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鴨傳染性漿膜炎的治療中藥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88722閱讀:99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鴨傳染性漿膜炎的治療中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中醫(yī)藥技術(shù)領(lǐng)域,尤其涉及一種鴨傳染性漿膜炎的治療中藥。
背景技術(shù)
鴨傳染性衆(zhòng)膜炎是由鴨疫里默氏桿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引起的危害養(yǎng)鴨業(yè)最為嚴重的傳染病之一。該病使鴨死亡率高,急性或慢性敗血癥過程,以纖維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腦膜炎和干酪性輸卵管炎為特征,1-8周齡鴨敏感,惡劣的環(huán)境條件可以促發(fā)本病,死亡率最高可達75%。慢性病癥的鴨主要表現(xiàn)為腦膜炎癥狀,即斜頸,導(dǎo)致殘鴨或僵鴨,給全世界養(yǎng)鴨業(yè)造成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據(jù)報道,國外鴨傳染性漿膜炎已有21種血清型,而我國至少存在25種血清型。由于該菌的血清型較多,耐藥率高且廣泛、交叉耐藥性多,一種藥物使用一個療程后其作用已經(jīng)大大降低或無多大作用,疫苗、藥物防治效果尚不理想。該病臨床表現(xiàn)為最急性型常無任何癥狀突然死亡。急性病例多見于2 3周齡的幼鴨,表現(xiàn)為咳嗽,打噴嚏。目艮、鼻流出漿液性或黏性分泌物,眼眶周圍羽毛粘連或脫落,形成眼圈。糞便稀薄呈綠色或黃綠色。運動失調(diào),頭頸震顫或昏睡,臨死前出現(xiàn)角弓反張或轉(zhuǎn)圈的神經(jīng)癥狀,病程I 3d。亞急性或慢性病例,多見于4 6周齡幼鴨,病程15d左右。表現(xiàn)為精神不振,離群呆立,嗜眠,縮頸或嘴抵地面,腿軟,不愿走動,共濟失調(diào),翻倒后不易復(fù)位。搖頭或點頭,還表現(xiàn)出頭頸歪斜,遇有驚擾時不斷鳴叫,食欲減退或不食,逐漸消瘦而死亡。有的雖然存活,但發(fā)育不良。該病病理最明顯的肉眼病變是患鴨全身漿膜面有纖維素性滲出物,以纖維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最為明顯。有神經(jīng)癥狀的可見到腦膜炎及腦血管充血,心包液增多,呈絮狀。肝腫大,呈土黃色、質(zhì)脆。氣囊渾濁,氣囊壁增厚。膽囊腫大,跗關(guān)節(jié)腫脹,觸之有波動感,關(guān)節(jié)液增多、黏稠,呈乳白色。慢性病例可見到纖維素性化膿性肝炎和腦膜炎,脾腫大,表面有灰白色斑點以及 干酪樣輸卵管炎和關(guān)節(jié)炎等。相對于西藥,中藥具有整體療效高,不易產(chǎn)生耐藥性等優(yōu)點,對細菌、病毒等病原的生長與繁殖有顯著的抑制作用,甚至達到殺滅病原的藥理效果,且能夠調(diào)節(jié)、促進機體的免疫功能,具有非特異性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近年來,中藥防治畜禽疾病已取得一定成績,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高度重視。中草藥對引起鴨感染的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痢疾桿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鴨疫里默氏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的、厭氧型和無牙孢的桿菌,許多清熱解毒類中藥對革蘭氏陽性菌或革蘭氏陰性菌均有抗菌活性,因而開發(fā)無毒、無有害殘留、環(huán)保、不產(chǎn)生耐性的中藥或中藥產(chǎn)品勢在必行。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提供一種用于治療鴨傳染性漿膜炎的中藥制劑,其具有無毒、無有害殘留、環(huán)保、不產(chǎn)生耐性的優(yōu)勢,對鴨傳染性漿膜炎的治療具有顯著效果。
為解決上述技術(shù)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鴨傳染性漿膜炎的中藥,其原料藥包括桅子、玄參、赤芍、黃連、桂枝、紫萁貫眾、白英、飛龍掌血、天竺黃、千斤拔、牛白藤、白術(shù)、當歸、金銀花、青葙子、刺五加、雞骨草、虎杖、大血藤、千里光、女貞子、馬鞭草、鴉膽子、西河柳、牡丹皮、茜草、陳皮、黃精和甘草。其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桅子50重量份 60重量份、玄參25重量份 35重量份、赤茍30重量份 40重量份、黃連80重量份 90重量份、桂枝30重量份 40重量份、紫萁貫眾50重量份 60重量份、白英20重量份 30重量份、飛龍掌血35重量份 45重量份、天竺黃30重量份 40重量份、千斤拔20重量份 30重量份、牛白藤35重量份 45重量份、白術(shù)45重量份 55重量份、當歸30重量份 40重量份、金銀花65重量份 75重量份、青葙子20重量份 30重量份、刺五加35重量份 45重量份、雞骨草25重量份 35重量份、虎杖40重量份 50重量份、大血藤25重量份 35重量份、千里光15重量份 25重量份、女貞子25重量份 35重量份、馬鞭草20重量份 30重量份、鴉膽子30重量份 40重量份、西河柳30重量份 40重量份、牡丹皮25重量份 35重量份、菌草20重量份 30重量份、陳皮10重量份 20重量份、黃精50重量份 60重量份和甘草20重量份 30重量份。