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該方法包括:操作(S1100):去除三七園內及周邊環境的雜草和昆蟲;操作(S1200):使用腐熟的糞肥為三七施肥;操作(S1300):按照操作規程對三七進行農事操作;操作(S1400):三七培育的兩年期中,對三七施加特定量的氮素;操作(S1500):從子秧培育期開始,每隔特定時間對三七植株噴施特定的化學制劑。本發明提供的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能夠有效預防三七病毒病的發生。
【專利說明】 _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病的防治方法,尤其涉及一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0002]三七病毒病的癥狀類型很多,如皺縮、扭縮、縱卷、爪卷、斑駁、花葉、褪綠、花莖、黃脈、叢莖等。多數病毒都有畸形的特征:輕微的病株僅表現為個別葉片扭縮,減產損失并不明顯;極嚴重的病株,出苗期的新莖盤曲在土中不能出土,即使能出土,葉片也不能散開,皺縮成團,三七農稱之為“捏錘頭”,隨后莖桿失水中空,呈綿狀枯死,損失慘重。三七病毒病原是偶發性病害,三七園的平均發病率不到1%,但至九十年代中期開始,發病率直線上升,目前已成為三七的主要病害之一。發病率高達20%以上的三七園極為普遍,經濟損失率約為發病率的30?50%。同時,由于三七病毒病的傳播、發生、病害流行往往因年份、環境的變化而呈現出不確定的發病規律,目前還沒有一種能夠對三七病毒病進行有效防治的方法。
[0003]因此,希望能夠提供一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
【發明內容】
[0004]為此,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可以解決上述問題的至少一部分的新型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
[0005]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該方法包括:
[0006]操作SllOO:去除三七園內及周邊環境的雜草和昆蟲;
[0007]操作S1200:使用腐熟的糞肥為三七施肥;
[0008]操作S1300:按照操作規程對三七進行農事操作;
[0009]操作S1400:三七培育的兩年期中,對三七施加特定量的氮素;
[0010]操作S1500:從子秧培育期開始,每隔特定時間對三七植株噴施特定的化學制劑。
[0011]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操作SllOO中去除所述昆蟲的方法為:在三七園內設置性誘色板。
[0012]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所述性誘色板包括藍色性誘色板和黃色性誘色板。
[0013]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述性誘色板的設置方法為:每畝三七園設置三十塊性誘色板,其中,所述藍色性誘色板和所述黃色性誘色板交替設置。
[0014]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操作S1200中所述糞肥的原料包括新鮮秸桿、豬糞、發酵微生物、油枯和火土。
[0015]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所述發酵微生物包括能夠使所述新鮮秸桿腐熟的微生物。
[0016]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操作S1400三七培育的兩年期中,所述特定量的氮素為每畝三七園中施加6?7kg氮素。
[0017]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操作S1500中所述化學制劑至少包括下列中的任意一種:氨基寡糖素和生長調節劑。
[0018]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所述生長調節劑包括赤霉素、蕓苔素和吲哚乙酸。
[0019]可選地,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其中,操作S1500中每隔特定時間對三七植株噴施特定的化學制劑包括:每年從6月開始,至少每隔一個半月噴施一次,全年噴施4?6次。
[0020]因此,希望能夠提供一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
[0021]本發明提供的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至少能夠預防三七病毒病的發生。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2]通過閱讀下文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各種其他的優點和益處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將變得清楚明了。附圖僅用于示出優選實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認為是對本發明的限制。而且在整個附圖中,用相同的參考符號表示相同的部件。其中在附圖中,參考數字之后的字母標記指示多個相同的部件,當泛指這些部件時,將省略其最后的字母標記。在附圖中:
