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打坑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耕作機具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打坑器是一種安裝在兩沖程割灌機上用于挖坑打窩的農用工具。目前,人們在種植蔬菜、花草等作物時普遍以人工挖坑的方式進行栽培,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市面上出現的打坑器一般旋轉直徑較大、質量笨重,不利于一般蔬菜、花草等作物的打坑。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打坑器,結構簡單,可根據打坑的大小安裝不同規格的葉片,適用一般蔬菜、花草等作物的打坑。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打坑器,包括錐軸和葉片,錐軸的下端為尖頭,錐軸的上端設有防護蓋和向下凹陷的螺孔,葉片可拆卸連接在錐軸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錐軸的下端為尖頭,葉片活動可拆卸連接在錐軸上,工作時在割灌機的帶動打坑器高速旋轉,手握割灌機把手向下施力從而在泥土上形成一定規格的圓坑,結構簡單,可根據打坑的大小安裝不同規格的葉片,適用范圍廣,適用一般蔬菜、花草等作物的打坑;錐軸的上端設有防護蓋,防止泥土污染打坑器上方的割灌機;錐軸的上端設有向下凹陷的螺孔,方便與割灌機變速箱輸出傳動軸連接。進一步,所述螺孔為左旋螺紋,割灌機變速箱輸出傳動軸旋轉時是逆時針方向,工作中會越轉越緊不會造成脫落。進一步,所述葉片呈螺旋狀,其螺旋方向為左旋,割灌機變速箱輸出傳動軸旋轉時是逆時針方向,左螺旋葉片減小工作旋轉時的阻力。進一步,葉片通過螺栓連接在錐軸上,裝配方便。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打坑器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本實施例中的一種打坑器,包括錐軸I和葉片3,錐軸I的下端為尖頭,錐軸I的上端設有防護蓋2和向下凹陷的螺孔,葉片3可拆卸連接在錐軸I上。錐軸I的下端為尖頭,葉片3活動連接在錐軸I上,工作時在割灌機的帶動打坑器高速旋轉,手握割灌機把手向下施力從而在泥土上形成一定規格的圓坑,結構簡單,可根據打坑的大小安裝不同規格的葉片3,適用范圍廣,適用一般蔬菜、花草等作物的打坑;錐軸I的上端設有防護蓋2,防止泥土污染打坑器上方的割灌機;錐軸I的上端設有向下凹陷的螺孔,方便與割灌機變速箱輸出傳動軸連接。[0014]所述螺孔為左旋螺紋,割灌機變速箱輸出傳動軸旋轉時是逆時針方向,工作中會越轉越緊不會造成脫落。所述葉片3呈螺旋狀,其螺旋方向為左旋,割灌機變速箱輸出傳動軸旋轉時是逆時針方向,左螺旋葉片3減小工作旋轉時的阻力。葉片3通過螺栓連接在錐軸I上,裝配方便。打坑器為割灌機的附屬配件使用,配套動力為風冷兩沖程汽油機,打坑器整體設計成錐形,運行過程中帶動打坑器快速旋轉從而在地面上進行打坑動作。操作簡單、工作效率高、勞動強度小。葉片3的材質經調質熱處理,在工作中會加強與泥土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權利要求1.一種打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錐軸和葉片,錐軸的下端為尖頭,錐軸的上端設有防護蓋和向下凹陷的螺孔,葉片可拆卸連接在錐軸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孔為左旋螺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呈螺旋狀,其螺旋方向為左旋。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打坑器,其特征在于:葉片通過螺栓連接在錐軸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打坑器,包括錐軸和葉片,錐軸的下端為尖頭,錐軸的上端設有防護蓋和向下凹陷的螺孔,葉片可拆卸連接在錐軸上。本實用新型錐軸的下端為尖頭,葉片活動連接在錐軸上,工作時在割灌機的帶動打坑器高速旋轉,手握割灌機把手向下施力從而在泥土上形成一定規格的圓坑,結構簡單,可根據打坑的大小安裝不同規格的葉片,適用范圍廣,適用一般蔬菜、花草等作物的打坑;錐軸的上端設有防護蓋,防止泥土污染打坑器上方的割灌機;錐軸的上端設有向下凹陷的螺孔,方便與割灌機變速箱輸出傳動軸連接。
文檔編號A01C5/04GK203040149SQ201220697640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7日
發明者劉大明 申請人:重慶華世丹機械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