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顎式破碎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礦山機械設備,具體為一種新型顎式破碎機。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顎式破碎機在我國是目前使用最為普及、應用面也是最廣的破碎設備之一,然而,我國的顎式破碎機就總體水平來說還處在一種比較落后的狀態,普遍存在生產效率低下,能耗、材耗偏高,機身尺寸偏大等缺陷,且設計時參數選擇不盡合理,各組成機構之間結構不夠緊湊。而顎式破碎機本身的使用條件又十分惡劣,機架受力較大,在破碎堅硬礦石時容易開裂,特別在機架上部和調整座部位。就是國內剛性最好的鑄鋼體破碎機也不能幸免。基于這些原因,如何既讓顎式破碎機經久耐用,又經濟,成為了礦山機械設計人員長期思索的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新型顎式破碎機,這種顎式破碎機通過受力分析和建模計算,重新設計其腔體結構,并在其側旁增加筋板,不僅降低了整體成本,并且增加了剛性。本實用新型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新型顎式破碎機,其腔體為一內陷的鋼結構,腔體側壁上開有若干通透的結構洞,同時在腔體外壁上設置有若干橫向排布的加強橫筋,并在每個側壁面上均設置至少有兩條波浪形的肋板用于連接加強橫筋,此結構可在不減少腔體剛性的基礎上有效降低破碎機重量;且在破碎腔的偏心軸安裝座的下部還設置有斜向的加強筋用以支撐以增加機架上部剛性;另外,在破碎腔腔體內的下表面還設置有調整座架,調整座架與機架相連,可增加機架中部剛性。在本實用新型中,在破碎腔兩側位置處,自上向下的第一條加強橫筋與第二條加強橫筋之間增加吊鉤,并在破碎機破碎腔前部增加配套的吊鉤組,用以方便吊裝,并可有效增加破碎腔機架上部的剛性。在本實用新型中,波浪形的肋板中的波峰應位于加強橫筋位置處。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設計合理,經實踐,經過如此設計的同等規格的顎式破碎機重量能比常規重量的鄂式破碎機輕10%,而機架剛性增加20%以上,整體性能優越,且不易在破碎堅硬礦石的時候發生有機架開裂現象。
圖1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腔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參見圖1的一種新型顎式破碎機的較佳實施例,在本實施例中,其主體為一內陷的鋼結構腔體,其腔體結構前端的機架前端開口,并在開口部分的上部橫梁上對稱設置有兩個前吊鉤6,且在開口部分的端面下部設置有結構洞8,并在腔體內利用調整座架7與機架中部相連。而在機架的腔體外壁上設置有若干橫向排布的加強橫筋2,并在每個側壁面上均設置至少有兩條波浪形的肋板5用于連接加強橫筋2,且波浪形的肋板5中的波峰位于加強橫筋2上。同時,在第一條加強橫筋與第二條加強橫筋之間還設置有側吊鉤1,配合前吊鉤6可有效實現設備的吊裝。另外,在破碎腔的偏心軸安裝座的下部還設置有斜向的前斜筋4以及后斜筋3組成的加強筋用以支撐以增加機架上部剛性。前斜筋4以及后斜筋3與偏心軸安裝座正下方的浪浪型肋板的延長線交匯于偏心軸安裝座的中心,夾角分別為45±5°以及30±5°。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1.一種新型顎式破碎機,其特征在于,包括破碎機腔體,其腔體為一內陷的鋼結構,腔體側壁上開有若干通透的結構洞,同時在腔體外壁上設置有若干橫向排布的加強橫筋,并在每個側壁面上均設置至少有兩條波浪形的肋板用于連接加強橫筋;且在破碎腔的偏心軸安裝座的下部還設置有斜向的加強筋;另外,在破碎腔腔體內的下表面還設置有調整座架,調整座架與機架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顎式破碎機,其特征在于,在破碎腔兩側位置處,自上向下的第一條加強橫筋與第二條加強橫筋之間和破碎框前部增加吊鉤。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顎式破碎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浪形的肋板中的波峰位于加強橫筋位置處。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顎式破碎機,包括破碎腔腔體,其腔體為一內陷的鋼結構,腔體側壁上開有若干通透的結構洞,同時在腔體外壁上設置有若干橫向排布的加強橫筋,并在每個側壁面上均設置至少有兩條波浪形的肋板用于連接加強橫筋;且在破碎腔的偏心軸安裝座的下部還設置有斜向的加強筋,前斜筋以及后斜筋與機架軸承座正下方的浪浪型肋板的延長線交匯于偏心軸安裝座的中心;另外,在破碎腔腔體內的下表面還設置有調整座架,調整座架與機架相連。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加工方便,可使機架整體成本降低,剛性增加,且方便吊裝。
文檔編號B02C1/02GK202921350SQ201220564780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
發明者李定勝, 周敏, 李介琴, 彭勇堅, 李明 申請人:湖南湘冶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