[0023]圖1示出了根據本發明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的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
【具體實施方式】
[0024]本發明提供了許多可應用的創造性概念,該創造性概念可大量的體現于具體的上下文中。在下述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具體的實施例僅作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的示例性說明,而不構成對本發明范圍的限制。
[002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0026]根據圖1所示的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該方法包括:
[0027]操作SllOO:去除三七園內及周邊環境的雜草和昆蟲;
[0028]操作S1200:使用腐熟的糞肥為三七施肥;
[0029]操作S1300:按照操作規程對三七進行農事操作;
[0030]操作S1400:三七培育的兩年期中,對三七施加特定量的氮素;
[0031]操作S1500:從子秧培育期開始,每隔特定時間對三七植株噴施特定的化學制劑。
[0032]附圖標記中所示的操作SllOO至S1500,可以根據實際需要的順序實施,而非必須按照序號的順序進行。
[0033]以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解釋:
[0034]三七病毒病是整體性病害,一旦發病全株帶毒,不可能或很難治愈。大量的調查資料分析結果得知,三七病毒病從播種到收獲的3年時間中,有一個積累過程,子秧期的顯癥感病率很低,一般不到1% ;二年期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常達10?30% ;三年期的發病率可高達50以上。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就是二年期的生長量特別大的七園,三年期容易出現病毒病。二年期進行過病毒病防治的七園,三年期的發病率較輕。此外三七病毒的發生往往伴隨著昆蟲種群、密度較大的環境及年份季節下。
[0035]三七病毒病是整體性病害,一旦發病全株帶毒,不可能或很難治愈。與其說防治,不如說預防更確切、更具實踐意義。本發明從防病先防蟲以預防為主的指導思想出發,通過多年實踐觀察及試驗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0036]1.加強對三七園內及周邊環境雜草昆蟲防治如利用性誘色板對昆蟲誘導進而達到防控的目的;
[0037]2.杜絕不腐熟的糞肥入園不腐熟的糞往往攜帶蟲卵;
[0038]3.于整個三七生長周期內減少人為因素(如澆水、生物防治、等農事操作對三七的損傷)造成傷口 ;
[0039]4.控制二年期的氮素施用量,不能使生長量過大;
[0040]5.從子秧培育期開始,多次使用綜合性預防病毒措施,增加植株對病毒病的抵抗能力,如噴施氨基寡糖素等化學制劑,都有明顯的效果。或噴施某些特定誘導抗性制劑。無論是子秧還是二年七,每年從6月開始,每月噴施預防病毒劑I次,全年4?6次。將以上技術措施成為三七栽培技術的常規手段,能夠有效防止病毒病的發生。
[0041]以下進一步地對各個步驟進行詳細的解釋:
[0042]操作SllOO包括去除三七園內及周邊環境的雜草和昆蟲。所述昆蟲包括蚜蟲和薊馬,能夠引起三七病毒病的發生,因此要對它進行去除。去除的方法為:在三七園內設置性誘色板。性誘色板上涂有性誘色劑和粘合劑,能夠將蚜蟲和薊馬粘住,從而達到去除三七園中昆蟲的目的。同時,性誘色板的使用消除了傳統農藥驅蟲帶來的污染的問題,達到綠色環保的效果。
[0043]由于蚜蟲對黃色具有正趨性,而薊馬對藍色具有正趨性,因此,所述性誘色板包括藍色性誘色板和黃色性誘色板。所述性誘色板的設置方法為:每畝三七園設置三十塊性誘色板,其中,所述藍色性誘色板和所述黃色性誘色板交替設置。所述性誘色板在離地面10厘米的位置處設置。每畝地設置三十塊性誘色板既能從量上保證消滅所述昆蟲,還能降低種植企業的成本。
[0044]操作S1200:使用腐熟的糞肥為三七施肥。由于不腐熟的糞往往攜帶蟲卵,會引起三七病毒病的發生,因此要杜絕不腐熟的糞肥入園。
[0045]所述糞肥的原料包括新鮮秸桿、豬糞、發酵微生物、油枯和火土。其中,所述火土包括雜草和土燃燒生成的灰燼。所述油枯包括油菜榨油后剩余的油渣。所述發酵微生物包括能夠使所述新鮮秸桿腐熟的微生物。
[0046]所述發酵微生物的加入能夠使所述新鮮秸桿快速腐爛,從而為所述三七提供肥料。
[0047]所述糞肥的施加方法為:底肥的施加量為每畝地400?450kg,在兩年內施加12次追肥,每次施加量為每畝地30?45kg。
[0048]與此同時,還須對三七施加化學肥,所述化學肥包括氮肥、磷肥和鉀肥,在兩年期中,所述磷肥的施加量為每畝6?7kg,鉀肥的施加量為每畝12?14kg。
[0049]操作S1300:按照操作規程對三七進行農事操作:三七的培育需要嚴格按照企業內部的操作規程進行,以避免由澆水、生物防治等農事操作對三七的損傷,從而避免三七病毒病的發生。
[0050]操作S1400:三七培育的兩年期中,對三七施加特定量的氮素,所述特定量的氮素為每畝三七園中施加6?7kg氮素。氮肥施加量的控制能夠有效防止三七病毒病的發生。
[0051]操作S1500:從子秧培育期開始,每隔特定時間對三七植株噴施特定的化學制劑。所述化學制劑至少包括下列中的任意一種:氨基寡糖素和生長調節劑。
