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野生鐵皮石斛的前體培養基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培養基,具體涉及一種野生鐵皮石斛的前體培養基。
背景技術:
鐵皮石斛屬珍稀瀕危高附加值藥材,其養生保健治療效果確切,在《道藏》、《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 、《現代中藥大辭典》、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等醫藥典籍中均有記載。唐開元年道家經典著作《道藏》收錄中華九大仙草(鐵皮石斛、天山雪蓮、三兩重人參、百二十年首烏、花甲之茯苓、蓯蓉、深山靈芝、海底珍珠、冬蟲夏草),因鐵皮石斛滋陰補虛效果顯著,被列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位。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強陰益精。久月艮,厚腸胃,補內絕不足,平胃氣,長肌肉,逐皮膚邪熱痱氣,腳膝疼冷痹弱,定智除驚,輕身延年。益氣除熱,健陽,逐皮膚風痹,骨中久冷,補腎益力。治發熱自汗,癰疽排膿內塞?!痹?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中單列,與其它環草石斛、馬鞭石斛、黃草石斛、金釵石斛和鼓槌石斛等普通石斛種類區分,其功能與主治:“益胃生津,滋陰清熱。用于陰傷津虧,口干煩渴,食少干嘔,病后虛熱,目暗不明?!币驅贋l危、珍稀、高附加值的資源性藥材,鐵皮石斛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藥材物種名錄》(1987年)、《中國植物紅皮書》(1992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II。2010年,鐵皮石斛生產技術及產業化再次被列入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和國家火炬計劃的優先發展技術領域。石斛作為一種常用中藥材,市場需求量較大,如何解決需求與資源之間的矛盾?惟一的途徑是人工栽培。自古至今,人們一直在探索石斛的人工栽培,但由于石斛屬植物的繁殖系數低,年產量有限,進入盛產期時間長,不能形成規模,產量極其有限。目前普遍存在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的情況,怎樣提高鐵皮石斛栽培的成活率,成為制約石斛生產發展的一大障礙。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在充分研究鐵皮石斛在野生環境狀態下的繁育、習性以及對生長環境要求等條件,而精選的一種優質的鐵皮石斛的前體培養基。該培養基的組分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B5培養基,2.2mg/L的萘乙酸,2.5mg/L的吲哚丁酸,16%香蕉提取物,15%的馬鈴薯提取物,2.6%的蔗糖,0.65%的瓊脂,0.5%的鉀。作為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的B5培養基PH值達到6.3。依據本發明的培養產出的鐵皮石斛,其特點是:生長周期短、節約土地種植面積、降低了生產成本、產量高。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發明的實施例。本發明具體實施例如下:
該培養基的組分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B5培養基,2.2mg/L的萘乙酸,2.5mg/L的吲哚丁酸,16%香蕉提取物,15%的馬鈴薯提取物,2.6%的蔗糖,0.65%的瓊脂,0.5%的鉀。所述的B5培養基PH值達到6.3。栽培結論:在7-8個月內本發明栽培出的鐵皮石斛優于傳統鐵皮石斛在野生環境狀態下的繁育產量,大大縮短了其生長周期。依據本發明的培養產出的鐵皮石斛,其特點是:生長周期短、節約土地種植面積、降低了生產成本、產量高。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 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野生鐵皮石斛的前體培養基,其特征在于:該培養基的組分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B5培養基,2.2mg/L的萘乙酸,2.5mg/L的吲哚丁酸,16%香蕉提取物,15%的馬鈴薯提取物,2.6%的蔗糖,0.65%的瓊脂,0.5%的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野生鐵皮石斛的前體培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5培養基PH值達到6.3。 ·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一種野生鐵皮石斛的前體培養基,該培養基的組分配方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B5培養基,2.2mg/L的萘乙酸,2.5mg/L的吲哚丁酸,16%香蕉提取物,15%的馬鈴薯提取物,2.6%的蔗糖,0.65%的瓊脂,0.5%的鉀。通過對鐵皮石斛培養基的調節,促進鐵皮石斛新品種試管苗增加次生代謝物質的有效積累,由于改變培養前體條件,達到了野生鐵皮石斛工廠化生產目的。生長7-8個月的鐵皮石斛試管苗有效成分優于三年生的鐵皮石斛野生苗,縮短了鐵皮石斛的生長周期,改變了鐵皮石斛的種植模式,節約了大量土地種植面積,降低了生產成本,為野生鐵皮石斛綜合利用和深加工提供了必備的條件。
文檔編號A01G31/00GK103181316SQ20131007995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1日
發明者陳德祥 申請人:安徽新津鐵皮石斛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