其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桅子53重量份 57重量份、玄參28重量份 32重量份、赤芍33重量份 37重量份、黃連83重量份 87重量份、桂枝33重量份 37重量份、紫萁貫眾53重量份 57重量份、白英23重量份 27重量份、飛龍掌血38重量份 42重量份、天竺黃33重量份 37重量份、千斤拔23重量份 27重量份、牛白藤38重量份 42重量份、白術(shù)48重量份 52重量份、當歸33重量份 37重量份、金銀花68重量份 72重量份、青葙子23重量份 27重量份、刺五加38重量份 42重量份、雞骨草28重量份 32重量份、虎杖43重量份 47重量份、大血藤28重量份 32重量份、千里光18重量份 22重量份、女貞子28重量份 32重量份、馬鞭草23重量份 27重量份、鴉膽子
33重量份 37重量份、西河柳33重量份 37重量份、牡丹皮28重量份 32重量份、菌草23重量份 27重量份、陳皮13重量份 17重量份、黃精53重量份 57重量份和甘草23重量份 27重量份。 其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桅子55重量份、玄參30重量份、赤芍35重量份、黃連85重量份、桂枝35重量份、紫萁貫眾55重量份、白英25重量份、飛龍掌血40重量份、天竺黃35重量份、千斤拔25重量份、牛白藤40重量份、白術(shù)50重量份、當歸35重量份、金銀花70重量份、青葙子25重量份、刺五加40重量份、雞骨草30重量份、虎杖45重量份、大血藤30重量份、千里光20重量份、女貞子30重量份、馬鞭草25重量份、鴉膽子35重量份、西河柳35重量份、牡丹皮30重量份、茜草25重量份、陳皮15重量份、黃精55重量份和甘草25重量份。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的制備方法,所述中藥制備成煎液,其具體為將所述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后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相對于原料藥材質(zhì)量10 12倍量的純凈水,第二、三次均為8 10倍量的純凈水,每次煎煮I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濃縮除去部分水,獲得生藥濃度為lg/ml 2g/ml的煎液。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的制備方法,所述中藥制備成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其具體為將所述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后加相對于原料藥材質(zhì)量10 12倍量的純凈水,振搖混合后,浸泡30 40min,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沸騰,并保持100°C微沸2小時,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將其中藥液過濾倒出,得第一濾液,濾渣再加入相對于原料藥材質(zhì)量8 10倍質(zhì)量純凈水,振搖混合后,浸泡30min 40min,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100°C沸騰,并保持I小時,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將其中藥液過濾倒出,得第二濾液,將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混合,減壓濃縮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10 1.15的清膏,冷卻至室溫,加入醇濃度為70% 80%的乙醇使含醇量達70 80wt%,攪勻,靜置不少于12h,濾過沉淀,上清液回收乙醇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20 1.25的清膏,使用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對其進行萃取,并減壓回收其中有機溶劑,獲得干膏,粉碎成粉末,干燥,獲得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鴨傳染性漿膜炎的飼料,其包括:玉米、豆柏、食鹽、碳酸鈣、磷酸氫鈣、維生素混合物添加劑、微量元素添加劑、氨基酸混合物添加劑和上述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所述飼料中各組分的重量份為玉米60 70重量份、豆柏15 25重量份、食鹽I 3重量份、碳酸鈣3 6重量份、磷酸氫鈣2 4重量份、維生素混合物添加劑2 4重量份、微量元素添加劑I 3重量份、氨基酸混合物添加劑2 4重量份和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10 14重量份。