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裝備,是一種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其包括主梁組合、翼梁組合、折翼油缸、小架和連接板;主梁組合與翼梁組合鉸接,鉸接點位于主梁端部上方;兩個連接板分別位于自動鎖翼機構兩側,連接板的左下部與主梁組合鉸接,鉸接點位于主梁端部下方,銷軸通過連接板右上部的孔F和小架上的長槽孔將連接板、小架和折翼油缸活塞桿端鉸接在一起;小架有圓孔的一端通過翼梁側板上的孔E與翼梁組合鉸接,鉸接點位于翼梁端部上方;螺栓安裝在方鋼上,其端部與連接板上的U型槽側面接觸。使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翼梁展成工作狀態后,能自動將翼梁和主梁鎖定在一起,使整個機器提供一個平穩、均衡的向下壓力,防止整地機兩翼因壓力不足而上移。
【專利說明】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一種農田作業機械,特別是涉及一種寬幅整地機的自動鎖翼機構。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公知的寬幅整地機械由主機部分和兩個側翼部分組成,主機部分與側翼部分為活動連接,由折翼油缸操縱側翼的升降,側翼落下時為工作狀態、升起時為運輸狀態,沒有鎖翼機構。上述結構存在的問題是:側翼展開成為工作狀態時,側翼與主機為活動連接,側翼由于重量輕,容易上浮,造成耕深不穩和整地質量下降,直接影響到種子的出苗和作物的生長。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比較簡單、使用可靠、操作方便的寬幅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
[0004]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包括主梁組合、翼梁組合、折翼油缸、小架和連接板;主梁組合與翼梁組合鉸接,鉸接點位于主梁端部上方;兩個連接板分別位于自動鎖翼機構兩側,連接板的左下部與主梁組合鉸接,鉸接點位于主梁端部下方,銷軸通過連接板右上部的孔F和小架上的長槽孔將連接板、小架和折翼油缸活塞桿端鉸接在一起;小架有圓孔的一端通過翼梁側板上的孔E與翼梁組合鉸接,鉸接點位于翼梁端部上方;螺栓安裝在方鋼上,其端部與連接板上的U型槽側面接觸;折疊油缸一端與油缸座鉸接,另一端與銷軸鉸接。
[0005]上述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組合由油缸座、主梁、主梁側板組成;主梁側板下端有一孔A,上端有一孔B,孔A與孔B位于主梁側板的縱向對稱線上,兩個主梁側板分別焊接在主梁端部兩側,孔B位于主梁上方,孔A位于主梁下方、與主梁下平面相鄰,油缸座位于主梁側板左側、焊接在主梁上面。
[0006]上述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梁組合由翼梁側板、方鋼和翼梁組成;翼梁側板上有孔C和孔D,孔D位于翼梁側板左上角,孔C位于孔D的右下方;兩個翼梁側板分別位于翼梁兩側、焊接在方鋼上,方鋼兩端有螺孔,方鋼焊接在翼梁端部的下面,孔C和孔D位于翼梁上方,孔D在左側,孔C在右側。
[0007]上述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架由小架側板和小架間管組成,小架間管與兩個小架側板固裝在一起,小架側板一端有圓孔E,另一端有一長槽孔。
[0008]上述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上有兩個孔,孔F位于連接板右上角,孔G位于左下角;在連接板的底部、孔G的右側有一 U形槽。
[0009] 使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翼梁展成工作狀態后,能自動將翼梁和主梁鎖定在一起,使整個機器提供一個平穩、均衡的向下壓力,防止整地機兩翼因壓力不足而上移。采用本發明可以使整地機在整個工作寬度上耕深一致,整地更為平整?!緦@綀D】
【附圖說明】
[0010]附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0011]附圖2是本發明的俯視圖。
[0012]附圖3是本發明中主梁組合的主視圖。
[0013]附圖4是本發明中主梁組合的俯視圖。
[0014]附圖5是本發明中翼梁組合的主視圖。
[0015]附圖6是本發明中翼梁組合的俯視圖。
[0016]附圖7是本發明中小架的主視圖。
[0017]附圖8是本發明中小架的左視圖。
[0018]附圖9是本發明中連接板的主視圖。
[0019]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折疊油缸,2為主梁組合,3為螺栓,4為連接板,5為翼梁組合,6為小架,7為銷軸,8為油缸支座,9為主梁,10為主梁側板。11為孔A, 12為孔B,13為翼梁側板,14為方鋼,15為翼梁,16為孔E, 17為孔D, 18為小架側板,19為小架間管,20為圓孔E,21為長槽孔,22為圓孔F,23為U形槽,24為圓孔G。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21]在圖1和圖2中,該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包括折翼油缸1、主梁組合2、螺栓3、連接板4、翼梁組合5、小架6和銷軸7。主梁組合2與翼梁組合5鉸接,鉸接點位于主梁9端部上方;兩個連接板4分別位于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兩側,連接板4的左下部與主梁組合2鉸接,鉸接點位于主梁9端部下方,銷軸7通過連接板4右上部的孔F和小架上的長槽孔將連接板4、小架6和折翼油缸I活塞桿端鉸接在一起;小架6有圓孔的一端通過翼梁側板上的孔E與翼梁組合5鉸接,鉸接點位于翼梁端部上方;螺栓3安裝在方鋼上,其端部與連接板4上的U型槽側面接觸;折疊油缸I 一端與油缸座8鉸接,另一端與銷軸7鉸接。
