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柿樹嫁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嫁接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柿樹嫁接方法。
背景技術:
柿原產我國,屬于柿科柿屬植物,在中國已有近3000年的栽培歷史。柿樹為落葉喬木,過去遺留下來的柿樹多為單株零星分布,樹高可達15米,冠幅達到10米以上,壽命最長的柿樹有1000年以上,幾百年生的大樹也隨處可見。柿從唐宋時期就有了不同的品種記載,隨著不斷進化發展,到近代我國已經有1000多種不同的柿品種資源。柿葉的形狀包括橢圓形、披針形、卵圓形及倒卵形等,背面有絨毛,柿花主要為黃白色、也有紅色;果實屬于漿果,除大小因品種不同差異明顯外,果形變異也很大,主要有扁圓、扁方、心形或圓錐形,果面顏色主要為橙黃、橙紅、黃色、紅色,還有特殊的黑色,果實大多需脫澀后方可食用,也有成熟后不用脫澀直接可食的甜柿品種,柿果成熟期也因品種不同從8月至11月不等。為了保存柿品種的遺傳多樣性,需要通過無性繁殖的方法來完成,而嫁接就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柿樹嫁接后3 4年即可開始結果,10 12年后進入盛果期,經濟壽命可達100年以上。實生樹結果較晚,播種后約7 8年才開始結果。柿樹的樹冠較為開張,自然更新的能力也比較強,在一般的栽培條件下,結果年限可達百年以上,在良好的管理條件下,樹齡可長達300年以上。柿樹嫁接就是把從異地引入的品種資源的接穗(枝條)通過不同的方法結合在砧木上,達到擴大繁殖數量,并保持優良品種資源優良性狀的目的。嫁接的方法主要分為芽接、枝接兩種,芽接中又細分為帶木質芽接、方塊芽接、釘子形芽接等,一般多用于育苗,砧木年齡在3年以內;枝接細分為皮下接、劈接、舌接、腹接等,一般多用于大樹高接換頭、坐地苗建園,砧木年齡多大于3年。現有柿樹枝接的方法,插皮接,在砧木粗度大于3cm時,雙穗嫁接后各自生長,嫁接口的愈合速度慢,成形晚,結果后易早衰,影響后期成活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而提供嫁接口的愈合速度快、樹體整形容易、達到早果穩產的一種柿樹嫁接方法。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一種柿樹嫁接方法針對3年以上,直徑3-10cm砧木,通過皮 下枝接成活后各接穗抽生的嫩枝再進行一次靠接的方法,達到提高嫁接口的愈合速度,加速嫁接樹的成形,從而達到早結果的目的。一種柿樹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4月份先采用硬枝雙穗插皮接,6-7月份將兩根接穗上抽生的嫩枝再進行一次靠接。作為優選,所述硬枝雙穗插皮接操作如下:選定符合要求的砧木,在皮部光滑處鋸斷,并用枝接刀削平截面,在相對的兩側分別縱割皮部l_2cm長,深達木質部,順勢用刀左右擰動,使割口上方的皮略翹起;接穗在芽的另一側削一斜面,使呈馬耳形,長約2-3cm,先端從另一側左右略削小斜面,使先端削成尖形,削面以上剪留1-2個芽,迅速將削好的2根接穗分別插入砧木的2個割口,先用麻繩纏繞使接穗切面緊貼砧木兩側的皮下木質,用方形0.06_雙層塑料膜包扎砧木截面,然后用長條狀接樹膜纏繞扎緊,切記漏風。作為優選,所述嫩枝靠接操作如下:分別在2個抽生的嫩枝的相同高度的光滑處用刀分別削去l-2cm長的枝條皮層,厚度占嫩枝直徑的1/3,然后迅速將兩個切面對齊緊貼,再用接樹膜纏繞包扎緊。作為 優選,砧木多為君遷子,也可以是基砧為君遷子的各類柿品種,座地時間應在3-5年,以主干截面直徑3-lOcm為最佳;砧苗已展葉,樹液已充分流動,皮層容易剝離時;砧木粗度未超過4cm的,一律在距地面20-30cm處截站高接;站木粗度大于6cm的,可將截石占高度適當抬高至40cm以上,但不超過60cm。作為優選,接穗為芽體飽滿的一年生枝或壯苗的頂部枝條,冬季采的應蠟封或砂藏保存,春季現采的也應臨時砂藏;接穗上的芽以未萌動或剛萌動為好,嫁接時接穗應剪成10-12cm的節段,每節段上至少有3個飽滿芽。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柿樹嫁接方法針對3年以上,直徑3-10cm砧木,通過皮下枝接成活后各接穗抽生的嫩枝再進行一次靠接的方法,達到提高嫁接口的愈合速度,加速嫁接樹的成形,從而達到早結果的目的。一種柿樹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4月份先采用硬枝雙穗插皮接,6-7月份將兩根接穗上抽生的嫩枝再進行一次靠接。作為優選,所述硬枝雙穗插皮接操作如下:選定符合要求的砧木,在皮部光滑處鋸斷,并用枝接刀削平截面,在相對的兩側分別縱割皮部l_2cm長,深達木質部,順勢用刀左右擰動,使割口上方的皮略翹起;接穗在芽的另一側削一斜面,使呈馬耳形,長約2-3cm,先端從另一側左右略削小斜面,使先端削成尖形,削面以上剪留1-2個芽,迅速將削好的2根接穗分別插入砧木的2個割口,先用麻繩纏繞使接穗切面緊貼砧木兩側的皮下木質,用方形0.06mm雙層塑料膜包扎砧木截面,然后用長條狀接樹膜纏繞扎緊,切記漏風。作為優選,所述嫩枝靠接操作如下:分別在2個抽生的嫩枝的相同高度的光滑處用刀分別削去l-2cm長的枝條皮層,厚度占嫩枝直徑的1/3,然后迅速將兩個切面對齊緊貼,再用接樹膜纏繞包扎緊。作為優選,砧木多為君遷子,也可以是基砧為君遷子的各類柿品種,座地時間應在
