一種組合鴨籠,包括鴨籠本體1,在所述鴨籠本體I內一側設置有產蛋箱2,所述產蛋箱2與升降機構連接,所述升降機構包括繩索4和轉軸3,所述轉軸3裝設在鴨籠本體I上,所述繩索4的中部固定在轉軸3上,繩索4的兩端分別與產蛋箱2的兩側連接,所述轉軸3的一端與電機5連接,所述電機5與定時器6連接。利用定時器控制電機轉動,經轉軸聯動每個籠內的產蛋箱,每天上午10點鐘左右(即種鴨產完蛋,員工收集蛋后),自動升吊到籠內頂部懸起來,把籠位空間騰出來讓鴨子舒適自如地生活,如此可增加籠內種鴨飼養數量,由原來每籠養6只增加到8-9只,并可減輕種鴨停留于產箱內產糞,減輕種蛋被弄臟或弄破。而到了晚上10點左右,受定時器控制,啟動電機,聯動轉軸,產蛋箱自動緩慢下降到籠底,接受種鴨到箱內產蛋。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進行修改或者對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精神,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請求保護的技術方案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1.一種組合鴨籠,包括鴨籠本體(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鴨籠本體(I)內一側設置有產蛋箱(2),所述產蛋箱(2)與升降機構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組合鴨籠,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機構包括繩索(4)和轉軸(3),所述轉軸(3 )裝設在鴨籠本體(I)上,所述繩索(4)的中部固定在轉軸(3 )上,繩索(4)的兩端分別與產蛋箱(2)的兩側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組合鴨籠,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3)的一端與電機(5)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組合鴨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5)與定時器(6)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組合鴨籠,包括鴨籠本體,在所述鴨籠本體內一側設置有產蛋箱,所述產蛋箱與升降機構連接,產蛋箱在升降機構的作用下,鴨子產蛋期間,將產蛋箱漿紙底面,方便鴨子產蛋,其他時間將產蛋箱升起,脫離底面,一方面增大了鴨子的活動空間,可增加同等面積鴨舍種鴨飼養量,另一方面,不需要員工將產蛋箱拿進拿出,減輕員工的勞動強度和縮短勞動時間,又可保證種蛋不被鴨糞污染。
文檔編號A01K31/00GK202949865SQ2012205451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4日
發明者鄺春明 申請人:廣東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