[0052]所述氨基寡糖素(殼寡糖)是指D-氨基葡萄糖以β -1.4糖苷鍵連接的低聚糖,由幾丁質降解得殼聚糖后再降解制得,或由微生物發酵提取的低毒殺菌劑。氨基寡糖素(農業級殼寡糖)能對一些病菌的生長產生抑制作用,影響真菌孢子萌發,誘發菌絲形態發生變異、孢內生化發生改變等。能激發植物體內基因,產生具有抗病作用的幾丁酶、葡聚糖酶、保素及PR蛋白等,并具有細胞活化作用,有助于受害植株的恢復,促根壯苗,增強作物的抗逆性,促進植物生長發育。氨基寡糖素溶液,具有殺毒、殺細菌、殺真菌作用。不僅對真菌、細菌、病毒具有極強的防治和鏟除作用,而且還具有營養、調節、解毒、抗菌的功效。可廣泛用于防治果樹、蔬菜、地下根莖、煙草、中藥材及糧棉作物的病毒、細菌、真菌引起的花葉病、小葉病、斑點病、炭疽病、霜霉病、疫病、蔓枯病、黃矮病、稻瘟病、青枯病、軟腐病等病害。
[0053]施加所述生長調節劑能夠促進三七的生長,增加三七的抗性,從而降低感染病毒病的幾率。所述生長調節劑包括赤霉素、蕓苔素和吲哚乙酸。
[0054]操作S1500中每隔特定時間對三七植株噴施特定的化學制劑包括:每年從6月開始,至少每隔一個半月噴施一次,全年噴施4?6次
[0055]本發明創造性地提供了三七病毒病的防治方法,對三七的種植及我國的農業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具體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首先,本發明從昆蟲、雜草的去除、糞肥的施肥方法、有機肥的控制方法、化學制劑的使用等幾個方面進行闡述,用綜合性的手段提供了三七病毒病的預防方法,從而有效降低了病毒病的暴發幾率;其次,糞肥的使用能夠保證三七的綠色生長;再次,糞肥中新鮮秸桿的使用能夠降低化學肥中氮素的使用量,從而降低病毒病的發生幾率;還有,去除昆蟲的方法中,利用了昆蟲本身的特性使用了性誘色板,消除了傳統農業驅蟲而帶來的三七污染的問題,從而種植出健康、綠色的三七。
[0056]應該注意的是,上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說明而不是對本發明進行限制,并且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的情況下可設計出替換實施例。在權利要求中,不應將位于括號之間的任何參考符號構造成對權利要求的限制。單詞“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權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驟。位于元件之前的單詞“一”或“一個”不排除存在多個這樣的元件。單詞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順序。可將這些單詞解釋為名稱。
【權利要求】
1.一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該方法包括: 操作(SllOO):去除三七園內及周邊環境的雜草和昆蟲; 操作(S1200):使用腐熟的糞肥為三七施肥; 操作(S1300):按照操作規程對三七進行農事操作; 操作(S1400):三七培育的兩年期中,對三七施加特定量的氮素; 操作(S1500 ):從子秧培育期開始,每隔特定時間對三七植株噴施特定的化學制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其中,操作(SllOO)中去除所述昆蟲的方法為:在三七園內設置性誘色板。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其中,所述性誘色板包括藍色性誘色板和黃色性誘色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所述性誘色板的設置方法為:每畝三七園設置三十塊性誘色板,其中,所述藍色性誘色板和所述黃色性誘色板交替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其中,操作(S1200)中所述糞肥的原料包括新鮮秸桿、豬糞、發酵微生物、油枯和火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所述發酵微生物包括能夠使所述新鮮秸桿腐熟的微生物。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操作(S1400)三七培育的兩年期中,所述特定量的氮素為每畝三七園中施加6?7kg氮素。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其中,操作(S1500)中所述化學制劑至少包括下列中的任意一種:氨基寡糖素和生長調節劑。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其中所述生長調節劑包括赤霉素、蕓苔素和吲哚乙酸。
10.根據權利要求1?9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三七病毒病防治方法,其中,操作(S1500)中每隔特定時間對三七植株噴施特定的化學制劑包括:每年從6月開始,至少每隔一個半月噴施一次,全年噴施4?6次。
【文檔編號】A01G13/00GK104488613SQ201310316783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5日
【發明者】陳中堅, 魏富剛, 侯成能, 余育啟 申請人:文山苗鄉三七科技有限公司