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飼料的制備方法,具體為:第一步,將玉米和豆柏按比例混合,加相對于玉米和豆柏構(gòu)成的混合物質(zhì)量的1/3 1/2的水攪拌,加熱至60 100°C,按比例撒入食鹽,冷卻后,裝入容器中,放入地下20 30cm深處,上述混合物分層裝入容器中,層層壓實,直到高出地面10 25厘米,覆蓋塑料膜密封,發(fā)酵4 8天,獲得發(fā)酵品;第二步,按照上述方法制備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第三步,將碳酸鈣、磷酸氫鈣、維生素混合物添加劑、微量元素添加劑、氨基酸混合物添加劑以及第一步制備的發(fā)酵品,第二步制備的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按比例送入攪拌機中攪拌均勻,隨后送入粉碎機中進行初級粉碎,將粉碎后的混合物送入超微粉碎機中進行二次粉碎,獲得細顆粒,粉碎后的細顆粒經(jīng)殺菌、密封、裝袋后即得成品飼料。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本發(fā)明提供的用于治療鴨傳染性漿膜炎的中藥制劑具有無毒、無有害殘留、環(huán)保、不產(chǎn)生耐性的優(yōu)勢,對鴨傳染性漿膜炎的治療具有顯著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鴨傳染性漿膜炎的中藥,其原料藥包括桅子、玄參、赤芍、黃連、桂枝、紫萁貫眾、白英、飛龍掌血、天竺黃、千斤拔、牛白藤、白術(shù)、當歸、金銀花、青葙子、刺五加、雞骨草、虎杖、大血藤、千里光、女貞子、馬鞭草、鴉膽子、西河柳、牡丹皮、茜草、陳皮、黃精和甘草。優(yōu)選,所述中藥僅由上述原料藥構(gòu)成。 其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桅子50重量份 60重量份、玄參25重量份 35重量份、赤茍30重量份 40重量份、黃連80重量份 90重量份、桂枝30重量份 40重量份、紫萁貫眾50重量份 60重量份、白英20重量份 30重量份、飛龍掌血35重量份 45重量份、天竺黃30重量份 40重量份、千斤拔20重量份 30重量份、牛白藤35重量份 45重量份、白術(shù)45重量份 55重量份、當歸30重量份 40重量份、金銀花65重量份 75重量份、青葙子20重量份 30重量份、刺五加35重量份 45重量份、雞骨草25重量份 35重量份、虎杖40重量份 50重量份、大血藤25重量份 35重量份、千里光15重量份 25重量份、女貞子25重量份 35重量份、馬鞭草20重量份 30重量份、鴉膽子30重量份 40重量份、西河柳30重量份 40重量份、牡丹皮25重量份 35重量份、菌草20重量份 30重量份、陳皮10重量份 20重量份、黃精50重量份 60重量份和甘草20重量份 30重量份。其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進一步優(yōu)選分別為桅子53重量份 57重量份、玄參28重量份 32重量份、赤芍33重量份 37重量份、黃連83重量份 87重量份、桂枝33重量份 37重量份、紫萁貫眾53重量份 57重量份、白英23重量份 27重量份、飛龍掌血38重量份 42重量份、天竺黃33重量份 37重量份、千斤拔23重量份 27重量份、牛白藤38重量份 42重量份、白術(shù)48重量份 52重量份、當歸33重量份 37重量份、金銀花68重量份 72重量份、青葙子23重量份 27重量份、刺五加38重量份 42重量份、雞骨草28重量份 32重量份、虎杖43重量份 47重量份、大血藤28重量份 32重量份、千里光18重量份 22重量份、女貞子28重量份 32重量份、馬鞭草23重量份 27重量份、鴉膽子33重量份 37重量份、西河柳33重量份 37重量份、牡丹皮28重量份 32重量份、茜草23重量份 27重量份、陳皮13重量份 17重量份、黃精53重量份 57重量份和甘草23重量份 27重量份。其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最優(yōu)選分別為桅子55重量份、玄參30重量份、赤芍35重量份、黃連85重量份、桂枝35重量份、紫萁貫眾55重量份、白英25重量份、飛龍掌血40重量份、天竺黃35重量份、千斤拔25重量份、牛白藤40重量份、白術(shù)50重量份、當歸35重量份、金銀花70重量份、青葙子25重量份、刺五加40重量份、雞骨草30重量份、虎杖45重量份、大血藤30重量份、千里光20重量份、女貞子30重量份、馬鞭草25重量份、鴉膽子35重量份、西河柳35重量份、牡丹 皮30重量份、茜草25重量份、陳皮15重量份、黃精55重量份和甘草25重量份。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的制備方法,所述中藥制備成煎液,其具體為將所述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后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相對于原料藥材質(zhì)量10 12倍量的純凈水,第二、三次均為8 10倍量的純凈水,每次煎煮I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濃縮除去部分水,獲得生藥濃度為lg/ml 2g/ml的煎液。