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防滑的生態砌塊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42929閱讀:20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防滑的生態砌塊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滑的生態砌塊,還涉及一種由防滑的生態砌塊在筑建生態護坡上的應用,本發明適用于水利工程的堤壩或公路兩側的坡面,屬于建材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為抵抗地表水對坡面的沖刷,減少水土流失,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大多人工邊坡工程(包括土壩壩坡)通常都要對邊坡表面進行防護。在河床護堤上鋪設護坡砌塊,并在砌塊中栽種植被,可利用植被與護坡砌塊的共同作用減小水流對堤岸的沖刷,從而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堤岸安全,確保周圍環境的生態效果。目前的生態砌塊存在一些不足:大多數砌塊底面呈平面狀,安裝后易受重力作用產生下滑,也有使用齒狀防滑槽的砌塊,然而齒狀防滑槽不利于人工施工,在施工過程中容易發生擦傷或刮傷;現有砌塊截面大多是四邊形,表面積較大,相應地用料較多且較重。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提供一種防滑、便于加固且節約用料、重量較輕的生態砌塊以及該生態砌塊在筑建生態護坡上的應用。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一種防滑的生態砌塊,所述砌塊為類似三角形的異形砌塊,包括砌塊頂端和砌塊底端;所述砌塊頂端為圓弧狀突起,所述砌塊底端有兩個左右對稱的圓弧狀突起;所述砌塊的底面設有防滑槽;所述砌塊還設有貫穿厚度的植生孔。砌塊頂端和砌塊底端圓弧狀突起的設置,不僅美觀,還能節約材料,減輕重量,并且保證相鄰砌塊拼接時能夠較好的互相嵌合,阻止砌塊的移動;植生孔也起到了節約材料,減輕重量的作用,同時還能種植植被,在遇大坡度較大的邊坡時,通過植生孔向坡體加置錨筋,能進一步提升砌塊的抗滑能力,限制砌塊的下滑脫落。為了進一步防滑,所述砌塊還包括一個從砌塊頂端貫穿至所述砌塊底端中心的通孔,,砌塊裝配完成時,可用鋼絞線或化纖繩索穿過多個砌塊的通孔,將多個砌塊貫成一線,固定在護坡上,防止砌塊下滑或移動。優選地,所述的防滑槽呈波浪形,波浪狀防滑槽不僅防滑效果好,而且不會傷及施
工人員。優選地,所述植生孔的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或三角形,也可以為其他美觀實用的形狀。優選地,所述砌塊頂端突起的圓弧半徑與砌塊底端突起的圓弧半徑相同,此時相鄰砌塊互相嵌合時形成的空隙最小。所述的防滑的生態砌塊在筑建生態護坡上的應用,優選有三種應用方式,第一種應用方式為:
(I)將若干個生態砌塊按照砌塊頂端在上、砌塊底端在下橫向排列,構成生態護坡的第
一層; (2)將若干個生態砌塊按照砌塊頂端在下、砌塊底端在上橫向排列,構成生態護坡的第二層,第二層生態砌塊的砌塊頂端嵌入到第一層兩個相鄰生態砌塊砌塊底端的突起構成的圓弧形凹槽中;
(3 )重復步驟(I)、( 2 ),直至生態護坡砌至所需高度。第二種應用方式為:
(I)將若干個生態砌塊按照砌塊頂端在上、砌塊底端在下橫向排列,構成生態護坡的第一層;
(2 )將若干個生態砌塊同樣按照砌塊頂端在上、砌塊底端在下橫向排列,構成生態護坡的第二層,第一層生態砌塊砌塊頂端的突起外切于相鄰的第二層生態砌塊砌塊底端的中心;
(3)重復步驟(I)、(2),直至生態護坡砌至所需高度。第三種應用方式為:
(1)將若干個生態砌塊按照砌塊頂端在上、砌塊底端在下橫向排列,構成生態護坡的第
一層;
(2)將若干個生態砌塊同樣按照砌塊頂端在上、砌塊底端在下橫向排列,構成生態護坡的第二層,第二層兩個相鄰生態砌塊的對稱軸與第一層生態砌塊砌塊底端兩個突起所在的對稱軸位于同一直線;
(3)重復步驟(I)、(2),直至生態護坡砌至所需高度。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顯著優點是:
(1)本發明生態砌塊防滑效果較好且施工更安全;
(2)本發明生態砌塊節約用料、重量較輕、便于施工;
(3)本發明修筑生態護坡時通過繩索貫穿通孔便于將砌塊從上到下整體固定,在坡度較大時由植生孔向坡體置入錨筋也能大大提高生態護坡的牢固性;
(4)本發明的生態護坡施工方式靈活,修筑成的生態護坡造型美觀。