[0022]如圖3和圖4所示:主梁組合2由油缸座8、主梁9、主梁側板10組成。主梁側板10下端有一孔All,上端有一孔B12,孔A與孔B位于主梁側板10的縱向對稱線上,兩個主梁側板10分別焊接在主梁9端部兩側,孔B12位于主梁9上方,孔Al I位于主梁9下方、與主梁9下平面相鄰,油缸座8位于主梁側板10左側、焊接在主梁9上面。
[0023]如圖5和圖6所示:翼梁組合5由翼梁側板13、方鋼14和翼梁15組成;翼梁側板上有孔C16和孔D17,孔D17位于翼梁側板13左上角,孔C16位于孔D17的右下方;兩個翼梁側板13分別位于翼梁15兩側、焊接在方鋼(14)上,方鋼14兩端有螺孔,方鋼14焊接在翼梁15端部的下面,孔C16和孔D17位于翼梁上方,孔D17在左側,孔C16在右側。
[0024]如圖7和圖8所示:小架6由小架側板18和小架間管19組成,小架間管19與兩個小架側板18固裝在一起,小架側板18 —端有圓孔E20,另一端有一長槽孔21。
[0025]如圖9所示: 連接板4上有兩個孔,孔F22位于連接板4右上角,孔G24位于連接板4左下角;在連接板4的底部、孔G24的右側有一 U形槽23。
[0026]本發明的工作過程是:當翼梁展開成工作狀態時(如圖1所示),螺栓頭部端面與連接板4的槽型表面接觸,將翼梁與主梁鎖成一體,使整個機器提供一個平穩、均衡的向下壓力,有效阻止兩翼因壓力不足而上移。采用本發明可以使整地機在整個工作寬度上耕深一致,整地更為平整。當需要將整地機由工作狀態轉換為運輸狀態時,折疊油缸向后縮回,首先拉動側板4旋轉,使其脫離鎖定位置,然后帶動小架旋轉,進而帶動翼梁旋轉,直至到達運輸狀態。
【權利要求】
1.一種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梁組合(2)、翼梁組合(5)、折翼油缸(1)、小架(6)和連接板(4);主梁組合(2)與翼梁組合(5)鉸接,鉸接點位于主梁(9)端部上方;兩個連接板(4)分別位于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兩側,連接板(4)的左下部與主梁組合(2)鉸接,鉸接點位于主梁(9)端部下方,銷軸(7)通過連接板(4)右上部的孔F(22)和小架上的長槽孔(21)將連接板(4)、小架(6)和折翼油缸(I)活塞桿端鉸接在一起;小架(6)有圓孔的一端通過翼梁側板(13)上的孔E (16)與翼梁組合(5)鉸接,鉸接點位于翼梁(15)端部上方;螺栓(3)安裝在方鋼上,其端部與連接板(4)上的U型槽(23)側面接觸;折疊油缸(I) 一端與油缸座(8)鉸接,另一端與銷軸(7)鉸接。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組合(2)由油缸座(8)、主梁(9)、主梁側板(10)組成,主梁側板(10)下端有一孔A (11),上端有一孔B (12),孔A (11)與孔B (12)位于主梁側板(10)的縱向對稱線上,兩個主梁側板(10)分別焊接在主梁(9)端部兩側,孔B (12)位于主梁(9)上方,孔A (11)位于主梁(9)下方、與主梁(9)下平面相鄰,油缸座(8)位于主梁側板(10)左側、焊接在主梁(9)上面。
3.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翼梁組合(5)由翼梁側板(13)、方鋼(14)和翼梁(15)組成;翼梁側板(13)上有孔C (16)和孔D (17),孔D (17)位于翼梁側板(13)左上角,孔C (16)位于孔D (17)的右下方;兩個翼梁側板(13)分別位于翼梁(15)兩側、焊接在方鋼(14)上,方鋼(14)兩端有螺孔,方鋼(14)焊接在翼梁(15)端部的下面,孔C (16)和孔D (17)位于翼梁上方,孔D (17)在左側,孔C (16)在右側。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架(6)由小架側板(18)和小架間管(19)組成,小架間管(19)與兩個小架側板(18)固裝在一起,小架側板(18)一端有圓孔E (20),另一端有一長槽孔(21)。
5.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整地機自動鎖翼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4)上有兩個孔,孔F (22)位于連接板 (4)右上角,孔G (24)位于左下角;在連接板(4)的底部、孔G(24)的右側有一 U形槽(23)。
【文檔編號】A01B63/00GK103891445SQ201310052942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19日
【發明者】王序儉, 王敏, 曹肆林, 孟祥金, 王吉亮 申請人:新疆農墾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