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中藥的制備方法,所述中藥制備成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其具體為將所述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后加相對于原料藥材質(zhì)量10 12倍量的純凈水,振搖混合后,浸泡30 40min,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沸騰,并保持100°C微沸2小時,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將其中藥液過濾倒出,得第一濾液,濾渣再加入相對于原料藥材質(zhì)量8 10倍質(zhì)量純凈水,振搖混合后,浸泡30min 40min,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100°C沸騰,并保持I小時,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將其中藥液過濾倒出,得第二濾液,將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混合,減壓濃縮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10 1.15的清膏,冷卻至室溫,加入醇濃度為70% 80%的乙醇使含醇量達70 80wt%,攪勻,靜置不少于12h,濾過沉淀,上清液回收乙醇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20 1.25的清膏,使用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對其進行萃取,并減壓回收其中有機溶劑,獲得干膏,粉碎成粉末,干燥,獲得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鴨傳染性漿膜炎的飼料,其包括:玉米、豆柏、食鹽、碳酸鈣、磷酸氫鈣、維生素混合物添加劑、微量元素添加劑、氨基酸混合物添加劑和上述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優(yōu)選,所述飼料僅由上述組分構(gòu)成。所述飼料中各組分的重量份為玉米60 70重量份、豆柏15 25重量份、食鹽I 3重量份、碳酸鈣3 6重量份、磷酸氫鈣2 4重量份、維生素混合物添加劑2 4重量份、微量元素添加劑I 3重量份、氨基酸混合物添加劑2 4重量份和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10 14重量份。所述飼料中各組分的重量份最優(yōu)選為玉米65重量份、豆柏20重量份、食鹽2重量份、碳酸鈣5重量份、磷酸氫鈣3重量份、維生素混合物添加劑3重量份、微量元素添加劑2重量份、氨基酸微量元素絡(luò)合物2重量份、氨基酸混合物添加劑3重量份和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12重量份。所述微量元素添加劑中包括硫酸亞鐵、碳酸銅、硫酸錳、硫酸鋅、亞硒酸鈉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所述微量元素添加劑也使用復(fù)合微量元素添加劑,如M_P(青島和美公司生產(chǎn)的微量元素預(yù)混料)。 所述維生素混合物添加劑中包括維生素D、維生素B6、維生素B2,維生素K、維生素
A、葉酸、煙酸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所述維生素混合物添加劑也可以采用維生素混合物預(yù)混料,如LV62 (青島和美公司生產(chǎn)的維生素預(yù)混料)。所述氨基酸混合物添加劑包括賴氨酸、蛋氨酸、蘇氨酸、色氨酸、胱氨酸或精氨酸中的一種或幾種混合。本發(fā)明還提供了上述飼料的制備方法,具體為:第一步,將玉米和豆柏按比例混合,加相對于玉米和豆柏構(gòu)成的混合物質(zhì)量的1/3 1/2的水攪拌,加熱至60 80°C,按比例撒入食鹽,冷卻后,裝入容器中,放入地下20 30cm深處,上述混合物分層裝入容器中,層層壓實,直到高出地面10 25厘米,覆蓋塑料膜密封,發(fā)酵4 8天,獲得發(fā)酵品;第二步,按照上述方法制備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第三步,將碳酸鈣、磷酸氫鈣、維生素混合物添加劑、微量元素添加劑、氨基酸混合物添加劑以及第一步制備的發(fā)酵品,第二步制備的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按比例送入攪拌機中攪拌均勻,隨后送入粉碎機中進行初級粉碎,將粉碎后的混合物送入超微粉碎機中進行二次粉碎,獲得細顆粒,粉碎后的細顆粒經(jīng)殺菌、密封、裝袋后即得成品飼料。實施例1煎液I將桅子55g、玄參30g、赤芍35g、黃連85g、桂枝35g、紫萁貫眾55g、白英25g、飛龍掌血40g、天竺黃35g、千斤拔25g、牛白藤40g、白術(shù)50g、當歸35g、金銀花70g、青葙子25g、刺五加40g、雞骨草30g、虎杖45g、大血藤30g、千里光20g、女貞子30g、馬鞭草25g、鴉膽子35g、西河柳35g、牡丹皮30g、茜草25g、陳皮15g、黃精55g和甘草25g混合,粉碎后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2kg的純凈水,第二、三次均為IOkg的純凈水,每次煎煮I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濃縮除去部分水,獲得生藥濃度為lg/ml的煎液I。