圖1是本發明生態砌塊的結構示意 圖2是本發明生態砌塊的俯視 圖3是本發明生態砌塊的側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1生態護坡的示意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2生態護坡的示意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3生態護坡的示意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1用柔性繩索貫穿砌塊通孔的示意 圖8是本發明生態護坡在邊坡坡度較大時加設錨筋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的一種防滑的生態砌塊為類似三角形的異形砌塊,包括砌塊頂端I和砌塊底端2,砌塊頂端I為圓弧狀突起,砌塊底端2有兩個左右對稱的圓弧狀突起。優選地,砌塊頂端I突起的圓弧半徑與砌塊底端2突起的圓弧半徑相同。砌塊的底面設有防滑槽3,防滑槽3優選為波浪形,砌塊的中心有一貫穿厚度的植生孔4,植生孔4的形狀優選為圓形、橢圓形或三角形。該生態砌塊還包括一個從砌塊頂端I貫穿至砌塊底端2中心的通孔5。砌塊頂端I和砌塊底端2圓弧狀突起的設置,不僅美觀,還能節約材料,減輕重量,并且保證相鄰砌塊拼接時能夠較好的互相嵌合,阻止砌塊的移動。當砌塊頂端I突起的圓弧半徑與砌塊底端2突起的圓弧半徑相同時,相鄰砌塊互相嵌合時形成的空隙最小。波浪狀防滑槽3不僅防滑效果好,而且更安全。植生孔4也起到了節約材料,減輕重量的作用,同時還能種植植被,在遇大坡度較大的邊坡時,通過植生孔向坡體加置錨筋6,能進一步提升砌塊的抗滑能力,限制砌塊的下滑脫落。砌塊裝配完成時,可用鋼絞線或化纖繩索穿過多個砌塊的通孔5,將多個砌塊貫成一線,固定在護坡上,防止砌塊下滑或移動。上述防滑的生態砌塊可應用于筑建生態護坡。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防滑的生態砌塊在筑建生態護坡上的應用方法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
如圖4所示,以生態護坡有四層,每層有4個生態砌塊為例。第一層的生態砌塊分別為A1, Cp D1,第二層的生態砌塊分別為A2、B2, C2、D2,以此類推。將Ap C1, D1砌塊按照砌塊頂端在上、砌塊底端在下從左至右橫向排列于坡底,A1, B1砌塊底端相切處形成一個圓弧形凹槽,將A2的砌塊頂端向下、砌塊底端向上,A2的砌塊頂端嵌入到ApB1形成的凹槽中且與Ap B1的砌塊底端相切;同樣地,將B2的砌塊頂端嵌入到C1形成的凹槽中且與C1的砌塊底端相切,C2、D2也以相同方法施工,4、82、(:2、02構成了護坡的第二層。第三層的施工方式參照第一層,第四層的施工方式參照第二層,并且,奇數層的砌塊上下對齊,偶數層的砌塊上下對齊。實施例2:
如圖5所示,以生態護坡有四層,每層有4個生態砌塊為例。第一層的生態砌塊分別為A1, Cp D1,第二層的生態砌塊分別為A2、B2, C2、D2,以此類推。將Ap C1, D1砌塊按照砌塊頂端在上、砌塊底端在下從左至右橫向排列于坡底,將A2、B2、C2、D2砌塊也按照砌塊頂端在上、砌塊底端在下從左至右橫向排列,構成生態護坡的第二層。A1的砌塊頂端切于A2砌塊底端的中心,B1的砌塊頂端切于B2砌塊底端的中心,C1的砌塊頂端切于C2砌塊底端的中心,D1的砌塊頂端切于D2砌塊底端的中心。第三層、第四層的施工參照第二層。由此形成的生態護坡每一列砌塊從上到下為對齊狀態,各植生孔中心分布在同一直線上。實施例3:
如圖6所示,以生態護坡有四層,每層有4個生態砌塊為例。第一層的生態砌塊分別為A1, Cp D1,第二層的生態砌塊分別為A2、B2, C2、D2,以此類推。將Ap C1, D1砌塊按照砌塊頂端在上、砌塊底端在下從左至右橫向排列于坡底。將A2、B2、C2、D2砌塊也按照砌塊頂端在上、砌塊底端在下從左至右橫向排列,構成生態護坡的第二層。A2、B2的砌塊底端相切,Ai的砌塊頂端與A2、B2 w砌塊底端相切,并且A2、B2形成的對稱軸與A1本身沿砌塊頂端中心到砌塊底端中心形成的對稱軸位于同一直線。同樣地,B2, C2形成的對稱軸與B1本身沿砌塊頂端中心到砌塊底端中心形成的對稱軸位于同一直線,C2, D2形成的對稱軸與C1本身沿砌塊頂端中心到砌塊底端中心形成的對稱軸位于同一直線。第三層的施工方式參照第一層,第四層的施工方式參照第二層,并且,奇數層的砌塊上下對齊,偶數層的砌塊上下對齊。生態砌塊鋪設好后,可在生態砌塊未覆蓋的空間種植植被,既增大了綠化面積,又有助于穩定砌塊。在植生孔4內也可植入土壤,植草綠化。如圖7所示,砌塊拼接完成時,可用柔性繩索貫穿各個砌塊的通孔5內,將各個砌塊連成一張砌塊網,限制砌塊的移動和擠壓,裝配完成后末端預留繩索埋設進與邊坡一體的混凝土短樁內,穩固繩索。如圖8所示,當邊坡坡度較大時,為保障砌塊在大坡度邊坡的穩定性,可由植生孔向坡體置入錨筋6,提高砌塊在大坡度邊坡的牢固性和穩定性。