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治梨早期落葉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梨早期落葉的方法,屬于果樹栽培學領域。
背景技術:
基于全球氣候變暖等因素引起的植物(果樹)早期落葉等病理、生理異常現象,逐漸引起相關學者的重視。梨早期落葉是指在南方氣候條件下,10月中上旬以前出現的葉片大量脫落現象,輕則影響樹體的養分積累,造成樹勢衰弱,翌年部分減產及果實品質下降,重則導致當年秋末冬初出現不同程度的返青返花現象,乃至翌年無花可開、無果可結,對持續豐產優質高效構成嚴重威脅。梨早期大量落葉現象在中國各梨產區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以長江流域以南的各省(市、區)砂梨產區發生范圍更廣、危害更重。果樹生產上常規的方法是:在果實采摘前后使用殺蟲殺菌劑(藥劑防治)重點防治梨黑星病、梨炭疽病、梨褐斑病、梨黑斑病、中國梨木虱等,以減少病蟲害對葉片的損害;據多年統計,單一的藥劑防治法對南方早熟梨早期落葉的防治效果不佳,防治率僅有15-30%。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有效防治梨早期落葉的方法,有利于南方早熟梨豐產穩產,提高果園經濟效益。
梨早期落葉的防治方法:在現有的藥劑防治的基礎上葉面噴施由矮壯素、尿素、草木灰或磷酸二氫鉀及乙二胺四乙酸鈣鈉組成的葉面肥,葉面肥施用時間與次數為果實采收后第3天、采收后第15天、采收后第30天各噴施一次,共3次。其中,所述的葉面肥配方為:矮壯素0.lwt%+尿素0.5wt%-2wt%+草木灰5wt%-wt7%或憐酸二氫鉀0.2wt%-0.5wt%+乙二胺四乙酸I丐鈉0.lwt%-0.2wt% ;葉面肥堅持隨用隨配的原則。所述的葉面肥與殺蟲殺菌劑共同施用,不可與堿性殺蟲殺菌劑混合使用。葉面肥噴施應選擇無風的睛天,早晚進行,傍晚最好;噴施葉面肥,要注意葉片的正反面都要噴到,以擴大吸收面。梨早期落葉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有益效果本發明所提供的防治梨早期落葉的方法,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的原料購買方便、使用方法簡單。配制葉面肥所需原料矮壯素(CCC)、尿素、草木灰或磷酸二氫鉀、乙二胺四乙酸鈣鈉(EDTA-Ca)皆為易購買常用的農資產品,一般的農資市場就能購買到,原料采購方便;且施用時可以和常規殺蟲殺菌劑混合使用,減少了勞動用工,使用方法簡單。2、本發明對梨早期落葉的防治率高。據多年統計,常規的藥劑防治方法(病蟲害綜合防治)對南方早熟梨早期落葉的防治率僅有15-30%。本發明根據植物生理學和植物營養學的基本理論,在藥劑防治的基礎上追施矮壯素和氮、鉀、鈣復混肥,增加葉片營養,延緩葉片衰老落葉,經過連續3年試驗,早期落葉防治率提高至68-81%,提高了 50個百分點以上。一方面矮壯素與復混肥能和正常田間管理的病蟲害防治用藥混合用,施用方便;另一方面葉面肥施用量少,效果迅速明顯,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是一種既經濟、效果又好的施肥措施。同時矮壯素作為外源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量低,成本低。3、本發明的推廣性和應用性很強。本發明原料購買方便,使用方法簡單,為解決我國南方早熟梨園較為嚴重的早期落葉問題提供了一項簡便、有效的方法;此外,蘋果、桃、葡萄等果樹皆存在早期落葉問題。因此,本發明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1、實驗地點和對象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中山鄉長風村試驗園面積約3hm2,樹齡8年生;供試材料為豐水梨。2、所需農藥與葉面肥種類葉面肥:矮壯素(CCC)、 尿素、草木灰或磷酸二氫鉀、乙二胺四乙酸鈣鈉(EDTA-Ca)農藥:20%甲氰菊酯、2.0%阿維菌素、10%世高3、實施步驟(I)濃度要求:矮壯素(CCC) 0.1% ;尿素0.5% ;磷酸二氫鉀0.3% ;乙二胺四乙酸鈣鈉(EDTA-Ca)0.2%。可搭配20%甲氰菊酯2000倍、2.0%阿維菌素4000倍、10%世高3000倍
等使用。(2)如配制200公斤藥液,先在配藥池中加入150公斤水;分別稱量矮壯素200克、尿素1000g、磷酸二氫鉀600克、乙二胺四乙酸鈣鈉(EDTA-Ca) 400g,可搭配20%甲氰菊酯100ml、2.0%阿維菌素50ml、10%世高67ml,分別用5公斤水溶解,充分攪拌;依次加入配藥池攪拌;加入15公斤水,混勻即可噴施。(3)果實采收后3天、采收后15天、采收后30天各噴施I次,共噴施3次;(4)噴施應選擇無風的睛天,早晚進行,傍晚最好。噴施藥液,要注意葉片的正反面都要噴到,以擴大吸收面。4、效果據2009-2012連續3年的調查分析,常規的藥劑防治方法(病蟲害綜合防治)對南方早熟梨早期落葉的防治率僅有25%。本發明根據植物生理學和植物營養學的基本理論,在藥劑防治的基礎上追施矮壯素和氮、鉀、鈣復混肥,增加葉片營養,延緩葉片衰老落葉,經過連續3年試驗,早期落葉防治率提高至80%,提高了 55個百分點,樹體綠葉保持濃綠,至當年11月下旬開始正常落葉,利于樹體養分積累;大大減少了秋末冬初出現的返青返花現象,為翌年正常開花結果提供了基本保證。
權利要求
1.梨早期落葉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現有的藥劑防治的基礎上葉面噴施由矮壯素、尿素、草木灰或磷酸二氫鉀及乙二胺四乙酸鈣鈉組成的葉面肥,葉面肥施用時間與次數為果實采收后第3天、采收后第15天、采收后第30天各噴施一次,共3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梨早期落葉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面肥配方為:矮壯素0.1%+尿素0.5% - 2%+草木灰5% - 7%或磷酸二氫鉀0.2% - 0.5%+乙二胺四乙酸鈣鈉 0.1% - 0.2%ο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梨早期落葉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面肥與殺蟲殺菌劑共同施用,不可與堿性殺蟲殺菌劑混合使用。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梨早期落葉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面肥噴施選擇無風的睛天,早或晚進行,葉片的正反面都要噴到。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梨早期落葉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面肥噴施選擇傍晚進行。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治梨早期落葉的方法。在現有的藥劑防治的基礎上葉面噴施由矮壯素、尿素、草木灰或磷酸二氫鉀及乙二胺四乙酸鈣鈉組成的葉面肥,葉面肥施用時間與次數為果實采收后第3天、采收后第15天、采收后第30天各噴施一次,共3次。本發明根據植物生理學和植物營養學的基本理論,于藥劑防治的同時在果樹葉面追施矮壯素和氮、鉀、鈣復混肥,增加葉片營養,延緩葉片衰老落葉,經過連續3年試驗,梨早期落葉防治率提高至65-80%。
文檔編號A01G7/06GK103141200SQ20131007918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2日
發明者張紹鈴, 張全軍, 齊開杰, 陶書田, 吳俊 , 吳巨友 申請人:南京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