實施例2煎液2將桅子53g、玄參28g、赤芍33g、黃連83g、桂枝33g、紫萁貫眾53g、白英23g、飛龍掌血38g、天竺黃33g、千斤拔23g、牛白藤38g、白術(shù)48g、當歸33g、金銀花68g、青葙子23g、刺五加38g、雞骨草28g、虎杖43g、大血藤28g、千里光18g、女貞子32g、馬鞭草27g、鴉膽子37g、西河柳37g、牡丹皮32g、茜草27g、陳皮17g、黃精57g和甘草27g混合,粉碎后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2kg的純凈水,第二、三次均為IOkg的純凈水,每次煎煮I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濃縮除去部分水,獲得生藥濃度為lg/ml的煎液2。實施例3煎液3將桅子57g、玄參32g、赤芍37g、黃連87g、桂枝37g、紫萁貫眾57g、白英27g、飛龍掌血42g、天竺黃37g、千斤拔27g、牛白藤42g、白術(shù)52g、當歸37g、金銀花72g、青葙子27g、刺五加42g、雞骨草32g、虎杖47g、大血藤32g、千里光22g、女貞子28g、馬鞭草23g、鴉膽子33g、西河柳33g、牡丹皮28g、茜草23g、陳皮13g、黃精53g和甘草23g混合,粉碎后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12kg的純凈水,第二、三次均為IOkg的純凈水,每次煎煮I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濃縮除去部分水,獲得生藥濃度為lg/ml的煎液3。實施例4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I將桅子55g、玄參30g、赤茍35g、黃連85g、桂枝35g、紫萁貫眾55g、白英25g、飛龍掌血40g、天竺黃35g、千斤拔25g、牛白藤40g、白術(shù)50g、當歸35g、金銀花70g、青葙子25g、刺五加40g、雞骨草30g、虎杖45g、大血藤30g、千里光20g、女貞子30g、馬鞭草25g、鴉膽子35g、西河柳35g、牡丹皮30g、茜草25g、陳皮15g、黃精55g和甘草25g混合,粉碎后加12kg的純凈水,振搖混合后,浸泡40min,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沸騰,并保持100°C微沸2小時,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將其中藥液過濾倒出,得第一濾液,濾渣再加入IOkg的純凈水,振搖混合后,浸泡40min, 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100°C沸騰,并保持I小時,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將其中藥液過濾倒出,得第二濾液,將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混合,減壓濃縮至700C時相對密度為1.15的清膏,冷卻至室溫,加入醇濃度為80%的乙醇使含醇量達80wt %,攪勻,靜置不少于12h,濾過沉淀,上清液回收乙醇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25的清膏,使用IOL環(huán)己烷、IOL乙酸乙酯、5L正丁醇依次對其進行萃取,并減壓回收其中有機溶劑,獲得干膏,粉碎成粉末,干燥,獲得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I。實施例5飼料I將6.5kg玉米和2kg豆柏混合,加4kg的水攪拌,加熱至70°C,撒入200g食鹽,冷卻后,裝入容器中,放入地下30cm深處,上述混合物分層裝入容器中,層層壓實,直到高出地面20厘米,覆蓋塑料膜密封,發(fā)酵6天,獲得發(fā)酵品,將400g碳酸鈣、300g磷酸氫鈣、400g維生素混合物添加劑LV62、200g復(fù)合微量元素添加劑Μ-P、蛋氨酸200g、蘇氨酸IOOg以及前面制備的發(fā)酵品,1.2kg實施例4制備的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I送入攪拌機中攪拌均勻,隨后送入粉碎機中進行初級粉碎,將粉碎后的混合物送入超微粉碎機中進行二次粉碎,獲得細顆粒,粉碎后的細顆粒經(jīng)殺菌、密封、裝袋后即得成品飼料I。實施例6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2將桅子50g、玄參25g、赤芍30g、黃連80g、桂枝30g、紫萁貫眾50g、白英20g、飛龍掌血35g、天竺黃30g、千斤拔20g、牛白藤35g、白術(shù)45g、當歸30g、金銀花65g、青葙子20g、刺五加35g、雞骨草25g、虎杖40g、大血藤25g、千里光15g、女貞子25g、馬鞭草20g、鴉膽子30g、西河柳30g、牡丹皮25g、茜草20g、陳皮10g、黃精50g和甘草20g混合,粉碎后加IOkg的純凈水,振搖混合后,浸泡40min,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沸騰,并保持100°C微沸2小時,