3-5年,以主干截面直徑3-lOcm為最佳;砧苗已展葉,樹液已充分流動,皮層容易剝離時;砧木粗度未超過4cm的,一律在距地面20-30cm處截站高接;站木粗度大于6cm的,可將截石占高度適當抬高至40cm以上,但不超過60cm。作為優選,接穗為芽體飽滿的一年生枝或壯苗的頂部枝條,冬季采的應蠟封或砂藏保存,春季現采的也應臨時砂藏;接穗上的芽以未萌動或剛萌動為好,嫁接時接穗應剪成10-12cm的節段,每節段上至少有3個飽滿芽。作為優選,嫁接后的管理如下:①及時除萌:砧木受到剪砧的刺激,會大量發生萌蘗,如不及時除去,會與接穗爭奪水分和養分,導致接穗難以萌發,甚至枯死;一般每隔5 7天即應除萌一次,直至接穗抽生的新梢處于絕對優勢。②設立支柱:成活后,接穗的枝嫩葉大,接口尚未牢固,很易被風吹斷,造成前功盡棄;因此,在有大風的地方,新梢長到30 40cm時,插竹竿作為支柱,將新梢適度綁縛于支柱上。③適時解綁:在確認嫁接 已經成活、接口牢固、愈傷組織也已變老時,可劃破接樹膜,以利加粗生長,免接穗受縊。
權利要求
1.一種柿樹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4月份先采用硬枝雙穗插皮接,6-7月份將兩根接穗上抽生的嫩枝再進行一次靠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柿樹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硬枝雙穗插皮接操作如下:選定砧木,在皮部光滑處鋸斷,并用枝接刀削平截面,在相對的兩側分別縱割皮部l-2cm長,深達木質部,順勢用刀左右擰動,使割口上方的皮略翹起;接穗在芽的另一側削一斜面,使呈馬耳形,長約2-3cm,先端從另一側左右略削小斜面,使先端削成尖形,削面以上剪留1-2個芽,迅速將削好的2根接穗分別插入砧木的2個割口,先用麻繩纏繞使接穗切面緊貼砧木兩側的皮下木質, 用方形0.06mm雙層塑料膜包扎砧木截面,然后用長條狀接樹膜纏繞扎緊,切記漏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柿樹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嫩枝靠接操作如下:分別在2個抽生的嫩枝的相同高度的光滑處用刀分別削去l_2cm長的枝條皮層,厚度占嫩枝直徑的1/3,然后迅速將兩個切面對齊緊貼,再用接樹膜纏繞包扎緊。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柿樹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砧木多為君遷子,也可以是基石占為君遷子的各類柿品種,座地時間應在3-5年,以主干截面直徑3-10cm為最佳;站苗已展葉,樹液已充分流動,皮層容易剝離時;砧木粗度未超過4cm的,一律在距地面20-30cm處截石占高接;站木粗度大于6cm的,可將截站高度適當抬高至40cm以上,但不超過60cm。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一種柿樹嫁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接穗為芽體飽滿的一年生枝或壯苗的頂部枝條,冬季采的應蠟封或砂藏保存,春季現采的也應臨時砂藏;接穗上的芽以未萌動或剛萌動為好,嫁接時接穗應剪成10-12cm的節段,每節段上至少有3個飽滿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柿樹嫁接方法,該方法針對3年以上,直徑3-10cm砧木,通過皮下枝接成活后各接穗抽生的嫩枝再進行一次靠接的方法,達到提高嫁接口的愈合速度,加速嫁接樹的成形,從而達到早結果的目的。其特征在于4月份先采用硬枝雙穗插皮接,6-7月份將兩根接穗上抽生的嫩枝再進行一次靠接。
文檔編號A01G1/06GK103081724SQ20131002904
公開日2013年5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5日
發明者楊勇, 王仁梓, 阮小鳳, 王建平 申請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