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滑的生態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塊為類似三角形的異形砌塊,包括砌塊頂端(I)和砌塊底端(2 );所述砌塊頂端(I)為圓弧狀突起,所述砌塊底端(2 )有兩個左右對稱的圓弧狀突起;所述砌塊的底面設有防滑槽(3);所述砌塊還設有貫穿厚度的植生孔(4)。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的生態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塊還包括一個從砌塊頂端(I)貫穿至所述砌塊底端(2 )中心的通孔(5 )。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的生態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槽(3)呈波浪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的生態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生孔(4)的形狀為圓形、橢圓形或三角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的生態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塊頂端(I)突起的圓弧半徑與砌塊底端(2 )突起的圓弧半徑相同。
6.由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防滑的生態砌塊在筑建生態護坡上的應用。
7.權利要求6所述的由防滑的生態砌塊在筑建生態護坡上的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1)將若干個生態砌塊按照砌塊頂端在上、砌塊底端在下橫向排列,構成生態護坡的第一層; (2)將若干個生態砌塊按照砌塊頂端在下、砌塊底端在上橫向排列,構成生態護坡的第二層,第二層生態砌塊的砌塊頂端嵌入到第一層兩個相鄰生態砌塊砌塊底端的突起構成的圓弧形凹槽中; (3)重復步驟(I)、(2),直至生態護坡砌至所需高度。
8.權利要求6所述的由防滑的生態砌塊在筑建生態護坡上的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1)將若干個生態砌塊按照砌塊頂端在上、砌塊底端在下橫向排列,構成生態護坡的第一層; (2)將若干個生態砌塊同樣按照砌塊頂端在上、砌塊底端在下橫向排列,構成生態護坡的第二層,第一層生態砌塊砌塊頂端的突起外切于相鄰的第二層生態砌塊砌塊底端的中心; (3)重復步驟(I)、(2),直至生態護坡砌至所需高度。
9.權利要求6所述的由防滑的生態砌塊在筑建生態護坡上的應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方法步驟如下: (1)將若干個生態砌塊按照砌塊頂端在上、砌塊底端在下橫向排列,構成生態護坡的第一層; (2)將若干個生態砌塊同樣按照砌塊頂端在上、砌塊底端在下橫向排列,構成生態護坡的第二層,第二層兩個相鄰生態砌塊的對稱軸與第一層生態砌塊砌塊底端兩個突起所在的對稱軸位于同一直線; (3)重復步驟(I)、(2),直至生態護坡砌至所需高度。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滑的生態砌塊,所述砌塊為類似三角形的異形砌塊,包括砌塊頂端和砌塊底端;所述砌塊頂端為圓弧狀突起,所述砌塊底端有兩個左右對稱的圓弧狀突起;所述砌塊的底面設有防滑槽;所述砌塊還設有貫穿厚度的植生孔。本發明還公開了由生態砌塊在筑建生態護坡上的應用。本發明生態砌塊防滑效果較好、施工安全、節約用料、重量較輕、便于施工。本發明的生態護坡施工方式靈活,修筑成的生態護坡造型美觀,通過整體固定或加設錨筋可提高生態護坡的牢固性。
文檔編號A01G9/02GK103114559SQ20131001490
公開日2013年5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5日
發明者王保田, 張燦虹 申請人:河海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东| 承德市| 海口市| 柘城县| 博野县| 曲麻莱县| 沾益县| 上虞市| 南开区| 鄯善县| 宣恩县| 芷江| 广饶县| 陕西省| 开原市| 鄄城县| 赤水市| 永靖县| 巴中市| 大连市| 莒南县| 遵义县| 会泽县| 昭觉县| 汽车| 青冈县| 定陶县| 泰安市| 海城市| 满洲里市| 泉州市| 赤壁市| 左云县| 东乡族自治县| 长武县| 伊宁市| 彩票| 南京市| 衡东县| 延川县| 宿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