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將其中藥液過濾倒出,得第一濾液,濾渣再加入9kg的純凈水,振搖混合后,浸泡40min,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100°C沸騰,并保持I小時,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將其中藥液過濾倒出,得第二濾液,將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混合,減壓濃縮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15的清膏,冷卻至室溫,加入醇濃度為80%的乙醇使含醇量達80wt%,攪勻,靜置不少于12h,濾過沉淀,上清液回收乙醇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25的清膏,使用IOL環(huán)己烷、IOL乙酸乙酯、5L正丁醇依次對其進行萃取,并減壓回收其中有機溶劑,獲得干膏,粉碎成粉末,干燥,獲得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2。實施例7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3將桅子65g、玄參40g、赤茍45g、黃連95g、桂枝45g、紫萁貫眾65g、白英35g、飛龍掌血50g、天竺黃45g、千斤拔35g、牛白藤50g、白術(shù)60g、當歸45g、金銀花80g、青葙子35g、刺五加50g、雞骨草40g、虎杖55g、大血藤40g、千里光30g、女貞子40g、馬鞭草35g、鴉膽子45g、西河柳45g、牡丹皮40g、茜草35g、陳皮25g、黃精65g和甘草35g混合,粉碎后加13kg的純凈水,振搖混合后,浸泡40min,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沸騰,并保持100°C微沸2小時,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將其中藥液過濾倒出,得第一濾液,濾渣再加入Ilkg的純凈水,振搖混合后,浸泡40min,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100°C沸騰,并保持I小時,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將其中藥液過濾倒出,得第二濾液,將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混合,減壓濃縮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1 5的清膏,冷卻至室溫,加入醇濃度為80%的乙醇使含醇量達80wt%,攪勻,靜置不少于12h,濾過沉淀,上清液回收乙醇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25的清膏,使用IOL環(huán)己烷、IOL乙酸乙酯、5L正丁醇依次對其進行萃取,并減壓回收其中有機溶劑,獲得干膏,粉碎成粉末,干燥,獲得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3。實施例8病毒試驗8.1 材料菌種:試驗用鴨疫里默氏桿菌由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xué)獸醫(yī)學(xué)院贈送。藥物:本發(fā)明實施例1制備的煎液I。病原的分離:無菌采取病死鴨血、肝臟,在鮮血瓊脂平板上劃線,燭缸法培養(yǎng)24h,觀察細菌生長特性。將典型菌落分別劃線接種于鮮血瓊脂平板、胰酶大豆瓊脂平板(TSA)、麥康凱瓊脂平板和普通瓊脂平板,每株菌各接種兩個平板,一個平板燭缸法培養(yǎng),另一個直接放入37°C恒溫箱培養(yǎng)。48h后觀察菌落形態(tài)并鏡檢,挑取可疑菌落在胰酶大豆瓊脂平板上純化后保存鑒定。細菌培養(yǎng)和計數(shù):將經(jīng)過鑒定的鴨疫里默氏桿菌接種于TSA平板,培養(yǎng)后取I 2個菌落接種到胰酶大丑肉湯培養(yǎng)基中,后置于200r/min、(36.9±0.1) 溫搖床中培養(yǎng)24h,然后取菌液樣品,測其0D600值,調(diào)為0.15左右,再用滅菌生理鹽水進行10倍系列稀釋,取100 μ L稀釋菌液加到TSA平板上,用無菌玻耙涂布均勻,且水平靜置lOmin,每個稀釋度做3個重復(fù),于37°C燭缸中培養(yǎng)18 24h后觀察計數(shù)(控制細菌數(shù)在IO8個/mL)。牛津杯法藥物敏感試驗:用移液槍吸取已制備好的濃度為IO8CfVmL(0D600=0.15)的菌懸液500 μ L,至胰酶大豆瓊脂平板上,用無菌玻耙涂布均勻,水平靜置IOmin,然后用無菌鑷子將無菌牛津杯夾緊,均勻地輕輕放在平板上。吸取100 μ L上述已制備好的中藥煎液I至牛津杯中,燭缸法培養(yǎng)24h,測量并記錄抑菌圈大小(_)。抑菌圈直徑小于IOmm為耐藥;10 15mm為低度敏感;16 20mm為中度敏感;20mm以上為高度敏感。試驗結(jié)果:藥物敏感試驗結(jié)果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1制備的煎液I對鴨疫里默氏桿菌為抑菌圈直徑為40.0mm,為
高敏感度。實施例9動物飼養(yǎng)試驗動物資料:2011年9月,山東省臨沂市某縣兩個相鄰的鴨廠相繼發(fā)生疫情,兩群鴨為同一天購進的鴨苗,在20日齡左右相繼發(fā)病,患病鴨共1271只,病鴨表現(xiàn)為精神沉郁、腹瀉、走路搖擺、頭頸震顫等癥狀,曾用青霉素、阿莫西林等療效不佳,3天時間已死100只,經(jīng)臨床解剖,初步診斷為鴨傳染性漿膜炎感染。臨床癥狀和病例變化所有病鴨基本癥狀一致:常突然發(fā)病,前期精神不振,食欲不好,眼、鼻流出少量漿液性分泌物,眼周潤濕,隨后排黃綠色或白色水樣稀糞,不愿行走或共濟失調(diào),雙腳麻痹,頭頸震顫,體重減輕,有的鼻竇腫脹,呼吸困難,有的關(guān)節(jié)腫大,最后衰竭死亡,病程I 3天,解剖主要見:心包積液,混有纖維性絮狀物,心外膜表面粗糙,嚴重的心包膜與胸壁發(fā)生粘連,肝臟表面覆蓋一層半透明或不透明的灰黃色纖維性假膜,極易剝落,肝成黃紅色或土黃色,膽囊腫大,氣囊膜渾濁或增厚,脾臟腫大呈斑駁狀,腹腔有多量橙黃色清亮液體,根據(jù)發(fā)病情況,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診斷為鴨傳染性漿膜炎。治療方法將存活的1171只鴨分為4組,第一組采用恩諾沙星原粉治療,按照10g/100kg加入飲用水中,供鴨自由飲食,第二組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1制備的煎液1,每日灌服30ml,第三組采用本發(fā)明實施例5制備的飼料1,供鴨自由采食,第四組僅采用常規(guī)喂食方法喂食,不添加任何藥物,各組連續(xù)飼養(yǎng)5天,觀察結(jié)果。判定標準用藥5天內(nèi)主要癥狀消失或明顯改善為有效,無效為癥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結(jié)果見表I。表I藥物對鴨傳染性漿膜炎的治療效果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用于治療鴨傳染性漿膜炎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的原料藥包括桅子、玄參、赤芍、黃連、桂枝、紫萁貫眾、白英、飛龍掌血、天竺黃、千斤拔、牛白藤、白術(shù)、當歸、金銀花、青葙子、刺五加、雞骨草、虎杖、大血藤、千里光、女貞子、馬鞭草、鴉膽子、西河柳、牡丹皮、茜草、陳皮、黃精和甘草。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桅子50重量份 60重量份、玄參25重量份 35重量份、赤茍30重量份 40重量份、黃連80重量份 90重量份、桂枝30重量份 40重量份、紫萁貫眾50重量份 60重量份、白英20重量份 30重量份、飛龍掌血35重量份 45重量份、天竺黃30重量份 40重量份、千斤拔20重量份 30重量份、牛白藤35重量份 45重量份、白術(shù)45重量份 55重量份、當歸30重量份 40重量份、金銀花65重量份 75重量份、青葙子20重量份 30重量份、刺五加35重量份 45重量份、雞骨草25重量份 35重量份、虎杖40重量份 50重量份、大血藤25重量份 35重量份、千里光15重量份 25重量份、女貞子25重量份 35重量份、馬鞭草20重量份 30重量份、鴉膽子30重量份 40重量份、西河柳30重量份 40重量份、牡丹皮25重量份 35重量份、菌草20重量份 30重量份、陳皮10重量份 20重量份、黃精50重量份 60重量份和甘草20重量份 30重量份。
3.如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桅子53重量份 57重量份、玄參28重量份 32重量份、赤茍33重量份 37重量份、黃連83重量份 87重量份、桂枝33重量份 37重量份、紫萁貫眾53重量份 57重量份、白英23重量份 27重量份、飛龍掌血38重量份 42重量份、天竺黃33重量份 37重量份、千斤拔23重量份 27重量份、牛白藤38重量份 42重量份、白術(shù)48重量份 52重量份、當歸33重量份 37重量份、金銀花68重量份 72重量份、青葙子23重量份 27重量份、刺五加38重量份 42重量份、雞骨草28重量份 32重量份、虎杖43重量份 47重量份、大血藤28重量份 32重量份、千里光18重量份 22重量份、女貞子28重量份 32重量份、馬鞭草23重量份 27重量份、鴉膽子33重量份 37重量份、西河柳33重量份 37重量份、牡丹皮28重量份 32重量份、茜草23重量份 27重量份、陳皮13重量份 17重量份、黃精53重量份 57重量份和甘草23重量份 27重量份。
4.如權(quán)利要求1至3所述的中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中各原料藥的重量份分別為桅子55重量份、玄參30重量份、赤芍35重量份、黃連85重量份、桂枝35重量份、紫萁貫眾55重量份、白英25重量份、飛龍掌血40重量份、天竺黃35重量份、千斤拔25重量份、牛白藤40重量份、白術(shù)50重量份、當歸35重量份、金銀花70重量份、青葙子25重量份、刺五加40重量份、雞骨草30重量份、虎杖45重量份、大血藤30重量份、千里光20重量份、女貞子30重量份、馬鞭草25重量份、鴉膽子35重量份、西河柳35重量份、牡丹皮30重量份、茜草25重量份、陳皮15重量份、黃精55重量份和甘草25重量份。
5.權(quán)利要求1至4所述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備成煎液,其具體為將所述組分按比例混合,粉碎后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加相對于原料藥材質(zhì)量10 12倍量的純凈水,第二、三次均為8 10倍量的純凈水,每次煎煮I小時,合并煎液,濾過,濃縮除去部分水,獲得生藥濃度為lg/ml 2g/ml的煎液。
6.權(quán)利要求1至5所述中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制備成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其具體為將所述組分按比例混合 ,粉碎后加相對于原料藥材質(zhì)量10 12倍量的純凈水,振搖混合后,浸泡30 40min,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沸騰,并保持10(TC微沸2小時,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將其中藥液過濾倒出,得第一濾液,濾渣再加入相對于原料藥材質(zhì)量8 10倍質(zhì)量純凈水,振搖混合后,浸泡30min 40min,連接回流冷凝管,加熱至100°C沸騰,并保持I小時,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將其中藥液過濾倒出,得第二濾液,將第一濾液和第二濾液混合,減壓濃縮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10 1.15的清膏,冷卻至室溫,加入醇濃度為70% 80%的乙醇使含醇量達70 80wt %,攪勻,靜置不少于12h,濾過沉淀,上清液回收乙醇至70°C時相對密度為1.20 1.25的清膏,使用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依次對其進行萃取,并減壓回收其中有機溶劑,獲得干膏,粉碎成粉末,干燥,獲得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
7.一種用于治療鴨傳染性漿膜炎的飼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玉米、豆柏、食鹽、碳酸鈣、磷酸氫鈣、維生素混合物添加劑、微量元素添加劑、氨基酸混合物添加劑和上述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
8.如權(quán)利要求7所 述的飼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飼料中各組分的重量份為玉米60 70重量份、豆柏15 25重量份、食鹽I 3重量份、碳酸韓3 6重量份、磷酸氫韓2 4重量份、維生素混合物添加劑2 4重量份、微量元素添加劑I 3重量份、氨基酸混合物添加劑2 4重量份和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10 14重量份。
9.權(quán)利要求7或8所述飼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為, 第一步,將玉米和豆柏按比例混合,加相對于玉米和豆柏構(gòu)成的混合物質(zhì)量的1/3 1/2的水攪拌,加熱至60 100°C,按比例撒入食鹽,冷卻后,裝入容器中,放入地下20 30cm深處,上述混合物分層裝入容器中,層層壓實,直到高出地面10 25厘米,覆蓋塑料膜密封,發(fā)酵4 8天,獲得發(fā)酵品; 第二步,按照上述方法制備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 第三步,將碳酸鈣、磷酸氫鈣、維生素混合物添加劑、微量元素添加劑、氨基酸混合物添加劑以及第一步制備的發(fā)酵品,第二步制備的中藥粉末飼料添加劑按比例送入攪拌機中攪拌均勻,隨后送入粉碎機中進行初級粉碎,將粉碎后的混合物送入超微粉碎機中進行二次粉碎,獲得細顆粒,粉碎后的細顆粒經(jīng)殺菌、密封、裝袋后即得成品飼料。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于治療鴨傳染性漿膜炎的中藥,其所述中藥的原料藥包括梔子、玄參、赤芍、黃連、桂枝、紫萁貫眾、白英、飛龍掌血、天竺黃、千斤拔、牛白藤、白術(shù)、當歸、金銀花、青葙子、刺五加、雞骨草、虎杖、大血藤、千里光、女貞子、馬鞭草、鴉膽子、西河柳、牡丹皮、茜草、陳皮、黃精和甘草。所述中藥具有無毒、無有害殘留、環(huán)保、不產(chǎn)生耐性的優(yōu)勢,對鴨傳染性漿膜炎的治療具有顯著效果。
文檔編號A23K1/16GK103211985SQ20131016246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5月3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3年5月3日
發(fā)明者郝智慧, 吳好庭, 郝麗華 申請人: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加查县| 西乌珠穆沁旗| 迁安市| 湖口县| 偏关县| 洛川县| 香港| 额尔古纳市| 桃园市| 边坝县| 张家港市| 贡觉县| 志丹县| 屯门区| 阜宁县| 张家界市| 九龙坡区| 呼图壁县| 盱眙县| 荣成市| 大足县| 奉节县| 兰州市| 永清县| 铁岭县| 江安县| 平江县| 丹寨县| 高陵县| 时尚| 通化县| 游戏| 富民县| 兴文县| 颍上县| 五台县| 陕西省| 尤溪县| 琼中| 盘山县| 苗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